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胜利者的智慧传奇:兵法故事-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盍剿频钠瓢蹴纭⑼Π魏晡暗拇竽梗昴怪芪Щ沟窨塘耸笕海⒕傩新≈卦崂瘛V两袢嗣窃谏挛餍似较鼐衬冢廊豢梢钥醇庾嫣氐姆啬梗巴镜醯娜嗣嵌蓟崾艿角苛业陌饕褰逃图だ
淝水之战
公元383年冬,前秦王苻坚的弟弟阳平公苻融攻下了寿阳(今安徽省寿县),俘获晋军守将徐元喜等人。晋军将领胡彬率兵西进迎敌,走到半路得知寿阳失守,便驻扎硖石(今安徽省凤台县西南)。苻融得知后,遂下令进攻之。
苻融部下梁成率兵5万进驻洛涧(今安徽省怀远县以南之洛水),听到晋军西进的消息,于是,在洛口设置木栅,阻断淮河交通,以御晋军。晋军大将谢石、谢玄率兵前去距洛涧25里处与梁成主力相持。这时,晋将胡彬粮尽,秘密遣使给谢石:“今敌人士气旺盛,我军粮尽,恐怕不能同你们会合了。”这封信被秦军截获,送给苻融。苻融向苻坚建议:“敌军兵少,容易打败,就怕他们逃走,应速去追击!”过于自信的苻坚,留重兵守项城,亲率8千骑兵赶到寿阳,派几年前俘虏的晋梁州刺史朱序去晋军营中劝谢石投降。可是,朱序只身来到晋军营寨后,不但没有劝降,反而向谢石等人透露了秦军内部情况,并说:“如果百万秦军全部到达,晋军难以抵挡。现在应乘秦的各路兵马尚未集中的时机,迅速发起反攻,打败他的前锋,挫伤他的锐气,其主力就不难打破了。”谢石听说苻坚在寿阳,有点害怕,打算坚守不战,使秦军疲惫后再出击。与之同来的东晋征讨大都督谢安的儿子谢琰十分赞成朱序的建议,劝谢石采纳,主动迎击秦兵。于是,谢石便确定转守为攻,争取战争的主动权。11月,东晋前锋都督谢玄派猛将刘牢之率5千“北府兵”进攻洛涧。经过一场激战,大破秦军,斩敌将梁成和前秦揚州刺史王显,缴获大批辎重、粮草。接着,刘牢之又分兵断敌退路,敌步、骑兵全部崩溃,争先渡淮水,自相践踏死伤万多人。洛涧一役的胜利,打破了秦军对淮河的封锁,挫败了前秦先锋的锐气,鼓舞了东晋军的士气。谢石指挥晋军沿着淮河水陆并进,声势浩大,直逼淝水(今安徽省寿县东北瓦埠湖至淮水的一段)。苻坚和苻融在寿阳城上观战,看到晋军兵强马壮、阵容严整,心里极度恐慌;又望见八公山上的草木也以为是晋兵,苻坚对符融说:“这明明是强敌,怎说是弱敌呢?”(后人把这段故事形象地称作“八公山上,草木皆兵”——注)。
秦军开始在淝水西岸布阵防御,阻止晋军。为了争取速战速决,谢玄派人使用激将法对苻融说:“你率兵深入晋地,却沿水布阵,这是打持久战的方法,不是速决战的打法。如果秦军能稍稍向后撤,空出一块地方,使晋军渡过淝水,两军决一胜负,不是很好吗?”前秦军诸将都认为这是晋军的诡计,说:“我众敌寡,不如凭淝水布阵设防,以挡晋军,可以万全!”但,苻坚不同意,他不懂兵法,还非常盲目自信,说:“可以稍微后退一步,让他们渡过淝水也没有什么了不起!”苻融不假思索地随声附和说:“对!待他们半渡时派精锐骑兵攻之!”说完就指挥军队后撤。这一下子可乱了套了,后退的前秦士兵本来就无心恋战,又不知主帅真意,以为晋军攻上来了,退而不可止。朱序等人趁机在后阵大呼:“秦兵败了!秦军败了!”将兵听了信以为真,更加狂跑逃命,朱序、徐元喜趁乱奔回东晋大本营。谢玄、谢琰等率军趁势渡过淝水,猛烈追击。前秦兵马溃不成军,损失惨重,在乱军之中苻融马倒人亡,被晋兵一刀劈死。苻坚身受重伤,险些当了俘虏。他没命地逃往淮北,收拾残兵败将,一瞧身边只有十几个人了!
一、势篇(5)
胜利的消息传到建康,谢安正在和朋友下棋。他看过战报后,内心虽然十分激动,脸上却没有什么表情,经朋友一再追向,他才轻描淡写地说:“孩子们已经打败了敌人!”当他回到屋里就再也抑制不住万分兴奋的心情,迈过门槛时,把木拖鞋底的钉子给撞断了,却一点儿也没有察觉。前秦遭此惨败后,很快土崩瓦解,曾归服于苻坚的北方各族又群起反叛,趁机恢复他们的政权。北方重又陷入分裂战争中。
霍县之战
公元617年5月,隋朝太原长官李渊在儿子李世民怂恿下,决定起兵反叛荒淫无道的隋炀帝。采取“乘虚入关,号令天下”,以成帝业业战略方针,以“勾结突厥”为词,将反对起兵的将领逮捕斩首,然后宣布起兵。李渊把部队分成两路,由长子李建成和次子李世民分别率领,从太原出发,沿汾水,进驻贾胡堡(今山西省霍县西北)。
隋王朝命虎牙郎将宋老生率精兵2万进驻霍县,企图阻止李渊大军南下。8月,李渊率领轻骑兵攻打霍县,引诱宋老生出城。恰逢连日阴雨,不能交兵。相持日久,李渊眼看军中粮草快吃完了,又听说隋将刘武周将袭击晋阳,打算退兵回太原。李世民坚决反对退兵,进帐劝阻,李渊不听,下令退兵。左军已开始撤退时,李世民深夜进帐哭谏父亲,说:“现在兵以义动,进则胜,退则败。一切的使命就是先入京城,号令天下。如果碰到障碍就打退堂鼓,就将造成众散于前、敌乘于后的劣势,全军就有覆没的危险!”李渊这才改变决心。雨季刚过,李渊继续寻找战机,并假装部署唐军包围霍邑。这时,太原的粮草也运到了。8月初一,李渊命军队沿东南山脚小道向霍邑进法。李世民等建议利用宋老生有勇无谋的弱点,用轻骑诱他出战,如不出战,就诬他想投降;他一定担心被告发,必然出战。果然,战斗开始不久,宋老生被激怒,引兵3千从东、南两门分道杀出。李世民认为打败敌军的机会到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遂翻身上马、身先士卒,带头冲锋陷阵,直杀得浑身是血,两把刀都砍缺了口。而李渊和李建成作战不利,直向后退,宋老生乘机进逼。这时,李世民发现宋军侧后松散,立即率部猛烈突击其后阵,抄了宋军的后路。并让人大喊:“已经捉到宋老生了!”隋军大乱,纷纷散逃,宋老生下马跳进壕堑内,被李渊部将斩杀。李渊率军乘机反击,黄昏时分占领了霍县城。李世民后来说:我在霍县进击宋老生的2万精兵,是亲率骑兵从南边平原飞驰而下,横冲宋老生的兵阵和后阵,把敌军冲成两段,是以正兵兼发奇兵才获取胜利。李渊等攻克霍县是反隋起兵后打的第一个大胜仗,初战告捷,为以后的征战开了一个好头。正如《兵法》中说:“利而诱之,乱而取之”,李渊等的胜利正是因为采用了这种打法。
平定安史之乱
公元755年(天宝14年),河东节度使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率15万叛军南下。一
路上烧杀抢夺,地方官吓得弃城逃跑或开门出降。叛军很快就渡过黄河占领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安禄山自称是大燕皇帝,他盘踞洛阳、攻陷长安(今陕西省西安);以范阳为大都。叛将史思明步其后尘,定范阳为燕京(今北京)。
在这危难之际,唐肃宗任命大将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今宁夏一带),率部队###。郭子仪迅速出兵,与河北节度使李光弼内外夹击叛军史思明,收复河北十余郡。安禄山大惧。子仪、光弼等面对来势汹汹的2万救援史思明的叛军沉着应战,郭子仪认为,叛军跋山涉水,远道而来,疲于奔命;由于轻敌,斗志松懈,将其击败是完全有可能的。于是,他领兵退驻恒阳(今河北省灵寺县),深沟高垒,据险坚守,做好反攻准备。同时采取“贼来则守,贼去则追;昼则练兵,夜袭其营”的作战方针,不给敌人以喘息的机会。叛军杀来,果然疲劳不堪,士气沮丧,而唐军兵强马壮,兵分两翼向敌营杀去,敌兵弃甲抛戈,四散溃逃,唐军大获全胜。仅此一役,斩杀敌军数万人,活捉敌6千人,缴获战马4百匹。敌将史思明被飞箭射中,仓皇出逃,坠马后被唐军杀死。
公元757年9月,郭子仪率部队夺回潼关(这时安禄山已被他的儿子安庆绪杀死)。即
率汉、番15万将士乘胜前进,直逼长安,他兵分3路,昼夜兼程,很快来到长安西番积附
近。叛军10万人马驻扎在长安城北,与唐军对垒。战斗一开始,郭子仪扬鞭策马,挥舞战
刀,率大军猛烈攻击,番兵以奇兵从敌阵之后夹击,擂鼓声、喊杀声震天动地,叛贼大溃,
被杀6万余人,傍晚,残余叛军急忙逃出长安。第二天,被叛军糟蹋的老百姓夹道欢迎官兵
入城,有人哭着说:“没想到今天还能看到官军回来!”匪首安庆绪获悉长安失守,大惊失色,
急派严庄率兵迎战。两军在新店(今河南省陕县西)相遇,敌军依山扎营,凭地势险要,居高
临下而固守。郭子仪审时度势,变劣势为优势,他一面选派2千名英勇善战的骑兵迅速冲进
敌营,一面派出1千多名弓箭手埋伏在山下,另命3百精兵从叛军背后登山偷袭,自己亲自
率领主力部队从正面追击敌人。叛军被唐军前后包围,左右挨打,进退不得,顿时乱成一团,
一、势篇(6)
溃不成军。安庆绪只好放弃洛阳,逃奔相州;唐军收复洛阳,平复河东、河西、河南等州县。
公元758年9月,唐肃宗命郭子仪、李光弼等9个节度使出兵###乱臣贼子安庆绪。唐军总兵力万,一齐出动,围攻相州城。此战由宦官鱼朝恩做监军督使,监督诸将,但他不懂兵法,又嫉忌郭子仪等,胡乱指挥。结果,唐军吃了败仗,洛阳、河东重陷敌手。河中、太原等地相继发生叛乱,一些节度使被杀。唐王朝再次起用郭子仪,封为汾阳郡王,出兵泽州###叛军。他一举擒杀叛匪头子王元振数人,使河东诸镇因惧其威名而不敢作乱。4年后,唐肃宗死,代宗登基。第二年元月,代宗任命雍王李适(即后来的德宗)为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率兵继续###叛军。这次,回纥以10万大军助唐军攻打洛阳,声势浩大,叛将史朝义败逃莫州(今河北省任丘北),畏罪自杀。至此,“安史之乱”完全平定。
奇袭蔡州
中唐安史之乱后,各地藩镇用兵自重,割地称雄,国家开始逐渐走向衰落。这样的局面使社会动荡不安,中央政权危在旦夕。公元807年,唐宪宗顺利平定了西川、夏绥、镇海三镇的叛乱,开始向淮西、成德等地的割据势力###。其中,以盘据在蔡州(今河南省汝南县)的淮西节度史吴元济最为凶顽,接连打败唐朝的几路征讨大军,独霸一方。这时,宰相李逢吉向宪宗皇帝推荐李朔,说他是可担当大任的将才。唐宪宗任命李朔为隨、唐、邓三州节度使,代替唐将袁滋继任征讨在淮西割据的吴元济的前线总指挥,彻底剿灭叛匪。李朔临危受命,在四路大军屡战屡败的情况下走马上任。
李朔(公元773年…821年),字元直,是名将李晟的儿子。他自幼熟读兵书,苦练武艺,很有谋略又善骑射,是个有胆有识的“将门虎子”。史称:“沉勇长算”。公元817年12月,他一到任所,就安抚士卒、整顿军纪、调兵遣将、招兵买马、扩充军队,加强战斗力。他对士兵说:“天子知道我柔儒,能忍受战败之耻,所以派我来安抚你们。至于攻城进取,那是以后的事”使由于连吃败仗而混乱的军心逐渐稳定下来了。为此,他制定了一系列以敌制胜、瓦解敌军的战术,如,重用投降军士,了解吴军虚实。吴将丁士良被俘后,李朔亲自为他松绑,命他为唐军将领。丁士良深受感动,当即表示愿以死来相报。另一敌将归降后,有人说他是假投降,然而,李朔仍加以信任,命他为衙将,此人果然深受鼓舞,带3千人归降,还巧设伏兵,献计献策,帮助唐军收复了敌大将李祐。对李祐,李朔也和前几位降将一样,一视同仁,以诚相待,任命他为六院兵马使,主持训练唐军官兵的工作。通过做这些俘虏的工作使李朔很快摸清了吴军的虚实,基本上作到了“知己知彼”。
另外,唐军优待降军家属,愿回家者,一律送衣送粮,遣送回去。对从蔡州乞食逃来的百姓,也妥善安置,因而大得民心。在军事上,李朔采取了“乘虚直抵蔡州”的作战方案,不断麻痹敌人,滋敌骄横。唐军先后攻占了蔡州以西的马鞍山、路口栅、嵖岈山、冶炉城等据点;打通了同郾城唐将李光颜部的联系;攻占了蔡州以南的白苟、汶港、楚城各寨,切断了蔡州与其他各州府的联络。从而,使敌人陷入孤立无援境地,为奇袭蔡州奠定了胜利的基础。降将李佑建议,乘蔡州守军虚弱之际,直捣腹心,可活捉吴元吉。李朔认为这个主意不错,便向宰相兼彰义节度使裴度作了汇报,裴度说:“兵非出奇不胜”,同意这个作战方案,伺机破敌。
10月,李朔亲率大军出发,第一天急行军六十里到达张柴村。唐军迅速攻陷张柴村,全歼其守备部队及与蔡州通报紧急情况的烽火兵,切断了敌人的联络通道。接着,李朔命士兵就地休息,吃点干粮,准备再战。夜晚,忽然天下鹅毛大雪,西北风呼啸,旌旗都被风雪撕裂了,军马冻的直打寒颤,一些体弱士兵七倒八歪地躺下,冻死路旁。有人建议躲过风雪后再攻打蔡州不迟,李朔却下达军令:“雪夜直取蔡州,活捉吴元济!违令者斩!”拂晓前,唐军先头部队到达蔡州城下,而敌军却毫无察觉,仍在大梦未醒之中。李祐、李忠义等已率先锋部队登上城墙,杀死守城士兵多人,只留打更人照旧打更,以迷惑敌人。这时,风雪停止,李朔率主力攻进了吴元济外宅。吴元济还在睡大觉,忽听报说:“官军来了!”他不以为然,迷迷糊糊笑道:“什么官军,这是俘囚来偷东西,等天亮再杀掉他们!”话音刚落,唐军将士已把吴宅团团围住,鼓角齐鸣,杀声震天。吴匪元吉这才如梦初醒,来不及穿衣服就被唐兵捉住,束手就擒。
至此,延续了四年,动用10万兵力均告失败的剿匪之战,才算告一段落。李朔雪夜奇袭蔡州的捷报传来,轰动了全国。从宫廷到黎民,无不赞颂李朔将军足智多谋,勇冠三军!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二、虚实篇(1)
本篇论述中心是:“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善于迷惑、调动、分散敌人,“避实而击虚”,“因敌而制胜”的指导思想。孙子用水向低处流动的规律打比方,形象地说明了战争的规律和水流动的规律的相似之处;“攻其所不守”,“攻其所必救”,“避实而击虚”等,牢牢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必胜无疑。
原文: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
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