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儒教三千年(外一种:茶事遍路)-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由此可见,孔子时代,儒家仅存在于中原,但是在像吴这样的蛮夷之地,也具备接受儒学的基础。
《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侍奉于吴王夫差之父,与孔子同时代。《兵法》论述了在战争中获胜的技巧。与歧视技术的儒教思想相对立的法家思想,在蛮夷之地上发展起来。前面曾讲到,儒家具有极强的吸纳力,因此在子贡与吴交涉的过程中,儒家极可能吸收了南方重视技术的思想。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从教条到教养(1)
春秋战国(前771—前221)时期,各国尚处于温饱未解决、竞争残酷的时代。要想在战争中取胜,必须不断努力,因此各个诸侯都十分重视富国强兵之道。而儒家并不重视此,这是其反体制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然而在乱世被平定后,以孝为先、强调秩序的儒家,便成为符合体制需要的思想体系。汉武帝虽然将儒家国教化,但并不意味着摒弃了其他思想。武帝曾孙宣帝(前74—前49年在位)被称为明君,他统治时采用的不仅仅是儒家思想。皇太子(此后的元帝)十分醉心于儒教,曾多次向其父谏言遵循儒之精神,治理国政。宣帝怒斥道: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
王道指儒家仁道,霸道指其他治国之道,其中包括法家、兵家等重视技术的治国思想。皇太子对其父重用法家、严于刑罚极为不满。他再次进言要求多起用儒生时,宣帝道:“俗儒不达时宜。”将其斥退。意思是说,愚蠢的儒生还不能顺应时代,不能起用。看到儿子痴迷于儒教,宣帝不禁感叹:
乱我家者太子也。
意欲废掉太子。这在《汉书》中有载。然而太子之母皇后许氏是宣帝的糟糠之妻,被第二任皇后毒死,因此宣帝未将太子废掉。
痴迷于儒教的皇太子即位后,即元帝(前49—前33年在位),起用了众多儒生,施行儒教式统治,正如其父所担心的那样,汉王朝摇摇欲倾。元帝皇后王氏的外甥王莽最终篡夺了西汉政权。汉朝之所以被篡权,原因便是其未能建立强有力的政体。
元帝只采用王道进行统治的方式,最终导致失败。此后中国历代王朝都吸取了元帝失败的教训,以防重蹈覆辙。我认为,这是教条主义导致的失败,症结并不在王道即儒教。儒教也好,基督教也好,单纯的教条主义必将导致失败。
简单回顾一下元帝的儒教政治。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这段失败的统治是典型的反面教材。首先,儒教提倡农本主义,主张取消让商人获利的货币经济,回到原始的物物交换经济状态下——实际上,这种主张根本无法施行。施行盐铁专卖制度以及国家做买卖的行为,与儒家的精神也是相悖的。在这些政策被取消后,国家财政危机爆发了。因此过了没几年,这些政策又开始重新施行。朝令夕改,国民疲惫不堪,民不聊生,这都是政治混乱所导致的灾难。
宫廷费用的削减,貌似是善政,然而其目的并非为节约经费,仅仅是为效仿古代圣王的宫廷制度。
汉时,宫中有九庙,但古礼记载“天子七庙”,于是元帝便决定裁减两庙。应该裁减哪两个庙,便成了元帝时代最重要的政治问题,日日夜夜只讨论此事,完全无暇顾及民生问题。
王莽夺取汉朝政权后,建立了“新”王朝。他重蹈元帝的覆辙,仍然采取了儒教的教条主义政治,最终新朝只存在了十六年便灭亡了。
元帝认为国家不应从事买卖交易,曾一度取缔了盐铁的专卖政策。王莽认为让商人获利是与儒之农本精神相违背的,因此强化了专卖政策,独占利益。
王莽重新采用了周朝的“井田法”,导致天下大乱。天下土地皆为“王田”,禁止买卖。在禁止土地私人占有后,地方豪绅便被“撵”到了反对王莽的阵营中。
原来赐予匈奴首领的印为“玺”,王莽将其改为“章”。玺乃王印,而章为诸侯之印,这意味着匈奴首领被降格为诸侯。并且王莽将匈奴的名字改为“降奴”,这无异于向匈奴挑衅,结果引起了叛乱。王莽认为重视序列才能体现儒教的精神,于是将官名、地名都改为与周朝一致,比如长安被改为“常安”。改称匈奴为“降奴”后,“新”王朝的外交变得困难重重,后来又改称匈奴为“恭奴”——反复无常,如同儿戏。
从教条到教养(2)
据《论语·子路》记载,子路问孔子:“如果卫国的国王让您去主持政治的话,您首先会做什么呢?”孔子答曰:
必也正名乎!
“正名”的意思是纠正名分,使名与实相一致。
子路曰:
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意思是,是这样的吗?那您就太迂腐了,纠正名分有什么用呢?
卫国灵公死后,其孙出公即位。灵公太子(后来的庄公)因与其夫人不和,出逃。太子认为他如果再回国,会令他的儿子下场可怜,于是决定在国外活动。正所谓父子之争。对此,子路询问孔子,有没有什么可行的对策,孔子答道“正名”,子路听后觉得索然无味。有诸多棘手的问题等着解决,而孔子却选择以正名为先。
孔子责怪子路,无论情况何等紧急,都应当先正名分。所谓的名分是指,谁是国君这一问题必须明确。而并非局长改称部长,副知事改称为知事。
王莽所为或许也是出于“正名”的考虑。然而改称“匈奴”为“降奴”,之后又改为“恭奴”——这决非“正名”。至于地名和官名的改称更是什么也算不上了。不过是“随意改动机构名称”罢了,除了增加麻烦,毫无意义。
儒教具有流于形式的弊病。王莽对“正名”的理解也出现了偏差。如果原本就意识到其本身具有流于形式性、教条性的弱点,那么在采用时就应当尽量避免。儒教的教条主义的愚昧在元帝和王莽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避开了教条主义,儒教开始向教养主义倾斜。虽然儒教具有国教性地位,但是排他性较弱,作为众多教养之一,即oneofthem,仅仅是主流文化的一种。譬如,王莽政权被推翻后,匡复汉朝的东汉光武帝刘秀(25—57年在位)是一位学习儒教的君主,同时还研究谶纬等预言书之类。谶纬不属于儒教的范畴。据文献记载,光武帝之子楚王刘英(57—75年在位)是中国最初的佛教信徒。他对佛教理解到什么程度尚不明确,然而由“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便可看出,他不仅是黄老之信徒,而且还是佛教信徒。
老庄一派也在佛教的影响下,组织成立了教团。其中“太平道”道教集团的叛乱拉开了三国*时代的大幕。同一时代,四川方面存在着名为“五斗米道”的道教集团,后来为曹操(155—220)所降伏。
儒教通过向道教和佛教学习,保持了自己的主流地位。道教同佛教间经常展开论战。*佛教的发端便是由道教方面挑起的。儒教却不曾参与论战。
佛教经历了“三武一宗法难”。其中最后一宗,即后周世宗,是在955年施行“废佛”,严格来讲,并非“废佛”,只是规定僧尼在出家时要通过考试,对堕落的佛教进行了改革。而其他的“三武”是指北魏太武帝(446年)、北周武帝(574年)和唐武宗(845年)。北魏太武帝的发难是由道士寇谦之和道教信徒崔浩挑起,北周武帝发难的主角是道士卫元嵩和张宾。唐武帝废佛,即所谓“会昌废佛”,是由道士赵归真的调唆而引起。据说当时留学于唐的日本僧人圆仁(慈觉大师),也被强制还俗。
在北周武帝施行的废佛中,除儒、道、佛三教外,还召集了文武百官两千余人展开了大论战。儒教虽在其中,但这只是道佛之间的对决。
最初的论战发生于天和四年(569),在大德殿举行,武帝亲自出席,
聚集了数百名官员、道士和沙门。据《周书》记载,只是
——讨论释老义。
释,即佛教;老,即道教。儒教不在讨论之列。
建德二年(573)十二月,武帝出席,集群臣、沙门、道士
——辨释三教先后。
这里出现了儒教。按照优劣对三教排序,结果为儒、道、佛。次年五月,武帝再次下诏:
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僧尼)道士,并令还民。并禁诸淫祀,礼典所不载者,尽除之。
道佛之争进入白热化,儒教却只在一旁观战,成为最终的胜利者,道、佛打成平局,不分胜负。
无论是道教信徒还是佛教信徒,都是站在儒教的立场上。北齐颜之推(531—595?)在《颜氏家训》一书中论述了佛教的五戒与儒教的五常一致的观点。此观点得到了普遍肯定。
即便是在教养主义时代,儒教依然保持了与中国等身大的姿态。
。 想看书来
受试之儒(1)
经过了教养主义,儒教开始转变为受试主义,这种说法略带讽刺意味。北周武帝排除掉道教和佛教后,将儒教作为国家的思想基础,而儒教原本就是以国教的身份而存在的。汉代儒教之劲敌——曾号称国教的佛教已经不复存在,道教中的大多数人也都变身为隐者,逃离了世俗,于是儒教的对手都不存在了。受佛教的影响的老庄集团经过组织化、系统化后,成为儒教的竞争对手。然而,儒教几乎没有做任何努力,佛教、道教便被北周武帝认为过于陈腐,从此一蹶不振。之后,北周外戚杨氏篡夺了北周政权,建立了隋王朝。
科举考试制度始于隋朝。宣称为儒教之国的北周政权体制,被隋原封不动地继承了下来。
科举之前的官吏录用主要是通过中央高官及地方长官(郡太守)根据德目进行推荐。所谓的德目包括“贤良方正”、“直言”、“明经”、“有道”、“茂才”、“孝廉”。这些德目也有先后,其中“孝廉”为最上,若能以此被荐,那么很快便可出人头地。孝敬父母且清廉之人自然是儒教的遵循者。除“孝廉”外,其他德目也是如此,都属儒教的范畴。
该推荐法被称为“选举”,与现在的选举截然不同。古代的这种选举有一定弊端,通过推荐被录用的人,不得不听从于推荐他的人。这就很容易产生派系斗争。
推荐一方责任也很重大,如果自己推荐的人物有不合规矩的行为,那么自己将被迫承担连带责任,连坐也时有发生,甚至会丢掉性命。因此有才能之人往往很难从这种制度下诞生。工作能力强的人往往会到处引发祸端,而平庸之辈却能相安无事。在这种体制下,锋芒毕露、才华出众者很难有出头之日。
由于承担连带责任后果会很严重,所以即便有符合条件之人,也不愿意推荐。于是“推荐”便被规定为一种义务。否则,官员们便会以“今年无符合条件者”为由,推卸责任。
汉武帝元光五年(前130),山东淄川国推荐了公孙弘,当时公孙弘已年过七旬。此人年轻时身为狱吏,因过失被免职,之后在海边养猪为生。六十岁时再度出仕为官,作为出使匈奴的使节团员,由于不能正确传达皇帝之意,便告病还乡。七十岁时被地方官员再度推荐,他推辞说:“我是有过失之人,请推荐其他人吧。”然而地方长官不答应。公孙弘原本以为到了七十岁便可以高挂安全牌了,可没想到还是被地方长官再度推荐。经过地方长官的再三恳求,公孙弘不得不上京任职。年事已高的公孙弘在官界终于可以游刃有余,先被封为平津侯,最后一直晋升为宰相。据说此人不仅极其善于迎合皇上之意,而且还能给政敌设圈套,可谓老奸巨猾。表面上不掀起大风浪,这完全符合了推荐者的意愿。正如司马迁(前145?—前90?)对他作出的评价——不过是“逢时”罢了,决算不上什么有能之贤才。
3世纪初,魏继承了东汉的禅让制,根据“九品官人法”录用官员。官吏等级被分为九等。一品为大将军、大丞相、三公,二品为车骑将军、骠骑将军,三品为侍中、散骑常侍等。之后又加上了“正”与“从”,从而演变成了十八等级。日本采用的是“位”,而非“品”,但实质一样,如正一位或从三位等。日本内里紫宸殿正面有十八个台阶,其由来便基于此。据导游介绍,韩国王宫(景福宫)的前庭左右设有十八个框,文武大臣分别列于左右两侧,或许这也与九品官人法有关。
受试之儒(2)
地方各郡设有“中正”,负责郡内官吏志愿者的考核评定。志愿者中以年轻人居多,对他们按照九级官阶进行考核。例如某位志愿者具有成为侍中(天子的顾问,枢要之职)的才能,便会被定为三品。侍中为三品官。虽然考核结果为三品,但是此人的实际任职要比评定低四等,也就是说他必须从七品官做起。这样的目的是为了如果将来发现考核有误,还可以再次修正。
九品官人法原本是较为合理的推荐制度,但由于逐渐被地方豪绅掌控,原本的考核竟成了世袭制。一品为三公、大丞相,一般无人敢窥视此位;豪绅子弟便把目标盯在“二品”上。“门第二品”即世袭二品的家族,其子弟自然会被评定为二品,世世代代皆是如此。于是,这些豪绅子弟们需从四品下的六品开始做起,虽同为六品,但职位却不相同,秘书郎为最上等,此外还有尚书侍郎及尚书左右丞。同为“门第二品”,一流家族的子弟任秘书郎,二流家族的子弟便任其他的官职,这都是固定规则。
结果导致曾奏效一时的制度逐渐形式化和空洞化。隋朝在结束南北分裂局面后,再度统一中国,需要起用大量贤才。于是持续了近四百年、有名无实的九品官人法于隋开皇十八年(598)被废止,由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实行的“科举制”取而代之。历代的科举制度各有其特点。考试科目包括诗赋、经义和策(策论)。经义题目从四书五经范围内选取。策论也必须以儒家经典为基础展开。唐代有试帖,其形式为翻开一页经书,只给考生看其中一行,其余部分均被遮盖,在出示给考生的一行中还有三个字被遮住,要求考生填空。策论也是要求引用儒家经典,因此考生必须通晓四书五经。
全体国民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但有志者必须学习四书五经。于是儒教便为受试所用。
此后,儒教大部分理想便被功利冲淡了。原来提倡掌握各个学科门类的理想也彻底崩溃。六艺中的射与御被从主流中分离出来,逐渐也不存在了。为了应付考试,考生们根本无暇涉及弓马。科举考试时要求笔答经义,谓之“墨义”,于是他们便苦练书法。“数”曾被归为“明算科”,但由于不是主流进士科考的科目,因此无人对此深入研究。科举时代,不知有多少理数人才被埋没了。
多才多艺之人,虽然最符合儒学理想,但要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可以说难上加难。
有一个词语——“登龙门”。所谓龙门,是地名,各地都有,但以洛阳近郊的石窟寺群及白居易(772—846)墓前的龙门最为著名。“登龙门”中所说的龙门,位于山西省和陕西省之间的黄河段上,该处水流湍急,形成三段依次降落下来的瀑布,当时的人们看到那种景象,便联想到了科举考试。因为科举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个阶段,必须依次通过了各阶段的考核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的选拔。相传有“鲤鱼跃龙门”一说,是指普普通通的鲤鱼在成功跳过三段瀑布后就会化身为“龙”。因此普通人进入高升之路,也被比喻成鲤鱼化身为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