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十九军征战传奇:浴血先锋-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陕北毗邻山西,阎锡山统治山西,自然深恐陕北的红色力量,其说话虽有几分言过其实,但陕北刘志丹领导的红军的确曾有过一段辉煌,十年红旗不倒。

    说到陕北,今天的人们自然不会忘记那片贫瘠的黄土地曾养育了我党、我军,是一片红色的革命圣地。但在蒋介石开始“围剿”中央红军之初,中国革命的重心在南方,在湘赣,在鄂豫皖,陕北的红色政权只是带有地域色彩的一支火种。但刘志丹和中共陕北特委却把这星星火种引燃起来,越烧越烈。日后中国革命逐步走向成功的十余年间,这里都一直起着“心脏”的作用。

    刘志丹是陕北苏区的第一功臣。这位黄埔出身、在陕西深孚众望的干才没有像他的大多同窗那样随北伐军发展,而是奉党组织之命返回了西北,进了冯玉祥部。他跟着冯玉祥干过,也帮着甘肃“马家军”整过军,而且在西北不少军阀的部队中帮助改造旧军。刘志丹的才华虽然到处受人赏识,但志向不同,政治气候一变,军阀的屠刀便都向他挥舞而来。无数事实使他认识到:必须有我党自己的武装。

    1928年5月1日,震惊全国的渭华起义在陕西爆发,年仅24岁的刘志丹出任西北工农革命军军事委员会主席。起义虽然只坚持了几个月便失败了,但陕北从此燃起了革命的火种。

    此后,刘志丹为利用军阀、发展革命力量,又几进几出军阀部队,他当过副团长、团长、旅长,几起几落,但最终仍因屡遭通缉而被迫逃走,革命力量难有发展。

    从1932年起,刘志丹决定甩开军阀单独去干。但陕北革命形势的发展崎岖坎坷,刚有起色的红军武装又因党内“左”倾错误而屡受挫折。刘志丹虽是陕北红军的核心指挥员,但却是每次先遭政治风浪冲击的人,一度曾是个无职无权的“闲人”,而这“闲人”还是在北方局特派员杜衡强令其离队时,因广大指战员强烈要求才保留下来的。直至1933年年初,刘志丹恢复领导职务,形势才开始好转。

    1935年1月29日,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召开,陕甘边和陕北两块根据地终于合并,陕北,终于有了刘志丹任主席、辖16个县的工农政府。2月,刘志丹又接任了工农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和前敌总指挥。

    陕北革命力量,在渡尽劫波后,终于迎来了一个新局面。此后,刘志丹指挥陕北红军,连续粉碎了国民党军数次“围剿”。1935年6月,蒋介石“卸驾亲征”来到西安,亲自指挥对陕北红军的“围剿”,但刘志丹采取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术,击垮敌2个旅、歼敌2个团,击碎了蒋介石剿灭陕北红军的梦想。
三十九军传奇 3(2)
    陕北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在战斗中成长、壮大起来,而且具备了击败国民党正规军的实力。当徐海东、程子华率二十五军到达陕北时,这支地方武装已发展到数千人。

    由数千人组成的陕北红二十六、二十七军,构成了日后三十九军的另一支火种。这支清一色由黄土高坡养育的汉子所组成的部队,犹如他们在成长、发展过程中所经历过的一样,把百折不挠、愈战愈勇的传统带了过去。

    雄师三十九军,有着陕北汉子一般的粗犷,延伸着黄土高原儿女的血脉。虽然经过八年抗战和解放战争初期血火硝烟的侵蚀,三十九军中陕北子弟兵已所剩寥寥,但这支铁血之师仍与陕北革命史有着难以割舍的亲缘。

    二f米f花f书f库f ;http://www。7mihua。com

    “六月十三,

    红军出山。

    ……”

    一首流传在西安南郊长安县引驾回等地的民谣因红二十五军的壮举,一唱就是半个多世纪。

    农历六月十三日,正是公元1935年7月13日。这一天,程子华、吴焕先、徐海东指挥的红二十五军,告别了陕南的崇山峻岭,以极其突然、神速的动作,杀出山来,威逼西安,其前锋直抵西安城南20余里的韦曲、杜曲等地。国民党军对红军突然出现在西北总后方西安,一时大感震动。红二十五军的突然出现,打乱了敌人的部署,正准备西开天水、堵截中央红军的东北军五十一军于学忠部,被迫停止了行动。

    当时,程子华、徐海东等虽然对全国的形势不甚了解,对中央红军究竟在哪里也一无所知,但他们北出终南山一举,却收到了意外的战略效果。

    更令程子华、徐海东等人兴奋的是,一入平原,他们仿佛摆脱了封闭,重又回到了他们熟悉的大圈子里,各种信息接踵而来,尤其一条喜讯令众人激动不已。

    这是一名参谋不知从哪儿弄来了一份《大公报》,上面刊着一条消息:

    “松潘西南连日有激战,共军一、四方面军正向松潘方向流窜……”

    这消息无疑告诉他们,中央红军此刻也已北上,就在他们的西南方向松潘。就在红二十五军官兵惊喜欢呼之际,地下党员石健民由上海带来的中央文件证实了《大公报》的消息。孤军奋战两三年的红二十五军,这一来别提多兴奋了,全军上下一片欢腾。

    7月15日,中共鄂豫陕省委在长安县丰峪口召开紧急会议,通观全局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在尚未与中央联系上的情况下,他们果断地作出战略决策,毅然率红二十五军西征北上,以“配合主力红军在西北的行动,迅速创造西北新的、伟大的、巩固的革命根据地”。

    16日,红二十五军4000余名指战员又踏上了继续长征的道路。

    红二十五军一路上攻克两当,围困天水,北渡渭河,进占秦安,直接威胁敌人的西北后方。

    蒋介石闻讯大惊,接连从成都“行辕”发出5道电令,先是要求加强西安、宝鸡、汉中之线的碉堡封锁,防红二十五军入甘;继则督饬陕军各部“不分省界,跟踪追击”,并要于学忠的五十一军“轻装截堵”,围歼红二十五军。在8月10日的电报中,蒋介石称:“查徐海东匪西窜原因在策应朱、毛,我军应采用内线作战要领,先以优势兵力解决徐匪,再行以全力回击朱、毛。”

    蒋介石此刻的注意力集中在了红二十五军身上,他急电薛岳、王钧、于学忠、杨虎城等部,各抽一部分兵力,归朱绍良负责统一指挥,集中对付红二十五军。
三十九军传奇 3(3)
    蒋介石战略上的改变,使中央红军压力骤减,红二十五军却一时成了敌重兵围攻的焦点。但红二十五军毫无惧色,乘敌兵力尚未集中之时,连战连捷。

    8月17日,红二十五军攻克隆德县城,接着翻越大盘山,在马莲铺以东,冒雨将追兵马鸿宾第三十五师一部打垮。

    红二十五军孤军闯阵,声威显赫,但身边的敌人也越积越多。四坡村背水一战,红二十五军再次历险。

    当时,红二十五军正强渡涔河。部队刚过一半,因大雨引来的山洪暴发了。更严重的是,被阻于涔河北岸的二二三团身后突然枪声大作,敌一○四旅二○八团千余人在一个骑兵连的配合下,蜂拥着袭向渡河部队。

    此刻,大部队已经过河,难以回援,留下的部队背水作战、地形不利,情势险峻。中共鄂豫陕省委书记、红二十五军政委吴焕先见情势危急,亲率交通队和学兵连百余人从右翼插入敌后,拦腰出击,二二三团一、二营也从正面投入战斗。红军两边夹击,敌二○八团顿时大乱。红军变被动为主动,开始痛杀顽敌。。米。花。书。库。 ;www。7mihua。com

    反击中,军政委吴焕先身先士卒,冲在前面。突然,迎面飞来的一颗子弹洞穿了他的胸膛,他晃了晃身体,一头栽倒在雨地上,殷红的血水蔓延开来……

    四坡村背水一战,敌二○八团全部被歼,团长马开基被当场击毙。但红二十五军也承受了重大损失,年仅28岁的军政委吴焕先英勇牺牲,令他的老搭档徐海东痛哭失声,热泪长流。

    吴焕先牺牲时虽只有28岁,却是徐海东多年的老上级、老战友,也是鄂豫皖红军中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早期中国革命史上,吴焕先是我党、我军一位著名的军政全才,他对红四方面军,尤其对红二十五军的成长、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即便在今天,信手翻阅红四方面军或鄂豫皖苏区的资料,吴焕先都是一位时常出现的人物。红四方面军的红军老战士在几十年后的回忆文章中,也常提到他。他是红军中一个难得的军政全才,他的死着实令人痛惜。

    一颗原本耀眼夺目的将星陨落了。

    9月13日,纵横转战数千里的红二十五军,终于在陕北延川县永坪镇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会师了。中国革命史上两支功勋彪炳的武装力量,犹如从中央红军中分出的两条支流,一条由南向北直泻千里,终于在陕北黄褐色的土地上与另一条汇聚成一,形成河流。

    不久,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进行了整编,合并为红十五军团,徐海东、刘志丹分任正、副军团长,程子华任军团政治委员。新生的红十五军团兵强马壮,将帅云集。徐海东、刘志丹、程子华、高岗、习仲勋、刘震、韩先楚、陈先瑞、刘华清……日后扬威战场或在共和国担任重要职务的将才汇集在这支部队中,难以计数。

    陕北,有了一支更为强大的赤色力量。陕北,成了接应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落脚的大营。两支火种会合一处,解放军三十九军老部队的传奇史又多了绚丽多彩的一笔。

    三

    10月1日,太阳悄然升起,甘泉以北的劳山上,徐海东正睁着通红的双眼,看着陕北的黄土沟壑,看着山下静寂的公路。这是红十五军团设伏的第三天了,按时间推算,敌人该露头了,但山下的公路上还是静静的,徐海东、刘志丹等人不免心焦。

    红二十五军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合兵一处,引起了西安国民党军的惊恐。几乎就在红十五军团宣布成立的当日,国民党军对陕北苏区的又一次重兵“围剿”开始了。敌人此番“围剿”,共调动了东北军、西北军主力9个师,这对只有7000余人的红十五军团来说仍是一支强大的力量。但徐海东从不畏强,刘志丹也是身经百战,今日两军会合,士气正盛。军事会上,两路英雄一碰头,决定先打强敌东北军,一仗打痛敌人,粉碎“围剿”。
三十九军传奇 3(4)
    9月17日夜晚,红十五军团悄悄地向南开动了。部队连续行军3个夜晚,到达甘泉以西的王家坪。

    徐海东、刘志丹和团以上干部,登上甘泉以北的劳山。这是距离延安60多里的一座山,山势向南绵延到20里外的甘泉。山上,树木茂密,层层的松柏把秋天的山峰装点得郁郁葱葱。一条由延安来的南北公路,像条带子,蜿蜒于两山之中,路两旁山岭起伏,这是有陕北“活地图”之称的刘志丹提供的一个伏击地点。

    20日下午,他们派出一支小部队,包围了甘泉。打算等那边枪声一响,这边主力红军就往劳山一带开去。每个战士身上,背三天的干粮。徐海东和刘志丹对部队严格规定,进入劳山阵地后,不准生火,不准走动,没有军团指挥部的命令,任何人不准开枪。

    “围点打援”,为从古至今众多军事家都竭力推崇的一种战法。徐海东当团长、师长时,在鄂豫皖苏区没少参加这种战斗。那时,总指挥是徐向前,指挥得漂亮,几乎每次都成功。著名的苏家埠一仗就歼灭了敌人3万多人。徐海东今天决定驾轻就熟,再用这种拿手好戏,为两军会合后第一次联手作战备一份贺礼。

    甘泉方向,枪炮声日夜不停。徐海东的指挥位置,设在劳山腰部的一棵大树下面。他派出手枪排,化装成老百姓,分散向延安方向走去。

    一天、两天,直到第三天早晨,公路上还不见敌人的影子,只有零星的过往行人。这两天两夜,徐海东几乎没有合过眼。白天观察敌情,夜晚查看部队,一双眼睛熬得通红。他推算,甘泉被围,敌人不会见死不救,一定会增援甘泉。从延安出来,最慢三天也到了。现在包围甘泉快三天了,还不见敌人的动静。

    在焦急和不安之中,徐海东、刘志丹等到了日中时分。这时,一个侦察员气喘吁吁地跑来报告:“来了,来了,敌人从延安方向来了!”

    徐海东兴奋地咧开了嘴,叮问道:“看清了?”

    “没错,没有错!”侦察员得意地伸出四个指头说,“还是分四路过来的呢!”

    “什么,四路!”徐海东有点不信,敌人会如此骄狂?!

    “没错!”侦察员骂道,“娘的,这敌人还真傲着呢!”

    “再去侦察,一定要给我看清。另外,马上把消息报告刘副军团长。”徐海东吩咐道。

    不一会儿,侦察员又返回来,报告道:敌人分四路前进,距离我军前哨阵地只有三四里路了。

    “好!娘的,老子要的就是你这股傲劲!”

    徐海东淋漓痛快地骂了一句,向前沿阵地走去。

    四

    公路上,黄潮一般的东北军队伍中,一一○师师长何立中骑在高头大马上,看上去十分轻松,甚至有几分悠然自得。

    当他受命驰援甘泉时,他的心里也曾打过鼓,他知道,徐海东部已到了陕北。在鄂豫皖“围剿”战中,他曾听说过“徐老虎”的厉害,只是没能当面领教。出兵后,他细细地研究过沿路地形,在他看来,若红军使用拿手的“围点打援”战术,伏击地点一定是选在地势险峻的劳山地带。当部队行进到那里时,他派出了几支搜索队,小心翼翼地沿路侦察,摸索前进,结果却没发现一个红军。

    过了险关,何立中长舒一口气。看来徐海东也不过如此!这时,他忽然从心里对那些战败回来大谈徐海东如何如何厉害的同僚生出一丝鄙薄来。心理上的这种逆转更使他把为将之道丢到脑后,下令部队由两路变四路,加快行军速度。狂傲的何立中甚至没让身旁劝阻的参谋长把话说完。
三十九军传奇 3(5)
    顿时,公路上敌军队形更密,黑压压地挤满了一片。

    下午2时,敌进入我伏圈。甘泉以北白土坡,我八十一师二四一团率先向敌先锋部队开火,堵住了敌前进道路。

    八十一师是由陕北红二十七军改编而来,部队官兵几乎是清一色的陕北子弟兵。徐海东交给该团的任务是坚决堵住敌人,决不能让敌人冲出伏击圈。此刻,八十一师的另一个团二四三团正奉命在围攻甘泉,八十一师实际上只剩下了一个二四一团。但二四一团打得坚决、果断,一一○师竟无一人从口子上冲过去。

    就在八十一师与敌激战时,刘志丹在阳台指挥七十八师也向敌后尾部队发起了猛攻。该师骑兵团冲下山坡,冲上公路一通砍杀,轰羊似的把敌军向伏击圈中央赶去。敌首尾受攻、方寸大乱,只能一步步向心靠拢,一步步走向覆灭的深渊。¤米¤花¤书¤库¤ ;www。7mihua。com

    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