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没事找事的事件营销-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夫在年仅13岁的时候就夺得全苏少年国际象棋大赛的冠军,17岁便戴上“特级大师”的桂冠,多次击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特级大师。 尽管因与国际棋联闹分离被剥夺了冠军头衔,卡斯帕洛夫的超一流水准仍然威震世界国际象棋棋坛。这位第一高手在1988年就曾信誓旦旦地宣称:2000年前电脑绝不会战胜特级象棋大师,如果有谁遇到了麻烦,尽管向他寻求“锦囊妙计”。虽然卡斯帕罗夫也承认,电脑有可能击败一般的特级大师,但是他斩钉截铁地强调指出:“这当然不包括卡尔波夫和我!” 卡斯帕罗夫和卡尔波夫即中国的象棋爱好者们戏称的“大卡”和“小卡”——世界冠军和冠军挑战者。卡斯帕罗夫能如此雄心勃勃,是以绝对的实力为保证的。在1991年12月7日公布的国际象棋选手等级“排行榜”上,男子冠军卡斯帕罗夫的等级分是2780分,女子冠军谢军的等级分是2480分。而据专家推测,目前这台分析速度最快的电脑棋手“深蓝”,等级分不过区区为2552分。 实际上,卡斯帕罗夫过于乐观了,低估了这台将与“世界第一棋手”过招的“深蓝”(DeepBlue)。“深蓝”是IBM公司研制的超级电脑,学名“AS/6000 SP大规模多用途并行处理机”,共装有32个并行处理器,每秒能分析2亿步棋。“深蓝”对每步棋作出决定前,有四个主要考虑,其中包括: l 棋子,每只棋子各有价值,但在不同位置和棋局的不同阶段,价值会相对调整; l 位置,电脑就棋子周围能够作安全攻击的四方格数目估值。控制愈多四方格,愈处于优势; l 步调,力求每一步皆有助于操作棋局; l 保王,电脑替王所处的位置的安全性估值,以作出防卫棋步。 同时,“深蓝”贮存几乎世界上所有的棋谱,对于“世界第一棋王”过去下过的每一局棋都了如指掌,而且心无旁骛。它能根据卡氏过去的棋局进行程序优化。升级后的“深蓝”也可以在下棋过程中因人改变程序,根据棋面及时调整战略战术,表现出人性化的某些智能性。深蓝的心脏部分是评价函数。这是一种衡量局面“好坏”的计算方法。深蓝走子之前,首先要考虑四种基本的价值:子力、位置、王的安全性和速度。物质上的子力比较容易理解,每种子的走法不同,威慑力也不一样。威慑力不同,价值也不一样。如果我们将子力的潜在价值量化,规定兵算1分,那么马、象各算3分,车算 5分,后算 9分,王的价值自然是不可估量的。如何判断位置相对难一些,简单地说,己方子力控制的方格越多,位置就越好。王的安全性是位置的一个方面,但注重的是防守,计算机必须给王的位置附上一个衡量安全的值,以明确如何进行防御。速度也与位置有关,但是着眼于如何抢夺棋盘的控制权。如果一名棋手的局面进展缓慢,而对手的局势进展迅速,那么人们就说这名棋手“失去了速度”。深蓝的程序设计人员首先让深蓝给这些因素评分,判断走了某一步后,有什么相对的好处。然后搜索所有合法的走法,选择一种可以使评价函数得分最高的走法。这样,对于“深蓝”来说,与卡斯帕罗夫的对弈过招就完全转换成了一种计算。 而这正是计算机的特长所在。“深蓝”的威力主要在于大规模并行处理信息的速度。最强和最快是密不可分的。因为最快的计算机在给定时间内搜索的范围最大,找到最佳着法的可能性也最大。在经典国际象棋比赛中,每位棋手要求在3分钟内走一步棋。在这3分钟时间里,深蓝能够计算600亿步着法。这么强大的计算能力确实令人望而生畏,无怪乎被称做“天才棋手”、但3分钟内最多只能算180步棋的卡斯帕罗夫说:“你必须时时小心,步步提防,这意味着更令人疲劳。” 赛场上“深蓝”的长相并不好看,绿色的底座上立着两个黑色保险柜似的家伙,两排亮着的绿色指示灯告诉人们它的32个处理器正在高速运行待命出征,一台摇头电扇不停地吹风为它降温。 卡斯帕罗夫自信地在棋盘一侧坐下来。棋盘的另一侧,许峰雄博士站起身与他握了握手,这位“深蓝”电脑总设计师身着黑色西装,戴着深度眼镜,他将通过另一台带有液晶显示屏的黑色电脑,负责操纵“深蓝”迎战人类世界冠军。 从5月3日到5月11日,在全世界焦急的目光关注下,历经6局紧张激战,“深蓝”终以比的总比分将卡斯帕罗夫逼下了世界冠军的王座。“深蓝”有好几招“神来之手”不仅令卡斯帕洛夫,也使“深蓝”的设计者——许峰雄本人感到惊讶万分。 最有趣的是,当卡斯帕罗夫的棋局处于不利的时候,他仍然习惯地睁大双眼瞪着许峰雄,似乎认为这个人才是自己的对手,必须用目光给对方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可是卡斯帕罗夫的这种“心理战术”完全没有了效果,“深蓝”根本不吃这一套,惹得许峰雄偷偷地笑个不停。 人类智慧开始恐慌 其实,在此之前的1996年2月10日,卡斯帕洛夫与“深蓝”已经进行过一次“热身赛”。尽管是预赛,但究竟“深蓝”和卡斯帕罗夫孰胜孰负,直到2月14日仍显得扑朔迷离。IBM公司的技术专家殚精竭虑,花费了多年时间研制的超级电脑“深蓝”,就是专门为击败人类世界冠军而创造的“人类杀手”。 据报道称,2月14日进行的第四盘比赛,卡斯帕罗夫又和“深蓝”打了个平手,双方的比分恰好以2:2战平。一旁观战的象棋大师们对“深蓝”在这盘中的表现赞赏有加。一开局,执黑后行的“深蓝”摆出了著名的“斯拉夫防御”阵式。通过前三盘的较量,卡斯帕罗夫自认为已经深谙机器的招数,无非还是搜索棋谱为主的老套路。卡斯帕罗夫于是下套,下了一步棋谱上从来没有记载的“怪招”——把阻挡黑“士”前进的红“马”挪走,试图诱使机器进攻,然后围而歼之。卡斯帕罗夫当时自认为:这一招,无论在哪部棋谱里都找不到,“深蓝”恐怕只好胡乱走一气,陷入自己布置下的圈套。谁成想,这位机器棋手竟然表现出了人的“大将风度”,不急不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出人意料之外地把自己的一个“兵”送进卡斯帕罗夫的“口里”,“丢卒保车”赢得了棋局的整体。此举出乎包括卡斯帕罗夫在内的众多棋手的预料。这一盘紧张激烈的对抗,双方共对奕了50多个回合,耗时长达4个半小时,令在场的观众对“深蓝”啧啧称奇。 “深蓝”与卡斯帕罗夫的“预赛”最后有了结果。卡斯帕罗夫经过调整战术,终以三胜两和一负的战绩赢得了比赛和50万元美元的奖金。 1996年2月卡氏与“深蓝”的6盘比赛,卡氏虽然以4:2战胜“深蓝”,但好像全世界都为此捏了一把汗,只怕人类为此而失去尊严。 但一年之后的“世纪之战”,“深蓝”翻盘,终于报了一箭之仇。 面对人类的失败,世纪之战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反思,新闻媒体则以挑衅性的标题不断地发问:“深蓝”战胜是一个人,还是整个人类?连棋王都认了输,下一次人类还将输掉什么?智慧输掉了,人类还剩些什么? 世纪之战余波难平 人们在反思的同时,也对“深蓝”的制造者IBM以及相关的问题,如为什么选择国际象棋,“深蓝”的父亲是谁等一系列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之相关的详细报道也是铺天盖地而来。 l 为什么要以国际象棋为人工智能的主攻方向呢? 信息论的奠基人Claude Shannon在1950年说:“研究下国际象棋问题旨在开发更为实用的技术。”Shannon还说,国际象棋是计算分析的理想对象:“不论是在容许的操作(移动棋子)还是在最终目标上(将死对方),这一问题都有明确的界定。对于获得满意的解决方案来说,它既不是简单得微不足道,也不是高不可攀。”于是,自1950年以来,数百位计算机工程师、程序员和数学家的目标一直是设计出足以战胜世界国际象棋大师的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计算机和软件。 蓝色巨人IBM也在这个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1989年IBM研究机构成立了“深蓝”工作小组,开始着手研究有关电脑下棋方面的技术,旨在探索如何利用并行处理技术解决复杂的问题, IBM的“深蓝”工作组成员谭崇仁、许峰雄、Murray Campbell 、 和Gershon Brody等将这一复杂问题视为一种标准的研究课题:如何研制出一种下国际象棋的计算机来测试世界国际象棋顶尖高手。 长期以来,人们对电脑下棋的原理普遍存在着误解,通常以为在电脑高速计算的威力下,可以毫不费力地算出双方所有可能的棋步,从中选择最优的方案。当时电脑下象棋之所以难突破,大概是计算机速度太慢的缘故。仔细思考一下,就会发现这种想法实在太幼稚。假如有台机器正在与人对弈,那么它首先必须考虑下一步棋有哪几种可能的走法,对方又可能应哪几着棋。比如,机器可以出“兵”,也可以出“车”;人的应棋可能是跳“马”,也可能是让“后”斜着走5格,如此等等。然后,对应着每一种可能的回合,都必须分别一步步推算下去,一直算到能把人类棋手的“王”杀死的那一步为止。也就是说,电脑若想找到当前最优的走法,需要全广度全深度地搜索双方棋子所有的可能走法。即使能按图林“估值函数”的方法计算优势,也必须算完可能走法的所有组合状态。 搜索计算所有组合状态的后果是引出天文数字。有人曾作过这样的估算:国际象棋大师之间对奕的平均总棋步约为84步,任一种棋局状态下又有38种合乎规则的可能走法。因此,穷举搜索所有的可能走法,面对的组合数将达到38的84次方之巨,它大于10的132次方,即1后面有132个0,与整个世界中原子的总数相近。我们知道,迄今为止宇宙大约才存在了10的18次方秒钟,估算出的组合数字表明,哪怕启用最高速的Pentium Pro微电脑计算,恐怕算到宇宙毁灭的那一刻,还是算不出如何走第一步! 实际上,电脑棋力除了运算速度之外,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是下棋时使用广阔的开局库和残局库。多少代人类大师的知识积累和经验可以轻易地储存在硬盘上并且在开局阶段采用。即使是个人电脑程序也懂得几千万个开局局面,并且对这些局面的每一个都有完全的统计(比如出现过那些着法、用哪些着法胜过、使用过的人有多少,等等)。程序经常是连走15到20步之后才第一次需要计算。如果没有从这些人类的开局知识精华中受益,程序将实力大减。当电脑从数目庞大的、从国际象棋历史积累下来的开局知识中取得坚实优势之时,它们也从对局的另一端搜索中受益。 残局数据库——C语言之父——肯·汤普森在80年代就开始生成和储存棋盘上剩四至五子的所有符合规则的残局。一个典型的五子残局,比如王双象对王单马,包含总数121万个局面。加上一只移动不连续的兵,这个数字增加到335万。汤普森编写程序产生所有符合规则的局面并计算出每个残局可能的强制变化。他还以一种方式把结果压缩,使得一张标准的CD…ROM能存放大约20个残局。电脑使用这些残局数据库,可以把每个残局走得绝对完美,就象上帝一样。对于棋盘出现子力及数目符合的任何局面,电脑可以立刻知道该胜、该和还是该负,并且知道要多少步。它经常宣布15步棋之后取胜或将死,而执输棋那一种颜色的则能够最优化地防守。深蓝使用了汤普森的残局数据库。 “深蓝”小组收集了一种开局数据库,为该系统提供了象棋大师在过去100年间所进行的开局范例。除开局数据库外还应有终局数据库,终局数据库只在棋盘上仅剩五粒子时才被激活。该数据库提供数十亿场终局。 l “深蓝之父”何许人也? 对于在世纪之战中,向“深蓝”弃子投诚,卡斯帕洛夫曾经感叹地表示,仿佛有一只“上帝之手”在暗中帮助“深蓝”,他要向全人类表达自己深深的歉意。 其实,并非有什么“上帝之手”,击败卡斯帕洛夫的战绩应该归功于“深蓝”设计师许峰雄博士。 “深蓝之父”许峰雄出生于中国的台湾,从小就喜欢研究各种希奇古怪的事物,尤其是特别喜欢下国际象棋。曾经有一次,他在看了一部电视剧,其中的一个情节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主人公的棋艺并不怎么高明,可是他却利用电脑战胜了一个棋艺了得的国际象棋高手。许峰雄从此暗下决心,一定要亲手制造出这么一台这样的计算机。 光阴荏苒,许峰雄1982年大学毕业。虽然他学的是机械工程专业,不过还能够熟练地应用电脑,但是他知道,只有在美国,才有可能研究能与人下棋的超级电脑。于是他毅然选择到著名学府卡内基·梅隆大学去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因为这所大学不仅是全球国际象棋的研究中心,而且曾研制出世界第一台能够下国际象棋的电脑。 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许峰雄见识了那台能下国际象棋的电脑,但他觉得这家伙太差劲,只会“见招拆招”,而且速度很慢。许峰雄心想,靠这种技术永远不可能战胜棋王,他必须改用贝尔实验室新研制的最新芯片来设计自己的机器。 此后,许峰雄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研究工作。1986年,他应邀回台湾作学术讲演,就在这短短一个月内,许峰雄积累多年的思路清晰起来。趁着那些思想的火花,他设计出了一台不仅能算出棋路,而且还能摸清对手战术意图的电脑,这在当时已是了不起的技术突破。许峰雄设计的第一台能下棋的电脑叫“蕊验”。1987年,他设计的电脑在与其它电脑的角逐中获得冠军,第二年,他把“蕊验”电脑升级为“深思”,首次战胜了国际象棋特级大师本特·拉尔森,赢得电脑界同行一片喝彩声。 许峰雄和他的“深思”引起了IBM公司的极大的关注,认识到这项研究具有重大的商业价值。1989年,许峰雄和他的两名助手带着有250多个芯片,每秒能计算750万步棋的“深思”电脑,来到IBM公司设在纽约的电脑研究中心,继续向更高的目标攀登。 许峰雄博士最终目标是要挑战世界冠军,然而,就在他来到IBM公司的当年,“深思”电脑第一次与卡斯帕洛夫交手,完全抵挡不住“第一高手”的凌厉攻势。许峰雄下决心继续改进和完善他的机器。他锲而不舍地攻克各种难关,甚至在餐厅吃饭和在篮球场上打球时,他的大脑也在思考着技术问题。 1995年,一种最新型的超级电脑在许峰雄和同事们的努力下正式诞生,“学名”为“IBM AS/6000 SP大规模多用途并行处理机”,计算速度达到了每秒钟1亿棋步。它的最大特点是32个处理器采用“并行处理”的方式解决复杂问题。IBM公司为这台机器起了一个能代表“蓝色巨人”形象的名称“Deep Blue”,译作“深蓝”。 1996年2月,在美国费城,许峰雄指挥“深蓝”与卡斯帕罗夫再次交锋。这场比赛设有50万美元的奖金,对自己充满信心的卡斯帕罗夫拒绝与对手四六分成,而坚持胜者拿全部奖金,愿以10:1或者100:1的比例打赌。 卡斯帕洛夫到底不愧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棋手”,他稳扎稳打,以3胜2平1负的战绩再次战胜了电脑。不过,双方作战的过程十分艰难,许峰雄从“深蓝”的进步中看到了曙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