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解救中国企业的十大定律:崩溃-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能亏3个亿,银行就可能釜底抽薪单方面撕毁信贷合同,客户群体会趁火打劫停止正常往来,公共服务部门断水断电,公检法不请自来,最后一定会把20个亿的连带损失砸在它身上。这种崩溃就不单是一个企业的崩溃,更是信用制度和商业文化的崩溃。
  民众有一种好奇心理,将企业失败看做娱乐节目,不愿意从失败当中研究什么教训,只是先怨天后尤人,满足于一点非常肤浅的解释。于是,中国商人或者民族缺乏历史记忆,同样的企业失败往往是低级错误的不断重复。
  范棣:企业家要避免在崩溃中成为一只苍蝇的话,形成一个良好的心态很关键。这里,我还是说一个故事,一件真事。
  在上世纪30年代,印尼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个小姑娘,14岁就从农村到城里给人家做保姆。离开村里的时候,身上带了5个卢比。干了20年,从保姆、清洁工、纺织工、工厂经理到业务主管等等。35岁的时候开始创业,干了30年,成为印尼的一个富豪,有百亿卢比的身价。在她65岁的时候,与几个很强的国际企业竞争一个很大的能源开发项目,她倾其财富投注于项目中,当时所有人都认为她不应该那样,风险太大,没必要。结果她最后胜了。之后,有人问当时她是怎么想的。她说,当初从农村出来的时候,身上只带了5个卢比,如果失败了,全军崩溃,她只不过失去了当初的5个卢比和一些利息而已。她要做的事情无非是找回那5个卢比。
  

难道失败是一个道德与人品问题吗
这是一个5元钱的心态。作为一个企业家来说,对于成败,也许不必太过于看重。你刚才讲得很对,中国的企业家把成和败看做是生活的唯一标准,这是很可怕的。因为成和败都是一个常态,你不是成,就是败。中国人胜了就是鸡犬升天,败了就一败涂地,全部完蛋。大部分中国人把败看成一种可耻,把失败当成一个道德问题。如果我们的企业家不能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去看待成败,就很难有一个正常的心态来对待危机。
  一个企业家在崩溃的时候,应当超脱名誉、地位、财富得失来考虑问题,最大限度地冷静面对问题,承认失败,接受可能的最坏的结果。有了这个心理底线,把处理危机当做一个正常的任务,防止崩溃的底线就有了。对崩溃的心理防线有了,就会重新在心里建立起信心。
  王巍:大部分中国人由于没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信仰,所有的计较都是以在现实中的成就为最高成就,往往是单向思维,只能成不能败,而且只能是一天比一天好。内心里也不接受周期性,弄得大家心理紧张。
  我有一个朋友,他当年在海南做房地产做得很大,曾经是海南航空的个人最大股东。但是后来海南房地产泡沫中他的损失非常大,立即从亿万富翁变成负债累累。很多人纷纷卷款走了,到处躲债。他也欠了很多钱,但不回避事实,而且在此后的十年里始终努力还钱。他曾在北京的一个地下室里开了家日用家居商店,还尝试做一个上市公司的老总。经过大风大浪后,他的心态就很平和。他说人要学会做虫,虫将来会发育成龙。不要整天做龙,龙就不可能成虫了。
  能接受失败在中国尤其不容易,因为整个社会环境是谴责失败者的。成则王侯败则贼,企业失败往往被看成是人品的失败。这种苛求给企业家的心理带来巨大的阴影,压力空前地大,家庭没法帮助,同事不能谈,竞争对手更是不行,很多人由此而自杀。从报纸上的消息看,仅仅因为竞争对手的销售形势较好,上海大众桑塔纳汽车的老总就跳楼自杀了,他承受不了这种挫折。没有一种更高的信念,每个人都会是脆弱的。
  范棣:而且中国有些企业家特别自恋、自怜,整天觉得自己可怜、孤独,其实一半是心态问题。
  王巍:他没有一个正常释放的心理平台,就容易走偏路,苍蝇乱转,病急乱投医。
  

急小一定自乱大局
范棣:苍蝇行为的第一个问题是急。企业处在崩溃的时候,当然谁都急。但事实上,正是这个时候急不得。企业在崩溃的时候,所有的问题都是急事,没有一件事是小事。什么是真正的大局,在急的时候大多数人可能搞不清楚。很多时候,大事情是被小事情急出来的。好像刚才的例子,儿子出事了,做父亲的当然急,但是他忘了大局,结果以错治错,反而造成了更大的问题。
  有一些企业家在风光的时候非常豪气、神采飞扬、信心十足,但是一遇到危机,特别是面临崩溃的时候,就立即打回原形,说话低三下四、十分谦卑、信心动摇。这种两面性就充分表现出来了。听到好消息就来精神头,听到坏消息就打蔫,信心随着心情左右摇摆,以致自乱军心。谁跟他说话都有用,谁跟他说话也都没用,这种变化是非常可怕的。当企业家处于这种状态的时候,其决策就必然像苍蝇一样乱哄哄的,不崩溃才怪。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自以为是必定失掉远谋
王巍:苍蝇行为的第二个问题是自以为是。在企业风光的时候,企业家渐渐养成了一种自以为是的判断习惯。这种判断习惯在企业好的时候也许不是什么问题,但到了出现危机的时候,这个判断习惯就完全可能导致战略失败。胜利时候的一套打法与经验,完全不能应用于失败的时候。很多企业家为什么一遇到危机,企业就几分钟完蛋?正是因为他仍然使用胜利时候的自以为是的判断习惯。
  我有个朋友叫姜伟,当年创办了飞龙集团销售保健品,是国内闻名的少壮派民营企业家。1994年最火的时候据说签了向韩国出口2亿美金的单子,而且卫生部长还专门接见了他。那个时期我希望帮他上市,就专门到沈阳找他。但是,等了几天都请不出来。我只好通过当地税务局局长找到他,在沈阳最昂贵的酒店请客。他大摇大摆地上来就讲前几天卫生部长如何找他,又是几个证券公司的一把手他都不想见,言外之意是能接见我这个副总级别的是给了税务局长很大的面子。而且,他根本不正眼看我,只是志得意满地说,我现在是什么欲望都没有了,挣钱的欲望没有了,当官也不想当了,山珍海味已经全吃完了,连性欲都没有了。看他当时那种骄狂的态度,让我立即打消了讨论的念头。
  手里拿着他秘书递来的名片,我一字一顿地说:姜总,一直久闻你大名,我是做投资银行的,全国跑遍了,阅人无数。听了你一番话我就明白了,你是我所见到的企业家里面素质最差的一个。这句话一说,气氛一下子凝固了,特别是税务局长十分尴尬。我接着说,看看你的名片,“飞龙集团终身执行总裁”,据说你还读过大学,你不觉得这是一个笑话吗?飞龙集团是刘文彩的地主庄园吗?你居然还是沈阳市最优秀的青年企业家。听说你妈妈做营销,你妹妹搞财会,这是个正经八百的优秀企业吗?我看这无非是个家庭作坊。就这样的一个企业,你还认为做成了大企业?今天咱们初次见面,感谢你赏光,单我先买了,你慢慢吃,我先走一步,以后有机会,也许我们还会见面。说完这个话,我站起来就走。他当时就愣在那了,局长赶紧拦住我。姜伟反应过来后,高门大嗓地喊起来:怎么着?怎么着?骂完我就走了?有这么干事儿的吗?有种的咱们先喝酒。他上来与我先干了一大杯白酒后说,这么多年没听人骂我,你骂得我舒服,我今天就交你这个朋友了。不管你说得对和错,我就认你这个朋友了,我就需要人骂。这是我当时的第一个民营企业客户,也是这样一个草莽企业家的状态。
  后来到了2001年,当时北京有个股票市场的庄家叫吕梁,股票亏空几十个亿,接近全线崩溃。他同时控制了几个上市公司,非常急切地希望我能立即接手,托管其中两个医药类上市公司。经营公司并不是财务顾问的工作,我就推荐了姜伟来参与重组。姜伟非常兴奋,连夜与吕梁这个资本高手讨论伟大的产业整合梦想。彼此大谈了几段毛泽东的语录,就算建立了精神上的战略联盟。姜伟立即把我这个财务顾问抛到一旁,风风火火地冲到上海接手公司。但他未料到吕梁从从容容地料理了后事,玩了个人间蒸发。最后这事也没有做成,姜伟在媒体上连呼被吕梁骗了。看上去,姜伟大大咧咧地经常犯类似抢注“伟哥”品牌这样的低级错误,但是同样这个姜伟却在十年前就在《中国企业家》杂志上发表了《总裁的二十大失误》的反省文章,成为企业家理论思考的重要先行者。这种冷静的头脑和江湖手段的双重性,同样在众多的民营企业家身上表现了出来,这就是这个时期中国企业家群体的一种独特表现。
  我们必须意识到,就是这些草莽企业家和充斥在市场初期的江湖经验,构成了中国20多年来震惊世界的高速增长的部分经济基础,泛泛的批评或笼统的吹捧都无法代替我们亲身参与其中所能体会的东西。也许从历史的角度看,我们并不特殊,西方市场的早期也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经过上百年的洗礼与打磨,我们才能看到所谓西方经典管理的规则与文化。我们的讨论也在建立一个本土的观察坐标,至少我们体会了差距,或者准确地讲是差异。
  

忙中出错源于心态失衡
范棣:苍蝇行为的第三个问题是慌。慌乱致使企业家忙中出错,大局崩溃。忙中出错,就是说,不看大局,急忙干事,反而事情做得越多,问题就越大。所以,忙不一定是好事。特别是在企业处于崩溃边缘的时候,不能太忙。为什么会忙中出错?因为第一是心急不看路,第二又自以为是。这两种条件下,事情越做越乱,越做越错。在这方面,有太多企业的经验教训可以总结。
  要想避免忙中出错,就要使自己慢下来。越是急的时候就越不能急。企业家要想做到这一点,端正心态最重要。避免崩溃的首要方法,就是从内心构筑自己的心理防线,心态要正确。有一些人总习惯为失败寻找借口,希望别人把失败或者企业的崩溃看做是一个意外的情况,不是自己的错误。在这样一种心态下,当企业出现了问题的时候,他不是集中精力停止损失的继续,而是把时间花在试图挽回损失上面,停留在纠缠过去的看法方面,耽误了时间。正确的心态是,承认错误,接受教训,向前看。
  王巍:“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个人早晚都要死,这大家都接受,但是做企业的就理解不了这个道理。企业也是这样,市场经济的成熟是由千百个企业家一代一代地接力才能完成的。一个产业的整合,也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不可能一蹴而就。
  比如水泥行业,中国的30000家企业整合到500家需要十年,500家整合到30家又需要十年,30家变成五大企业寡头可能还需要十年。你什么时候进入,这是一个战略判断。太早,就为别人做嫁衣了。比如德隆集团辛辛苦苦地将新疆水泥厂整合到1000万吨的级别了,现在鸡飞蛋打,被别人轻松接手了。太晚,有可能没有你的机会了。你要搞企业,推动产业整合,心态必须好,要准备做铺路石。所有企业都是给下一代传棒的,包括比尔·盖茨也得给下一代交班。百年以上的五百强企业只有通用电气一家了,其他都死掉了。每个企业最终都要消失的,企业家只要要求你的过程更精彩就可以了。我要把这个浪打得更高更大,反射更多阳光,推进得更欢快就行了。但是这个浪之后,你就会无影无踪的。消失得非常惬意,像哲学家罗素所称的,人生如同由江入海,非常舒适地消失在汪洋之中。对待企业能有这样一个对待人生的健康心态,你就永远不会崩溃,你的企业也不会崩溃。
  

社会生态影响企业家的心态
范棣:企业家的不正常的心态导致企业崩溃,而不良的社会生态是导致企业家扭曲心态的一个基础。
  我们不应当从失败与崩溃中总结出一些片面的东西。比如,顾雏军垮台了,于是我们得出结论,说他的并购错了,企业通过并购长大错了,并购的战略错了,等等。这比较片面。然而,更可怕的是,把企业家的经营失败乃至崩溃,上升到一个道德的层面看问题,彻底否定失败中的很多积极的因素。社会需要失败。实际上,一个失败的企业对整个社会是有价值的,没有这个企业的失败,就不会有另一个企业的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说,失败的价值并不小于成功的价值。但是,现实生活中的情况恰恰相反,社会上的结论是:这些人为什么失败,因为他们是坏人。这个整体的社会倾向使得企业没有办法去勇敢地创新与冒险,这样企业家的社会功能就大大地损伤了,从长远来看,社会的长期发展也将受到限制。我们的好多心态,好像还是文化大革命的延续,彻底地推翻,彻底地否定。这造成了企业家更加恐慌,一旦企业出现危机,慌乱的心态下非常容易导致企业崩溃。
  一个不能善待失败的民族和社会,如何能够最终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造无数的成功呢?
  王巍:问题是,即便失败的企业家将经验教训总结出来,大家都不屑一顾,反而内心认为你是失败者,是不值钱的,败军之将不可言勇嘛。比如,日本和田一夫经营的八佰伴失败并没有多少人关注,而之后的日本崇光百货倒闭、美国凯马特倒闭、中国的普尔斯马特倒闭等等,其原因和过程几乎与八佰伴完全一样。德隆集团失败之后,我遇到许多企业老板,很多人尽管并没有认真了解德隆集团的情况,就凭道听途说表示鄙视的态度。大家都认为自己是有免疫力的,失败者都是因低级错误造成的。倒下去倒没有什么,没有人去看你一眼才是最悲哀的。
  范棣:另外一方面,作为崩溃中的企业家来说,许多人也不是合理地去看待并总结失败,往往把失败归结为一个偶然的因素。例如,很多企业家把资金断裂解释为一个偶然的造成失败的原因。他会这样说,我当时就是差了2000万,我如果有2000万,我就好了,就完全过来了。很多企业都是这么看的。但是,为什么他这样看?除了个人的原因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社会要对他的失败算总账,从失败中找出道德的成分,然后盖一个黑章。他很害怕,所以习惯性地把原本可以认真总结出很多有益东西的过程省略掉了。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最大的失败是社会上错误的失败价值观
王巍:如何看待失败的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处理得不好,它会影响整个企业家精神的建立。我举个极端的例子。我有一个朋友担任国有企业负责人,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做房地产赚了几个亿,经上级批准动用了七八千万买了五只股票。四个多月后,股市大跌,眼看着账面亏损约4000万。尽管他总的算下来仍然在当年为企业盈利2个亿左右,但不久,上级派了个新人替换掉他,并把他抓了起来,理由是他导致国有资产损失几千万(浮亏)。当时以渎职和挪用公款等罪名判他七年。等最后判刑的时候,这几只股票又涨了,账面上又净挣了2000万,他之所以被判刑的理由已经不存在了。后来经过大家努力,判了两年缓刑了两年,他已经彻底麻木了。
  我们这次见到的迈克·米尔肯在美国是一个金融天才,是垃圾债券的始作俑者,在上世纪80年代的西方是风云人物。由于他在美国资本市场翻云覆雨,被监管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