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清-第3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海上分列式”,亦仿佛陆上的“分列式”。和“阅舰式”则刚好反过来:检阅舰“冠军号”停车不动,受阅编队成单纵队,首尾相接,在“冠军号”舷侧两百米左右的地方,依次平行通过,接受检阅。



  单纵队的“一字长蛇阵”,并非海上阅兵式的唯一标准队形,多纵队也很常见——但前提是你得有足够多的受阅舰只。



  维多利亚时代的大英帝国,最爱举行海上阅兵式、特别是阅舰式了。大军出征前、凯旋后,重大战役的纪念日,女王陛下生日、即位纪念日,外国元首、贵宾访英,总之随便找个什么由头,动辄就上百艘、甚至几百艘军舰摆将出来。从锚地的高处或者飞艇上面看下去,海面上,一列列的军舰,犹如无数巨鲸浮水,几有“无边无际”之感,那真正叫一个“气势磅礴”。



  关卓凡手里,加上美国人的,拢共只有二十二艘军舰,只够玩“一字长蛇阵”。



  这就是差距,国力的差距,时代的差距。其间远近,几乎不可以道里计。



  我知道自己任重道远。但是,终有一天,我会赶了上来,高兴起来,也能够在渤海湾里,随时摆上一百几十条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军舰,以此昭示天下,中华已经崛起,其威可以加于四海。



  现在嘛,拿这二十二条军舰,给御姐做做启蒙教育,也足够用了。



  今天海上阅兵式的总指挥,是中美联合舰队司令官杜立德,副总指挥是轩军海军提督丁汝昌。



  杜立德能够在朝思暮想的“女神”面前露脸,精神抖擞,意气昂扬。“受阅诸舰准备完毕,恭请圣母皇太后检阅!阅兵总指挥杜立德”几句话,用中国话高声喊出,极其流利,连四声都拿捏得非常准确。



  关卓凡想:哪个说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老子一向认为,母语为英语的人学习汉语,同母语为汉语的人学习英语,难度是完全一样的。难不难,全在你是否认为这门语言有必要下功夫学习罢了。有必要就不难,无可无不可就难。



  受阅的二十一只军舰,“射声号“打头,排成首尾相接的一字长龙,前后两舰之间相距两链半,即四百五十米左右。舰上官兵服制鲜明,在船舷旁整齐列队站坡。



  “冠军号”距“射声号”一链许、舷角45o之时,“射声号”汽笛长鸣,管带小爱德华大吼:“attention!right…dress!”



  舷旁站坡官兵,“刷”的一下,足跟并拢,举手行礼。其余岗位水兵,则昂首注目“冠军号”——此谓之“注目礼”也。



  此时的圣母皇太后和关爵帅,并立于舰桥之端,海风拂体,大氅飘扬。但见:蓝天碧海,巨舰硕帆,男人英武挺拔,女人窈窕飒爽,凭栏并立,真有神仙眷侣之致、昂首穹外之概!



  舰桥狭长,其余“随侍”人员,在圣母皇太后和关爵帅身后,依次站立;舰桥下方,“冠军号”官兵,沿舷列队,齐整站坡。这一上一下,众星烘月,舰桥之端的两位领导同志,愈发显得宝相庄严、神采飞扬了。



  “阅舰式”正式开始,关卓凡不能再和御姐交头接耳,不过,之前他已经同御姐交代过了:轩军海军和陆军不同,口令是华洋并用的。比如,“attention”谓之“立正”,“right…dress”谓之“向右看齐”,云云。这些叽里咕噜,御姐自然还记不清爽,不过也没啥关系,离得这么远,海上风又大,她也听不清爽小爱德华喊了些啥。



  “冠军号”逐渐接近受阅编队,舷角近零,两舰即将相交,关卓凡行礼,慈禧举手致意,“射声号”官兵高呼:“乌拉——!乌拉——!乌拉——!”



  海面辽阔,风声隐隐,听起来,口号声不如陆地上那般清晰,但一样的激昂、一样的动人心魄。



  这两个字,入耳即血热,是圣母皇太后最爱听的两个字呀。



  “冠军号”驶过“射声号”,舷角变成135o时,“射声号”的汽笛短鸣两声,小爱德华再次大吼:“eyes…front!”



  向前看,礼毕。



  如是者二十一也。



  *(未完待续。。)
第一三二章 可惜我不是男人
  



  



  



  



  …乱清132…123读



  



  



  



  



  



  



  



  



  



  



  var NovelID=1110622



  



  



  



  



  支持本站支持作者;每天投上分享一票;分享是一种美德:
第一三三章 变阵
  “海军中将号”紧跟“射声号”之后,急速右转。接着是“马里兰号”、“杰斐逊号”、“密西西比河号”……



  如果能够乘坐飞艇,从空中俯视的话,二十一只军舰组成的单纵队,正在进行九十度大拐弯的景象,是十分壮观的:蔚蓝无垠的海面,被划出了一道巨大的弧形白色裂隙,前后绵延数海里之长;数十道黑烟自白色水带上升起,翻翻滚滚,直冲天际。



  最后一只“弗吉尼亚号”也转过弯来之后,二十一只军舰首尾相接,连绵一线,“一字长蛇阵”摆成了。



  和之前“阅舰式”、“海上分列式”不同,受阅编队距“冠军号”较远,舰和舰之间的距离也更近,因此,二十一只军舰都在视野之中,磅礴一线,更觉气势无两。



  “千里镜”中,慈禧看到:所有舰只,舷侧的“炮窗”全部打开,每一个“炮窗”里边,都伸出了一个黑洞洞的炮口。



  她的心里,不禁隐然生寒。



  关卓凡在旁边给她算账:单是“射声号”,一侧船舷的火力,就有“一百一十磅阿姆斯特朗后装线膛炮”两门,“六十八磅前装滑膛炮九门”,“四十磅阿姆斯特朗后装线膛炮”一门。



  加起来,共“八百七十二磅”,相当于七十二门“十二磅拿破仑炮”——就是太后您在小站看“演炮“的那种炮啦。



  这只是“射声号”全舰火力的一半——啊,不对,臣说错了。不到一半。远不到一半。舰艏、舰艉,各有一门“一百一十磅阿姆斯特朗后装线膛炮”,还没有计入呢。



  慈禧心想:这只是“射声号”一只船的火力,它后边可还跟着二十只船呢,都拢在一块儿……



  心中悚然:这……真正叫“灭国之威”啊。



  御姐没想清楚的是,“后边还跟着”的二十只船,并不能都和“射声号”相提并论,比如“弗吉尼亚号”。只是条后勤船,火力其实是非常有限的。不过,说“灭国之威”,大致也差不到那里去。



  再说,还没把身处的“冠军号”算进去呢。



  “一字长蛇阵”之后,是“双龙入水阵”。



  “‘双龙入水’?嗯,这个名字有趣。”



  “回太后,这‘双龙入水’的阵法,乃英国名将纳尔逊所创,号称‘纳尔逊秘诀’。臣给太后回过:嘉庆十年的时候。法兰西、西班牙联手,和英吉利打过一场大海战。纳尔逊为此役英军主帅。此役,英军之所以能够大胜法、西联军,便颇得此阵法之利。”



  这几句话,不是关卓凡忽悠御姐。



  所谓“双龙入水”,即我舰队成双纵队战斗队形,和敌军的单纵队战斗队形,形成九十度直角,垂直楔入敌阵,将敌舰队一分为三,使敌前卫、中军、后卫彼此不能相顾,然后各个击破之。



  嘉庆十年,即1805年,英国舰队在西班牙特拉法加角外海,堵住了法、西联合舰队。在这场风帆战舰时代的巅峰对决中,英军统帅纳尔逊审时度势,别出心机,变单纵队为双纵队,改平行对轰为垂直楔入,大败法、西联合舰队。此役过后,法国海军精锐尽失,拿破仑征服英国的机会一去不返,英国海上霸主地位从此不可动摇。



  不过,“双龙入水”的阵法,是个异数,不是什么人都能玩得转的。因为直接楔入敌阵,敌我彼此距离太近,在冲乱敌阵的同时,自身风险亦随之大增,甚至可能遭遇最残酷的接舷战。



  关卓凡没有告诉御姐的是:特拉法加海战中,纳尔逊就是在接舷战中被法军的狙击手射中,战斗尚未完全结束,便伤重不治了。



  某种意义上,“双龙入水”是一种逆潮流的“复古”战术。随着战舰的速度愈来愈快,操控性愈来愈好,火炮威力愈来愈大,复制纳尔逊的成功的概率愈来愈低。所以,英国人虽然以此战法取得了特拉法加海战的辉煌胜利,但《战斗教范》里面的,依然是“一字长蛇”,而不是什么“双龙入水”。



  不过,这个“双龙入水”,虽然不是海军的主流战斗队形,但一条长长的舰队一变为二,拿来给御姐“演阵”,还是好看得很,所以,依然被列入了演习计划之中。



  制定演习方案的时候,关卓凡表示,要“以双纵队战斗队形,向纳尔逊勋爵致敬”。乔百伦、柯烈福、海曼奇、狄克多等一班英国顾问听了,大为激动,纷纷表示,亲王殿下做出的,是“英明而高尚”的决定。



  汽笛长鸣,受阅编队开始“变阵”了。



  “射声号”后面的“海军中将号”,首先左转,驶出编队,和“射声号”并列,担任下风纵队的长官舰,两舰相距两链左右;接着,原“海军中将号”后面的“马里兰号”前移,填补上风纵队中“海军中将号”留下的位置;再次,“马里兰号”后面的“杰斐逊号”左转,驶出编队,排在“海军中将号”之后,成为下风纵队的次舰。



  上风纵队中,“密西西比河号”前移……



  如此这般,这般如此,直到“弗吉尼亚号”前移到位,单纵队战斗队形便变成了双纵队战斗队形:上风纵队,“射声号”打头,共十一只军舰;下风纵队,“海军中将号”打头,共十只军舰。



  “一字长蛇阵”变成了“二龙入水阵”。



  海面上,汽笛长鸣,黑烟滚滚,巨舰往来;“冠军号”前舰桥上,关爵帅在“磁盘”上纵横捭阖,一众“舰船”,穿花蝴蝶般,左转前趋,无不如意。



  圣母皇太后慈颜大悦,连连点头:厉害,厉害!



  慈禧的兴奋,不仅仅是因为觉得“厉害”,更是因为:这么“厉害”的“阵法”,我一个女人家……居然看懂了!



  关卓凡准备的这套“兵棋推演”,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双龙入水”之后,今天要演练的第三种、也是最后一种“阵法”,叫做“大雁展翅”。



  这个“大雁展翅”,其实就是铁甲舰时代海战主流战斗队形之一的“雁行阵”。



  本时空,首创“雁行阵”——至少是“首创者之一”吧、并因此而载入煌煌史册者,关爵帅卓凡是也。



  *(未完待续。。)R527
第一三四章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雁行阵”,也叫“楔形阵”。一舰居中,分队其余舰只两旁排列,形成倒“v”字的队形,犹如雁行长空,因此得名“雁行阵”。



  这种“阵法”,迄今为止,从未在实战中使用过,美国人没用过,保守的英国顾问们更加是兴趣缺缺。



  在演习中加入这个“阵法”,主要出于关卓凡的主张。



  关卓凡声称,他的灵感来自纳尔逊勋爵的“双纵队战斗队形”。不过,纳爵爷的“双龙入水”,我舰队垂直于“一字长蛇”的敌舰队,接敌过程中,主要靠首舰的舰艏炮击敌,火力实在是弱了一点,能否成功楔入敌阵,过于依赖主帅的指挥能力。这个,非英明神武如纳勋爵者不能办啊。



  还有,这种“阵法”,对整支舰队的纪律、素质、通联能力,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这个,亦非大英帝国皇家海军不能行啊。



  为了降低难度,我觉得,是否可以对“双龙入水”稍稍做个调整?你们看啊:合二为一,变“双龙”为“雁行”——如此一来,接敌过程中,虽然还是主要以舰艏炮击敌,但整个分队所有舰只的舰艏炮都可开火,火力大大增强了;另外,分舰队所有舰只,彼此可见,距离也近,通联就会容易许多啦。



  嗯,各位以为如何呀?



  关卓凡的马屁,拍得几个英国佬晕乎乎的。乔百伦说道:“亲王殿下的想法很有创意,我非常欣赏。不过,受阅编队一共二十一艘舰船,若摆这么个……哦,‘雁行阵’。这大雁的两只翅膀,每一只就是十艘舰船,这个……会不会太长了一点?如果因而运作不灵,反为不美啊。”



  关卓凡连连点头,说道:“将军的看法很有道理!这样吧。咱们把受阅编队分成两个分队。一个分队摆一个‘雁行阵’——如此,大雁的翅膀就是五艘舰船,不算太长了;然后。一阵在前,一阵在后,如何?”



  呃,好像还是长了一点……



  还长?靠,那咱们就把受阅编队分成三个分队。摆前、中、后三个“雁行阵”。一支分队七艘舰船,一只大雁翅膀三艘舰船,这样,总可以了吧?



  嗯……可以啦。



  于是,划时代的“雁行阵”,便“大雁展翅”,横空出世了。



  中美联合舰队天津演习半年之后。关卓凡对利宾说的“必有一战”的普鲁士、奥地利俩兄弟,终于正式开打。普奥战争中,意大利和普鲁士结盟,对阵奥地利。意大利海军大举进攻奥地利治下的克罗地亚利萨岛,人类历史上第一场大规模铁甲舰海战爆发了。



  这是一场和关卓凡有密切的“间接联系”的海战。



  第一。“冠军号”——原名“翁贝托国王号”、“射声号”——原名“杜里奥号”,这两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