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金融战争-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石油储存丰富的伊拉克:从长期着眼,伊拉克变局的最终结果可以使世界经济从根本上摆脱不确定性,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在短期内,伊拉克战争的前景是世界经济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其发展,并使其呈现前所未有的高风险、高波动特征。当然,美国从战争中发财的目的路人皆知,然而,正如我们上面所分析的,美国真正的意图是打击欧元,以保证美元的霸权地位。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一样,战争的爆发都是因为它能直接对欧洲和欧元发生影响,或者是它本身就意图发生该影响。伊拉克战争爆发的时候,法国和德国不再支持美国在伊拉克打仗,是因为他们体会到了科索沃战争的苦头。当时科索沃战争是冲着欧元去的,法德却被人道主义所迷惑。第二场阿富汗的战争可以找出另外的理由,它相对比较特殊,而且似乎显得在情理之中,因为它是9?11事件发生之后的一场战争。美国对外战争有着全世界准备最好的过程,能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打响。即使这样,打海湾战争美国准备了六个月,打伊拉克战争也准备了六个月,而打阿富汗美国只准备了一个月时间还不到。我们不难理解其中的原因
   。 想看书来

打伊拉克是表,压欧元为真(3)
——美国当时时间已经非常紧迫,9?11发生在美国金融心脏地带,直接影响便是国际资本对美国信心的动摇,从而导致大量国际资本抽逃。美国发动战争,目的便在于挽留住国际资本,并把已经抽逃的资本重新找回来。
  2003年3月20日,美英等国以伊拉克隐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主义为借口,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公然单方面对伊拉克实施了大规模的军事打击。
  打击伊拉克,美国的目标仍然是打击欧元。美国为什么会选择伊拉克这个国家?我们发现,欧洲每天消耗的石油的用量是700万桶,怎么才能够对欧洲的这一部分原油的需求进行遏制,美国人是做过精密的计算的。比如,300万桶从沙特那儿拿到,200万桶从科威特拿到,还有200万桶从伊拉克拿到。如果能够拿下伊拉克,在美国手里面操纵的就是700万桶原油。遏制了伊拉克对欧洲的石油供给,这对遏制欧洲和欧元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所以美国毫不迟疑在伊拉克开刀。但是不如美国所愿,战争没有对欧洲经济产生的直接的影响。伊拉克之战没有把欧洲打下去,而是打上去了。同时,面对这一压力,欧盟的核心国家也开始筹备建立共同防务力量。尽管欧元在未来几年也有可能要面临一些麻烦,但是在它的麻烦到来之前,它仍然是美元霸权最有力的挑战者。我们不难想到,美国一定会寻找机会再度发生战争,因为它要维护美元的霸权地位,要维持自己不可一世的形象。美国的下一个目标会是谁呢?
  

金融战争不打无把握之仗
在我们回顾了历史上如此多的金融大战后,不知道读者们会做何感想?你还会以为金融离我们很远么?你还会对国家的金融状况漠不关心么?你还会因为国家的一些宏观政策影响了你的一小点利益而喋喋不休么?
  金融离我们不远!中美之间的金融战争已经来回交手了数百回合,而我们所知道的却只是物价上涨,股市下跌。当看着股市行情的屏幕时,你会想到这是一场战争吗?你会想到你正在参与一场大战役的局部战斗吗?
  我们处在一个特殊的年代,在这个年代,任何一个国家忽视金融战争,就等于在自取灭亡;任何一个国家缺乏这样的忧患意识,无疑是在玩火自焚。特别是我们生活在一个金融战争频频爆发的时代,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不仅仅是飞机大炮,那些纠结的股票走势也早已成为打击他国的致命武器。列强不再只是通过兵戎相见,他们正在通过经济手段来压制一国的经济发展,并掠夺这个世界的一切资源。
  在国际金融市场,随着与战争密切相关的不确定性渐行渐远,主要货币波动态势向其经济基本面决定的运行轨迹复归。伊拉克战争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短暂插曲。但是,这个插曲改变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态平衡,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向。我们,是在用未来经济的胜负,来找到最好的人类生存策略。
  

忽视金融战争无疑自取灭亡(1)
没有“忽视金融战争等于自取灭亡”这样的忧患意识,一个国家或者集团无疑在踏上一条逐渐消亡之路。无论是货币、外汇还是到产品,它们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恐慌。如果一个国家或者集团还沉浸在那种自我膨胀的自豪中,也许等待他们的就是金融战争的残杀。
  从美国“次级债”的危机,我们不难看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开始。
  所谓次级债,是指偿还次序优于公司股本权益、但低于公司一般债务(包括高级债务和担保债务)的一种特殊的债务形式。我们来回顾一下美国次级债危机发生的大致过程:
  2001…2004年,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刺激了房地产业发展,美国人的购房热情急升。银行为了牟利而轻易贷出债务,似的次级房贷市场空前火爆。在这个时期,链条上的绝大部分人都会获利,抵押贷款公司的利润来自于将抵押贷款出售给银行,银行的利润来自于将抵押贷款证券出售给抵押贷款证券购买者,而抵押贷款证券购买者会享受到比购买国债或投资级债券更高的收益。这还不包括那些间接参与进来的投资者,包括购买抵押贷款公司或者银行股票的投资者。
  美国房地产景气出现明显下降是次级债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后期,银行遭遇的贷款违约不断增多,全美多家次级市场放款机构深陷坏帐危机。2007年3月13日,美国住房抵押贷款银行家协会公布的报告显示,次级房贷市场出现危机。消息传来,美国股市全面走低。美国股市的恐慌很快波及亚洲股市。2007年4月2日,美国最大次级债发行商新世纪申请破产保护,标志着美国次级房贷市场危机爆发。
  简而言之,在楼市火暴的时候,银行为了牟利而用高利率把钱贷给了信用记录不太好的人。到后来很多人没有偿债能力,大批人申请破产,银行的债务也就成为了坏帐,因而引发了美国的次级债危机。
  美国“次级债”危机绝对不简单是一次金融风波,它正在像一颗信号弹那样在世界金融市场上升起。在中国央行刚加完息后不久,美联储就宣布减息,随即在世界金融市场上引起了连锁反应:所有资源类商品期货全线上涨,尤其是黄金价格和石油价格的上扬,更是助推了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由于美元还有持续减息的可能性,根据蝴蝶效应,美元不断贬值所产生的影响会扩散到哪里,现在谁也无法估计。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拥有庞大美元储备的国家将首先遭受冲击。
  事实上,欧元以及人民币等主要货币已经受到了冲击,欧洲版图上的某些银行挤兑风波就是最好的例证。美国发生了“次级债”危机,全世界却在为此买单,这就是美国的经济能够一次次挺过危机、能够获得成功的秘诀。尽管美国“次级债”危机也会打击美国本土的财团,但我们已经看见美国政府出手挽救本土财团的行动,以及美国本身的社会保障体系,注定了美国的“次级债”的危机不会引发社会更大的恐慌性和不稳定。然而,没有像美国这样发达的经济实力和相对完备的保障体系,世界其他地区未必会如此幸运。也许,处于经济飞速发展中的中国就是美国下一个最主要的目标。通过多年的经济建设,我们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劳动,汇集了庞大的外汇储备。试想,也许所有的资本会就这样顷刻间蒸发,这种无形的战争不比硝烟弥漫的军事战争更可怕么!而更可怕的是,大多数人现在还未必会承认或者根本没有意识到这种已经爆发的战争。现在,我们的很多利益集团还在帮助别人为自己制造泡沫。如今,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完备金融系统,并唤起国人的金融意识,否则,一个忽视金融战争的国家,无疑会自取灭亡。
  

忽视金融战争无疑自取灭亡(2)
20世纪90年代发生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大事:前苏联解体。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大国为什么会在突然之间分崩离析,是政治问题,是军事问题,还是经济问题?虽然各种推论层出不穷,但是我们不得不说到的是,金融问题在这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重用,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作用!
  20年代末期,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对峙的一个独特时期。一个是资本主义的代表,一个是社会主义大国,应该说,他们都把对方当作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最大的敌人。所以,在前苏联解体这件事上,我们不难想到美国是如何的“鞠躬尽瘁”和“功不可没”。单从金融战役学的角度来讲,美国是如何用高超的金融手段打垮了GDP曾经一度达到美国60%的前苏联的呢?请不要忘记,任何有关前苏联是灭亡于政治僵化、或者是军备竞赛的言论都是一个巨大媒体战的有效组成部分。这场规模史无前例的金融战争的发起者究竟是如何一分钱不花,合法地把整个前苏联的大量财富弄到手,并且使前苏联经济倒退几十年的?不论从任何角度来看,美苏金融战争已经成为金融战役学中的一个可供我们借鉴和反思的案例。下面,我们对这个历史事件做一个简单的回顾和分析。
  在20世纪80年代,里根总统执政期间,美元的发行量不断上升,而与此同时,美元的利率也有所提高。政府对外宣传,这些上涨是用来增加“经济陷入危机的前苏联在西方世界的筹款成本”,实际上利用美元高息造成的坚挺假象充斥了美国的市场。然后,美国政府又通过各种媒体和信息渠道把这种毫无虚假的、空前繁荣的信息传到前苏联。这时整个前苏联从上到下被这种透支了明天的、空前的繁荣所震撼。
  同时,里根总统恰到好处的在与前苏联领导人会谈时提出了一种善意的恐吓:“我能拿出比现在多得多的钱与你们进行军备竞赛,你们受不了的!”美国的这种心理施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整个前苏联上下都弥散着一种对“美国繁荣的崇拜”和对“美国繁荣的反思”,由于这种信心的丧失是从真实的美国市场,及其整个国际金融力量对比中体会而来的,所以是真实的、理智的和经得起反思的,这就决定了前苏联金融战役的大背景和整个战役的胜负。
  在发动这个金融决战之前,美国的金融战役的指挥者已经迅速通过独资、合资等形式在前苏联境内设立了大量“独立核算”的现代私人银行,并且利用前苏联老百姓对前苏联银行和“现代私人银行”模糊认识而带来的盲目信任感。这时,“不用排队”、“微笑待客”、“独立核算的现代私人银行”如同雨后春笋般遍布了前苏联的每一个城市。私人银行免费的咖啡、和蔼的微笑,无疑给前苏联人民带来了一种感觉:私人银行比前苏联国有银行强多了!在此背景下,“独立核算的私人银行和私人金融机构”,通过各种灰色手段以相对高一点的利息和一杯免费的咖啡就吸收了大量前苏联民间和企业的卢布储蓄。与此同时,“互不相关的独立核算的私人银行和私人金融机构”利用灰色手段向前苏联中央银行、国有银行和金融机构大肆套取、借贷卢布款项!当现代私人银行在积累了充足的前苏联储户和前苏联国有银行的卢布数量后,市场上的私有化债券收买行动,在唱衰私有化债券的媒体宣传战中悄然展开。由于私有化债券是“没有什么分红能力的国有企业”的债券,与其留着没有什么升值潜力,倒不如拿出去换到现钱!于是,整个前苏联的大量私有化债券被现代私人银行收购,然后迅速地通过各种隐秘的渠道做了二次分配。
  

忽视金融战争无疑自取灭亡(3)
罗彻斯特大学商学院金融学教授和工商管理学米切尔?詹森()教授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坦言:“前苏联私有化债券的出售,本来也还不一定就会带来国家经济立刻崩溃的惨痛结果!”对此,金融专家建议,此时前苏联的政府监管部门如果坚决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收紧卢布银根;
  第二,大幅提高卢布利率;
  第三,毫不犹豫地坚决取消半公开的卢布和美元自由汇兑;
  第四,严厉打击黑市美元交易和灰色金融市场
  第五,严格审查私人银行资格,大幅提高进入和退出门槛;
  第六,坚决杜绝非法金融机构的资金汇入汇出;
  第七,严格审查各种私有化债券涉及包括的企业的破产;
  第八,让前苏联央行发布卢布大幅升值,比如稳定在1卢布:10个美元的水平。
  那么,此时前苏联的情况就是把国家或者国有企业卖了个相对还算凑合的价格!如果前苏联政府监管部门真的严格执行了这些政策,那么居心叵测的现代私人银行和私人金融机构将面临一个天文数字的卢布债务。
  对此,米切尔?詹森教授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撰文指出,如果私人银行真的按照诚实的市场来做,那么现代私人银行用实际上是用高达30…40个百分点高息,或者通过“代价不菲的灰色交易”取得的前苏联国有银行和国有金融机构的大宗卢布贷款,现代私人银行在债券市场上购买的私有化债券而花出去的卢布就无法偿还。为此,米切尔?詹森教授重点谈到:“此时现代私人银行只能面临两个选择:一是破产,二是归还利息和本金。因为现代私人银行破产不仅白白给了前苏联国有银行和国有金融机构十万亿卢布,而且把自己的精心装潢的铺面和豪华的的免费咖啡机都要进行拍卖,那些刚刚购得的私有化债券又会奇迹般回到前苏联政府手中;对于归还利息和本金,现代私人银行必须每年归还三万到四万亿卢布的利息来归还卢布!问题是前苏联政府当时如果采取了常规性金融监管方案,就会导致前苏联金融市场卢布通货紧缩,那么私人银行就只能用天文数字的美元,也就是每年用至少十万亿美元的金额,向前苏联人民和前苏联政府支付利息!此时金融战场对垒的双方实质上是按金融游戏规则进行投机的私人银行与有制定游戏规则权利的前苏联中央银行!前苏联银行几乎握有了所有的王牌!这样一来,不论是前苏联人民,还是前苏联中央银行都已经可以看出西方私人银行的咖啡并不免费!
  但历史却恰恰相反!经过私人银行按照古老原则进行斡旋后,一部分掌握实权的前苏联官员把自己的个人利益摆在了民族利益之上,进一步放宽对卢布和美元自由汇兑的监管来对抗黑市交易。
  

忽视金融战争无疑自取灭亡(4)
由于实际上放开了私人金融机构和黑市自由兑换卢布和美元,也没有任何强有力的监管手段,任由卢布都按照金融市场的那只看不见的手来调控。卢布从1卢布兑换个美元,迅速崩盘,突破了1卢布只能换到美元。在债券市场上,出售私有化债券拿到的那些卢布的价值贬值了280倍,最多也就剩下几十美元的价值了,对于那些独立核算的私有、合资银行来说,那些用高息揽储得到的民间的卢布储蓄和高息从前苏联中央银行合法借来的卢布的债务归还问题,已经微不足道。卢布市场很快就毫无悬念地崩溃了!这个史无前例的伟大金融战役令人难以置信地取得了成功!因为这场前苏联金融战役的发起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