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CCTV艺术人生 精彩记录:极端制作-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六章 大策划(9)
在此之后,《艺术人生》明确提出了〃作品是时代最鲜明的缩影〃的策划理念。在成功策划《刘欢……六十年代生人》之后,又推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东方红再聚首》、《西游记再聚首》等节目。〃集体记忆〃的节目样式使《艺术人生》的策划视角不再局限于明星个人的生命历程,而是迅速将视角置于民族的集体情感之中。而后,《艺术人生》又将视角转向风云变幻的中国当代文艺史。《歌声走过20年》邀请了见证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史的20位歌手来到演播室,唱老歌,讲往事。当成方圆倾诉她对邓丽君的敬意时,当乐评人江水鱼对中国乐坛坚持了十余年的林依轮和陈明、满文军朗诵里尔克的诗句〃有何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时,《艺术人生》又把〃集体记忆〃的理念推向更深的层次。
由心理学专家毕淑敏、赵梅和方欣带来的〃心理辅导〃的理念将《艺术人生》从一档〃情感类〃的谈话节目向哲学、宗教学和心理学层面切入。
通过媒介进行人际沟通所产生的愉悦感和放松感,是高科技时代对于人类情感的一种及时的补充和补偿,与科技进步相对应的是人们生活中的日渐疏离,建立人际关系比以往困难,人们希望有一个交流意见、表达看法、互相倾诉的公共场合,需要在公众化的个性表达中获得一种对于自我的认知,需要在一种人性化的环境中获得信息的沟通、情感的慰藉,以及在谈话中的倾诉与逃避。《艺术人生》作为情感类的谈话节目恰恰向公众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依托这个平台,《艺术人生》的思想厚度随着策划深度不断向哲学、宗教学和心理学层面切入。
任何社会事件都是人类精神和心理的流变。
王峥:首先,《艺术人生》通过老人探讨人生和生命的终极意义。人难免一死,黄泉路上无老少,于是有了宗教和哲学对于生命的指导。老人不应该只是政治的附庸,老人用了毕生来参透生命。比如谢芳,她并不好做,历史给予她太深的烙印,相反她对生死和人生的意义有着多过于普通人的思索,她说20年前她的母亲去世后她觉得人生太没意思了,那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第一次我们栏目有了古稀老人谈到了生死的终极问题。
打开嘉宾最后一扇心理闸门,让他们在《艺术人生》得到最舒服、最舒适、最和谐、最美妙的一种释放,这个释放的过程就是他们和电视机前的观众进行倾心沟通交流的过程。
赵梅:我们中国是大转型的时代,现代人随着社会的进步,心理慢慢向外界敞开,开始学会真实表达,这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艺术人生》中的嘉宾说真话,说人话,在与朱军交流的时候,他能够把自己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这个过程在我们心理学叫宣泄疗法。通过话语、泪水宣泄出去了,他们收获的是轻松,是对自己心理的抚慰。
在《陈坤》这期节目中,赵梅用电话和现场的陈坤连线沟通,让〃受伤的孩子〃陈坤慢慢回望自己心底的伤痕,慢慢解开压抑自己多年的心结,在镜头前潸然泪下。
赵梅:他姐姐的去世对他影响很大,我告诉朱军怎样既敏锐又温情地提问陈坤,有人说朱军问得太狠了,我说其实应该问,他得往下走,但是我们又不伤害他,是善意的。当时让我跟陈坤对话,我就说作为演员你已经成为公众人物了,你就是年轻人的榜样。我们的工作是帮助一个人精神成长,让他从创伤里头走出来,把创伤变成资源,使创伤得到升华,升华是心理防御机制最成熟的一种方式,就是把痛苦的东西变成了有意义的东西,他就做到了。
在心理学专家的影响下,主持人朱军的提问话语由〃你在想什么?〃转变成〃此刻您心中的感受是什么〃,他的主持风格也实现了〃不断向嘉宾的内心递进〃的跨越。
心理学家介入《艺术人生》的策划,在某种程度上是将《艺术人生》的〃人生〃大文章推向了〃人性〃的境界,由此而产生的传播效果是具有震撼力的,当《艺术人生》把〃挖掘成长中的跌宕起伏〃与〃新明星〃们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所产生的影响力已远远超越了一档明星谈话节目所承载的内涵。新明星们比他们的长辈既幸运又不幸,幸运的是成长于稳定的社会,不幸的是个人作为一个个体直面经济大潮下现实的人生,甚少理想主义。因此,对他们个人命运的挖掘更应表现青春所特有的激情和迷惘。朴树战胜忧郁症的渴望,羽泉坚韧的音乐之路,赵薇少年的反省,在别的娱乐节目中,他们有时像与世隔绝的神化一样,在《艺术人生》中,他们开始历数成长的伤痛和光荣,成为一个个正在崛起的明日之星。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六章 大策划(10)
王峥:《艺术人生》2003年春节特别节目《我的父亲母亲》,本来做这个节目之前只是觉得春节归乡的游子会和父母有情感的交流,但是,在策划过程中却发现如此之多的人还尚未解决和父母的关系。比如许巍,林依轮,孙悦,中国人的父母和孩子的人生纠缠在一起,儿女极易对父母产生负疚感,而疏离感又挥之不去,在策划时发现这又和社会学、心理学产生了关系。中国社会为什么在最近的几十年父母和儿女间有如此强烈的情感纠葛?在节目的过程中,我们和嘉宾共同驶向记忆的深处,历史的轮廓终于渐显,有文革时对于情感的压抑,有对儿女在新时期价值观的不认同,有中国传统中父为子纲的伦理限制,栏目在破解时有很多策划和普通观众一同审视了我们身边最接近的关系。我想,这就是〃是什么让人泪流满面〃,是对人类情感的重视与冷静的审视。《艺术人生》完成历史使命的一天也就是中国人很好地释放自己的情感和重建信仰的一天。
深描
在现代社会中,公众对社会实况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众媒体,媒体所选择的议题及其所呈现出来的形式构建着受众头脑中的世界。〃现代传媒首要的文化功能,便是选择建构'社会知识'和社会影像。大众是通过传媒建构这类知识和影像来认知世界,来体味曾经经历过的现实生活。〃同时,电视媒介为大众的交流提供了技术条件,为大众建构了一个可以自由交流的公共场地,一个具有社会公器性质的谈话的物理空间,提供了可以发展谈话节目的大众话语空间,在培养观众的话语新习惯和对社会的良性推动方面,具有其他节目所不及的作用。《艺术人生》作为一档人文类谈话节目,它所具有的〃品格、道德、良知〃以及所建立的〃心灵交流通道〃契合了媒介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深度关联。
陈镭:《艺术人生》的平台比较适合我,既跟艺术有关,更重要的是跟人生有关。我把自己的人生理念和价值观转换成、假想成观众希望知道的那些东西,通过各种类型的节目在做一个传递而已。就是借别人的火,点的都是自己的烟,但是自己的烟也不是象牙塔里的孤芳自赏,而是通过电视媒体的大众传播的手段。如果不谦虚地说,我可能是在表达我对社会的认识,就是我对社会的理解,我对人的理解,说穿了,我以前写文章,写作品,写小说,写评论文章,现在无非借助了一期期节目,一期期不同的嘉宾,来传递。
正是由于在人生某点上得以共鸣,从而达到心灵的契合。《艺术人生》不仅说是嘉宾的〃人生艺术〃,更是策划人从自身的角度对嘉宾的人生提供了解读的渠道。
王峥:我觉得陈镭的个人经历,在《艺术人生》得到巨大的体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生人这个年龄段的策划人是艺术人生的骨干之骨干,包括朱军,包括于丹、刘春,这几个都是。所以我觉得策划人中的六十年代生人,他们将承上启下的理想主义和自己对人生的痛彻感悟奉献给了《艺术人生》。我们的策划人们甚至不惜奉献自己的〃隐私〃来激发年轻编导的灵感。
感悟生命,探讨生死,这样的策划基调注定了《艺术人生》的策划可以不具有〃职业策划〃的条分缕析能力,但必须具有〃直指人心〃的洞察力。
陈镭:我们每天经历无数的事情,甚至是视角,总有一个东西让我们心一酸。我属于比较敏感的一个人,比较极端,但是我不会轻易地说让我心里一酸的事,我会紧紧地抓住它想为什么这个事让我心里一酸。接触《艺术人生》恰恰就是最合适的平台,因为走进《艺术人生》的演播室的主人公,或者是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或者是有很高的艺术成就,都可供我作为人生探索解剖课的样本。因为我们坚信一个细小的细节,可能会决定当事人一生的心理走向和行为走向,甚至是思维判断。为了说服各个编导,我拿自己现身说法,每次开会的时候都是拿我自己,所以他们对我的传记比较熟悉。编导们说陈老师都在不同程度上批评过他们,骂过他们,为什么?我有时候嫌他们进步得慢,嫌他们对我的一些想法理解太过于平面化、表面化,因为我觉得要能够担当起《艺术人生》的编导,或者是骨干编导这几字,应该是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些梳理,而不是学了一身技巧和本领就来。因为我老跟他们说,你们是一帮傻孩子,不懂得人生的五味杂陈。你若没有这样的敏感度和感悟力,如何让阅历丰富的嘉宾们跟你打开心扉说真心话呢?实际上最为重要的是〃人物的心理解读〃这个环节。
第六章 大策划(11)
〃深描〃是属于社会心理学领域的一个词汇,意为〃深度剖析心理〃。陈镭将其引入《艺术人生》的策划环节的同时,也将一种〃极度的敏锐〃传染给了栏目组里的每个成员。史航是将〃深描〃进行到某种境界的一位策划人,他以自己的〃热情、敏感和才华〃去发现、去靠近、去拥抱自己钟爱的嘉宾,将一期期节目做成〃自己的节日〃的同时,也使一期期节目在嘉宾心中〃芳龄永继〃。
王峥:史航这个人,第一,他崇尚艺术。第二,他在心灵上能和艺术家达到契合。他是太有趣的一个人物,史航是策划当中我非常喜欢的人之一。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编剧专业的史航,2004年写了个儿童剧《迷宫》,上演后成为街头巷尾的谈资,红极一时的《铁齿铜牙纪晓岚》和《射雕英雄传》也出自他的手笔。除此之外,史航在中戏还是很受欢迎的老师,他撰写的某些东西甚至被学生偷走珍藏。
因为喜欢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译制片精品,他在策划《艺术人生·童自荣》的过程中〃完全把自己融化了进去〃。
史航:为什么我会喜欢童自荣这样的人物?童自荣的遭遇在网上炒很久了,但童自荣那期节目还是引起很多风波,我觉得童自荣他的身上有很多代表八十年代的那种文弱的、天真的、浪漫的气质,但对自己来说又是很残酷的。我记得当时我们做那个短片,那个短片的词就是我主动请缨,我要写。别人对译制片可能没有我这么了解。
为了让走出机场的童自荣感受到《艺术人生》的善意,史航特意和编导一起做了一块精美的有《艺术人生》背景色调的牌子,在机场门口举着迎候。
史航:那牌子后来就被童老师留下了,因为他和师母都觉得那牌子做得很好看。他真的是一个值得你用细节去迎候的人,因为他端敬诚挚得不会忽略任何友好的细节。
在节目的录制现场,当大屏幕上播放回顾童自荣配音生涯的短片时,现场的童自荣激动得肩膀微微发抖,现场观众的情绪也伴随这样一句结束语而心潮澎湃:年华老去的王子依然是王子,能听到他声音的地方,都是他的王国。这句经典的话外音通过《艺术人生》在中国配音网等网络间疯狂传颂,引发了更多六十、七十年代生人对久远年代久违的情感叹息。
史航:一个节目必须通过一种最合适的方式告诉你,提醒嘉宾生活周围对他的宠爱。要了解每个嘉宾的性格,不是简单地给每个人一个题板或一张写有祝福的贺卡,而是要这个节目拥抱他的时候,不至于压伤他,挤伤他。所以有的时候你对他的善意要有技巧和分寸来传达,不至于弄巧成拙。
〃我有时候会听别人说这个人的生平,他说半小时可能都不是讲故事,但我会找到人生愈合中更清晰的痕迹。就像说我看人掌纹一样。其实对我来说不一定能碰到好故事,但是可以把他们的人生看得很清晰,就像一个手掌摊开看掌纹的时候,对你的人生,你的印证感会很多。〃与其说史航是在策划节目,不如说他在印证自己。和陈镭〃做节目就是借别人的火点自己的烟〃相似,史航坦言他是〃在别人的命运里休息自己〃。因为常出〃出其不意的好棋〃,他被节目的编导称为〃秘密武器〃。
张颖:作为《艺术人生·王家卫·梁朝伟》的主要策划,史航负责在正式录像前的贵宾室给王家卫〃热场〃。史航的声音洪亮,语速极快,充满激情和诗意。他擅长从专业的角度解读电影,对王家卫的作品了如指掌,比如他策划的〃数字版〃方案,别出心裁地罗列出王家卫的七宗罪、王氏电影的七种类型等等。不夸张地说,他是切入本期节目最锋利的一把刀。很少有人知道王家卫做导演之前也曾经是一个编剧。看过王家卫导演的电影不稀奇,能跟王家卫侃他早期编剧的电影才是本事。谈到某个角色,王家卫说:〃编剧写到这样的角色,其实是有成就感的。〃史航心领神会:〃因为有了这样的角色,影片就如释重负。〃两人聊得热火朝天,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感性的王家卫当即认下了这个朋友,在随后的访谈中现炒现卖起来:〃刚刚我在后台跟一个朋友聊天??〃可他哪里知道,节目中许多引爆情感的〃地雷〃就是他刚刚结识的朋友史航先生埋下的呢。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六章 大策划(12)
他们会为了一句话而流泪,他们会为了一个发现而亢奋;他们是感性的一群,他们是充满激情的一代。〃在《艺术人生》,其实我算不上一个职业的策划人〃,陈镭常常说这样一句话。
当他们遭遇《艺术人生》的时候,这句话成为大策划们最棒的职业注脚。
突破间隙
电视策划的终极产品是电视节目,观众看到的是节目本身,而不是一个漂亮的策划文案。不论我们是否意识到,也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每当我们试图系统地思考、想象或讨论结构或过程时,我们都在使用模式。这种行为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模式在多大程度上符合想要模式化的对象。当最初的策划创意与节目的具体内容一次次对接的时候,〃模式〃的形成是个非常自然的过程。
著名传播学者多伊奇曾探讨过传播模式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他引用了模式的四种显著功能:组织、启发、预测和测量。模式的组织功能体现在它能对资料进行排序和联系,并能展示资料之间前所未知的相似性和关系。如果一个新模式解释了人们过去未曾理解的事情,它可以作出预测。如果模式具有可操作性,那么它暗含的预测可以通过实际检测进行证实。即使这些预测由于缺乏测量技术暂时不能得到证实,它们仍可作为启发手段,引出新的未知事实和方法。模式也允许一定范围内的预测,这些预测既可能是简单的是/否形式的预测,也可能是有关何时或多少的完全量化的预测。如果某个模式在预测精确度上达到容许我们对何时或多少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