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香港电影演义-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省港旗兵”系列,皆为嘉禾带来滚滚不尽的财源。
邵氏VS嘉禾:输赢成败 又争由人算(7)
至于80年代的邵氏,旗下能够对撼嘉禾、新艺城的只有王晶的摩登笑片(《花心大少》、《青蛙王子》)和张坚庭的生活喜剧(《表错七日情》、《城市之光》),除了这两位新锐精英外,其他影人则多囿于低成本的小规模制作,蜕变成庸碌无为之辈,甚至张彻、楚原、刘家良亦无昔日屡创票房神话之勇了。不过,素来深谋远虑的邵逸夫眼见自己苦心经营的电影王国逐渐没落,却并未采取挽回颓势的措施,反而将主要精力转到发展“无线”电视事业上。到了1985年邵氏基本停止电影拍摄,院线则出租给刚刚兴起的德宝电影公司(洪金宝、岑建勋创立,后被富豪潘迪生买下)。1986年,邵氏的清水湾片场变成无线摄制电视剧的主要景地。1987年,邵氏兄弟电影公司正式宣布停产,早有心理准备的业界内外却依然一片惋惜声:笑傲影坛30年的邵氏难道真的要从观众的视野中消失?……当时,很多人都以为,这个问号应该换成句号……
五、嘉禾靠陈港生行运 邵氏借大都会重生
如前所述,尽管邵氏停产,但80年代香港影坛三足鼎立的格局却未被打破。潘迪生的德宝公司凭借女性动作片(《皇家师姐》系列)、市民喜剧(《富贵逼人》系列)、白领喜剧(《三人世界》系列)迅速崛起,最终顶替邵氏,在80年代后期继续与嘉禾、新艺城抗衡。
时至90年代,城头变幻大王旗,新艺城解体,德宝停产,三大巨擘只剩嘉禾独家。本来这正是邹文怀一统香江的大好时机,可惜以永盛为首的多家独立制片公司却适时兴起,各出奇谋纷纷抢占港台及东南亚电影市场。面对群雄逐鹿的影坛格局,嘉禾的竞争压力丝毫不亚于80年代的三足鼎立之时,而在众多对手公司当中,又以“大都会”最令邹文怀有所忌惮。因为这家正是邵氏为再战影坛组建的新公司!
其实,邵氏兄弟电影公司早在宣布停产(1987)后仅一年,便与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即邵逸夫掌控的无线)合组“大都会”,由方逸华负责,创业作即为王晶导演的《撞邪先生》。不过,当时的大都会每年只出品两三部电影,成本、票房、明星阵容皆属一般,根本不能引起对手注意。相比之下,还是邵老六经营的无线风生水起,稳坐香港电视业龙头位置,受万众瞩目。但踏入90年代后,“大都会”开始大展拳脚,除了找王晶拍明星阵容鼎盛的《赌城大亨》外,方逸华还重金邀到当时最红的喜剧天王周星驰拍片。1992年暑期,由杜琪峰导演、周星驰主演的古装搞笑片《审死官》创下近5000万的香港最高票房纪录,超过同期嘉禾*《超级警察》足足1600万,一时令邵氏扬眉吐气。
不过,由于邵逸夫仍将垄断电视业作为主攻方向,因此90年代前中期周星驰、杜琪峰尽管又为“大都会”拍了《济公》、《回魂夜》、《赤脚小子》、《十万火急》等片,也仅是令公司得以混迹影坛群雄之中,还无法与嘉禾抗衡。待至90年代中期,香港电影陷入低谷,多家制片公司纷纷倒闭之际,1997年,邵逸夫却重新打起“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旗号,翻拍昔日张彻经典《马永贞》(元奎导演),希望能逆流而上,在淡市中杀出一条血路,可惜最终惨淡收场,而邵氏…大都会亦自此沉寂数年之久。 txt小说上传分享
邵氏VS嘉禾:输赢成败 又争由人算(8)
电影市道的低迷和竞争对手的压力同样令嘉禾影业饱受冲击,但更令总裁邹文怀忧心的是,公司昔日可谓猛将如云,如今却是人才凋零。连导带演的洪金宝正走下坡路;凌厉写实的麦当雄鲜有踪迹;“冷面笑匠”许冠文专心做他的演艺人协会主席去了;笼络的一班新人如陈德森、马楚成、陈木胜,固然将动作枪战片拍得逼近好莱坞大片水准,无奈市场环境愈发恶劣,票房惯性仍需时日积累……唯有成龙依然是嘉禾的真正票房保证,自1994的《醉拳2》后,成龙的《红番区》、《简单任务》、《一个好人》不仅蝉联三年香港本土票房冠军,并且在国际市场大受欢迎,更引发北美影界的轰动效应。也正因有这位福星相佑,嘉禾才可以在90年代中后期香港影坛全面低迷之际,仍旧保持龙头老大的声威气势。
六、成败又争由人算? 较量且自待来期
古语有云:塞翁失马,焉知祸福?此话正可应在如今嘉禾身上。1996年,王晶、文隽、刘伟强依托嘉禾组建“最佳拍档”电影公司,陆续拍出《古惑仔》系列及《风云雄霸天下》等卖座*,为日渐颓势的香港影坛带来几分活力之余,亦部分解决了因成龙进军好莱坞而令嘉禾无人支撑的危机。
孰料之后嘉禾便再无此幸运:先是1997年二当家何冠昌撒手人寰,紧接着公司又债务缠身;1998年,嘉禾竞投政府特批的将军澳影城用地,却被邵逸夫联合中国星等六家电影公司获胜,败走麦城的邹文怀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嘉禾占据20多年的斧山道片场亦被政府收回。更为雪上加霜的是,1999年负责发行及院线的嘉禾娱乐上市公司被指违反规则予以停牌,而嘉禾电影公司亦因亏损达亿元主动清盘,旨在重整集团公司架构。
重组后的嘉禾影业,声势大不如从前,虽然远在好莱坞发展的成龙回港又为公司拍摄了《玻璃樽》、《特务迷城》两部贺岁片,可惜3000万左右的票房未能达到预期。待至2002年,颓势已现的嘉禾居然只有三部电影问世;2003年,则仅制作了年头的《行运超人》和出品了年尾的《金鸡2》,如此大幅减产,与全盛时期的一年20多部相比,简直天壤之别。2007年11月,邹文怀宣布退休,将一手创下的嘉禾售予内地公司橙天娱乐,2008年橙天娱乐成功收购嘉禾的股份,更名“橙天嘉禾”正式在香港上市。至此,称雄影坛近40年的嘉禾名存实亡。
反观一度沉寂的邵氏,自与中国星联手挫败嘉禾夺得将军澳影城用地后,征战影坛的雄心又起。2001年,邵逸夫与方逸华夫妇成立“电影动力有限公司”和“星艺映画电影公司”,摄制作品《绝色神偷》、《漫画风云》、《惊天大逃亡》、《新扎师兄之青年干探》,以及2003年重打邵氏旗号的刘家良作品《醉猴》,可惜票房反响皆是一般。直至2009年,邵氏与TVB联合出品的《Laughing Gor之变节》以低成本制作收一千多万票房,算是扳回一城。近期邵氏也有一系列“旧瓶装新酒”的重拍计划进行中,首当其冲的为曾志伟执导的《七十二家租客》……
附录:唇亡齿寒:重提邵氏以六打一重创嘉禾事件
前时赴港再做访问,计划名单里有两个人最担心采不到,一个是嘉禾巨头邹文怀,另一个是新艺城老大麦嘉!总算鸿运高照,都能如愿以偿!二位老板都不出想象之外,邹文怀温文尔雅,虽已退休,但不失大企业家气度,令人高山仰止。麦嘉则江湖气重,纵然退隐多年,但张口一句:“拍电影犹如打江山,须熟读‘三国’和‘毛泽东思想’。”豪气干云,顿时让小弟拜服不已。
有关麦嘉的故事容后再叙,此处单表邹文怀谈及的一大憾事。话说1998年嘉禾租用的釜山道片场因约满被政府收回,同年,香港政府又拨出将军澳一块地皮兴建影城,虽然欢迎各大电影公司竞标,但列出的各种资格条件,包括近十年拍过多少部电影、获过多少奖,摆明只有嘉禾一家符合。政府给嘉禾吃了定心丸,但邹先生不愧是久经战阵,依旧隐隐不安。果然!邵氏联合中国星、寰亚、美亚、年代、晶艺共六家公司合组财团竞投,最终以高出嘉禾出价数倍的7800万港币投得该地。2000年,邵氏又以1800万港币购入毗邻地段,宣布斥资六亿港币兴建香港数码影城。反观彼时之嘉禾,经历最重要的股东干将何冠昌逝世、嘉禾娱乐股权争夺大战等风波,再加上竞投将军澳影城失利,进军内地合作拍戏连年亏损,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至2000年,嘉禾制作业务全面缩减,2007年股份卖给橙天,2009年更名橙天嘉禾,邹文怀也早已退休多时,香港曾经最大的电影公司终于落幕。所谓“橙天嘉禾”应该是另外一段故事了。
邵氏等六家电影公司联手竞投将军澳重创嘉禾一役,往往被视为邵氏与嘉禾多年恩怨的必然爆发。此论大致不差,但最近访问王晶时,谈及那一战,他竟自爆:“是我摆的局,是我找的邵氏,我的晶艺也是六家公司之一,这个局我是军师。”震惊之余,忙问何故……原来王晶当年做“最佳拍档”时与嘉禾闹得很不愉快,所以才趁机牵头设局。如今时过境迁,王晶导演认为此事已可公布于众,总算了结一段江湖公案。
只不过:江湖风雨多,再爆炸的内幕也只是一时话题,关键是结局和影响如何。当年香江群雄以六打一争夺将军澳之时,陈木胜还在寰亚,曾听老总钟再思(目前已离开)描绘蓝图,将来的香港影城会有很大的棚,在那里可以拍戏做后期制作。但没过多久,六家电影公司就相继作鸟兽散,只剩邵氏一家继续兴建香港电影城。按照政府规定,影城应在54个月内建成,但2003年动工至今,将近70个月过去,还未见真正投入使用。当日邵氏投巨资兴建电影城,大家都以为SB即将重出江湖,六叔邵逸夫也曾公开承诺要继续拍电影,但这么多年过去,邵氏电影拍摄计划虽然多多,拍成的就寥寥可数。《Laughing Gor之变节》算是邵氏最新力作,虽然颇为卖座,但因炒TVB热门剧集《学警出更》冷饭,沿袭邵氏一贯的摄制仓促寒酸而遭诟病……再者,邵氏既然重出江湖,下一部戏又何时开拍呢?
如果认为邵氏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停产是“明智之举”(有些评论所谓的成功避开十年后港片低谷期),倒也无可厚非;但如果十年前砸重金购入将军澳兴建香港数码影城(至今仍不见真正落成使用),只是为了结与嘉禾的旧怨,就未免太过狭隘小气。六家香港电影公司联手行动,本来是难得一见的“团结”,但若目标仅是打败嘉禾,并无真正对香港电影事业有益的“合作”,是否有鼠目寸光之嫌?古语云“唇亡齿寒”,谁又敢保证自己不变成下一个“橙天嘉禾”?坐拥数百亿的寡头若真爱电影,就该出手救亡,这才是带头大哥的作风。香港电影,真的需要大公司来撑!
附录:城头变幻大王旗:20世纪70年代之前的香港电影公司(1)
香港最早的电影公司可以追溯到1913年,是由当代影星黎姿祖父黎民伟创办的“华美影片公司”。该公司摄制的唯一作品《庄子试妻》亦是香江首部真正意义上的本土电影。但此后30余年间,基于多种因素(时局、资金、技术、设备等)影响,香港电影业发展缓慢,几乎没有产生形成规模的制片机构,即便是后来名闻世界的邵氏公司在当时也不过是上海“天一影片公司”的香港分厂而已。待到1941年,日军侵占香港,香港电影业更完全陷入停顿状态。
抗战结束后,香港电影得以复苏并迅速发展,“大光明”、“大中华”、“长城”、“永华”等电影公司相继成立。其中尤以李祖永于1947年创办的“永华影片公司”最具规模,这家公司建有两个摄影棚及黑白洗印间、配音间、写字楼等现代设施,虽然远不能与如今的电影公司相比,但在当时却堪称香港有史以来第一间大规模的现代化制片机构!
“永华”初期极有声势,创业作《国魂》和《清宫秘史》不仅引起国内巨大轰动及长时间的政治争议,还受到南洋华人观众的热烈欢迎。本来只想玩玩票的门外汉李祖永初尝甜头,岂能罢手,对拍电影的兴趣竟然和他的大烟瘾一样再难戒掉。可惜好景不长,“长城”和“凤凰”的迅速兴起,对“永华”造成极大威胁。加之“永华”影片的发行代理存在诸多问题,竟令公司经济状况每况愈下,纵使又拍了《春风秋雨》、《金凤》、《拜金的人》、《玫瑰玫瑰我爱你》、《翠翠》等传世佳作,依然未能挽回衰败趋势。
时至上世纪50年代,由于受到内地共产党新政府的影响,香港影人同样分出“左右”政治立场。合称“长凤新”的长城、凤凰、新联三大制片机构成为左派电影人的大本营,其他电影公司亦多有左派分子。1953年,“永华”老板李祖永遭到公司内部左派影人的组织批斗,被港督政府插手干预,之后采取行动将司马文森、刘琼等20余位左派电影人驱逐出境,沉重打击了香港影界的左派活动。而在这一时期,台湾逐渐取代内地成为香港电影的主要市场,出于政治因素,“长、凤、新”出品的电影一律被台湾当局拒之门外。不过,这三家左派公司因与内地政治统一、经济合作,主要制作以内地为题材的商业电影,又有内地资金支持,依然保持运营及创作的旺盛态势。
反观完全靠资本家李祖永一人独撑的“永华”公司却江河日下。为了解决财政危机,李祖永将“永华”片厂抵押给新加坡的“国泰”机构,但最终因无法偿还债务走向没落。1956年,素有雄心的“国泰”大亨陆运涛接收了“永华”的厂房和设备,创立“国际电影懋业公司”(简称“电懋”),开始拍摄大量高水准的国语电影,深受观众欢迎。再者,“电懋”还通过新加坡国泰机构的强大发行网,将本公司的影片打入东南亚及欧美华人地区,利润回报相当可观。如此一来,“电懋”不久便成为当时国语制片界的霸主。
众所周知,现在的香港电影皆是粤语发音,内地观众看到的则是后来配上去的国语版本。香港的青年观众习惯了看粤语片,所以对2004年上映的本土制作《大城小事》居然是国语发音而大惊小怪。其实,香港上世纪30年代末期至70年代中期一直维持着“国语片”与“粤语片”并行的制片体系,因为40年代的抗战和内战关系,大批内地影人移居香港,加之南洋华人区的市场需求,国语片自然风行,比如前面提到的“永华”、“长城”、“凤凰”、“电懋”便是以拍摄国语片为主的制片公司。 。 想看书来
附录:城头变幻大王旗:20世纪70年代之前的香港电影公司(2)
当时国语片容易卖埠,所以制作成本较高,并且有质量保证,相比之下,粤语片产量虽丰,却多是粗制滥造,“七日鲜”的抢市烂作时常可见。有鉴于此,吴楚帆、苏怡等知名粤语电影人于1949年发动了“电影清洁运动”,又陆续成立了“华南电影工作者联合会”、“五十年代电影公司”、“中联”等制片机构,旨在提升改良粤语片中的水准品质。这当中又以1952年的“中联电影企业有限公司”(简称“中联”)最有影响,公司有二十一位股东,全部是当时粤语片界的知名制片、编导和演员,包括秦剑、吴楚帆、张活游、红线女、吴回等人。他们有意识地借助群体力量改革粤语片,并实行平均分配的低工资制度,同时创办“山联”、“华联”、“新联”等子公司,拍摄了《家》、《春》、《秋》、《危楼春晓》、《苦海明灯》诸多兼具思想性和娱乐性的佳作,对粤语片创作产生了积极作用。
不过,在历来商业挂帅的香港影界,“中联”大搞集体主义、平均分配的理想化做法显然并不能持久,公司成立没过几年,即有一批股东忍挨不住,转投其他电影公司。另外,由于“中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