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胜利者的智慧传奇:兵法故事-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左传》记载了许多古代火攻战例,如,公元前649年,戎狄等一度攻入周朝的京都,火烧王城东门,造成很大破坏。公元前555年的平阴之战,晋军用火焚雍门及西、南郊;“焚申池之竹林”,后又用火焚东、北郊来攻打齐军。以及吴、楚战争中,用火攻方法大败楚军的情形,都从实战方面为军事家提供了难得的素材。孙武通过许多战争的实践,从正、反两面总结经验教训,写出本篇兵法就不足为奇了。
  三国时代,吴蜀猇亭之战,是历史上有名的火攻战例。毛泽东针对清代学者钱振锽的评论:“刘备若以土石垒城而不用山木扎营,陆逊火攻就不灵了”,指出:“土石为之,亦不能久,粮不足也。宜出澧水流域,直出湘水以西,困粮于敌,打运动战,使敌分散,应接不暇,可以各个击破。”毛泽东认为刘备应“打运动战”,使东吴兵力分散后将其各个击破。但,刘备犯了兵家大忌“怒而兴师”意气用事,不可能冷静考虑胜负和战略战术等问题,所以遭到惨败。
    猇亭之战
  公元222年2月,刘备亲自领兵20万从秭归(今湖北省秭归县)进抵猇亭(今湖北省宜都县北)建立大本营,攻打吴国。这时,治中从事黄权进言劝说刘备:“吴国人很能打仗,我军顺流而下,前进容易,后退困难,不如命我为先锋,在前面抵挡吴兵,主公应坐镇在后面,统帅大军。”刘备不听,反而任命黄权为镇北将军,统领江北的军队;而亲率大军翻山越岭,一直进军到夷陵一线数百里地段上安营扎寨几十个,布列大批军马。东吴主孙权任命陆逊为都督,率兵抵御刘备大军。陆逊走马上任,对部将说:“仆虽一介书生,今蒙主上托以重任,以吾有尺寸可取,能忍辱负重也。你们只管把好各隘口、险道,不许妄动,如违令者皆斩!”众将都有不服之气,愤愤而退。
  

四、火攻篇(2)
刘备派细作打探敌情,知吴军都督是一介书生陆逊,立即命人去擒拿。马良劝谏说:“陆逊之才,不亚于周瑜,未可轻敌!”刘备不听,傲慢地说:“朕用兵老矣,岂反不如一黄口孺子耶!”于是率兵攻打诸个关津隘口,陆逊忙出马观看,远远看见蜀兵漫山遍野而来,军中隐有黄罗盖伞,吴将韩当说:“军中一定有刘备!”陆逊说:“刘备举兵东下,连胜十余阵,锐气正盛,我军只可乘高守险,不可轻出;但宜奖励将士,广布守御,以观其变,若敌军求战不得,移兵于山林树木间,我们可以奇计胜之。”又说:“刘备人多势众,如果这里是平原旷野,恐怕我们早已有被驱逐的危险了,好在他是沿山进军,兵力展不开,只有在山林岩石中间,弄得精疲力尽时,我们寻找空隙,攻其弱点而胜之。”刘备见吴军不出战,心中焦燥。时值盛夏,天气炎热,士兵口干舌燥,刘备下令军队从巫峡建平起到夷陵七百里间,接连设置营寨,一路上百里连营,兵力分散。刘任命冯习为大都督,张南为副都督。为避炎热,刘备又命各营移于山林茂盛之地,近溪傍涧,想等过了炎夏到了秋天,再攻打孙吴。陆逊闻之大喜,看到蜀军士气低落、放弃了水陆并进夹击吴军的做作法,忙上书孙权,请求由防御转入反攻。孙权完全同意他的看法。为进一步摸清蜀军情况,陆逊决定派少数兵力先攻打蜀军一个营,一天,陆逊升帐说:“今观蜀兵,足知动静,故欲先取江南岸一营,谁敢去取?”吴将韩当、周泰、凌统应声而说:“我们愿去。”陆逊让他们退下,单独唤来淳于丹说:“我给你5千人马,去取蜀军第四营,蜀将付彤所守,今晚定要成功!”淳于丹领兵去了,陆又唤来大将徐盛、丁奉,告之说:“你等各领兵3千,屯于寨外五里。如淳于丹败回,有敌兵来追,你们只救败兵,不去追击蜀兵!”二将领命前去。黄昏时,淳于丹领兵袭击蜀军第四营,果然,蜀将付彤引兵杀出,吴军败走。正走间,蜀将赵融杀出,拦住去路,淳于丹夺路而走,折兵大半,忽有一彪蛮兵拦住退路,为首的是蜀军番将沙摩柯。
  淳于丹拚死逃脱,背后蜀国三军一齐杀来,他正想大喊:“救命!”吴军徐盛、丁奉二人已快马赶来救了淳于丹,杀退蜀兵。回到营帐,淳于丹带箭入见陆逊请罪,陆逊说:“这不是你的过失,是我想试探一下敌军虚实耳,破蜀之计,我已想好了! ”众将不服说:“空自损兵折将,有何良策? ”陆逊笑说:“蜀军在林中扎营,均为木栅构成,火攻破敌,必胜无疑,我这条计策,瞒不过诸葛亮,可惜此人不在军中,这是老天爷助我成功啊!”决战开始后,陆逊命令士兵各持茅草一把乘夜突然袭击蜀营,顺风放火,火烧连营,刹时火光冲天,蜀军大乱。吴将朱然率5千精兵首先突破蜀军前锋,猛插敌侧后,与韩当部合力进围蜀军于涿乡(今湖北省宜昌市),切断了蜀军的退路。吴将潘璋猛攻蜀将冯习,诸葛瑾、孙桓等配合主力向刘备大军猛攻。吴军进展十分顺利,很快就破了蜀军40多个营区,同时用水军切断了敌人与江岸的联系。蜀将死的死,降的降,刘备见大势已去匆忙逃往夷陵西北的马鞍山,后又奔逃到白帝城(今四川省奉节东)。
  次年春,刘备忧愤成疾,一病不起托孤而亡。猇亭之战以吴国获胜而结束。
    赤壁大战
  公元208年秋,荆州(今湖北省荆州)领主刘表病故。东吴的谋士鲁肃立即对主公孙权说:“荆州与我国相邻,地方险要,土地肥沃,百姓富有,是兵家必争之地。一旦夺取了荆州,成霸业将易如反掌。”孙权点头赞许。鲁肃又说:“刘表的两个儿子不和睦,将领也分成几派,互不信任。刘备野心勃勃,与曹操宿怨甚深。刘表因妒忌刘备的才能,不予重用。现在,刘备若取得荆州,上下同心合力,我们就要同他们友好相处、结盟。如果他们离心离德,互不合作,我们就要想方设法取得荆州,成就霸业。请让我去吊丧,慰劳诸将,以观察和了解荆州内部情况,相机行事,共同抗曹。若迟了,怕要被曹操抢了去!”孙权同意鲁肃的主张,派他去荆州活动。鲁肃一行到了夏口(今湖北省武汉市),就听说曹操已占领了江陵,刘备向南撤退。鲁肃改道去迎刘备,两人在当阳长坂(今湖北省当阳县县城附近)相遇。鲁肃一见刘备十分高兴,侃侃而谈,转达了孙权对他的仰慕,问:“你现在打算往哪里去?”刘备说:“我与苍梧太守有旧交,欲往苍梧投靠之。”鲁肃建议他投奔东吴,说:“主公还是去东吴好,那里兵多粮广,孙权聪明仁厚,礼贤下士,很有发展前途。”刘备认为他说的有理,决定依鲁肃之见,领兵进驻鄂县樊口扎营。这时,曹操沿长江顺流东下,诸葛亮献策说:“形势非常危急,让我以主公你的名义去向孙权求救吧!”刘备应允。诸葛亮偕鲁肃一同去见孙权,双方在柴桑相见。一见面,诸葛亮说:“现在天下大乱,将军在江东起兵,刘备在汉水南岸收集部队,与曹操共争天下。曹操已铲除了他的劲敌,平定了北方,又攻占荆州,威震天下,东吴危在旦夕。刘备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疲于奔命,现已逃到了樊口,希望与你们联合抗曹。”又说:“我主刘备虽然刚败于长坂,但加上关羽的水军,仍有精兵一万。刘琦的江夏兵也不少于一万。曹操远道而来,疲劳不堪,不习惯水上作战。荆州百姓对曹操并不真心归附,只要孙、刘两军订结同盟,齐心协力共抗曹军,三分天下的形势就形成了。”孙权觉得他说的有理,这才高兴地表示赞成。
  

四、火攻篇(3)
忽然,曹操派人送来一封信,戏言要和孙权一块儿在吴地打猎。东吴群臣看了,大惊失色,长使张昭等认为曹操如同豺狼虎豹一般,十分凶狠,现又挟天子以令诸侯,违抗者即以抗旨论处;有人说曹强我弱,敌众我寡,难以取胜,不如向他投降称臣。惟有鲁肃主张抗曹,反对投降。他趁孙权上厕所追至屋檐下,问:“你的意见呢?”孙权说:“大家的主张很让我失望。”鲁肃建议将此事和周瑜商量一下。结果,周瑜和鲁肃一样反对降曹,说:“你擒获曹操就在此一举了。请给我几万精兵,进驻夏口,保证为你破曹!”孙权一听大喜,说:“我与曹操势不两立,你的想法与我完全相同,这是上天把你恩赐予我,辅佐我成就大业!”然后,拔刀砍去桌子一角,表示坚决抗曹,决不动摇。孙权随后任命周瑜、程普为正、副都督,任命鲁肃为赞军校尉,帮助筹划谋略。10月,两军在赤壁(今湖北省蒲圻县西北)相遇。此时,曹营突发瘟疫,北方士兵不服南方水土和水上作战,无心打仗。曹操为此依从庞统的计策,用铁环把战船连接起来,以减少颠簸和士兵的呕吐。东吴部将黄盖向周瑜献策说:“敌多我少,难以同他长久相持。曹军战船首尾相连,挤在一处,宜用火攻,必胜无疑!”周瑜应允,便吩咐准备10艘艨艟斗舰,装载干柴和芦苇,灌上油,外面用帐幕包捆起来,船上插上大旗,尾部栓上轻快小船,以备放火。黄盖派人送信给曹操,假说要投降。诸葛亮十分赞同此计谋,测得东南风刮起的时日,助吴军大战曹兵一臂之力。一天,黄盖率10只斗舰来到江心,扯起船帆,其余船只也都按一定次序跟进。曹兵出营观看,手指黄盖来投降的舰船,毫无戒备。突然,黄盖舰船箭一般飞向敌营,火光闪闪,眨眼之间,曹军船只陷入一片火海。大火一直烧到曹军岸上营寨,烟火冲天,人仰马翻,死伤无数。周瑜率军擂鼓进击,曹军大败,刘备与周瑜水陆两军并进,诸葛亮料定曹操兵败必走华容道。特别安排关羽守此道口,果然,关羽信奉忠义,放走了他。赤壁大战,以刘备、孙权获胜而告终。
    越州之战
  公元590年,越州(今钱塘江一带)守将高智慧反叛隋朝,自称天子。隋文帝闻讯派行军总管杨素率水军,从杨子津(今江苏省仪征县南的长江渡口)出发,沿长江向东,平息叛乱。隋军在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打了一个大胜仗。
  接着,杨素率军进击盘踞在晋陵(今江苏省常州市)的叛将顾世兴和据守无锡(今江苏省无锡)的叛将叶略,隋军一路追杀,连战连捷。叛军大将沈玄桧也被杨素击败,将其活捉;而叛将高智慧依仗人多势众,占据浙江(今钱塘江)东岸以待杨素人马。高智慧率军在岸上安营扎寨,江上布满战舰,一眼望不到尽头,杨素正发愁时副将南阳人来护儿献策说:“敌人战舰甚多,部队机动性大,战斗力强,利于水上作战,对于这种拼命挣扎的反贼,不宜硬拼。大人宜严阵以待,不同其接战,请给我精锐之师8千人,奇袭之,摧毁他的营垒,用火攻烧毁他的退路。这就是当年韩信破赵之策,我等依此计破敌万无一失!”杨素同意了这个建议,命他前去破敌。来护儿以轻便船只1百艘直登东岸,点火袭破高营后,纵火焚烧,烟火漫天。叛军见火,惊恐万状,无心恋战。杨素乘胜指挥部队猛攻敌战舰,敌军的指挥舰被炮火击中,很多人纷纷落水淹死,被射死砍伤的敌人无数,叛军大败而逃。
  越州之战,是隋朝战将杨素“避实击虚”,奇袭敌人的侧后,加以火攻助之,换取重大胜利的典型战例。
    鄱阳湖之战
  公元1360年,元末大地主、贵族、官僚疯狂吞并土地,农民被迫离家出走,沿街乞讨,纷纷破产,在水深火热中煎熬。阶级矛盾日益深刻,饥寒交迫的农民揭竿而起,反抗元朝反动统治。
  这时,以陈友谅为首的一支农民起义军力量最强,他为了消灭以朱元璋为首的起义军,特制了几百条战舸,趁朱元璋主力救援安丰,江南空虚之机,以号称60万的水陆大军包围了洪都(今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守将朱文正,是朱元璋的侄子,他英勇奋战,坚持月余,力拒强敌。7月,朱元璋一面命洪都守军再坚守一个月,一面命徐达回师应天(今江苏省南京市),自己亲率20万大军救援。朱军首先切断了敌军的归路,又派兵扼守武阳渡(今江西省南昌市东),以防陈友谅逃跑。这时,陈友谅听说朱军来援,便撤兵洪都,率军退至鄱阳湖迎战;朱元璋则率军从松门(今江西省都昌南)进入鄱阳湖,对敌形成了关门打狗之势。
  两军实力悬殊。陈友谅除有数十万大军又有特制的“楼船”数百艘,占绝对优势;而朱元璋的水军全是小船;却军纪严明,所到之处不扰民,奉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方针,深得民心。而陈友谅杀主篡权,自称汉王,已大失人心。因此,战争一开始,朱军士气就很高,上下同心同德,准备与汉军决一死战。公元1361年4月,朱、汉两军在康郎山(鄱阳湖境内)湖面遭遇。朱元璋的舰队兵分为20队,每队都配备大小火炮、弓箭等轻重武器。他们切断了敌军的给养补充线,使之粮尽兵疲。然后,看准了敌舰是用铁索连在一起转动不便的特点,及时抓住战机,当机立断,采取火攻。朱军用大量火器焚烧敌方大舰,一舰起火,殃及邻舰。刹时,数百艘战舰陷入火海之中。敌军主帅的两个兄弟和大将陈普略均被烧死。朱军乘胜再次发起猛攻,汉军败退,遗弃的旗鼓器仗,浮蔽湖面。从此,汉军只得收拢残部,由进攻转为防御。当天晚上,朱元璋率兵进驻左蠡(今江西省都昌西北),控制江水上游,汉王领兵退保渚矶(今江西省星子南)。两军相持三天,汉军屡战屡败,两员汉将见大势已去,投降了朱元璋,敌军内部军心更加动摇,力量也更加削弱了。朱元璋判断敌军可能突围退入长江,乃移军湖口,在长江南北两岸设置木栅,置大舟火筏于江中,又派兵夺取蕲州、兴国,控制长江上游,堵敌归路,待机歼敌。经过一个多月的相持,汉军粮草已殆尽,计穷力竭,打算孤注一掷,冒死突围。8月26日,陈友谅企图率军由南湖嘴突围,进入长江以退回武昌。当他们到达湖口时,朱军突然四面猛攻,陈友谅吓得六神无主,心慌意乱,突然,飞来一支箭正射中他的心脏,当即身亡。众将士一看主帅阵亡,立刻乱作一团,溃不成军,纷纷逃回了武昌(今湖北省武汉市)。朱元璋率军乘胜西进,于次年2月攻下武昌,陈友谅的儿子陈理被迫投降。
  

五、用间篇(1)
本篇讲述的是如何使用间谍掌握敌情的问题。作者提出五间并用,以反间为主的方法。指出:“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是用间的三原则。在选间问题上,提出最重要的是“以上智为间”,“此兵之要,三军所恃而动也”。该篇与《计篇》遥相呼应,浑然一体,蔚为大观。
  原文:
  孙子曰: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民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故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因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内间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死间者,为诳事于外,令吾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