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佛学真谛:让你的心像大师一样空灵-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谓观照般若,是吾人一念之心,对于山河大地,形形色色,一切有为无为,都能够虚灵洞彻,观照无遗,这种智慧,便叫做观照般若。
  所谓实相般若,就是吾人现前一念之心,所有知觉之性,同一切境界之性,无分彼此,无分内外,无是无非,统统是一个法界性,这种智慧,便是实相般若。
  这三种般若,总不离吾人现前一念之心。吾人现前一念之心,初由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最后便可得到实相般若。
  “般若”两个字的意思,已经说明了。现在我再把“波罗蜜多”四个字的意思来说一说。“波罗蜜多”四个字也是梵文,翻成中国话便是“到彼岸”的意思。有人说“波罗”就是“彼岸”的意思,“蜜多”就是 “到”字的意思。又有人说“波罗蜜”就是“到彼岸”的意思,“多”字含有“定”字的意思。此外还有把“波罗蜜”翻作“事究竟”或“度无极”的,其实都不过是大同小异而已。
  为什么叫做“到彼岸”?“彼岸”是对“此岸”而言的。我们凡夫所住的,生死轮回的境界,便是此岸,又可以叫做“生死岸”。那边没有生死轮回的境界,便是“彼岸”,又可以叫做“涅槃岸”。如果我们由生死轮回的 “此岸”,度到那没有生死轮回的涅槃岸,那就是叫做“到彼岸”了。
  为什么又叫做“事究竟”呢?因为我们所住的此岸,一切的希望,一切的事业,都是不彻底的,都是空虚不实的,所以有成则必有毁,有盈必有亏,无一事得究竟圆满。唯有那涅槃彼岸,没有生也没有灭,一切一切,都究竟圆满。所以到了彼岸,便可以说是“事究竟”,又叫做“到究竟”。
  至于“度无极”,也同“到彼岸”一样的意旨。不过是新旧译地不同。旧译叫做“度无极”,新译叫做“到彼岸”。
  还有把“多”字译做“定”字的,也可以说得通。因为修行法门“定”与“慧”是一样重要的。无“定”则不能生智慧,所以吾人修行之时,当用“智慧”来观照,用“寂定”来摄持。定、慧两轮,同时并进,然后才可以出生死而到彼岸。
  上面把“般若波罗蜜多”六个字都解释过了,现在我们可以明白“般若波罗蜜多”六个字合拢来说,便是“智慧到彼岸”或“智慧到究竟”的意思。
  现在我再把“心经”两字来解释一番。虽然我在前面已经把这部经的名义约略地说过了,但是意思还不充分,所以现在有补充几句的必要。
  “心”字的解释,可以分做好几种:
  第一种是指“肉团心”而言的,也就指我们五脏里面的心脏而言。心脏本来是主持人身上血液循环的机关。从前人人以为它是主持思想的,但是现在的科学家,同我们研究佛学的都不承认这种说法。科学家以为主持思想的,是“脑”不是“心”。但是这部《般若心经》的“心”字,不是指心脏,也不是指脑髓。
  第两种是指“思虑心”而言的。思虑心在梵文为“末那”,为八识中第七识,是“意”字之意。也不是心经的“心”字。
  第三种是指“集起心”而言的。所谓“集起心”者,以其能集积许多种子,而生诸现行法,所以叫做集起心,其实就是第八阿赖耶识。法相宗所说的万法唯识,就是指它而言。但是还不能说是心经的“心”字。。 最好的txt下载网

应慈法师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说(3)
第四种是“真实心”,就是“常住不变的真心”,就是“自性清净心”,“如来藏心”,也就是真如本体。这个心“不在心,不在脑”,不在中间及其内外,其实又无所不在。佛家说“一切唯心”,“万法唯心”,就是这个“心”。《楞严经》说“七处征心不得”,《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过、现、未三世不可得“心”,二祖慧可觅心不得之“心”,《起信论》“一心二门”之“心”,都是指这个心而言。这个心是万化的根本,所以佛经说:“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世界上万事万物,小到吾人之“思虑心”所思所虑之法,“集起心”所集所起之法,乃至山河大地,虚空人物,无一而非此真实心所显现者。所以说“一切唯心”,要明白这一个“心”,才可以说是“明心”。要洞见这一个心的体性,然后才可以说是“见性”,然后才可以渡生死流的“此岸”,而到涅槃的“彼岸”了。
  至于讲到“经”字,这是很容易明白的。照儒教的说法,“经”是“经地义万古不变”的“常道”。佛经的“经”字也是同它一样的意思。又这“经”字,是经纬线的“经线”,因为圣人所说的话能直贯一切的道理,所以他的书便叫做“经”。又有人说,经就是径路的意思,就是吾人由凡夫而成佛的一条路径,所以叫做经。这几种解释,可以说是都对。
  现在经名已经解释清楚,我可以开始讲本文了。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观自在菩萨,即是观世音菩萨。《心经》七种译本里面,有译作观世音菩萨的,有译作观世音自在的。这一位菩萨,他在释迦牟尼佛以前,其实早已成佛了。不过后来他为了济度众生起见,又来权现菩萨之身,作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并且于未来世现成佛之相。他的化身很多,佛经里面有六观音、七观音、三十三观音种种的名目。如果一个一个说起来,那未免太麻烦了。
  这一位菩萨,他有很大的智慧,他对于世界上一切的事理,都能通达无碍,所以叫做观自在。他又具很大的慈悲,对于世界上的众生,能闻声救苦,应念度生,神通无碍,所以叫做观自在。照宋朝施护所译的《心经》序分,及流通分看来,这二百六十个字的般若心经,就是观自在菩萨所说,而经佛所印可的。
  现在我再把“菩萨”两个字解释一下。菩萨就是“菩提萨埵”的省略,菩提应该翻作“觉”,萨埵应该翻作“有情”,菩提萨埵就是“觉有情”,就是有觉悟的人,又可以翻作觉者,即孟子所说的先知先觉之意,也可以翻作“大觉有情”。又萨埵二字是“勇猛”之意,勇猛求菩提,所以叫做菩提萨埵。如果能上求菩提,下化众生,肩荷度己度人的大责,那就可以叫做菩萨。菩萨再进一步,便是佛的境界。所以菩萨是佛的后面、阿罗汉的前面的一个阶级。
  我们根据宋朝施护所译《心经》的序分看来,知道观自在菩萨,有一次,同着佛,还有许多菩萨,许多比丘,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集会。那时佛正入广大甚深三昧,于是观自在菩萨也随着佛作观入定,他所作的观是“深般若波罗蜜多”。为什么叫做“深般若波罗蜜多”?因为他这种观行,是甚深微妙,不是一班小乘阿罗汉,中乘缘觉,和别教三贤以前所作的浅般若观可比,所以叫做深般若波罗蜜多。

应慈法师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说(4)
“照见五蕴皆空”,就是观自在菩萨作观的方法。这一句是心经里面最要紧的一句,希望你们特别注意。
  所谓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蕴字是积集的意思,藏蔽的意思。因为这五种东西积集藏蔽起来,便成为我们的色身。五蕴成为色身之后,能遮蔽我们的真性,和我们原有的智慧光明,所以又叫做“五阴”。“阴”字是“盖覆”之意,又叫做“五众”。“众”字是和集之意,即指五蕴和集而成色身而言。
  五蕴之中第一蕴是“色蕴”。这个“色”字是“质碍”之意,它的意义,比六尘中的色尘来得广。凡是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与眼、耳、鼻、舌、身五根,以及宇宙间一切的物质现象,一齐包括在内。第两种是“受蕴”。受字是“领纳”之意,就是我们自己心里对于一切事事物物所取的领纳作用。无论眼、耳、鼻、舌、身意思之“受”,或者单指“意根”之“受”,“识藏”之“受”,皆包括在内。受又可以分为三种:一、苦受,二、乐受,三、不苦不乐受。第三种是“想蕴”,“想”就是思想,思想是我们对于一切事事物物所起的心理作用。第四种是“行蕴”,“行”是行为,又是迁流不息之义。这种“行为”,不单是指身体上的一举一动而言,就是我们心中的一思一念,亦无一非“行”。我们心中念念迁流,便叫做“心行”。无论身行、心行,都包括在行蕴里面。第五种是“识蕴”,识是“分别了解”之意。一共有八种,就是除了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之外,还有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八识名为心王,乃诸识之总体。
  这五蕴里面,第一蕴是“色法”,其余四蕴,都是“心法”。色法是包括世界上一切的物质现象,心法是包括世界上一切的精神作用。若再就心法来说,受、想、行三者是心所有法,所以又叫做“心所”。“识”是心的本体,所以又叫做“心王”。
  五蕴的意思,已经说明白了,在我们平常人看来,这五种东西,都是实有的。为什么要说做“空”呢?殊不知这便是我们的“妄见”。
  现在单拿我们的色身来说,我们从幼小到长大,从长大到衰老,到死亡,息息迁变,形容面貌,也一年一年的不同。试问到底哪一刹那的色身师是真我呢?照佛家说起来,这个色身,并非真我,乃是地、水、火、风四大偶然凑集的一个幻我。常人执此幻我以为实有,因此生种种妄见,起种种邪念,分种种计较,作种种图谋,而造成种种罪业。不知无常一到,四大分离,我们的色身,我们的事业,凡是我们平常所执以为实有者,无不烟消火灭,而归于无何有之乡,这不是叫做“空”吗?
  推之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是一刹那一刹那随着我们的年龄息息变迁,于其中间,找不出哪一段是受、想、行、识真实的体性,所以也是空的。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一齐都空,所以叫做五蕴皆空。
  五蕴既空,自然没有幻我,由此幻我而起之苦乐悲欢种种的感觉,自然也一齐都没有了,所以说度一切苦厄。
  讲到“苦厄”两个字,我相信大家都很明白的。在佛经里面对“苦”字的分析,更加细密,有二苦、三苦、四苦、五苦、八苦、十苦种种的解释。这许多的苦都是随着我们五蕴的色身而来,有五蕴的色身,便有这许多的苦。自古至今,是无论何人,所不能避免的,又无有一人是愿意的。于是大家都去想办法,解除种种的苦厄:有寒冷的苦厄,便去谋衣;有饥饿的苦厄,便去谋食;有风雨霜雪的苦厄,便去造房屋。都是为解除苦厄起见,甚至进一步为求个人享乐,应付某种环境起见,做出种种损人利己,倒行逆施的事情,那又越出了解除个人苦厄的范围。于是又有政治、法律种种办法来纠正他们的行为,但是力小的人依然利用政治、法律去造种种恶业,力大者负之而趋,政治、法律成为个人的玩具,所以仍旧不是根本办法。。 最好的txt下载网

应慈法师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说(5)
现在观自在菩萨,他有一个很好的法子,可以解除人类一切的苦厄。他的法子是用智慧的眼光,从根本上来照破一切的无明烦恼。换一句话说,就是用般若来照破五蕴。因为五蕴是烦恼苦厄的根本,所以我们要解除一切的苦厄,必要先将五蕴照破。
  照破五蕴的方法,是自己观察我们的躯壳,原来不过是无明为因,四大为缘,无端偶合而有这个色身。这个色身的本体,毕竟如幻如化,无有实性,即由此色身而起之一切苦厄,也是如幻如化,毕竟无有实性;乃至天地间形形色色,无一件不是如幻如化,毕竟无有实性。所以我们用不着瞎操心,用不着分别取舍,坦坦然荡荡然虽终日应事接物,而意识不起,计较不生,如明镜照物,不将不迎,浑然一大光明宝藏。到这时候,哪里还有什么苦厄呢!
  以上所说,是观自在菩萨作观的情形。以下便是舍利子请问观自在修般若观行的方法。故观自在菩萨答复他下面这一席话。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即是舍利弗,是佛的弟子。他在佛的弟子中,智慧第一。因为他问了观自在,所以观自在叫他的名字,说给他听。
  舍利子呀,你不要见我“观空”,便即着空,要知道“空”不外乎
  “色”,并不是离开了“色”,别有一个“空”,所以“空”即不异乎“色”。但是你又不要听见我说空不异色,便从“色”上生执著之意。要知道“色”又不外乎“空”,并不是离开“空”,别有一个“色”,所以“色”又不异乎“空”。但是你更要注意,色、空二字,并不是说两样东西,乃是一样东西的两种说法。譬如波即是水,水即是波,离开水没有波,离开波也没有水。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者,“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其余行蕴、识蕴,照此例推。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四句乃是观自在菩萨教舍利子参透“色、空”秘诀。你们应该特别注意,讲到色、空两个字,各宗的说法很多。照儒家讲吧,《易经》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之“道”,即指“空”而言;形而下之“器”,即指“色”而言。到了宋朝,周濂溪讲“无极太极阴阳”,其实“无极”即“空”,“阴阳”即“色”也。宋儒又喜欢讲“理气”,其实“理”即是“空”,“气”即是“色”,无非是用种种字面来说明宇宙间事事物物的“本体”和“现象”的两方面。此外,华严宗说理、事,佛家又有
  性宗、相宗,原来都是同色、空两字差不多的意思。若使我们融会贯通起来,儒家所说的“道”、“无极”、“理”,华严宗所说的“理”,性宗相宗的“性”,都是说明宇宙间形形色色的平等的“本体”方面。至于儒家所说的“器”、“阴阳”、“气”,华严宗所说的“事”和性宗相宗的“相”,都是说明宇宙间形形色色的差别的“现象”方面。性、相不二,理、事圆融,便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样的意义。要是我们能参透“色、空”,那么,其他各宗各派的教义都容易明白了。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应慈法师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说(6)
于是观自在菩萨再将前面色、空的意义,发挥一番。
  舍利子呀,我前面和你说过,色空是不二的,所以我虽然照见五蕴诸色法一切皆空,可是我并不是灭却色等诸法而后才得真空,因为五蕴诸法的本体便是“真空”。虽然我们从表面看去,五蕴是有生有灭的,其实我们所看的是表面,不是实相。倘使从五蕴的实相(即本体)看去,五蕴本来没有生灭,所以说:“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诸法”就是“五蕴”,“诸法实相”就是五蕴的实相。或者你又要问,五蕴诸法,虽然没有生灭,难道没有“垢净”?譬如凡夫的五蕴随着染缘,便应该叫做垢,圣人的五蕴随着净缘,便应该叫做净。要是这样说,那真错了。你要晓得圣人的五蕴固然是空相,凡夫的五蕴又何尝不是空相。既然都是空相,又何必分什么垢净呢?或者你又要说,此五蕴等法,虽然没有垢净,安知没有增减?凡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