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其实奥运会已经开始-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互相评论起各自的运动员了。那是他们青春的延续,希望的伸展,生命的反光……
说着说着,别尔切克忽然扯起了家常。他问:“我有一个孩子了。你呢?”
“我有两个小男孩!”
“好!”
“好什么呢?又是继续较量的小运动员吗?”
别尔切克非常动情地说:“你们中国大概还是政治第一吧,我是不问政治的,一辈子就想搞乒乓球,我现在日子过得不错,有一座别墅,两栋房,还有一辆小汽车。以后有机会到我家去做客吧。老婆很会做菜呢……”
李富荣感动了:“有机会一定去!你来我们中国吧,看一看,也许和你想象的不大一样呢。怎么样?你要来,我回国后马上给你发邀请信……”
分手了。22年来,他们两个人有过多少次握手、分手呀?现在,他们再一次握握手,分手了,再一次彼此用珍重而又满怀信心、充满友情挑战的口吻道一句:“两年以后,37届再见!”
好一个裴多菲的后裔!
好一个黄河长江的子孙!
整个诺维萨德正弥漫着浓郁的郁金花香……
txt小说上传分享
李富荣和别尔切克(5)
两年之后,东京的花事正盛。他们又在第37届比赛中相见了。
由于克兰帕尔没能参加比赛匈牙利队的实力受到影响,在半决赛中以0∶5负于中国队。当人们为中国队的胜利鼓掌时,别尔切克站了起来,向李富荣走去。作为一名优秀的教练,他正视自己的失利,知道体育比赛的道路从来都是崎岖不平的。他握住李富荣的手,脸上露出由衷的微笑,“祝贺你们!你们太强了。”
李富荣也紧握着别尔切克的手。24年来,几度球场厮杀,多少次场下握手,他深深佩服这个匈牙利人。两个人都夺得过胜利,也都经历过失败;乒乓球比赛的全部滋味,他们几乎尝遍了。因此,他知道别尔切克现在的心情。“克兰帕尔没来,你们的实力受了很大影响。如果他来的话,我们之间的比赛是有得打的,结果也许不会是这样。”
李富荣的话不仅是谦逊,也不仅是对败阵对手的安慰,这是他对情况的实际估计。
输了,咽下失败的苦酒,准备下一番较量,这才是大将风度。别尔切克是不会服输的,李富荣通过观察,深深地知道这位老对手,老朋友。比赛的最后两天,匈牙利队已没有比赛,可别尔切克却一点也没有闲着。凡是有中国队比赛的场次,不管是男子,还是女子,也无论是中国运动员对外国运动员,还是中国运动员自己对阵,他总是戴着一副墨镜,坐在那里聚精会神地观看,仿佛在看匈牙利队的比赛,在看自己的队员同中国运动员交锋。
他看出了什么?也许他发现了中国队的弱点,在脑子里又形成了下届再战时的方案雏形。这个匈牙利人呀,他在绞尽脑汁。
中国乒乓球队经历了比上一届更大的风险,终于,除去男子双打之外,获得了6项冠军,又一次取得重大的胜利。
作为总教练的李富荣,此时的心情是非常不平静的。回国以后,他的工作将有所改变,不只领导一支乒乓球队了。这一届比赛,也许将是他最后一次作为教练员参加的世界锦标赛。像一匹久经沙场的老马,他留恋这没有炮火硝烟的战斗。
别尔切克的消息真灵。那天,他找到李富荣,问:“听说这次比赛以后,你不再当教练了?”接着,他竖起大拇指向上翘着比画,那意思是你要“高升”了。
李富荣微笑着摇头否认。
别尔切克连声说:“N0!NO!”并用手指着自己的耳朵,表示已经听说了。
李富荣不禁哈哈大笑,一再说:“没有,没有。”
虽然是这样,但两个人心里都清楚,作为对等的对手在比赛中交锋的日子已经过去了。然而,他们谁也不会忘记对方。一股惜别之情油然涌上了两个人的心头……
李富荣、别尔切克,这两个名字将载入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史册。
……
2004年,李富荣从国家体育训练局的副局长的位置上退休。那一年,他62岁,从他15岁当运动员算起,他干了47年的体育。他大概没有想到老之将至,当年“美男子加轰炸机”的自己,在流年暗换中,竟然这么快就到退休的年纪。
他开始了退休生活,每天上上网、买买菜、浇浇花、打打网球,偶尔为全家做一顿美味佳肴。和邱钟惠一样,他是乒乓界里有名的美食家。
他也开始享受他的家庭生活。他的妻子是个舞蹈家,当年一文一体谈恋爱,成为体坛的佳话,属于郎才女貌,也属于郎貌女才,旗鼓相当,相得益彰。他的两个儿子,一个继承了他的遗传,从事体育;一个跟随妻子的爱好,当了演员。他的家是名副其实的文体之家,在体坛里绝无仅有,令人羡慕。
只有他自己的心有时会如匣中之剑,不那么平静。北京奥运会在即,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在他的心里、在全国球迷的心里的位置,都非同小可,拿银牌都算失败,可容不得半点儿闪失。虽然,中国队的教练都已经换上更为年轻的刘国梁、施之皓一辈,但是,寸心未与年俱老,他的心仍然悬在乒乓球上,就是睡觉都睁着眼睛。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爱吃葡萄的小姑娘:记跳水女将高敏(1)
1986年她简直还是一个孩子。虽然,她已经16岁了,可总像永远长不大的小娃娃。用她自己的话说:“我爱疯、爱打、爱闹。”伙伴们开玩笑叫她“小疯子”。教练亲昵地叫她是“小麻雀”。她一天到晚闲不着,像一个打足了气的小皮球。走到哪儿,蹦到哪儿。而且,还要唧唧喳喳叫到哪儿。她的确是一只生性开朗、活泼的“小麻雀”。
可是,一走上跳板,面对着一池碧蓝、碧蓝的水面,她就像一下子长大了好几岁,俨然变成了另一个人。游泳馆拱形透明的屋顶,观众席上黑压压的人群,似乎都看不见了,周围世界的一切,都浓缩成眼前这跳板、这水面,近在咫尺,磁石般牢牢吸住了她,热浪般浸润着她,融化着她的身心。这一瞬间,她的笑,她的叫,她的野兔一样飞速疾跑的顽皮劲儿,都如同鸟儿一样飞逝……
1986年8月,她随队赴西班牙参加第5届世界游泳锦标赛。16日下午2点40分,在马德里游泳中心的跳水馆里,她走上富有弹性的跳板时,就是这般模样:眉头微微皱起,嘴唇轻轻抿着,严肃得连同周围的世界似乎都紧张起来。当她双脚极富有韵律和力量地一弹,身体弹上空中,如春燕款款展翅,飞虹闪闪垂落,飘逸而轻快地溅起几星水花,钻入水中的时候,她赢得观众热情的掌声和欢呼声,同时,赢得了女子跳板跳水有史以来的最高分。她以分的优异成绩,技压群芳,夺得这个项目的世界冠军。
从水中钻出来,抖搂一身晶莹的水珠,跳上地面,她又变了。她又恢复了“庐山真面目”,开始又笑、又叫、又跳、又闹起来。那艰苦夺来的世界冠军的金牌,好像不过是系在姑娘发梢上的小蝴蝶结,那么轻易、又那么调皮地一甩,就甩在身后边去了。
她忽然觉得肚子空空,饿了起来。今天,决赛。早餐,只喝了一点儿牛奶,吃了一点儿黄油、果酱和面包。对了,临离开餐桌前,又吃了一小块火腿。午饭一点儿也没吃,怕增加体重,影响了动作。刚才,一点儿也没觉得饿,现在,饿得要命哩。只是,才下午两点多,离开晚饭时间还早,上哪儿吃东西呢?她看见了正向她走来,向她表示祝贺的记者。她忽然冒出来这么一句:“给我买点儿葡萄吃吧!”都是老朋友了,用不着客气。这一刻,她特别想吃葡萄。她从小最爱吃的就是葡萄。
中国跳水队的高敏,就是这样一个姑娘——一个爱吃葡萄的小姑娘。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爱吃葡萄的小姑娘:记跳水女将高敏(2)
追溯起来,高敏这种活泼、开朗的性格,来自父亲的遗传基因。她出生在四川自贡市,那里自古以来以生产盐巴而著名,如今又为出了这样一个世界冠军而骄傲。父亲在化工公司工作,是个体育迷,有一身好水性,年轻时曾在重庆市职工游泳比赛中获得过第一名。他从未奢想过让女儿问鼎世界,但他却千方百计地把自己的爱好传染给女儿。家门口不远处有一条小河,叫做釜溪河。高敏4岁的时候,父亲就像赶鸭子一样把她赶下河,教她学会了游泳。8岁,她被选进了自贡市业余体校。她的启蒙教练杨强,和后来的四川省体工队教练刘继蓉,拉着她的小手,引她走上高高的跳板、跳台,迈开了她人生关键的第一步。
有一件事,很能说明他们父女俩的共同性格。那是前两年,高敏还在四川省跳水队。她的父亲出差到北京,不知怎么溜进了跳水馆,看国家跳水队队员们训练。他早知道这里荟萃着全国优秀的教练员,而且,也打听到了这里有一名叫徐益明的教练。于是,他便到处找。凭他的观察,他认准了站在水池边的一个个头不高的人,便径直走过去问:“您就是徐教练吧?”
徐教练莫名其妙地望望他,点点头。
他劈头盖脸说了句:“我的女儿就得交到您的手下训练不可!”
这话说得让徐教练莫名其妙,问道:“您的女儿是谁呀?”
整个一个愣头儿青!
不过,这种豪爽的性格,如同箭离弓弦,不带拐弯,直奔靶心,中的称快!作为女儿,高敏的确从父亲那里师承不少。作为运动员,这样性格,自也帮助、成全了她不少。性格运动员,如同性格演员一样,要比本色演员驰骋的天地更为宽广。针对运动员的性格进行训练,那是教练员们的学问和本事。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只具备自身良好的条件,而缺乏坚强、豪爽性格的运动员,也许可以取得一次或几次良好成绩,却难以成为世界级的优秀运动员。
爱吃葡萄的小姑娘:记跳水女将高敏(3)
从8岁开始参加跳水训练算起,到16岁整整8年,高敏所走过的并不算长却也并不算短的道路上,荆棘多于鲜花,失败多于胜利。在她夺得金牌的背后,蕴涵着鲜为人知的艰苦与痛苦。
先来统计一下这几年她受伤的情况——
1981年,膝盖受伤。
1982年,肘关节受伤。
1984年,耳膜穿孔。
1985年,由于水拍而吐血。
1986年3月,从10米高台上跳5237高难动作时,腰受伤,落入水中起不来,是王同祥教练和一个运动员跳下水,把她抱上来的……
一个16岁的小姑娘呀,如果在家中,大概还要撒娇呢。做父母的知道她小小年纪受过这么多伤,该多心疼哟!
金牌,就是这样夺得的。
当她被别人从水中救上来后,腰疼得很,她完全可以休息几天。可是,第二天,她依然又来到跳水馆参加训练。性格,再一次起了作用,如同杠杆支撑起她瘦弱的身躯,使她咬紧牙关,在体育和人生的交叉点上又往前迈了一步。
让我们再看看她自己认为最惨的一次失败——
1985年8月在郑州举行的全国青运会上。
1983年,她第一次出国,在新西兰举行的世界分龄游泳锦标赛上,分别夺得12岁组1米板、3米板两项第一。当时,美国跳水队总教练李森眉,那个韩国人,长着一头银发的老头,曾被震惊而预言道:“1988年奥运会,高敏一定能拿跳水金牌!”
可是,这一次呢?事隔才两年,她竟名落孙山。跳板只得了个第七,连个小六子都没挂上。而跳台干脆得个倒数第一。
当然,这并不是高敏的第一次失败。1984年,在武汉举行的全国跳水锦标赛上,她跳台只得了第十六,跳板在第二十几名以后了。不过,那一次,她并没有像这一次这样难过。她觉得那时自己还小,才13岁嘛。这一次,不同了。她是第一次参加青年运动会。她感觉自己是大人了呀!她怎么能不难受呢!
偏偏这时候,教练给她送来两大包葡萄。教练知道她爱吃葡萄,特意去给她买的。教练没有安慰,也没有批评,只是把葡萄送给了她。捧着葡萄,她心里更难受了。这种时候,教练呀,你还买哪家子葡萄呀!
爱吃葡萄的小姑娘:记跳水女将高敏(4)
谈起这段伤心史时,我这样问过高敏:“当时,你哭了吧?”
“没有。”她矢口否认。
“你骗我吧?”
“骗你干吗!我真的没哭,不信你去问我们教练!”
然后,她又告诉我,不仅这次没哭,一个月后,在南昌参加全国锦标赛,跳板成绩仍不理想,又得了个第七,她依然没哭。“比赛完后,上庐山我照玩不误!然后回重庆参加表演赛,观众照样给我鼓掌,对我特好,我特感动……”
她就是这么个小姑娘。失败,磨砺了她;失败以后,对成功更加渴望,更增强了信心。
我问过她这样一个问题:“看有的报纸介绍,你对胜利充满信心,说过这样的话:‘我一定赢’……”
她摇摇头,回答我:“我没敢说我一定赢,除非和业余体校比赛。”说完,她咯咯笑了。
“那你的自信心呢?”
“自信心当然是有的,但不一定要表现出来。我只能说我争取赢。”
我将了她一军:“你这不是给自己留了条后路?”
她又摇摇头,颇为认真地回答我:“如果我说我一定能赢,在比赛时我一定砸得噼里啪啦!”
望着她那副认真、专注的样子,与平常又说又笑又疯又闹的她,判若两人。我深深感到,随着她跳水技艺的不断成熟,她自己也在逐渐成熟。16岁,她已经和她的童年与少年挥手告别了。
爱吃葡萄的小姑娘:记跳水女将高敏(5)
1985年11月,对于高敏来说,具有特别的意义。她从四川省队来到国家队训练。这是一个新的集体,名手云集,对她耳濡目染,自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洛杉矶夺得跳水金牌的周继红,与她朝夕相处,把平日自己积累的宝贵经验告诉给她,更是得天独厚的。她的教练徐益明以及王同祥、王卫国,严格管理,从早6点一直忙到晚10点,制订细致的训练计划,也制订运动量和生活管理统计表,每周评比一次,给她一种强烈的集体感。应该说,她的成长,除了自身的条件、素质和性格因素外,来源于这个团结集体的力量。
优秀的教练员,如同高明的医生,一眼便能看清自己运动员的病情,并下得准医治的药品。徐益明看清高敏成绩不稳的主要原因是基本功不扎实。当高敏一进到国家队,他就首先从基本功抓起。起跳、空中、打开、入水……一一从头做起。“103,手背在后;201,起跳早啦;301,打开不好;403,起跳远啦……”高敏总能听到徐指导冲自己喊。哎呀,我一下子怎么出了这么多毛病!有时候,动作改不了,徐指导真扬起手要打她呢。她知道这都是徐指导为自己好。“黄金棍下出好人!”她这么说。“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徐指导!”她又不止一次这么说。
优秀的教练员,绝不都是像日本教练大松博文那样的铁石心肠、石雕面孔。尤其是面对这些十几岁的小姑娘,徐指导严中有细,进行符合小姑娘特点的训练,高敏称为心理训练。比如弹网训练,每人10次,必须跳中中心,输的人要钻只有50多厘米高的跳板支架,逗得小姑娘咯咯直笑,将游戏和训练结合一起。又比如星期天上午一般要进行比赛,你站在跳板上,下面站着许多姑娘,成心逗你笑,分散你的精力,锻炼你的毅力。
高敏特别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