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诗鉴赏大辞典-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怀古诗往往要抒发议论的,但这首诗不作抽象的议论,而是把议论和具体形象结合在一起,唤起人们丰富的联想。让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接目摇心的具体形象,使诗句具有无限情韵,发人深思,引人遐想。这样,我们毫不感到是在听诗人枯燥地讥评古人古事,只感到在读诗中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赖汉屏)
和乐天《春词》
和乐天《春词》
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这首诗的标题写得很清楚,它是和白居易《春词》一诗的。所以,不妨先看一看白居易的《春词》:“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斜倚栏杆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白居易此诗,先描绘一个斜倚栏杆、背向鹦鹉、眉目含愁的青年女子形象,接着以“思量何事不回头”的问句,轻轻一拨,引而不发,意味深长。而刘禹锡的和诗,也写闺中女子之愁,然而却写得更为婉曲新颖,别出蹊径。
白诗开头是以“低花树映小妆楼”来暗示青年女子,而刘诗“新妆宜面下朱楼”说得十分明确,而且顺带把人物的心情也点出来了。诗中女主人公梳妆一新,急忙下楼。“宜面”二字,是说脂粉涂抹得与容颜相宜,给人一种匀称和谐的美感,这说明她妆扮得相当认真、讲究。看上去,不仅没有愁,倒似乎还有几分喜色。艳艳春光使她暂时忘却了心中苦恼,这良辰美景,使她心底萌发了一丝矇眬的希望。
诗的第二句是说下得楼来,确是莺歌蝶舞,柳绿花红。然而庭院深深,院门紧锁,独自一人,更生寂寞,于是满目生愁。从诗的发展看,这是承上启下的一句。三、四两句是进一步把这个“愁”字写足。试想这位女主人公下楼的本意该不是为了寻愁觅恨,要是早知如此,她何苦“下朱楼”,又何必“新妆宜面”?可是结果恰恰惹得无端烦恼上心头,这急剧变化的痛苦的心情,使她再也无心赏玩,只好用“数花朵”来遣愁散闷,打发这大好春光。为什么要“数花朵”,当亦有对这无人观赏、转眼即逝的春花,叹之、怜之、伤之的情怀吧?她默默地数着、数着……“蜻蜓飞上玉搔头”,这是十分精彩的一笔。它含蓄地刻画出她那沉浸在痛苦中的凝神伫立的情态;它还暗示了这位女主人公有着花朵般的容貌,以至于使常在花中的蜻蜓也错把美人当花朵,轻轻飞上玉搔头;而且也意味着她的处境亦如这庭院中的春花一样,寂寞深锁,无人赏识,只能引来这无知的蜻蜓。真是花亦似人,人亦如花,春光空负,“为谁零落为谁开”?这就自然而含蓄地引出了人愁花愁一院愁的主题。有人说:“诗不难于结,而难于神”。这首诗的结尾是出人意料的,诗人剪取了一个偶然的镜头──“蜻蜓飞上玉搔头”,蜻蜓无心人有恨。它洗炼而巧妙地描绘了这位青年女子在春光烂漫之中的冷寂孤凄的境遇,新颖而富有韵味,真可谓结得有“神”。
(赵其钧)
望洞庭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而本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纪录。
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不无感慨地说:“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可见历来描写洞庭景色的诗文很多,要写得别开生面,独树一帜是十分不易的。刘禹锡这首《望洞庭》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和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表现出惊人的艺术功力。
秋夜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是澄彻空明的。与素月的清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这就是“湖光秋月两相和”一句所包蕴的诗意。“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演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接下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潭面无风镜未磨”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补足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
诗人的视线又从广阔的平湖集中到君山一点。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三四两句诗想象丰富,比喻恰当,色调淡雅,银盘与青螺互相映衬,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然而,它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尤其可贵的是它所表现的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它所寄托的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作者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是难以措笔的。一首山水小诗,见出诗人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这是很难得的。
(周笃文高志忠)
柳枝词
柳枝词
刘禹锡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这首《柳枝词》,明代杨慎、胡应麟誉之为神品。它有三妙。
一、故地重游,怀念故人之意欲说还休,尽于言外传之,是此诗的含蓄之妙。首句描绘一曲清江、千条碧柳的清丽景象。“清”一作“春”,两字音韵相近,而杨柳依依之景自含“春”意,“清”字更能写出水色澄碧,故作“清”字较好。“一曲”犹一湾。江流曲折,两岸杨柳沿江迤逦展开,着一“曲”字则画面生动有致。旧诗写杨柳多暗关别离,而清江又是水路,因而首句已展现一个典型的离别环境。次句撇景入事,点明过去的某个时间(二十年前)和地点(旧板桥),暗示出曾经发生过的一桩旧事。“旧”字不但见年深岁久,而且兼有“故”字意味,略寓风景不殊人事已非的感慨。前两句从眼前景进入回忆,引导读者在遥远的时间上展开联想。第三句只浅浅道出事实,但由于读者事先已有所猜测,有所期待,因而能用积极的想象丰富诗句的内涵,似乎看到这样一幅生动画面:杨柳岸边兰舟催发,送者与行者相随步过板桥,执手无语,充满依依惜别之情。末句“恨”字略见用意,“到今朝”三字倒装句末,意味深长。与“二十年前”照应,可见断绝消息之久,当然抱恨了。只说“恨”对方杳无音信,却流露出望穿秋水的无限情思。此诗首句写景,二句点时地,三四道事实,而怀思故人之情欲说还休,“悲莫悲兮生别离”的深沉幽怨,尽于言外传之,真挚感人。可谓“用意十分,下语三分”,极尽含蓄之妙。
二、运用倒叙手法,首尾相衔,开阖尽变,是此诗的章法之妙。它与《题都城南庄》(崔护)主题相近,都用倒叙手法。崔诗从“今日此门中”忆“去年”情事,此诗则由清江碧柳忆“二十年前”之事,这样开篇就能引人入胜。不过,崔诗以上下联划分自然段落,安排“昔──今”两个场面,好比两幕剧。而此诗首尾写今,中二句写昔,章法为“今──昔──今”,婉曲回环,与崔诗异趣。此诗篇法圆紧,可谓曲尽其妙。
三、白居易有《板桥路》云:“梁苑城西二十里,一渠春水柳千条。若为此路今重过,十五年前旧板桥。曾共玉颜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唐代歌曲常有节取长篇古诗入乐的情况,此《杨柳曲》可能系刘禹锡改友人之作付乐妓演唱。然此诗就《板桥路》删削二句,便觉精采动人,颇见剪裁之妙。诗歌对精炼有特殊要求,往往“长篇约为短章,涵蓄有味;短章化为大篇,敷衍露骨”(明谢榛《四溟诗话》)。《板桥路》前四句写故地重游,语多累赘。“梁苑”句指实地名,然而诗不同于游记,其中的指称、地名不必坐实。篇中既有“旧板桥”,又有“曾共玉颜桥上别”,则“此路今重过”的意思已显见,所以“若为”句就嫌重复。删此两句构成入手即倒叙的章法,改以写景起句,不但构思精巧而且用语精炼。《柳枝词》词约义丰,结构严谨,比起《板桥路》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刘禹锡的绝句素有“小诗之圣证”(王夫之)之誉,《柳枝词》虽据白居易原作改编,也表现出他的艺术匠心。
(周啸天)
唐诗鉴赏大辞典(下) 目录
◎白居易 观刈麦
宿紫阁山北村
村居苦寒
轻肥
买花
上阳白发人
杜陵叟
缭绫
卖炭翁
夜雪
长恨歌
琵琶行
花非花
邯郸冬至夜思家
赋得古原草送别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惜牡丹花
望驿台
江楼月
村夜
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
燕子楼
蓝桥驿见元九诗
舟中读元九诗
放言五首(其一)
放言五首(其三)
大林寺桃花
建昌江
问刘十九
南浦别
后宫词
夜筝
勤政楼西老柳
暮江吟
寒闺怨
钱塘湖春行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杭州春望
秋雨夜眠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览卢子蒙侍御旧诗,多与微之唱和。感今伤昔,因赠子蒙,题于卷后
杨柳枝词
白云泉
◎李绅 悯农二首
◎柳宗元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重别梦得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别舍弟宗一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南涧中题
溪居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江雪
渔翁
◎李涉 润州听暮角
再宿武关
井栏砂宿遇夜客
◎施肩吾 幼女词
望夫词
◎崔郊 赠婢
◎裴潾 裴给事宅白牡丹
◎元稹 遣悲怀三首
六年春遣怀八首(其二)
六年春遣怀八首(其五)
行宫
菊花
西归绝句(十二首之二)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得乐天书
酬乐天频梦微之
重赠乐天
连昌宫词
离思五首(其四)
◎杨敬之 赠项斯
◎贾岛 剑客
题李凝幽居
忆江上吴处士
雪晴晚望
暮过山村
寄韩潮州愈
题兴化寺园亭
访隐者不遇
◎姚合 闲居
穷边词二首(其一)
◎项斯 山行
◎张祜 观魏博何相公猎
宫词二首(其一)
赠内人
集灵台二首(其二)
题金陵渡
纵游淮南
◎刘皂 长门怨(其一)
旅次朔方
◎皇甫松 采莲子(其二)
◎韩琮 晚春江晴寄友人
暮春浐水送别
骆谷晚望
◎朱庆馀 宫词
闺意献张水部
◎李德裕 长安秋夜
谪岭南道中作
登崖州城作
◎李贺 李凭箜篌引
示弟
咏怀二首(其一)
咏怀二首(其二)
雁门太守行
苏小小墓
梦天
天上谣
浩歌
秋来
秦王饮酒
南园十三首(其一)
南园十三首(其五)
南园十三首(其六)
南园十三首(其七)
南园十三首(其十三)
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
马诗二十三首(其四)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马诗二十三首(其二十三)
老夫采玉歌
南山田中行
罗浮山人与葛篇
致酒行
长歌续短歌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其二)
感讽五首(其五)
开愁歌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苦昼短
将进酒
官街鼓
◎卢仝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刘叉 冰柱
偶书
姚秀才爱予小剑因赠
◎徐凝 忆扬州
◎雍裕之 自君之出矣
江边柳
柳絮
农家望晴
◎许浑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金陵怀古
登洛阳故城
咸阳城西楼晚眺
汴河亭
塞下曲
谢亭送别
客有卜居不遂薄游陇因题
途经秦始皇墓
◎杜牧 河湟
过勤政楼
念昔游三首(其一)
念昔游三首(其三)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二)
沈下贤
长安秋望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润州二首(其一)
题扬州禅智寺
江南春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登九峰楼寄张祜
九日齐山登高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
齐安郡后池绝句
题齐安城楼
初冬夜饮
早雁
屏风绝句
赤壁
泊秦淮
秋浦途中
题桃花夫人庙
题乌江亭
寄扬州韩绰判官
题木兰庙
赠别二首(其一)
赠别二首(其二)
南陵道中
遣怀
叹花
山行
秋夕
金谷园
清明
◎雍陶 题情尽桥
题君山
访城西友人别墅
天津桥春望
◎李忱 香严閒禅师 瀑布联句
◎温庭筠 达摩支曲
过陈琳墓
经五丈原
赠少年
蔡中郎坟
咸阳值雨
瑶瑟怨
过分水岭
处士卢岵山居
碧磵驿晓思
商山早行
送人东归
苏武庙
◎陈陶 陇西行
◎李商隐 锦瑟
重过圣女祠
霜月
蝉
赠刘司户蕡
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乐游原
北齐二首
夜雨寄北
忆梅
赠柳
嫦娥
忆住一师
微雨
无题二首
贾生
谒山
哭刘司户蕡
凉思
花下醉
正月崇让宅
曲江
骄儿诗
◎李群玉 黄陵庙
放鱼
火炉前坐
引水行
黄陵庙
赠人
鸂鶒
书院二小松
◎无可 秋寄从兄贾岛
◎刘驾 贾客词
◎刘沧 经炀帝行宫
◎李频 湖口送友人
◎崔珏 哭李商隐(其二)
和友人鸳鸯之什(其一)
◎司马札 宫怨
◎薛逢 宫词
◎赵嘏 长安秋望
寒塘
江楼感旧
◎马戴 落日怅望
楚法怀古(其一)
灞上秋居
出塞
◎崔橹 三月晦日送客
华清宫三首(其一、其二)
◎方干 题报恩寺上方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
题君山
◎曹邺 官仓鼠
◎高骈 山亭夏日
◎郑畋 马嵬坡
◎张孜 雪诗
◎于濆 辛苦吟
古宴曲
里中女
◎罗隐 赠妓云英
黄河
西施
自遣
鹦鹉
金钱花
柳
雪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蜂
感弄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