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清-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军的后路,但自身却受到常熟方向吴建瀛的建字团威胁,无所作为。李秀成这才不得不将防线收缩到苏州城附近,真正的苏州城攻防战,终于开始了。



  太平军守城,一向有“守险不守陴”的说法,意思是精锐兵员,不放在城内固守,而是在城外依托险要地形,筑起堡垒要塞,用以据守。



  苏州城外,并没有值得一提的山川关隘,但却有河流水泊环绕。太平军凭河修筑了长墙,墙内又筑大石垒和土营上百座,南自盘门,北至娄门,联络一气。城内的兵营,开挖大地窖作为存兵之所,上面用数层厚板覆盖,再堆上土层,用来抵御官军的炮击。



  太平军在苏州的守军,集中了五万余人,大部分都是谭绍光、郜永宽等“九太岁”的部下。官军几近合围,他们也心知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因此抵抗得异常坚决。



  关卓凡的大营和轩军的总粮台,设在了苏州城西南面的木渎镇。旁边的灵岩山上,曾有吴王夫差替西施修建的别宫“馆娃宫”,又有在紫石山上所筑的姑苏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源源而来的木材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渎,“木塞于渎”,木渎之名便由此而来。这个人杰地灵的镇子,人才辈出,大名士范仲淹大约是里面最杰出的一位了。



  本来是才子佳人的地方,现在自己却统帅大军,在这里打仗,关卓凡不能没有感慨。



  在苏州以南的轩军,是张勇的马队、福瑞斯特的洋枪团、伊克桑的克字团、姜德的德字团,以及刚刚从昆山调来的建字团的魁字营,合共一万三千多人,另有曾秉忠所带的绿营和练勇三千人。刘郇膏的中军营和图林的亲兵营,因为要拱卫大营,还没有算在其内。



  另有一件利器,是轩军水师的炮艇。木渎是太湖通往苏州的水道枢纽,金台号和百粤号这样的大舰固然进不来,但其余四只各载有两门炮的汽轮,在河上却可以畅行无阻,不仅可以发炮轰击,而且可以载一什三十名兵,作为登陆船来使用,随处突袭,最是灵便。丁汝昌带了这四只炮艇赶到大营来参见关卓凡的时候,便请求亲自率艇参战,让水师也立一份功。



  “老总!”丁汝昌笑嘻嘻地请过了安,“这一回,水师没给你丢人。”



  何止没有丢人,简直是漂亮至极,现在苏南能有这样的局面,靠的还是水师的这一场大捷。不过对于丁汝昌的请求,关卓凡却不肯答应,不为别的,就为一将难求。炮艇在内河行驶虽然灵便,但也易受来自两岸的枪火攻击,万一因此出了什么意外,把这样一个优秀的将领丢了,不划算。



  “功劳也要留给别人一点儿。”关卓凡哈哈一笑,先把水师的功劳赞扬了一通,才说正题,“你给我把唐正财看好,不要让他再冒出来捣乱,就是功劳。”



  “老总,可惜你要打苏州,”丁汝昌不无遗憾地说,“不然让伊克桑和我联手,由李朝斌策应,我准定能把唐正财的西山岛替你拿下来。”



  “有什么好打?只要苏州一破,唐正财自然就降了……蛙跳战术,知道不知道?”



  “蛙跳战术?”丁汝昌敬畏地看着老总,“标下不知道。”



  关老总心中暗笑:你是不知道,麦克阿瑟就多半知道。



  (晚上还有一更,大吃大喝一顿之后,继续码字!)



  *RS
第一零四章 苏州之战
  双方在苏州的攻防,自然是围绕着城外的长墙和石垒展开。南面的轩军打得固然激烈,北面的淮军也没有闲着。李鸿章麾下的四大总兵,除了刘铭传摆在后面作为策应,同时对常州无锡方向,做一个防备,其余的程学启、张遇春、郭松林,三路齐进,各率本部兵勇,连日猛攻。这其中,又以中路的程学启打得最为凶狠。



  像轩军吴建瀛的建字团一样,程学启的“开”字营,也是太平军的底子。他是安徽桐城人,在太平军大将叶芸来的部下。曾国荃围攻安庆时,程学启固守于北门之外,打得湘军寸步难进。曾国荃一筹莫展之下,用了谋士孙云锦的一条计策,派人把程学启的养母抓了起来,拿她亲儿子的性命为质,逼她化装成乞丐,偷入程学启的营盘去说降。



  程学启对这个养母一直很孝顺,这一下,弄得左右为难。送走了养母,正在犹豫不决的时候,却被叶芸来侦知了这件事情,派了八名亲兵,持令箭来召程学启入城。程学启大惊之下,情知入城就是一个死,于是召集了百多名铁杆心腹,连夜冲破营门,直奔设在北门外三里处的湘军大营。



  黑夜之中,情况不明,守营栅的湘军哪敢开门?程学启眼见得后面追兵将近,情急之下,将刀掼在地上,双手猛撼营门,大叫道:“我是程学启,来降九帅,因为后有追兵,不得不携带兵刃。若是信得过,就放我进去,若是信不过,就请九帅一炮打死了我,免得落在贼人的手里!”



  这一喊,惊动了营内的主官——曾国荃的弟弟曾国葆。他光着脚跑出来,下令开营,把程学启这一百多人收容进来,这才让他们逃过了一死。



  收是收了,但逼程学启投降,本来只是一个权宜之计,因此曾国荃虽然替程学启补满了一营人,但疑虑仍深。湘军围安庆,是内外两道壕,内围城池,外拒援兵,其中又以外壕最为深广。曾国荃把自己的部队放在两道壕沟之间,却偏偏把程学启的部队放在外面。



  这样的话,有太平军的援军来冲击,总是由他首当其冲,而湘军每日供给他的两餐饭,都是算准人头,用特长的竹竿,高高挑过壕沟,送进他的营寨中,如果不够吃,则多一份也没有。



  程学启也没有办法,只得靠苦战来求生,也就养成了“开”字营格外坚忍和凶狠的作战风格,然而心里面那种不被信任的痛苦,无可宣泄,夜夜在自己帐中偷偷痛哭。等到开字营被拨给了李鸿章的淮军,才终于算是出了头,他心中感激,这回打苏州便格外用命,要替李抚台争这个头功。



  淮军要替李鸿章抢功,轩军同样也要替自己大帅争面子。丁世杰把几位主官叫到一起,要拿出破城的办法来。



  “现在是摆明车马,就看谁先破城。程学启在北面打疯了,我们也得再抓紧,不然若是替大帅丢了面子,我们几个都没脸活了。”



  要想破城,得先打破城外的长墙跟石垒,而墙外的那条护城河,是最大的阻碍。



  “丁军门,我手下那个营官展东禄,出了一个主意,”伊克桑说道,“你看看,行不行?”



  展东禄出的主意,是轩军也筑墙,利用夜晚的时间,在靠近河岸的地方,抢筑起几段掩护墙,把炮位抵近河岸,直接压制对面的火力,然后搭浮桥,过河抢垒。



  “哦?他会搭浮桥?”



  “会,不过护城河的中间,得有支撑才行……”



  拿什么来支撑,一下子就想到了,于是当天下午,轩军的前线火炮,忽然火力全开,连续放了两个钟头,把对面太平军的墙垒打得千疮百孔。一入夜,全军搬石挑土,在护城河南面筑起了几道长约十丈的简易护墙,每道墙都堆了七八个炮垒,将八磅的野炮推了上去。



  这一下,距离近得多,准头也就好得多了。



  到了天亮,太平军见状大哗,双方以枪炮隔岸互射。太平军也有洋炮,但是操炮的技术和开花弹的数量,都没办法跟轩军相比,打到下午,不惟长墙被打破了几个缺口,而且正面的七八个大小石垒中,大炮亦渐次被打哑,剩下还能发射的,已经不足半数。



  轩军方面,吃亏在简易的掩护墙毕竟不够坚实,因此损伤亦很大,但战术意图无论如何是达到了。剑眉星目的展东禄,把他那一营人分作两半,摆在离掩护墙大约五十步的地方,一半人持着门板、油麻、钉锤、大木枝等搭建浮桥的物料,另一半人持枪蹲踞于地,是准备冲锋的敢死队。



  到了下午四点钟的样子,双方的炮火渐渐稀落下来。展东禄看了看洋表,下令准备。没过多久,果然便听见西边河道上传来一阵突突突的响动,继而便看见三只汽轮冒着黑烟,不管不顾地向这边全速驶了过来。



  太平军的阵地上,又是一阵大哗,虽然还不知道这三只轩军的炮艇要做什么,但是这样亡命而来,必定不是好事!于是纷纷从长墙之后冒出来,开枪射击。



  在这样狭窄而毫无遮蔽的护城河上行驶,还真的是亡命之举。艇上几乎看不见兵士,两门炮亦不做还击,只是一味地向中间冲过来。而轩军的一方,炮火亦忽然猛烈起来,要替这三只船,做一个掩护。



  冲到预定位置的只有两只,另一只艇上的三名舵手,先后被乱枪打死,汽艇也一头撞在了河岸上。



  不过两只已经够了!展东禄大喝一声,五百多名轩军的士兵绕过掩护墙,发一声喊,舍命向河岸冲去,将手里的大木枝先搭在汽艇上,由汽艇上冒出来的人,以油麻捆扎,然后这一边将木枝钉死在地上,将门板一块一块地铺了上去,继而如法炮制,以汽艇为支撑,将木枝搭向对岸。



  这是在搭浮桥!太平军终于明白了轩军的意图,但石垒中的炮,打不到这里,只有不顾对面炮火的压制,从长墙后拼命向中间的浮桥射击,希望能拦阻浮桥的搭建。



  对于轩军来说,这就是拿命在换了。两只汽艇旁边的河水,已经被鲜血染红,上百具尸体漂浮在河里,艇上亦扑倒了足有一层人。



  不过浮桥毕竟还是搭成了!负责冲锋的三百人,狂呼着踏过两道浮桥,从早已轰开的缺口透入长墙,以刺刀对付墙后惊慌失措的太平军,很快便占据了左右二三十丈的一块地方。待到克字团的后队源源过河,太平军就连石垒也守不住了,正面的两个大垒,四个小垒,皆尽被轩军攻破,被围杀在垒中的兵士,总有千数之多。



  这一下,环绕苏州城的最后一道防线,被打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陆续过河的轩军,是克字团整部和洋枪团的三个营,野炮也一门一门地运过河去。第二天,顶过了太平军的两次反冲锋,算是把“滩头阵地”彻底扎稳了。



  正在兴高采烈的时候,关大帅却忽然传来两条命令,一是命丁世杰约束各部,把攻势放缓,这几天打个样子就好,让部队先休整一下,二是命郑国魁即刻回木渎大营。



  丁世杰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军令如山,哪敢违背?郑国魁更是当天下午就赶回木渎,到了轩帅的大帐,报名参见。



  “郑国魁,上一回在青浦,你跟郜永宽他们打过交道了。他最后能够开城投降,你的功劳不小。”



  “国魁不敢当,这都是大帅的栽培和提拔。”已经升任了建字团副团官的郑国魁,恭恭敬敬地说。



  “嗯,苏州打到这个地步,想来他的心里亦有数,终归是守不住的。”关卓凡的声音很平和,娓娓道来,“现在城北的淮军拼了命的打,咱们轩军这几天倒是抬了抬手,为的是能让他喘一口气,好好琢磨琢磨。他是聪明人,这一节,想必能看明白,你不妨再跟他联络联络,看看他有没有什么‘想法’。”



  (除夕之夜,祝各位书友新年快乐!拜年的话先不说,狮子把认真码字当做新年礼物~)



  *RS
第一零五章 郜永宽 (初一拜年了!)
  收到郑国魁递过来的话,郜永宽动心了。



  郜永宽是郑国魁的同乡,自然也是湖北人。他的部下,多是两湖安徽一带的兵,不在太平天国“老兄弟”的范畴之内,于是在供应上和封赏上,以往也不免会遇到一些差别对待。现在苏州被轩淮两军夹击,外围墙堡次第攻破,他已经感觉到,苏州要守不住了,天国的气运,只怕也延续不了多长时间。



  既然如此,何不趁着坐拥重兵的时候,跟朝廷讨价还价,为自己和手下这些“把弟”讨一份前程?毕竟现在苏州的守军,大部分都是他们的部队。



  这个主意打定,便派人私下回复了他这位“五舅”。郜永宽有这样的意思,是天大的事,郑国魁不敢专擅,立刻到木渎来禀报关卓凡,再把关卓凡交待的话,带去给郜永宽。如此往来两趟之后,郜永宽终于表示,愿意亲自到木渎,面见关大帅,以表诚意。



  跟郜永宽一起来的,是“九太岁”里的老三,康王汪安钧。他们两人换了一身普普通通的黑布夹袄,不带随从,由郑国魁陪着,在苏州城外一个叫枫泾的小渡口,乘坐轩军水师的汽船,漏夜来到了木渎。



  两个人敢于孤身入营,这样的胆气,让关卓凡颇为佩服,同时也可以见得他们确有投降的诚意。



  关卓凡的中军,设在镇内的一所祠堂。图林的亲兵营在祠堂外十丈的地方就开始下警戒,剽悍的卫兵像两溜墨线,一直排到祠堂二门之外。大堂的门口,则是四名六品服色的材官在站班,郜永宽和汪安钧一到,图林毫不客气地把这两位太平天国的王爷又上下搜检了一遍,才亲自带了他们入内来见大帅。



  关卓凡却是意外的客气,站在门内相候,一见二人进来,热情地迎上前去,连郜永宽要给他请安,亦都不许,搀了手,亲自送到一侧的椅子上坐定,这才笑着打量起这两个人。



  郜永宽中等身材,浓眉大眼,生得很壮实,双肩极阔。汪安钧高瘦,但放在膝上的一双手,骨节突起,遒劲有力,显是握惯了刀枪的人。两人的眉宇之间,都有一股凶悍之色,亦有隐隐的戒备之意,虽然极力掩饰,但心情紧张之下,仍会不自觉地流露出来。



  关卓凡心想,看来“九太岁”的凶名,所传不虚,不过他的话说出来,却很温和。



  “郜将军,汪将军,我久仰你们的大名,今日才有缘相见,幸何如哉!”关卓凡微笑道,“两位敢孤身进我的大营,可见不脱英雄本色,我佩服得很。”



  郜永宽是“纳王”,汪安钧是“康王”,但这些称号,乃是伪封,因此在这样的场合中,喊他们将军,算是一种变通的称呼。



  “不敢当。”郜永宽和汪安钧,都在椅子上欠了欠身子,由郜永宽作答,“上一次在青浦城,没有福气能当面拜见大帅,到今天才算补上了。”



  这说的是第二次上海战役中,郜永宽被轩军困在青浦,无奈投降的事。他主动提起来,倒让关卓凡没有想到。



  “我一直敬重郜将军的威名,那样的情形下,倒不便相见了。”关卓凡笑着说,把郜永宽又捧了一捧,意思是你那时候是个俘虏,见面不免尴尬。



  “所以我今天特来拜谢大帅的不杀之恩,”关卓凡这一连串的做作,终于让郜永宽放下了出入大营时的那份紧张,“永宽决意率领苏州城内的四万部下,反正投效!”



  终于切入正题了。关卓凡微微颌首,却没马上答话,沉吟了半晌,方才开口。



  “郜将军,你这句话,是出于真心?”



  “我敢来见大帅,自然真心诚意。若是大帅不信,永宽愿意断指明誓!”



  “不必如此,我自然信得过郜将军的话。”关卓凡点头道,“只是李抚台的淮军,就在城北,你为何不去找他,倒来找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