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浦东老街-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旦豆腐制成,林官也算大半夜的幸苦大功告成,销售一摊子没他什么事,他会回炕沙里睡觉,一直到中午,起身吃饭,整理清洗家什,为下一个夜半的工作做好一切相关准备。 

  开始,张家所有事情都是自己干的,包括比林官大一两岁那张盈英的哥哥也开始夜半起身帮忙了。自从林官来家后,小林官察言观色,每天夜半同大人一样起身,找些力所能及的活干,慢慢的就成了一把好手。这时,张盈英的哥哥就专心读书,不用每晚夜半翻身起床干活帮忙了。

  为此,张盈英的哥哥内心特别感谢林官,认为他就是进驻自家的解放军,拯救他于豆腐作坊辛苦劳作的水深火热之中。 

  林官被列为镇上受压迫典型,他自己本人事前一无所知。*爆发以后,他与昔日的老板今天的同事,张家伯伯和姆妈成了一个单位的员工。 

  由于他独特的身份背景,还被安排成为了门店售货组组长角色。售货组一共三个人,除了林官就是张家伯伯和张家姆妈。 

  就是说,自从张家豆腐店被合作以后,林官和昔日老板的身份被颠覆了。现在林官成了领导,昔日的老板夫妇是他的属下。这就让林官老大不安。 

  按照分工,张家姆妈坐店,管销售收款;张家伯伯则将豆腐豆腐干从后面的工场根据销售进度需求搬运,半机动形式,拉一台两轮的劳动车。林官原则上无须动手,只要坐在那里动嘴指挥而已。但这相当不符合林官历来的个人作风,在他眼里,张家不仅是恩人,也是他永远的老板,他只是一名打工者,无论在当年的张家还是现在号称永远向前进的水作商店。他从不对昔日的张家老板夫妇指手画脚甚至是颐指气使。恰恰相反,有活,林官总是自己抢在头里,类似当年他在张家打工一般积极主动。一旦工作上确实遇到难题,还时不时到张家伯伯那里讨主意。 

  这可以使张家夫妇俩人非常不安。但是,他们非常了解林官,那么多年了,林官敦厚淳朴的为人他们完全知根知底,只是顾虑社会观感,一旦再弄出点误会,自己倒也是无所谓,关键还是家里三个孩子,尤其是女儿盈英,自从展览会事件后沉默了许多,一付少年老成的样子,完全丢失了十几岁女孩子的那股子蓬勃朝气的样子。 

  自从展览会事件后,林官很少到张家来了。也不是简单的歉疚之意,他减少往来张家,因为几个孩子突然同他生分起来。形成了问题之后的问题。 

  据张盈英私底下同我说,那天林官见单位食堂做肉包子,想到张家几个孩子喜欢吃,就买了六个,装在饭盒里,下班后兴冲冲地往张家赶。来到张家后,他打开饭盒,例如往常一样招呼张家几个孩子吃肉包子。结果,包括张盈英在内的三个小孩不要说肉包子,就是对林官形同路人视而不见连个招呼都没有。 

  林官很快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他默默收起饭盒,步出张家门口,从此在张家就非常罕见他那身影了。

  据说张盈英她爷爷过世时,林官鲜有地来过张家一次,在当年将他从乡下领出来的张家爷爷的灵柩前,林官一直默默垂泪、无声无息……

第七章 云霄台街上的眼镜厂 笨办法就是好办法(14)
当年,老娘舅一手创办的大明眼镜厂处于老街北面的云霄台街。 

  云霄台,有点高高在上的意思。老街上的云霄台街从形式到内容好像也并不具有类似的格局。 

  但是,大明眼镜厂一旦选择在云霄台街多年废弃不用的朱家祠堂里,张铁嘴就方言说,相当可取,具有一层“云霄大明”的非凡意义,之于日后小厂的成长壮大相当有利,至少在测字问卦的预期层面。 

  孩时,我从清晰记事起,时不时随母亲去大明眼镜厂。母亲是去上班,我是旁观,陪母亲打发工作时间。 

  当年那街道小厂没有很多严格的管理讲究,类似我母亲随身携带一个小孩子,可以给机械单调的车间添点生气,成为叔叔、阿姨职工们之间的话题。 

  母亲是名镜片打磨的挡车工,一个人要管几台机器。记忆中镜片打磨被分为粗磨和细磨不同形式。 

  粗磨活比较累人。作台上一个蛮大的铁皮容器里,机座在中间飞旋,操作工人将机头,上面松香柏油粘着毛坯玻璃往下按,将柄铁杆把手顶在腰间加压使力,一只手还要不断地往旋转的机具里添加灰色的矿石金刚砂,通常,这活男性职工从事者居多。 

  母亲从事镜片细磨,不像粗磨那么费力,那机头只要轻轻搁在机座上就行,只是时不时往里添加红粉而已,那是细磨的料。

  看似简单,据说技术要求还是比较高的,而且没有仪器,基本就凭经验和眼力。母亲当年经过好几个月上海眼镜一厂专业培训,加上多年实践,已经成功跃升为车间里一名技术算是比较精湛的细磨工。 

  记得,母亲要管四台细磨机器,人要来回走动,我就被安排在母亲那高高的座椅上看眼前机器晃动。慢慢也积累了点经验,时不时拿起作台上小铁罐里的毛笔,往旋转的机器里添加红粉。 

  母亲工位对面那个长得很好看的满月阿姨常常表扬我说,梁师傅,将来你孩子一定也是个非常出色的挡车工。 

  一时,我难免有点得意。母亲笑笑说,孩子将来不一定学我这活。满月阿姨马上改口,那是自然的,你家孩子长的可爱,看上去也聪明。将来,至少可以坐办公室,甚至弄个厂长当当,管我们也说不定。 

  母亲还是笑而无语,这些或者并非母亲对我的未来期待。至于后来我不仅可以上大学,甚至留学美国,迄今在大学混个教授饭碗,不要说是满月阿姨,恐怕连母亲也是想不到的。 

  小时候,我喜欢随母亲去眼镜厂并不是那里好玩。 

  当时还没够上学龄时期的我,没那么多的同学伙伴。厂里的见闻传去老街上,那些小玩伴听了新鲜,我可以增加点成就感。还有就是常听母亲说,自从老娘舅介绍进了这街道眼镜厂,有了一份工资收入,家庭经济情况大有改观。这点我也切身体会到了,无论是从家长们言谈举止中,还是相当现实的例如饭桌上,我的零花钱等各个方面。我也不知道,愿意去厂里面,是不是潜意识里有点感恩的味道。 

  母亲说,解放后她一直在家里待业。自从爷爷咬紧牙关打着革命烈士家属的旗号将父亲送进国营米厂后,再也不愿利用家庭的资源便利,为母亲谋职提供便利。爷爷法事道场的业务一天不如一天,全家五口单凭父亲一个人当时三十元左右的工资,实在相当地捉襟见肘入不敷出。 

  后来,还是老娘舅看不过去。他不仅尖锐批评爷爷死要面子活受罪,而且主动出面,将母亲介绍到由他一手创办起来的街道大明眼镜小厂里。 

  当年母亲大概也就是二十岁出头点,识字不多,但心灵手巧,再加上是老娘舅亲自介绍这层关系,很快被派往上海眼镜厂学习了三个月,回来被安排当上了一线的挡车磨镜片工,不久终于成为车间里的一名重要技术骨干。工资也见涨,从每月十八元,加到二十元、二十二元,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爷爷法事道场业务凋敝的收入缺口。在那个年代,每月人均十元的生活费完全可以保障基本生活需求。

  这样的良好家庭局面没能持续,大约在母亲进大明眼镜厂四、五年后,五八年大炼钢铁,大跃进的气氛刚刚成形,赶超英美的口号犹在耳边,突然遭遇了自然灾害,而且时间长达整整三年。加上与前苏联老大哥发生俎语,老大哥这边逼着追讨当年老娘舅他们抗美援朝借贷的军火款,天灾人祸碰头,新生的共和国有点受不住力,类似我们这样的寻常百姓家,不仅日常生活,连吃饭都成为了难题。 

  五九年末,母亲从大明眼镜下放了,又类似过去只能呆在家里。所谓下放是当年比较委婉的语言表达方式,类似今天的下岗,明确说就是失业。 

  一切只是发生在我常去大明眼镜厂之前,等我记事的年龄,可以常去眼镜小厂,母亲已经恢复上岗,第二次进眼镜厂了。母亲常常说,这完全得益于老娘舅的远见。 

  当年就是在大明眼镜厂大批工人被无奈下放时,镇上领导提出要趁势关闭工厂,腾出朱家祠堂当仓库也是某种空间有效的利用形式。 

  但是,老娘舅坚持不同意。他提出,就是天大的困难面前仍然不要轻言放弃。一旦将来时来运转,你这厂早已关门大吉,重起炉灶没那么容易。 

  为此,老娘舅说出了“笨办法就是好办法”,这句至少在母亲包括很多大明眼镜厂下放几年后,又重新返还工作岗位的职工看来是至理名言的话语。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七章 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15)
老娘舅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名言。“笨办法就是好办法”算是其中之一。 

  被老娘舅视作“好办法”的“笨办法”是说,任何人,哪怕遇到天大困难也不要轻言放弃,努力选择坚持,甚至哪怕只是静静地等待,特别是到了最紧要的关口。 

  老娘舅对领袖的军事思想领会深刻,平时常常也爱说,最后的胜利,有时确实可以在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当然,关于“笨办法就是好办法”,同样也不是老娘舅泛泛而谈式的普遍真理。类似当年“用人不可能不疑,疑人该用还是要用”,完全属于针对杜先生个体,这次特指的是云霄台街上的大明眼镜厂出路选择问题。 

  三年困难时期,国家经济遭遇天灾人祸的沉重打击,农业歉收,工厂倒闭,大批工人例如类似我母亲,以“下放”的名义回到了家里。镇上有关领导在厂里大批工人下放后,顺势提出要关闭“大明眼镜厂”。 

  上级领导的这一决定遭到了老娘舅的强烈反对。老娘舅“笨办法就是好办法”的个人观点就是在这个时候提出来的。 

  也不因为这“大明眼镜厂”就是当初老娘舅一手创建,他老人家情有独钟甚至遇到天大难处仍然头撞南墙不拐弯式的心犹不甘。老娘舅有他自己的坚持。 

  老娘舅从朝鲜战场上下来,作为革命伤残军人,享受县团级政治和经济待遇,安排回老街的家中安心静养的。老娘舅很快发现,这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百废待兴,老街上尤其是类似我母亲等的待业人员很多,一时成为了“国”和“家”两方面生存发展的严重问题。 

  他七拐八弯地打听到,自己昔日部队战友的父亲是上海眼镜厂的资深工程师。于是,老娘舅多次专程赶去上海市区面见工程师,咨询街道办眼镜片厂的可行性。 

  市区眼镜厂的资深工程师对老娘舅的想法非常赞赏,认为随着国家重视文化教育事业,眼镜的需求几乎可以与之构成正相关关系。纳入国家计划的国营眼镜商店不说,就是遍布城乡的那些个体眼镜店,对眼镜片的需求非常可以期待。 

  关键在于,打磨眼镜片的设备要求不高,只要经过简单指导,技术掌握并不很难。而且,原辅材料也来得容易。所以基本属于投资少,收效快,市场需求大,特别有助于吸纳大量社会人员就业的劳动密集型行业。 

  老娘舅听了倍受鼓舞,立马回老街向镇上领导提议,集资办个眼镜片厂。其中大部分资金可以由他垫付,将来等工厂有钱挣了,连本带利还他不迟。 

  当时,上海眼镜厂正好一批旧设备被淘汰,既然革命伤残军人出面,为市郊街道解决就业,市区工人老大哥大笔一挥,将这些旧设备半卖半送运到老街。 

  一时,老娘舅包括镇上领导高兴成好几夜都不能入眠。正好在筹建过程中,国家又提出全民大办工业,加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包括实现充分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老娘舅此举算是不仅赶上了趟,而且抢先一步超前。 

  不久,一块“大明眼镜厂”的招牌挂在了云霄台街朱家祠堂大门外,街道集体创办的眼镜厂算是基本成形。 

  算起来,到三年困难时期,这厂一路过来已经五六年时间。产品虽然无法纳入国家计划渠道,诚如当年上海眼镜厂工程师预期,城乡个体眼镜店的需求量不小,一旦“大明眼镜厂”成功利用了上海国营大厂的专业设备、技术特别是人才,不仅产品的质量相当保障,关键街道企业的共同费用低,加上当年税务也没有今天这般繁琐、沉重,“大明眼镜厂”价廉物美的产品居然在业内还小有名气。 

  母亲回忆说,哪怕是到了三年困难时期,眼镜片市场要货的人还是不少的。关键是原辅料,特别要命的是电力供应跟不上。打磨眼镜片无法人工操作,机器缺乏电力不能开动,工厂一下子陷于全面被动,母亲就是在这样的情势下被迫下放了。 

  母亲说,亏得当年老娘舅据理力争把厂子保了下来。万一这厂确实关闭,机器设备当废铜烂铁处理了,六二年过后国家经济形式好转,眼镜厂恢复生产就没那么容易。 

  母亲特别赞成当年老娘舅关于“笨办法就是好办法”那句话,并以此告诫我今后要作为个人成长的理论指引。

  一次,我在老娘舅小人书店看书,见到老娘舅就好奇地向他老人家请教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老娘舅笑笑说,其实,也没有什么奥秘,一般常识而已。想啊,无论是社会包括每个人的人生道理此起彼伏迂回曲折很正常。例如月亮阴晴圆缺、东海潮起潮落一样道理。 

  这点,杜成章这位美国麻省曾经的博士说得没错,事物具有发展的周期性规律。 

  既然社会、人生包括经济都不能摆脱周期,那么不一定看风向赶潮头就是好方法。当然,如果你有这个力量也行。 

  例如在动物界,很多动物冬天是要冬眠的。动物冬眠不是生命的放弃,是坚持,是等待来年的春天。所以,坚持和等待既是笨办法,也是一个固定自己,等待有利时机出现转机的好方法; 

  但是,候鸟不用冬眠。因为它们可以长途跋涉到温暖地带,它们有翅膀,有长途飞翔的能力。 

  一旦你既没有候鸟般的飞翔能力,也不愿意冬眠坚持等待,不采取固定自己的方法,而是尾随周期,过程将无比艰苦,结果也未必尽如人意。有时常常会是功倍事半瞎折腾的局面。 

  当年,我听老娘舅这番话时仍然有点似懂非懂。

第七章 努力暂时没能成功(16)
母亲返厂以后安生日子好像也就是二三年,厂里又出事了。也不只是简单厂里的事,整个国家陷入了四清运动漩涡。 

  按理,四清运动同大明眼镜这类街道工厂关系并不是很大。但当年的运动常常号称是群众形式,动员涉及面总是可以相当宽泛。

  例如五八年大炼钢铁,家家户户甚至可以砸锅卖铁。所以,四清运动深入街道小厂也比较容易理解。 

  大明眼镜厂的创立完全得益于老娘舅聘请的那位上海眼镜厂的孙工程师,等到六二年眼镜厂重整旗鼓时,市区的这位孙姓工程师已经退休赋闲在家。 

  还是老娘舅出面的,将孙工程师请到了老街的眼镜厂里。老娘舅的意思,这工厂的生存发展不仅只是技术问题,包括上下游业务关系的整个产业链条,里里外外事情一堆。孙工吃了一辈子眼镜饭,相关信息包括资源比较丰富,这就是价值所在,至少就夹缝中生存发展的大明眼镜厂而言。 

  也不是人家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