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精华:胜在三十六计 赢在孙子兵法-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序    言
我国古代兵书丛集,蔚为大观。《三十六计》与《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精华,均包含着丰富的战略思想和丰富的哲学思想,集历代兵家“韬略”“计谋”之大成,素来被人们看重,古人曾有“用兵如孙子,策谋三十六”之说。
  《三十六计》是根据中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它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其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虽然是一部军事著作,但它绝不仅仅具有军事上的意义和价值,其中的谋略智慧,已经超出军事本身,不只局限在战争中使用,还广泛应用于社会、商场、人生等各个层面。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兵学的杰出代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孙子兵法》诞生以后,兵学立刻成了一门“显学”,与儒、道、法、墨诸家并驾齐驱。战国时期,群雄割据,战争频繁,谈兵论战的人很多,大都是从《孙子兵法》中寻找依据。由此可见,《孙子兵法》成书不久就已经广为人知。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对《孙子兵法》的原理的运用,在当时已经超出军事范围,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和医学等方面了。其作为我国古代兵书的集大成之作,是对我国古代军事智慧的高度总结,具有承先启后的重大意义。此后两千多年里,凡兵学家研究军事问题,军事家指挥军队作战,莫不以此书为鼻祖。《孙子兵法》以其深邃无际的军事哲理思想,体大思精的古典军事理论体系,辞如珠玉的文学语言,以及历代雄杰贤俊对其研究的丰硕成果,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长期被尊为“兵学圣典”“百世兵家之师”。其流泽余韵也早已跨越时空,超出国界,在全世界广为流传,荣膺“世界古代第一兵书”的雅誉。
  本书将《三十六计》与《孙子兵法》两者合二为一,并对原文进行注释和阐述。同时还将古今中外战场、商海等领域的案例进行举一反三的阐述,再现了《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在现实中的应用,内容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相信会对读者产生一定的启迪作用。
  

第一计  瞒天过海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释义】
  防备得周全时,更容易麻痹大意;习以为常的事,也常会失去警戒。秘密常潜藏在公开的事物里,并非存在于公开暴露的事物之外。公开暴露的事物发展到极端,就形成了最隐秘的潜藏状态。
  瞒天过海是指故意一而再、再而三地用伪装的手段迷惑、欺骗对方,使对方放松戒备,然后突然行动,从而达到取胜的目的。瞒天过海之计的兵法运用,常常是着眼于人们在观察处理世事中,由于对某些事情的习见不疑而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疏漏和松懈,故能乘虚而示假隐真,掩盖某种军事行动,把握时机,出奇制胜。
  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也曾经靠瞒天过海之计保全自己。他十多岁时,因为聪明伶俐,深得大将军王敦的喜爱,经常把他带在身边。而王敦是个野心勃勃的人,他想谋反称帝。有一天,王敦和部下商讨起兵谋反的事情,王羲之在里间睡觉,他们商量的造反之事被他听得一清二楚。他大吃一惊,心想自己一定会被杀人灭口。此时,王敦也突然想到王羲之还在房间里,马上到里间查看,发现王羲之睡得很香,肯定没有听见他们的秘密,所以就放过了王羲之。王羲之急中生智,采用瞒天过海之计,躲过了一劫。
  贞观十七年(643),唐太宗御驾亲征,率三十万大军以宁东土。一日,浩荡大军东进来到大海边上。太宗见眼前只是白浪排空,海茫无穷,即向众总管询问过海之计,四下面面相觑。忽传一个近居海上的豪民请求见驾,并称三十万过海军粮此家业已独备。太宗大喜,便率百官随这豪民来到海边。只见万户皆用一道彩幕遮围,十分严密。豪民老人东向倒步引帝入室。室内更是绣幔彩锦,茵褥铺地。百官进酒,宴饮甚乐。不久,风声四起,波响如雷,杯盏倾侧,人身摇动,良久不止。太宗警惊,忙令近臣揭开彩幕察看,不看则已,一看愕然,满目皆一片清清海水横无际涯,哪里是在什么豪民家做客,大军竟然已航行在大海之上了!原来这豪民是大将薛仁贵扮成的新招壮士,这“瞒天过海”计策就是他策划的。“瞒天过海”用在兵法上,实属一种示假隐真的疑兵之计,用来作战伪装,以期取得出其不意的战斗成果。
  公元589年,隋朝将大举攻打陈国。陈国乃是公元557年陈霸先所建,定国号为陈,建都城于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战前,隋朝将领贺若弼因奉命统领江防,经常组织沿江守备部队调防。每次调防都命令部队于历阳(今安徽省和县)集中。还特令三军集中时,必须大列旗帜,遍支警帐,张扬声势,以迷惑陈国。陈国果真难辨虚实,起初以为大军将至,尽发国中士卒兵马,准备迎敌作战。可是不久,发现是隋军守备人马调防,并非出击,陈便撤回集结的迎战部队。如此五次三番,隋军调防频繁,蛛丝马迹一点不露,陈国也就司空见惯,戒备松懈。直到贺若弼大军渡江而来,陈国居然未觉察。隋军如同天兵下凡,令陈兵猝不及防,遂一举拔取陈国的大片土地。
  “瞒天过海”是指采用伪装的手段和方法,制造一系列的假象,用以迷惑对方,使其失去戒备之心,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二计  围魏救赵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释义】
  进攻兵力集中、实力强大的敌军,不如使强大的敌军分散减弱了再攻击。攻击敌军的强盛部分,不如攻击敌军的薄弱部分来得有效。
  围魏救赵是指当敌人实力强大时,要避免和强敌正面决战,应该采取迂回战术,迫使敌人分散兵力,然后抓住敌人的薄弱环节发动攻击,置敌于死地。
  当齐救赵时,孙子谓田忌曰:“夫解杂乱纠纷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击,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对敌作战,好比治水:敌人势头强大,就要躲过冲击,如用疏导之法分流;对弱小的敌人,就抓住时机消灭它,就像筑堤围堰,不让水流走。所以当齐救赵时,孙子对田忌说:“想理顺乱丝和结绳,只能用手指慢慢去解开,不能握紧拳头去捶打;排解搏斗纠纷,只能动口劝说,不能动手参加;对敌人,应避实就虚,攻其要害,使敌方受到挫折,受到牵制,围困可以自解。”
  公元前354年,赵国进攻卫国,迫使卫国屈服于它。卫国原来是入朝魏国的,现在改向亲附赵国。魏惠王不由得十分恼火,于是决定派庞涓讨伐赵国。不到一年时间,庞涓便攻到了赵国的国都邯郸。赵国危在旦夕。赵国国君赵成侯一面竭力固守,一面派人火速奔往齐国求救(此时,赵国与齐国结盟)。齐威王任命田忌为主将,以孙膑为军师,率军救赵。孙膑出计,要军中最不会打仗的齐城、高唐佯攻魏国的军事要地——襄陵(今属山西省襄汾县),以麻痹魏军。而大军却绕道直插魏国国都大梁(在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庞涓得到魏惠王的命令只得火速返回救援。魏军为疲惫之师,怎打得过齐国以逸待劳的精锐之师,所以大败。
  妙计的效果常常令人赞叹,然而计谋的运用却有内在的条件。围魏救赵的实施要具备相应的客观条件:第一,施计者要有过人的眼光、超群的才智和广博的知识,善于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抓住对手的弱点。第二,此计对于实力处于下风的一方尤为有效,弱势者要捺得住性子,后发制人。第三,施计者不能满足于解围,要有更长远的规划,通过调动敌人,最终打击敌人,这需要远见和智慧。第四,需要施计者拥有良好的敏感性、深邃的眼光和大局意识,能够准确地判断出对手的弱点,确定从何处入手能让对手阵脚大乱。两军交战,就是要避实击虚,使对手处处受到牵制,那么被动的局面自然就会解除。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计  借刀杀人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释义】
  敌人的情况已经非常清楚明了,友方的态度尚未确定。利用友方的力量去消灭敌人,可以使自己不需要付出什么力量。
  借刀杀人是指在对付敌人的时候,自己不动手,而利用第三者的力量去攻击敌人,用以保存自己的实力;再进一步,则巧妙地利用敌人的内部矛盾,使其自相残杀,以达到置敌于死地的目的。敌象已露,而另一势力更张,要有所为,便应借此力以毁敌人。借刀杀人,是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而巧妙地利用矛盾的谋略。当敌方动向已明,就千方百计诱导态度暧昧的友方迅速出兵攻击敌方,自己的主力即可避免遭受损失。
  春秋时期,郑桓公袭击郐国之前,先打听了郐国有哪些有本领的文臣武将,并开列名单,宣布打下郐国,将给他们封官赐爵,把郐国的土地送给他们,并煞有介事地在城外设祭坛,把名单埋于坛下,对天盟誓。郐国国君一听到这个消息,怒不可遏,责怪臣子叛变,把名单上的贤臣良将全部杀了。结果当然是郑国轻而易举灭了郐国。
  东汉末年,诸葛亮献计刘备,联络孙权,用吴国兵力在赤壁大破曹兵。后来,蜀将关羽围困魏地樊城、襄阳,曹操惊慌,想迁都避开关羽的威胁。司马懿和蒋济力劝曹操说:“刘备、孙权表面上是亲戚,骨子里是疏远的。关羽得意,孙权肯定不愿意。可以派人劝孙权攻击关羽的后方,并答应把江南地方分给孙权。”曹操用了他们的计谋,关羽最终兵败麦城。
  春秋末期,齐简公派国书为大将,兴兵伐鲁。鲁国实力不敌齐国,形势危急。孔子的弟子子贡分析形势,认为唯吴国可与齐国抗衡,可借吴国兵力挫败齐国军队。于是子贡游说齐相田常。田常当时蓄谋篡位,急于铲除异己。子贡以“忧在外者攻其弱,忧在内者攻其强”的道理,劝他莫让异己在攻弱鲁中轻易主动,扩大势力,而应攻打吴国,借强国之手铲除异己。田常心动,但因齐国已做好攻鲁的部署,转而攻吴怕师出无名。子贡说:“这事好办。我马上去劝说吴国救鲁伐齐,这不是就有攻吴的理由了吗?”田常高兴地同意了。子贡赶到吴国,对吴王夫差说:“如果齐国攻下鲁国,势力强大,必将伐吴。大王不如先下手为强,联鲁攻齐,吴国不就可抗衡强晋,成就霸业了吗?”接着,子贡马不停蹄,前去说服赵国派兵随吴伐齐,解决了吴王的后顾之忧。子贡游说三国,达到了预期目标,他又想到吴国战胜齐国之后,定会要挟鲁国,鲁国不能真正解危。于是他偷偷跑到晋国,向晋定公陈述利害关系:“吴国伐鲁成功,必定转而攻晋,争霸中原。”劝晋国加紧备战,以防吴国进犯。
  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亲自挂帅,率十万精兵及三千越兵攻打齐国,鲁国立即派兵助战。齐军中吴军诱敌之计,陷于重围。齐师大败,主帅国书及几员大将死于乱军之中。齐国只得请罪求和。夫差大获全胜之后,骄狂自傲,立即移师攻打晋国。晋国因早有准备,击退了吴军。子贡充分利用齐、吴、越、晋四国的矛盾,巧妙周旋,借吴国之“刀”,击败齐国;借晋国之“刀”,灭了吴国的威风。鲁国损失微小,最终从危难中得以解脱。
  努尔哈赤父子亲率十数万大军,声势浩大,锐不可当,进犯明朝,志在必得。明天启六年(1626),努尔哈赤亲自率部攻打宁远(今辽宁省兴城市),以十三万之众围攻宁远,宁远守兵仅万余人。十三比一,力量悬殊。宁远守将袁崇焕,身先士卒,奋勇抗敌,击退努尔哈赤三次大规模进攻,力挫骄横的满兵。袁崇焕趁努尔哈赤的军队气馁之时,开城反攻,追杀数十里,击伤努尔哈赤,努尔哈赤惨败。努尔哈赤遭此败绩,身体负伤,攻占明朝的壮志难酬,羞愧愤懑而死。皇太极继位,第二年,又率师攻打辽东。袁崇焕早有准备,皇太极又兵败而回。
  又经过几年的准备,皇太极再次攻打明朝。崇祯三年(1630),他为避开袁崇焕守地,由内蒙古越长城,攻山海关的后方,气势汹汹,长驱而入。袁崇焕闻报,立即率部入京勤王,日夜兼程,比努尔哈赤的军队早三天抵达京城的广渠门外,做好迎敌准备。满兵刚到,即遭迎头痛击,努尔哈赤的先锋巴添狼狈而逃。
  皇太极视袁崇焕为从未有过的劲敌,又忌又恨又怕,袁成了他的心病。皇太极为了除掉袁崇焕,绞尽脑汁,定下借刀杀人之计。他深知崇祯帝猜忌心特重,难以容人。于是秘密派人用重金贿赂明廷的宦官,向崇祯告密,说袁崇焕已和努尔哈赤订下密约,故此努尔哈赤才会深入内地。崇祯帝勃然大怒,将袁崇焕下狱问罪,并不顾将士吏民的请求,将袁崇焕处死。皇太极借崇祯之刀,除掉心腹之患,从此肆无忌惮,再也没有遇到像袁崇焕这样的劲敌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四计  以逸待劳
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释义】
  迫使敌人处于委顿的境地。困敌可用积极防御,逐渐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使之由强变弱,而我因势利导又可使自己变被动为主动,不用直接进攻的方法,同样可以制胜。以逸待劳是取胜的良方,是作战时不首先出击,养精蓄锐,以对付从远道来的疲劳的敌人。以逸待劳的关键并不是待在原地不动,守株待兔式的等待敌人的到来,而是以简洁的思路应对复杂的局面,以不变应万变。
  管仲治国备战,孙膑马陵道伏击庞涓,李牧大破匈奴的事实,证明调敌就范,以逸待劳,是“无有不胜”之法。调用关键性的条件,来对付无穷无尽、变化多端的情况,掌握主动权。
  以逸待劳在现代商业领域也是经常用到的一计。利用此计需要经营者心理承受能力强,在和对手进行斗智斗勇的过程中,要耐得住时间,耐得住各种各样的诱惑和小恩小惠,保持良好的状态,才能获得自己真正的需求。
  在人际交往中,甘愿妥协退步,不是目的,而是以退步赢得时机,想出奇招,使自己获益。因为必要的退步是为了换来更大的利益,万不可在经营不力的情况下,盲目行事与对手硬拼,一定要停下来寻找机会,韬光养晦,等待时机,拔剑再起,反败为胜。
  战国末期,秦国将军李信率二十万军队攻打楚国。战争初期,秦军锐不可当,连连获胜。不久,李信轻敌而中了楚将项燕伏兵之计,一败涂地,狼狈而逃,秦军损失惨重。后来,秦王派老将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陈兵于楚国边境。楚军出兵迎战。王翦却专心修筑城池,摆出一副打持久战的架势。而楚军急于击退秦军,多次挑衅均未成功,相持一年有余。王翦在军中鼓励将士养精蓄锐,吃饱喝足,休养生息。秦军将士人人身强体壮,精力充沛,平时操练,技艺精进,王翦心中十分高兴。一年后,楚军绷紧的弦早已松懈,将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