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的遗憾-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装爷爷(也称韬光养晦),先让你揍得七荤八素,然后趁你疏忽之际,重拳出击外加黑刀,务必一击必中,踩死你让你永远不能翻身。

  在宗翰看来,赵构就是最狡猾宋人的代表,完全不能小看他。他主张趁南宋立足未稳,立即挥兵南下灭掉南宋,再立一个“张邦昌式”的政权,来帮金人巩固中原的统治。

  早在南宋建立之初,宗翰和希尹搞不清楚宋人的态度,于是派遣牛庆昌等八人,带着完颜希尹写给张邦昌是书信,以出使伪楚政权为名,赴开封刺探南宋虚实。

  这八个衰人浩浩荡荡开赴开封,正巧撞到了主战派宗泽的枪口上,来的正好,这八个倒霉蛋一到开封立即进了战俘营。

  当宗翰得知自己派的人被南宋扣押之后,大怒,居然有没经过孙子阶段就装爷爷的,不要命了。宗翰灭宋之心更加坚定,而且没有回旋的余地。

  建炎元年(1127)十二月,金国以宋高宗废弃张邦昌为由,大举南攻。

  金国兵分三路,宗翰率中路军由河北路南渡黄河,进攻中原;三太子完颜宗辅以及四太子完颜兀术率东路军,进攻山东;金国骁将完颜娄室率西路军由河东路南渡黄河,进攻关中。

  结果结局十分让金人意外,当年百战百胜、攻城略地无数的金兵,这次居然栽了大跟头。

  以铁心灭宋的东路军完颜宗翰部为例,宗翰攻宋从来都是胜多败少,这次居然险象环生。

  先是在濮州,一个小小的郡,在宗翰看来当然是不在话下,从以往的经历来看,宗翰有太多轻视这个国家的理由。所以他也没怎么在意,例行公事,先围城后扎寨。没想到濮州的将官姚端也是个狠角色,当晚即夜袭金营,而且眼睛贼的要死,居然就摸到宗翰所在的中军军营,把不可一世的金军打的哭爹喊娘,宗翰这厮连鞋子都没穿好就仓皇出逃,据史书记载宗翰“仅以身免”,好不狼狈。

  好不容易攻下濮州,宗翰准备到开封和老将宗泽喝喝茶、谈谈心,没想到连开封墙角都没摸到,就接二连三的被宋兵偷袭,被打的七荤八素。

  西路军完颜娄室进攻关中,关中宋军和金军打起了游击,你来我走,你走我来,完颜娄室始终无法真正占领关中。

  东路军也是如此,一时间和宋军打来打去,今天你攻下我几座城池、干掉你几个将领;明天我偷袭你军营,砍死你几千士兵,始终处于拉锯状态。

  没办法,宗翰很没面子结束了这次南侵。

  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你们当大宋是什么地方?宗泽生气了,后果很严重,他准备反攻,对于反攻河北、河东路,收复被占领的旧土,宗泽充满信心,他的信心来源于他的实力和威望。

  宗泽的实力,从《宋史》上的记载,我们可以了解个大概。据说,当时开封城内有百万大军,河东巨寇王善有七十万大军,好汉杨进有兵三十万,王再兴、李贵、王大郎等各拥兵数万,他们都愿意服从宗泽的领导。

  宗泽的实力不仅仅是这些,大败金军以后,宗泽的威望上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河北、河东的忠义民兵也归宗泽节制,最后连陕西、河南的兵马也表示愿意在宗泽的领导下和金人开战,收复失地乃至灭掉金国。

  仅仅是开封府尹的宗泽,一时间成了抗金前线最重要的统兵大臣。

  实力和威望都足够了,就差赵构的命令了。宗泽遂上书赵构,要的只是赵构的一句话,一句消灭金国、收复失地话。

  当赵构发现自己的谋略被金国人识破之后,就已经预料到金人是决计不会放过他这条赵宋帝国的落网之鱼的。那么他应该怎么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政治博弈呢?和金国人拼命,这种不要命的做法赵构很快就自己否决了。求和,人家不答应;拼命,不是人家的对手,纯粹找死。那么只好跑路了,跑到南方,我先抓住南方,后来再回家来收复中原。对,就这么办!

  于是赵构准备放弃一切南逃,其实在赵构看来,南逃也是基于赵氏王朝的最高利益的。聚集在赵构身边,赵构可以直接指挥的兵马,只有御营司的数万人马。宗泽麾下的兵马大多数是忠义民兵,宗泽可以相信他们,但是赵构不能相信他们,当年磁州军民在赵构的眼皮底下殴死王云,给赵构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赵构出身皇宫,一生所学无非是驭人之术,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民众的力量。他们既可以帮助赵构巩固政权、扫平金兵,收复固疆;亦可推翻赵氏另立政权。对于这股十分不可靠的力量,赵构绝对是不会用的。

  而且赵构并不是彻底的了解宗泽的真正实力,宗泽的实力是否真的如宗泽自己说的那样有百万大军?或者这百万大军是“注水猪肉”实际上并没有战斗力?我想一直不愿意回开封的赵构,肯定有想过这个问题,毕竟这关系着一个国家生死的大事。宗泽的真正实力,在当时一直是个谜,赵构注定无法获得答案。

  后世的一本叫《林泉野记》的野史解开了这个谜底,据它的记载,当时“王善以兵五万,丁进以兵十万,杨进以数万众,皆来降”说明当时宗泽的兵力不过十余万。这笔人马在宗泽的领导下,要守住开封应该是绰绰有余(前提是宗泽必须在,宗泽已经69岁了),但是要反攻中原,恐怕就不太现实。

  宗泽很郁闷,他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赵构一直不愿意收复失地,自己明明具备足够的实力。终于有一天,他自认为想明白了,于是他又给赵构上书。

  这次上书,宗泽没有说什么废话,直接干脆地提出为宋钦宗预修宝箓宫,理由是宋钦宗将来回家没有住的地方。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宗泽相信很快就有诏书下达开封,让他宗泽整顿兵马收复失地,到时候他就能一展夙愿,成就千秋功业。

  可惜的是,宗泽又猜错了,他真的太不了解赵构了。

  宗泽并不死心,奏章一封封的上,一封封足以感动木石的奏章到达朝廷,汪伯彦和黄潜善都笑宗泽狂妄,而赵构则是一阵阵无奈,他实在无法说服这个倔强的老臣,只好由汪伯彦和黄潜善去折腾。置之不理、虚与委蛇,就是这两个家伙对宗泽的奏章的处理和答复。

  到建炎二年(1128)五月,宗泽一病不起,临终前,他吟咏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没有一件事说到自己的家事,只是一直喊着“过河、过河、过河”三声过后才含恨而终。

  那一天,开封城内风雨昼晦,哭声震天。 电子书 分享网站

1命运的诅咒
赵构一直认为扬州是一个很安全的地方,这里水运发达、交通便捷(很方便逃跑),金军的铁骑在这里也要偃旗息鼓,所以当他发现自己的计谋为金人所识破的时候,他就跑到了扬州。

  实际上赵构错了,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安全的地方,安全只是相对而言,最安全的地方往往是最危险的地方。很快,他就会发现自己上天无地、入地无门。

  他的错误来源于他的决策集团,或者说来源于他的一次错误的任命。他任命杜充为开封留守,接替宗泽掌控开封。两年后赵构将会发现,任命杜充将会是他这一生最大的败笔之一。

  杜充进士及第,出身于当时帝国的文官集团,这在那个时代就是最大的资本。与同为文官出身的前任留守宗泽相比,二人一天一地,不可同日而语。

  宗泽威望极大,以其坚贞的报国之心,号召聚散在各地的民间武装力量团结起来抗击金兵,并将他们很快的集结在开封周围,当时集结在开封周围的民间武装有十余万(史书上说有百万,不可信),成为抵抗金国侵略的一道坚实的堡垒。

  杜充,缺少威望,既无坚定忠贞的报国之心,也无处事的机智和权谋,他和赵构一样,对民间的武装力量充满恐惧,总想干掉他们,独立掌握开封。在杜充的压迫下,张用、王善、曹成、马友等人,这些宗泽以其丹心团结而来的民间武装都离开开封,流散各地成为为害一方的军贼、流寇。

  为此,赵构和杜充必须负全部责任。

  建炎二年(1128)年秋,宗泽的死讯传到了金国,被宗泽打的七荤八素的金人琢磨着应该再次出手了,毕竟宗泽这煞星终于挂了。于是,金太宗完颜吴乞买下令再次攻宋,而且是死命令,一定要拿住赵构这小子,不管他跑到天涯海角(穷其所往而追之)。

  金军再次南侵的消息传到开封,杜充一看自己的装备,实在不够档次,跟金人真刀实枪的干架,恐怕老命都丢了。打又打不过,跑又不能跑,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思来想去,杜充这个鸟人,终于想出了一招昏招,绝对的昏招。

  杜充命人掘开黄河,企图用滚滚黄河之水来阻挡金军的入侵。事实上,杜充这招真的不错,金军统帅真的绕道而走,往山东攻江淮,寻找赵构去了。杜充以自己的努力,终于成功的避开了金军。

  黄河决口,死伤无数那是避免不了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我不由想起了蒋介石,不知蒋光头是不是在学杜充呢?

  杜充是没事了,赵构可就出事了。

  随着金军不断逼近扬州,朝廷中有危机意识的大臣纷纷上书,主张及早采取相应的措施,应付即将到来的战争。

  但是,他们的主张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狙击,受尽了当朝宰相汪伯彦和黄潜善的白眼。这两个草包,一无是处,只会欺下媚上。他们一不备战,二不逃跑,甚至还要皇帝下令禁止扬州城内的百姓和军士出城,连府库里的金银、绢帛也不准备运过长江。

  这还不够,这两个王八蛋居然学起谢安,天天在听和尚讲经说法,以显示自己镇定自若,很有宰相风度。

  这样的执政集团,加之原本就没有什么战斗力的宋兵,再加上不怎么获得认同的皇权尊严,结局不用想就已经知道了。当然扬州之祸,赵构要负主要责任,不过他自己也自食恶果了。

  其实,从宗泽死后,赵构走的一直都是昏招,虽然他的逃跑是基于现实因素的考虑,但是却没有为自己的逃跑做好万全的准备。说句难听的话:自作孽,不可活。这段特殊的经历,将会给赵构留下深刻的印象,直接将影响着赵宋帝国将来的走向。

  灾难还是来了,建炎三年(1129)初,赶了好几个月路的金兵终于快追上了赵构,他们等不及了,干脆来招险招,金军将领耶律马五派了五百骑兵先杀到了扬州。

  这时候,一件很诡异的事情发生了,宋钦宗有口无心的毒誓,居然以一个特殊的方式应验了。

  当初宋钦宗在和谈时曾对宗翰发誓:“斯言之信、金石不渝、有违此誓、神殛无赦、宗社倾覆、子孙不享”,之后,宋钦宗就向金军发动了进攻。其结果,是他全家老小都被迁移到黑龙江去打猎,只有赵构成为落网之鱼。

  当金军的五百骑兵杀到扬州的时候,赵构正在行宫的房间里,做着一个正常男人对一个正常女人应该做的事情。正在这个节骨眼上,一个太监出现了,带来了一个很不好的消息,这消息直接关系的赵构的终生幸福,乃至他的生命。

  报应终于来了,来的太早了。据史书记载,赵构猝然间吓得心碎胆裂,遂病痿腐,从此丧失了生育能力。

  这是很要命的事情。

  赵氏皇族所遭遇的一系列怪事,几乎处处印证着中国传统的宿命论和因果报应学说思想,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似乎是命运的诅咒,无从抗拒!

  赵构当机立断,马上策马狂奔,逃离扬州。随行的只有御营司都统制王渊、内侍康履等五六人,当扬州市民看到赵构招摇过市,立即意识到赵构在逃跑。一石激起千层浪,赵构逃跑的消息立即传遍全城。

  两个装逼的宰相,知道官家也跑路了,什么都不装了,也跑到江边和赵构汇合去了。

  被赵构抛弃的扬州市民异常愤怒,他们的怒火喷向当时主政的宰相汪伯彦和黄潜善,暴怒的扬州市民此时只想砍死这两个王八蛋,司农卿黄鄂跑到江边,被市民当做黄潜善,打算分辨,人头已经落地。这场事变中,姓黄的官员被杀了好几个。

  当赵构一行人跑到江边的时候,却突然发现原来叫人准备的船没有了,赵构一行人面临着生命危险,恐怕金军还没杀过来,赵构等人就被暴怒的扬州市民砍死了。

  这事情,御营司都统制王渊要负全部责任。他是担负着调度渡江船只的总负责人,这厮也不是什么好鸟,很早的时候就利用职权之便,把赵构身边的亲信宦官和自己的家财全部运到了杭州。

  王渊的做法,直接导致了扬州城内的兵马和市民无法渡江躲避兵祸,直接死于战争的军民将近十万,原本一片繁华的扬州,从此一片废墟。

  不管你王渊是谁?你都将受到千古谴责、注定将遗臭万年。

  好不容易找了个小船,跑到了镇江。随即告状的人就来了,而且告的就是赵构最信任的大臣之一王渊。告状的是大将刘光世,他声俱泪下、捶胸顿足对赵构揭露王渊真面目,赵构由此得知,原来保卫他的刘光世大军有万余步兵、两千骑兵因为王渊的缘故无法渡江保卫赵构。

  王渊是个很决断的人,知道今天不牺牲点估计没完没了的,于是拔刀杀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王渊的手下,时任江北都巡检的皇甫佐,可怜的家伙,成了王渊的替罪羊。

  王渊不仅决断,更善揣摩赵构的心思,纵横官场多年的他知道赵构现在根本没心情处置任何人,只是想找个安全的地方躲避金军的屠刀和追捕。于是,他推荐了杭州,理由是有重江之险。表面上是为了保卫赵构,实际上还是为他自己,因为他的全部家当还在杭州。这家伙,注定要倒大霉的。

  走吧,杭州就杭州!一路颠沛流离,跑到了杭州,赵构突然发现,更大的变乱在等着他。

2杭州惊变
宰相汪伯彦和黄潜善以及御营司都统制王渊,是高宗建炎年间著名的铁三角。汪伯彦和黄潜善主政,王渊主兵,配合十分默契。

  其实赵构比任何人都清楚他们的底细,就比如说宰相汪伯彦和黄潜善,要说经邦济世,要说解救国家,这两个家伙其实心中实无一策。但是赵构还是任用他们,而且一直很信任,原因只源于赵构需要自己的心腹,能够让他放心掌握的心腹,能够让他的政策得到不折不扣执行的心腹。

  这两个废物,也并没有让赵构失望。在打压李纲、宗泽为首的主战派,对金主和,难逃江南、放弃中原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中,这两个家伙将坏事做尽、做绝,成功的贯彻了赵构的意愿。

  扬州事变发生之后,这两个家伙受到了朝廷内外的一致责难,朝廷中的官员能骂就骂,能咬就咬,反正这两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废物不死就是不松口。其中最绝的上书当属台鉴官的首脑御史中丞张徽,张徽上书弹劾汪伯彦和黄潜善大罪二十,这家伙不愧是骂架的专业人士,骂起人来不带一脏字,却把你祖宗十八代都骂上了。是你做的,不是你做的,到最后都是你做的;你承认是你做的,就是你做的,你不承认是你做的,还是你做的。汪伯彦和黄潜善看了,连死的心都有了。

  赵构没法,好歹要有个人出来顶雷吧。最后,赵构甩甩手,你们滚吧!

  汪伯彦和黄潜善去职之后,朝野中任相呼声最高的当属李纲,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