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城外就是故乡-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妆救颂艘仓荒芤涣晨嘈Α5罄矗嗣钦且揽课和蛱峁┑睦髑嵋椎胤鬯榱四切┖蛋说扩ぉの和蚰谴味岳畎椎陌莘昧钍纱笪卸坏梦和蛴肫渫吻鼗础⒔ㄒ担鼓妥判宰咏邮芰怂牟煞茫彩錾溃谑谑瑁谌ㄋ嗉俗约旱牡谝徊渴枞独詈擦旨贰T谡獗臼男蜓灾校和蛳匀皇且谰堇畎妆救说目谑龆岳畎咨谑裰械氖率底髁巳非械募窃亍R虼耍衷诘乃橐冻遣磐V沽硕郧嗔那秩āS涤辛艘桓鑫按蟮亩樱嗔Ω糜涝陡屑つ歉霾畹惚晃难烦沟淄腔蚝雎圆患频奈和颍嗉次候
  李白兼游侠、剑客、道士、酒徒的风骨于一身。他一生萍踪浪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个人命运大起大落,浮沉不定,荣辱无常,频繁出入于地狱天堂。但他凭一枝如椽大笔,驰骋八极,蹴踏九州,出神入化,写出的一千多首诗惊天地又泣鬼神。大唐有幸,李白有幸。因为只有大唐的辽阔天空才配得上绝代天才李白。而一个半人半仙的诗人李白也更加辽阔了大唐的天空。有了他这座前无古人至今尚无来者的极峰,中国文学史才有了一个俯视天下的高度。
  写诗天下无双,做人也让群贤失色,哪怕是另一座诗国高峰杜甫。可怜的杜甫“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羹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常常被生活压迫得连脊梁都伸不直。哪像李白,不管在庙堂还是在江湖,在天堂之上还是面对地狱之门,都活得这般率性这般潇洒这般真实可爱。他的每一首诗都是心性的自由放飞,他的一生就是一条大河随心所欲的流淌。
  好想走近李白,与他对话甚至对饮。但他太孤傲太高不可攀。他本来就不是凡人。没有魏万的勇气和运气,我永远做不了魏万。于是,我只有远远地追随。追随李白去青莲,又与李白隔了一千多年时空,我正好可以将自己那一份自卑与胆怯藏起。
  名字与诗仙一起飞行的青莲,实际上与我到过的大多数乡镇并无多少特异之处。甚至乍一见到时还颇觉失望。一马平川的小平原,被一条一级公路从中剖开,呈开膛破肚之状。不逢场,空荡荡的街上碰到的是几个染黄了头发的村妇,几个衣着城不城乡不乡的汉子。继续往深处走,街边的小餐馆里,喝得满脸通红的老少爷们挤在一推,麻将声声令小镇有了别样的生动。走进一条叫粉竹街的小巷,终于见到几分古风。这里全是尚未拆除的老屋,东倒西歪,密密地开着火锅店、卤菜摊、烧饼铺和杂货铺,还有铁匠铺。发黑的檐下,吊了些已经褪色的红灯笼。这样的小街,让人一下子找到了感觉。饮酒成仙。本地产的“诗仙阁”、“太白遗风”之类的美酒一下子拉近了与诗仙的距离。炒一个小菜,要一个卤猪脚,打二两散装的“太白遗风”,细品慢啜之后,才觉得李白虽然飘然去了,这一排老屋仍然还张大眼睛在作最后的守望。 。 想看书来

追随李白去青莲(2)
后来才明白,青莲以绵(阳)江(油)公路为界,划分出了截然不同的两个天地:东边是政治经济中心,紧追绵阳、江油的打扮,一呼一吸都是寻常小镇面目;西边则挤满许多古典,时时处处都可以看见李白留下的脚迹。在青莲其他地方已经消解的气息──那种从小学课本到古代典籍的页面上都荡漾的那种气息,还在这块土地上弥散。
  先从陇西院进入。人少,闪动着三两个娉娉婷婷的影子,让人想起李月圆。李白这个胞妹想必像她的名字一样美丽。兄妹二人在这里的那些天真烂漫的往事构成了李白一生中最缱绻的情怀。可惜,无人可以成为李家的姑爷。在李白卧室转了一回,剑器在,但精气神已被主人带走,免不了落寞。例是太白碑林极大气,将李白诗歌一口气从大门口刻上天宝山顶。俯首皆石碑,满眼是诗词。空旷无人,而耳边高高低低的吟哦却响成一片,是古往今来诗歌罕见的宏大风景。
  太白祠好喝茶,喝太白系列的绿茶。拿一本《李白诗选》有模有样地翻动,自以为又探得了诗仙的许多心事。坐够了也喝够了,出门沿月圆村格律诗一般的田坎往北走。找到李月圆的粉竹楼,背后不远处就是洗墨池了。一千多年过去,李白兄妹洗笔砚的水池现今已成村民的水井。世世代代都喝李白遗墨,虽没见再出什么诗人,但这里的人大都有了豪爽仗义古道热肠的遗传,连狗都不欺生。
  这个春意浓浓的日子,刚下的一场细雨让远远近近的一切都格外活泛。以大面积小麦的鲜绿为底色,恣意地涂抹着油菜的金黄。而团团笼笼的翠竹和行行新柳,又使风景变得更为立体。农家的院前房后,田边地角,樱花、海棠、迎春及桃李齐篷篷地炸裂开来,带着缤纷色彩和芬芳气息的炸响肆无忌惮。这时我感到,公元701年,这块肥美的土地能与李白相遇,这真是文学史莫大的幸运啊!
  一直惦记着磨针溪。这是青莲最为重要的典故。磨针溪还没走到,却邂逅了一位古稀老人。他叫肖纪洲,今年76 岁。这个满脸褶皱皮肤黝黑纯朴得像罗中立《父亲》一样的农民,一见面即以“李白的仆人”自称,立即令我仰视。与李白在同一块土地上出生,在李白的光芒照耀下长大,肖纪洲早已将李白融入自己的灵魂。陇西院、粉竹楼、太白祠、天宝山,都洒下了他许多汗水。因此,他可以准确地把握青莲的脉博,可以将李白故居的一草一木介绍得清清楚楚。那些关于李白的传说,虽然都源自农民式的想像,他都讲述得一板一眼。与好些青莲人一样,肖大爷是在为李白活着,是他们使青莲的土壤保持了一些诗歌的肥力。
  继续朝磨针溪走。我实际上正在走向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意义不能低估的拐点。青莲人说,是李白母亲到河边浣衣时一条金色鲤鱼蹦入怀中而怀有李白──这与李白族叔李阳冰的“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的说法相类似。即是这样的天才,也绝非一出母腹就一定按上帝设定的程序成为大诗人不可。相反,幼年李白谁都不看好:逃学、贪玩,可能还经常打架,让父母成天提心吊胆,生怕惹出什么祸事来。这着实让我们捏了一把汗:如此下去,李白也许只是一个豪爽的商人,一个侠义的剑客,甚至是一个滥酒的酒鬼。青莲也将永远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乡场 ,中国文学史的天空也将因此暗淡许多。幸好,有磨针溪,有那位大智若愚的老太婆。她让顽童李白大彻大悟,用一个最浅显的道理把他的理想擦拭得锃亮。于是,从磨针溪边走过的李白告别玩伴,发奋苦读,常常从世俗的青莲走进诗歌王国,经营诗意。此后才情喷发的李白,只须随意从脑中拈出一些句子,便会让青莲永远牢牢地记住。比如: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上楼诗》)又如:怪石嵯峨巧似牛,山中高卧几千秋。风吹遍体无毛动,雨打浑身有汗流。芳草齐眉难下口,牧童扳角不回头。自来鼻上无绳索,天地为栏夜不收。(《咏石牛》)寻寻觅觅磨针溪。其实磨针溪一直就在我们不远处流淌,泠泠淙淙地流淌在柳荫深处。微风轻梳细柳,农舍舞动炊烟,牛哞狗吠之声一声递一声传来。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桃李如旧识,倾花为我开。这真不愧是孕育伟大诗人酿造不朽诗歌的青莲啊。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追随李白去青莲(3)
夜色降临。我重又开始了在青莲的游走。走过那些闪烁着暧昧灯光的红灯笼,走过那些飘着浓稠粘腻的牛油气的火锅店,走过那些恨不得把磨针溪盘江河平通河甚至涪江的水族一吃而光的野鱼庄。我要走向闻得到青草味和花香的田野。
  夜晚真好。夜色让一切变得朦胧,使得那些小洋楼生硬的轮廓线也变得与竹荫树影一样柔和,颠复了白昼的青莲。它甚至填平了现代与古典、物质与精神之间的深沟大壑,使青莲迅速与青莲居士靠拢,迅速与诗仙故里的本来涵义靠拢。尤其是当我重新走近磨针溪,坐进磨针亭时,白天在流水深处看到的那些让人心烦的细节已经悄然退隐,眼前只凸显着溪水生动的波光和喁喁的细语。多坐一阵,便觉得可以嗅到诗的分子在空中弥漫,并且正在发酵为浓浓的诗意。
  一个错觉抓住了我:哪怕是像我 这样头脑板结之人,只须有一阵风来,也可借以作诗人的飞翔!真正的飞翔当然只属于李白。25岁那年,在故乡练硬了翅膀的李白唱着《大鹏赋》,一飞冲天,永远地离开了青莲。他即使经历了许多大起大落、大荣大辱、大悲大喜之后,直到肝癌晚期病困当涂,也没有停止他的飞翔。就是他的死,也是真正的大鹏式的。公元762年阴历11 月那个月圆之夜,当他饮下壶中最后一口酒,蘸尽砚中最后一滴墨,面对采石矶江中那一轮明月作最后一飞,其浪漫其诗意其惊世骇俗更让世界文学史永远要瞪着眼睛。
  月亮升起来了,升起在天宝山边。这是李白看了一辈子也吟唱了一辈子的月亮。离开了青莲,游子李白心中的故乡永远是月光皎洁的春夜。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下三巴。乡思乡愁,一回回总把李白心头撑得难受。但家乡苦远,又怕难于上青天的蜀道羁绊大鹏高飞的翅膀。因此,他只能默望天上的明月。因为月亮是故乡的符号,是故乡凝望游子的眼睛。故乡是温热的,月亮也就是温热的。那就对月而歌吧。月出峨嵋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月出鲁东城,明如天上雪。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明月看欲坠,当窗悬清光。为惜如团扇,长吟到五更。还有更让人揪心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啊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李白以为触摸月亮就触摸到了故乡。现在我们终于恍然大悟,李白在采石矶扑月而死,原本是准备投入故乡怀抱的啊。
  现在,李白已经回到故乡了。我听说他老人家是在人们为他建好衣冠冢那一天回来的。他的回家也是以一种惊天动地的方式:化作陨石从天外飞来,就落在他的坟头。
  我明白,回到家乡的李白也是不可能停止歌唱的。在这个敏感的让人浮想连翩的仲春之夜,诗仙一定就在天上自由地飞翔着歌唱着。只是,他的歌唱我们这些凡人再也无法听懂。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一个人和一个小镇(1)
乍到溪口
  目光与溪口乍一相遇,就觉得被深深触动。长期以来,因政治累及溪口,使这个本来就是江南名胜的古镇被委屈了几十年。而今,它就像一坛老酒,一旦启封就浓香四溢。
  这是羊年清明。连日来笼罩了江南的阴雨仍然下着。但这是那种沾衣不湿的微雨,似雨非雨,似雾非雾。透过濛濛雨雾,笔架山和武岭缓缓起伏,翻涌着浓浓淡淡的新绿。无数古樟、老槐、巨枫和桂树,撑起满天绿云,将参参差差重重叠叠的瓦顶半遮半掩,让镇子沉睡于缥渺旧梦。
  最牵动视线的是傍镇而流的剡溪。河床开阔,碧水如练,河中卵石历历可数。河水缓缓西去,像是一支旖旎悠长的江南小曲,不绝如缕。有石级从街沿下伸溪边,于是翘着尖头的竹排边,在凫浮觅食的鸭群旁,就有捣衣之声有节奏地响起。就在蒋氏故居的影子里,一位银发飘飘的老妇人临水而坐,无视上边熙熙攘攘的游人,专注地洗碗、淘菜。腰上是蓝花围裙;头上绾髻的也许还是少女时代的银钗。青石板上,一只精致的竹篮,盛一束豆苗,一棵青菜,还有一斤猪肉,半肥半瘦。当然,还少不了一根竹杖斜放脚边。这个溪口的特写镜头,连接起了两个不同的时代,让我看到了古今一贯的溪口人的日常生活。
  这就是曾经在李白和谢灵运眼里流过的剡溪吗?这就是湿漉漉地从古代文学史中流出来的剡溪吗?这就是光屁股的蒋介石顽皮嬉戏的剡溪吗?
  站在剡溪岸边。故意让大队游伴走远,让一位姓单的老车夫带我沿街漫游。三轮车吱吱嘎嘎地穿行于街弄,我迅速了解了哪家千层饼最正宗,芋艿头怎样才最好吃,哪里可以尝到才从剡溪捕起的河鲜。当然,他讲得最多的是关于蒋介石及其家族成员的佚事。他讲的是那种似曾听过的奉化腔的普通话。想不到,我竟是由一位三轮车夫领着走向小镇深处。
  玉泰盐铺:一个非凡人物的人生起点
  这是溪口旅游绕不开的一道门。大门临街。严实的高墙,上面露出开始残缺的青砖。墙角覆满苔痕,斑斑驳驳,一眼而知上面岁月的堆叠。左旁是幽深的通道,冷冷清清。门楣和门板面目模糊,盖了青瓦的墙檐上吊几株小草。几棵黄玉兰在墙里探头探脑。造型凝重,色调阴冷,凸显出古屋逼人的气势。也让我们感到这看似普通的江南小镇民居,严严地捂着一户非凡人家的精彩历史。
  推开那扇大门。走进一片幽暗,似乎已坠入时光深处,依稀看到了影影绰绰的旧时人物在晃动。
  这是蒋介石祖父和父亲两代人经商开店的地方。当年蒋家以卖盐为主,兼营米、酒及石灰。店铺分前后两幢。前幢三间,楼上卧室,楼下作店面;后面一幢是作坊。清光绪十三年(1887)农历九月十五日未时,蒋介石就出生在楼上东边的房间里。两岁时,因这里失火才搬至丰镐房。
  作为蒋家主要财源的玉泰盐铺两次毁于失火,一九四八年又因白蚁而坍塌。后来蒋氏族长亲自给蒋介石解释:玉 泰盐铺是出真命天子的风水宝地,因为天子没亲自住着,压不住邪,才多次被毁。你出生时,太夫人梦见仙女送金童星时被惊雷震醒,看见狂风大作,大雨滂沱,溪口到处进水。这时,一道红光闪过,风停雨住,这时正好你降临出世,可见你贵人天相。
  听族长一说,蒋介石欣然出资,按原样重建玉泰盐铺,并亲自题字刻于西边墙脚。但是,一年后蒋氏朝廷的土崩瓦解,等于是狠狠地打了族长的嘴巴。主人远去了,带走了这里的精气神,只留下幽暗与空寂,盛满大大小小的房间。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一个人和一个小镇(2)
丰镐房:演绎一个政治人物的凡人本性
  富丽堂皇,直逼侯王宅邸。庭院深深,装满蒋家故事。这是一九二九年的建筑,其时蒋介石已军权在握,全国最高权力伸手可及。可以肯定,蒋介石印像深刻的还是儿时。尽管那时的丰镐房还只是三间祖传破屋。
  溪口的乡亲们都知道,王采玉当时那个叫蒋瑞元的宝贝儿子,一生下来就是个惹事生非的小家伙。四岁时,全家团年,他忽然异想天开,想用筷子去试喉咙到底有多深。结果,筷子整根插下,小家伙两眼翻白,吓得王采玉几乎昏倒。五岁那年中秋,全家在院中赏月,他却在水缸里捞月,一个筋斗栽下去,差点淹死。六岁时,家里请来一位老塾师,因无法管住这匹小野马,只得愤愤而去。后来进学馆,照样顽皮撒野,喜欢自封“大将军”,指挥放牛娃们作战,常常打得头破血流。因凡事都好逞强占先,别人不让便耍赖,得“无赖”称号。直到十四五岁,顽劣德性才稍稍收敛。
  十五岁时,蒋瑞元娶亲了。蒋母托人说来家庭殷实的的毛家闺女,想以此收住儿子的野性。可是这个半大孩子,只是为了不让母亲生气,才忍着憋着演完拜堂的戏。好不容易听到一声“送新郎新娘入洞房”,他如获大赦,欢叫一声将头上簇新的瓜皮帽空中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