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浦东老街-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情形似乎并不在实际收获,只在乎那点趣味。
通常,市河两岸不出百十步必定有座石桥,整个老街各色桥梁有超过几十座之多。所谓“水流曲曲树重重,树里春山一两峰。”、“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桥既多,形式不同造型各异。到了一座叫做大济桥的,往西就是中大街,一里多路,七八米宽,是老街上最为气派繁华的商业街了。大济桥往东,则是一条叫做太平弄的窄巷,巷子顶头就是镇上的第一小学。
相比之下,我家居住的咸塘南边与市河北面那边的区别仍然是,我家这边平房为主,很少楼房;市河那边基本都是两层的楼房,平房极其稀罕。
第一章 老街上的专业街(2)
老街不只是一条街,还有很多专业街。偏偏小时候我没怎么留心。一旦留校任教,还是端经济管理这碗饭,难免生出点刨根问底的兴趣,想着故里专业街的究竟,慢慢像是理出了点头绪。
专业街上那些店,基本是手艺作坊形式。一般是前店后宅或是下店上宅、外店内宅。商业经营和居家生活两不误的布局。不仅可以节省开销,生产和生活照顾比较周全。
店家主人大多自有一技之长,如果孩子年幼一时接不上手,也会招一两个学徒。但是,学徒的基本要求并不是聪明伶俐,讲究的即便不是牵丝攀藤的亲戚关系,也一定是关系良好的熟人朋友。据说,这样有利于店主对其的约束。
资料显示,这同17世纪的英国和18世纪初的法国家庭手工业非常类似。当年,英法两国的手工业作坊大多采取生活劳作地点不分的样式。
主人在自家住宅开设工厂,学徒住在店主家里。形成了伦敦和巴黎商人和工匠房屋的特殊格局,低层是铺子,上面是主人住房,或者前面是铺子后面是住房的形式。这一对比,也让老街专业街有了点世界大同的总趋势。
徒弟满师,也有选择继续在师傅家帮工的。帮工虽然是劳动谋生,但并不具有现代契约意义上的雇佣劳动关系。来去比较自由,一旦确实找准了合适的时机,徒弟外出自立门户者也还是可以相当常见的。这时,师傅就有点甘做人梯的业务孵化器味道,专业街就此慢慢成型了。
老街上有很多的专业街。
竹行街,顾名思义可知,这街上全是竹器店;衣装街,街上鳞次栉比的是一家家裁缝店;还有油车弄,油车是榨油机,为农民油菜籽、花生等榨油代工。一旦夏初秋季田间收成,油车弄机声轰鸣,油香四溢,一片繁忙热烈的商业景气。
最比较名不副实的大概数船厂街。船厂街坐落在青龙道观河对面,咸塘拐角处的一块空地上。有时确实可以偶然见到一两条小木船趴在那里被建造。但是,由此往北一直到钥匙桥堍,几十公尺长的街面,好像并没有第二处哪怕是修船的。这就令船厂街格外可疑。估计船东老板曾经确实辉煌过,趁势将整条街如此这般地命名。类似现今某些企业,一旦财大气粗钱没处使唤,就将周边路桥命名,作为广告助威的那点算计。
开始,我对于那么多的同类业态在一条街上展开有点诧异,会不会形成争抢客户、低价倾销,乃至抄袭模仿、偷工减料等等现今屡见不鲜的恶性竞争场面。
至少,在我们小时候眼见和现有手上的资料看,类似担心比较多余。
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老街上的那些专业街,始终可以维持理想的繁荣景气。
进一步理解,也是老街手艺人的高明之处,店多成市。
这个市,并非有限的当地需求对象。无论是老街方面的那一条专业街,这店面多寡常常可以与其辐射的商业范围正相关。
以竹行街为例。那么多的竹器店,其竹器产品并不是仅仅以老街当地居民为消费需求对象的,可以拓展到一个包括而并不局限于老街的更广大范围。
而且,即便这同业竹器的不同店家,手艺有好有差,产品价格也高地不一。这也没关系,供求差别通常总是与不同的消费需求吻合的,不同产品的性价比供给,形成不同层次的需求者。这就使我想起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萨伊那著名的“供给创造需求”定理。其实,有效供给不仅可以创造了需求,甚至还有利于形成优化了的产业链条和市场形态。
仍然以竹行街为例,一旦竹器作坊成市,那些上游的原料供应者也会趋之若鹜,由专业街所有竹器店集合形成的规模原材料需求,对原料供应者难免具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于是,价格优势就可以特别明显,这一点,独门独户的小作坊是无论如何都赶不上的。
这在世界经济史上也有例可援。当年,欧洲一些低地国家经济状况并不差,工业革命之所以选择了英国,原因之一就是分活制的选择。
低地国家一些工业重镇城市的业主组织兵马进军乡镇,砸了那里的纺织机,导致数百年分活制被遏制。
反观英国分活制大行其道。早在16世纪前,英国一半以上的棉毛料是在乡镇纺织的。
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优势,使其产品完全具备了海内外市场的竞争优势,稍后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的英国,在技术推动下,一举成为了工业革命的领头羊。
何以老街号称浦东十八镇中的第一镇,重要原因之一可能就是老街专业街,是分活形式的制度贡献。
类同近代以降,在西欧各国中脱颖而出的英国。
第二章 专业街上的学徒工 专业街上的小裁缝(3)
小裁缝原本在衣装街上的一爿叫荣欣裁缝铺当学徒。小裁缝姓林,单名一个路。据说,这林路同林顶峰既有点拐弯抹角的亲戚关系,而且出道时间也差不多。
后来,林顶峰与陆家棺材铺联手,缝纫业务转型以老衣为主,而之前,这林路师傅早已自立门户,专攻男装。不止在老街专业的衣装街,业务还延伸到上海市区,在南京路最繁华的路段一举亮出了“大同服装公司”霓虹招牌。彼此差距实在不可同日而语。
小裁缝林路初始学手艺的荣欣裁缝铺,规模不大,据说也算是本帮裁缝的嫡系。陆荣欣老板,是陆记裁缝铺的第三代传人。
陆记裁缝铺以浦东地面上历来流行的旗袍,包括女式对襟衣衫为主。男士对襟衣,包括长袍和马褂之类属于附带。
小裁缝是陆荣欣乡下一个远方表亲的侄子,说起来在血缘方面路程比较边缘。但是,这乡下表亲平时走得勤,他那侄子的关系也就容易扯得上。
小裁缝学手艺并非一帆风顺,至少在女装裁缝方面。原因之一听说小裁缝近不得女身,说只要闻上女人体味,不管年龄大小一概头彻底地荤。至于可以荤到什么程度,街上有顺口溜说,陆家小裁缝本领高,衣领缝成裤子腰。如此,你还能对小裁缝有什么业务期待。
本来,屡屡出错的小裁缝是等不到满师就要被陆记裁缝铺除名的。之所以保留下来,完全因为这农家出身的弟子特别能吃苦还捎带勤快。
不仅自己吃喝拉撒非常将就,家里除了近身给女人们量体裁衣之外,无论是缝纫以内包括缝纫以外的任何事情,可以毫无例外地大包大揽。
清晨,小裁缝闻鸡起舞,洒扫屋里门外;担水开炉子,优先煮好开水伺候陆家大小五六口人的梳洗打扮;然后给陆师傅沏上一壶龙井好茶,送到他老人家手上。师傅每天早起一壶茶水,慢慢品味,思考并不限于茶水,还囊括包括接下去一个整天铺子里里外外那堆业务打算。
早饭倒也简便,无非是隔夜剩饭和着水煮锅泡饭,一碟咸菜几根萝卜就可以天天如此地打发过去。
吃饭,不管是那顿,小裁缝总是最后一个端上饭碗,首先放下手中那碗筷。其间还要给师傅师娘添饭,实际吃饭只是饭桌上他人三分之一的时间进度不到。所以,就有“抢庚饭”一说,就是类比学徒吃饭风卷残云的敏捷,不是猴急,实在动作慢了填不饱肚皮。
等到全家人放下碗筷,小裁缝紧着收拾。这边你还没能把全部收拾停当,前面作台上已经传来师傅的呼唤。
接下去,就是一天量体裁衣、缝纫整烫、接客迎送的正规业务活动。暮色将渐,师傅说一声歇了,放下手中的活说走就扬长走去里间歇息。小裁缝要整理作台,摊成一作台的布料、熨斗剪刀皮尺包括哪怕小块五颜六色的划粉都要一一整理归位,然后打扫屋子,上门板窗板告示衣铺打烊。
晚饭后,作为保留的传统节目是,陆家小男孩常常要小裁缝趴在地上当马骑。这时,一家人就会围绕在周边起哄,要小裁缝的趴行可以不断变化花样。这是有难度的,前提要确保头顶上小孩子那人身安全。
这是陆家一天下来,气氛宽松,可以带点欢笑和快乐的时光。
娱乐结束后,小裁缝负责把一家人更换下来衣服全部洗干净,包括尿片和师母的内衣裤。
一直忙到晚上九、十点钟,最后屋里屋外检查一遍,确实无甚遗漏,才封好灶间里的煤球炉子,上偏屋自己床上歇息。
一次,小裁缝乡下家里来人捎话说,他爷爷已经出于弥留之际,希望看儿孙一眼。
陆荣欣师傅非常大度地给了小裁缝两天假。想不到小裁缝缺席陆记裁缝铺的那短短两天时间里,不要说裁缝业务,就连全家人的日常生活起居也乱成一团。
这时,陆荣欣不仅打消了辞退小裁缝的心,甚至还琢磨,一旦三年学徒期满,以什么样的理由挽留比较妥帖。
何况,不要看小裁缝做女装怯阵,那男装活,陆荣欣并没怎么传授,偏偏小裁缝可以无师自通似的,相当拿手,市场客户反应不是一般性良好。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二章 小裁缝大作为(4)
小裁缝出名实属偶然。
相传当年孙中山闹民国搞宪政要推动全民选举,不知怎么地选择了老街作为*试验田。
某天,孙先生站立在距离衣装街不远的普济桥堍发表演说,慷慨了半天,累了,就被人引到附近衣装街歇息,顺便弄点水喝。顺势走进了陆记裁缝铺。
史载,孙先生不仅是个民国革命的先行者,还是个全材,甚至对服装也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形成自己一家之言式的独特见解。
民国革命之初,以孙先生多年留洋欧美的经历,不仅动员男人剪辫子,禁止妇女裹小脚,还号召民众脱掉长袍马褂而改穿西装洋服。
后来,孙先生仍然觉着不过瘾,夜来做梦也惦记着能够设计一款适合中国人的穿戴,尤其能够体现中国男子雄风的国服,一举扭转中国男人其时东亚病夫的世界性不良观感。
此刻,孙先生迈步陆记裁缝铺后,慧眼识珠而一口咬定林姓小裁缝手艺非凡。就此将民国宪政的使命暂搁一边,同小裁缝坐在同一条板凳上,非常热乎地切磋起国服设计的相关事宜。
孙先生勾勒出一幅自己有关男式国服的大体设想,建议小裁缝可以尝试着打个样式。
尽管当年孙先生已是名扬海内外的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但小裁缝并没有遇上女顾客似地头荤怯场。相反,由于交谈的全部是他的兴趣话题,所以对答如流,从容异常。
尽管陆师傅就在一旁,小裁缝当场还是一口答应了孙先生的诚意相邀,保证一周后根据孙先生的构想形成实样当面呈检。
这就把孙先生高兴成什么似的,认为类似的速度,就是中国式的应有速度。只有如此速度,才是确实保障中国未来任何事业的成功希望。
其实,孙先生的国服建议基本就是优化组合的方案。例如以西洋服饰为基本架构,那垫肩、衬夹,夹里什么的;孙先生当年为了躲避满清政府通缉,在东洋的日本呆过不短一个时期,也曾酝酿武装推翻满清政府,考察过日本部队,对其服饰比较熟悉,就趁势采用其外观,适当扬弃,例如将胸前十粒钮扣改为七粒,直翻领,四服袋,前胸贴袋小点,前腹贴袋大一点什么的。
一周之后,小裁缝如约将设计定样的国服,按照孙先生事前提供的上海住所地址送去。孙先生看了,不仅拍案叫绝,认为基本能够表达他的设想理念而仍然有所突破实质性的突破和发展。
孙先生又在细节部位稍作修改。例如将七粒钮扣又改成五粒钮扣,意为五权制宪,胸前两贴袋的袋盖改为倒山形的笔架式,说是革命不仅需要枪杆子,同样也应该重视笔杆子。并亲自将这款服装定名为“中山装”。随之拍板,吆喝说,就这个样子了。
根据孙先生体征制作的中山装正式完成后,孙先生穿着这套以他名字命名的服装,特意在上海南京路繁华地段的各处转了好几圈。
一时,曾似相识仍然有点面熟陌生的那中山式服装在上海滩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随之蔓延全国。林路裁缝的名字也随之嘹亮起来,那点领路中式男装的意思初露端倪。
后来,林路裁缝辞别容欣裁缝铺陆师傅,一手创办了“大同服装公司”,这就有点呼应孙先生世界大同革命脚步的意义。
公司总部设在繁华的南京路,老街衣装街只保留一个小小的分部。毕竟,南京路有孙先生着装行进的轨迹,能够引起广大消费者的美好记忆。
随着业务的发展,林路大裁缝顺利成家立业,不仅娶太太,而且三妻四妾不止一房。
回到老街衣装街,熟人遇着打趣,说大名鼎鼎的林路裁缝现在闻到女人味会不会荤,他笑答,那是误会,完完全全是少年不更事式的严重误会。
第三章 老街上的桥也被共和了 由普济而共和(5)
“共和桥”原名叫做“普济桥”。后来改称为“共和桥”只是官场的人为因素。
相传当年孙中山闹民国搞宪政要推动全民*到老街发动群众,孙先生曾站在此桥,亲自发表过精彩的动员演说。
后来民国革命胜利,这桥自然同时具备了广泛又深远的历史意义,常常被镇上的小官僚们挂嘴边吹嘘。
日长时久的,某天有人突然建议,何不趁势将“普济桥”改名为“共和桥”,固定当年伟人在本镇推进革命的情形,缅怀民国革命先行者的丰功伟绩。
其实,这未必铁定就是一个高瞻远瞩的见识。本质上,仍然属于官场奉承讨好、溜须拍马之意。
但是,所谓千错万错马屁不错。类似的建议自然很快得到广泛呼应而顺利被通过。于是,“普济桥”一举被“共和”了。
其实,一座桥的名称远没有老百姓每天开出门来衣食住行那些日常琐事更紧要。“普济桥”原本只是一种叫法,被顺利“共和”后,尽管大小官僚们说其意义极其深远,但之于老百姓也只是花样翻新的称呼而已,开始有点不习惯,慢慢也就相当无所谓了。
问题是在新世纪初,有关方面拍摄长篇电视连续剧《共和道路》,其中孙中山搞宪政助推全民*下乡调研一段就是在这共和桥边取的实景。
电视剧采用的是好莱坞式的大制作,投资过亿,片长五十余集。投放市场后一炮打响,红火异常。稍后,更是走出了国门,在东南亚包括很多欧美很多国家的华人社会相当不同凡响。
于是,老街的“共和桥”挟《共和道路》电视一剧之雄风,同样名扬四海。一些老华侨甚至不远万里来到老街,说是要探寻先总理之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