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阿里巴巴神话:马云的美丽新世界-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因为国际化,正因为阿里巴巴同步推出了英文网站,才使阿里巴巴迅速获得国际声誉,迅速获得海外媒体的关注,这对于创业初期无钱无名的阿里巴巴很重要,以至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阿里巴巴处于“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状态。
  然而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过分过早追求国际化更是对阿里巴巴的严重伤害。
  为了适应国际化的要求,阿里巴巴一开始就把总部放在了香港(后来也一度放在上海)。阿里巴巴的香港总部很快就发展到几十人。其中有来自跨国公司的高级管理人才,也有出身美国名牌大学的国际化人才,他们用美元发放的年薪都在6位数之上。
  互联网技术发源于美国,最好的技术人才都集中在硅谷。阿里巴巴为了打造世界一流网站,把它的服务器和技术大本营都放在了美国硅谷。2000年5月,马云成功地挖来了雅虎的搜索器之王——吴炯。靠着吴炯的帮助,阿里巴巴的美国研发中心很快聚集了许多硅谷的顶尖技术高手。美国中心人数最多时有20多名,他们的开销比杭州总部200多人的开销多好多。
  马云当时提出的口号是:“东方的智慧,西方的运作,面向全世界的大市场。”他强调:“在公司的管理、资本的运用、全球的操作上,要毫不含糊地全盘西化。”
  为了占领世界大市场,阿里巴巴继香港、美国之后,又建立了英国(欧洲)办事处和韩国办事处。阿里巴巴的韩国网站是一个合资公司,不仅推英文网站而且还推韩文网站。
  为了加快海外扩张的步伐,阿里巴巴的台湾网站、日本网站、澳洲网站都在积极筹备中。
  马云指出:“要做世界顶级网站,一开始就大张旗鼓宣称这是中国人做的,等于自缚手脚。虽然大陆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市场,但它只是全球市场的一部分而已。阿里巴巴要的是放眼世界,挑战世界,真正做到打进全球市场。”
  阿里巴巴就这样拉开了向全世界进军的阵势。在世界各地遍插红旗的感觉的确很爽。可惜当时的阿里巴巴还不具备走向世界的实力,它向海外扩张的战略整整早了5年!
  中国的成功企业,海尔、联想、TCL……都是先在本土获得成功,先在国内占领了可观的市场份额之后,再开始国际化的。美国的雅虎和eBay也是先占领了美国市场然后再向世界扩张的。先本土后国际是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阿里巴巴超越本土直扑国际的战略显然违背了市场规律。
  

来自海外的阵痛(2)
国际化不是一个随意为之的战略。国际化是要有金钱和实力做后盾,有本土市场份额做铺垫的。
  马云和阿里巴巴的高层当初为什么会做出这样国际化的一个战略?马云说:“互联网上失败一定是自己造成的,要不就是脑子发热,要不就是脑子不热,太冷了。”刚刚拿到2500万美元投资的马云是不是有点头脑发热?
  阿里巴巴没把钱花在广告上,但它把钱花在了海外扩张上。
  香港、美国、欧洲、韩国所有这些网站每月的花销都是天文数字,而所有这些网站又都是只出不进没有一分钱收入。
  阿里巴巴的海外扩张始于2000年2月止于2001年1月。在这一年时间里,阿里巴巴每月烧掉近100万美金。吴炯后来回忆时说到:“当时钱烧得够凶的。”
  由于马云的精明和算计,还是省下了不少钱。
  2000年中,马云到美国。阿里巴巴专门聘请的专家为阿里巴巴制定了一个推广方案,这个方案的预算是1000万美金。吴炯说这个预算太高了,马云也觉得高,于是才下决心把预算减到500万。最后执行这个预算花掉了400万美金。吴炯后来回忆:“把预算减下来,我有功,否则2001年会更困难。”
  到2000年底互联网泡沫破裂时,阿里巴巴的账上只剩下700万美元了。按当时的烧钱速度只能坚持半年多。
  当互联网冬天来临时,风险投资商答应的新投资全部告吹。阿里巴巴近似疯狂的海外扩张不得不停下来。
  豪华阵容
  要打造世界一流网站,成为世界10大网站之一,必须用世界一流的国际化人才,这是自然而然的。
  马云说:“阿里巴巴有个规定,凡是要坐主管以上的位置,必须在海外,如英国、美国等地受过3至5年教育,或工作过5到10年。”
  他还说:“这是个死命令。一起创业的那18个人可以当连长、排长,但团长、师长以上的人,我通通从外面请。”马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2000年1月之前,没有钱的阿里巴巴也吸引了一些国际化的一流人才,例如蔡崇庆和雷文超。那时吸引人才,靠的是马云的个人魅力,靠的是阿里巴巴概念的力量,当然也靠股权。2000年1月之后,有了钱的阿里巴巴,开始大规模招兵买马。这次吸引人才,以上三条都靠,但也靠高薪。
  马云1997年夏天就认识了吴炯。1999年10月,马云就邀请吴炯加盟。到了2000年4月,马云打电话给吴炯:“我现在有钱了。拿到这笔钱,最想买的是技术。我能想到买技术的地方是硅谷,想在那开一个研发中心,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
  不到一月,马云把这个雅虎搜索器之王招至麾下,请吴炯出任了阿里巴巴的CTO。
  到了2000年的年中,阿里巴巴已经组建了一支超豪华的团队阵容。阵容之强大盖过了当时国内所有的网站。
  请看当时阿里巴巴的核心团队:
  马云:首席执行官
  孙正义:首席顾问
  萨瑟兰:顾问
  蔡崇信:营运总裁兼首席财务官
  吴炯:首席技术官
  Sanjay Varma:副总裁、业务发展
  雷文超: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
  郑明道:资深营运副总裁
  王烈:美国营运副总裁
  Todd Daum:副总裁、市场与合作
  George Chan:副总裁、互动服务
  李琪:副总裁、中国营运
  在这个豪华团队里,除了李琪一个“土鳖”外,其他都是符合马云条件的海外兵团。
  以上只是阿里巴巴核心团队即决策层的名单,除此以外,在总监和经理这一层,在技术骨干这一层,阿里巴巴也聚集了一大批国际化的人才。
  那时阿里巴巴可谓战将云集,精英荟萃。不要说在香港、美国办事处,就是在杭州总部,来自500强跨国公司和世界知名大公司的高管随处可见,世界级的网络高手随处可见,黄头发蓝眼睛的外籍员工更是随处可见。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来自海外的阵痛(3)
那时的阿里巴巴是名副其实的国际化公司。马云很为阿里巴巴的豪华阵容自豪,他说:“有很多一流的人才在阿里巴巴工作,我只是其中的一个创业者。阿里巴巴是一支一流的团队,一流的投资组合,当阿里巴巴打进Nasdaq时;将是亚洲第一。”
  在第一次互联网高潮中,世界大公司特别是传统大企业的精英往网络公司跑是潮流。吸引他们的是互联网企业先行者的商业奇迹和原始股权。这个潮流兴起于美国,也波及中国。当时马云到硅谷招人,吴炯找来一帮朋友,这些人听完马云的故事,一个个热血沸腾,都表示愿意从大公司跳槽到阿里巴巴。一支阿里巴巴美国研发中心的骨干队伍很快就形成了。当时的中国网络公司在美国硅谷招人就是这么容易。
  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无论是新浪还是搜狐,都没有阿里巴巴聚集的国际化精英多。虽然当时后者在国内的名气远不如前者。
  可以说,2000年的阿里巴巴是中国国际化最彻底、国际化人才最集中的互联网公司。
  这些国际化人才给阿里巴巴带来了什么?这些国际化精英在阿里巴巴的命运如何?
  马云创办阿里巴巴不久,就提出“东方的智慧加西方的运作”这个理念,并且明确提出阿里巴巴在管理上就是要全盘西化。
  没有这些来自西方的国际化人才,阿里巴巴的西方运作和西化管理是不可思议的。
  平心而论,这些国际化的精英对于阿里巴巴的贡献是不能忽视的。
  没有蔡崇庆,阿里巴巴财务的透明和国际化是不可思议的,没有2001年从GE(通用电气)引进的COO关明生,阿里巴巴管理的现代化和规范化是不可思议的,没有吴炯,阿里巴巴技术的国际领先水平也是不可思议的。
  当然,大量国际化人才的涌入也给阿里巴巴带来了许多问题。
  一、文化冲突。外籍员工与本地员工的文化冲突在阿里巴巴的杭州总部表现得最为明显和激烈。这种文化冲突曾经一度变得难以调和。
  二、不熟悉本土市场。许多外来高管因为不熟悉中国市场而工作成效甚微。
  三、未能全部发挥作用。阿里巴巴引进的国际人才有一半并不是阿里巴巴所需的网络业界人才。加之语言的障碍和文化的冲突,他们中许多人未能全部发挥作用,对阿里巴巴出力不大。
  四、难以承受的人力成本压力。这是大量国际化人才带给阿里巴巴的最大问题。他们的加盟使阿里巴巴的人力资本支出陡然上升。当时一个美国雇员的工资是杭州雇员的十几倍。可以说,阿里巴巴千辛万苦融来的2500万美元风险投资,大半用来给国际化人才发工资了。阿里巴巴每月近100万美元的消耗主要用于此。这是阿里巴巴的不能承受之重!它几乎置阿里巴巴于死地!
  众多国际精英在阿里巴巴的命运是可想而知的。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阿里巴巴的国际化人才走掉了90%以上。他们中的小部分是自己辞职的,大部分是被阿里巴巴辞退的。
  在上面的那个豪华阵容名单里,除了孙正义、蔡崇庆和吴炯,其他人都走了。
  国际精英的离去,使马云不得不反思他的人才国际化战略,不得不重新启用和培养他的本土团队。
  从2001年2月到2007年,阿里巴巴高层团队的80%是由本土人才组成的。其中绝大多数是从18个创始人中脱颖而出的。至于阿里巴巴的中层领导,几乎是清一色本土人才。马云正是靠着这支主要是由“土八路”组成的团队,度过了漫漫严冬,实现了绝地胜出。
  可以说马云和阿里巴巴主要是依靠土八路打下江山的。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05年。从2005年开始,阿里巴巴再次开始海外扩张,再次开始招募国际高端人才。
  新一轮招聘还在悄悄进行中。截至目前,已有微软、GE等大公司的高管陆续加盟阿里巴巴,他们被称为空降高管。现在阿里巴巴高管中本土与海外人才的比例大约是7∶3。中层领导本土人才的比例仍然高达95%以上。
  

来自海外的阵痛(4)
今天反思马云和阿里巴巴的国际化战略,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阿里巴巴的国际化方向没有错,但海外扩张太早了,至少早了5年。马云的人才国际化战略也没有错,但他一度过分迷信国际人才迷信洋八路,过高估计了阿里巴巴的财力。拿到2500万美金的马云,一度脑瓜的确有点热。马云后来总结道:“钱太多了不一定是好事,人有钱才会犯错啊!阿里巴巴犯过许多错,最早一个是在创办时,因为全球化的概念,所以就认为公司要设在美国,于是跑到硅谷。结果找来的员工,愿景、思路、想法都不同,实在无法做事。不到一个月,发现这是个错误。即使有全球眼光,也必须取胜本土。换句话说,在中国也能创造一个世界级的顶尖公司。这一个月,我们是有损失,但得到的比损失多,至少我们懂得了全球化。所以我们买的是犯错的经验,这是阿里巴巴的价值。”
  “我们是全球的眼光当地制胜,我们的拳头打到这个位置,再打下去已经没有力量了,迅速回来,回来后当地制胜,形成文化,形成自己的势力再打出去。如果不在中国制胜的话,我们会漂在海外。我们要防止的对手在全球,而非中国内地。在中国,互联网真正要赚大钱还要有二三年时间,这二三年内挣的钱只能让你活得好一点,但活得很舒服很富有不可能。现在我们不可以在中国内地以外的地方养一支300~500人的队伍,成本太高了,收入与支出不成正比,在香港在台湾都不行,只有在中国内地才行,而且可以不断地发展壮大起来。”
  毕竟阿里巴巴的主战场在中国,主市场也在中国;阿里巴巴只能生存于中国,崛起于中国,然后走向华尔街,走向全世界。
  马云和阿里巴巴为2000年的错误决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个代价反映在金钱上就是2500万宝贵的风险投资烧掉了一多半。
  2000年底,持续了三年的互联网第一波浪潮突然从峰顶跌入峰谷,持续了三年的互联网泡沫终于破灭了。
  从2000年4月3日开始,美国的Nasdaq股票开始狂跌,到了年底,中国的网站开始纷纷倒闭。互联网的冬天来临了。
  其实马云对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和网络冬天的到来是有预感的。还在1999年2月的阿里巴巴第一次员工大会上,马云就说:“谁都知道Internet是个泡沫,我刚才讲危机感就是指Internet的泡沫越来越多,什么时候破?他们的股票猛涨,什么时候掉?”
  2000年10月,马云力排众议,硬是要和孙正义合作,为阿里巴巴储备了2000万美金的过冬粮草。
  但他可能没有想到互联网的冬天会来得这么早,没有想到阿里巴巴的冬天会如此严酷!
  如果说互联网的冬天一半是泡沫破灭造成的,一半是风险投资商短视造成的,那么阿里巴巴的危机一半是决策失误造成的,一半是网络冬天的大环境造成的。
  2001年初时,阿里巴巴的资金链已经接近断裂。盲目扩张,盲目招人,盲目国际化的结果必然导致被迫收缩,撤站裁员!
  马云终于明白:“有多大的服务能力就做多大的事。”
  几年后回首往事,马云说:“那时的言论,那时的计划,现在看看都蛮可笑的,但我还是觉得勇气可嘉。”
  2000年底2001年初;阿里巴巴陷入自创业以来最困难最危机的境地。
  时值寒冬,北风呼啸,天寒水冷。阿里巴巴开始过冬了。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唯减肥以笑傲严冬(1)
自断其臂
  2000年底和2001年初的阿里巴巴的确有点危险。
  马云是2000年7月登上《福布斯》杂志的封面的,不到一个月,“网络已死”的大标题也登上了许多媒体的版面。
  第一届西湖论剑是2000年9月10日召开的,热闹过后仅10天,马云就宣布阿里巴巴进入6个月紧急状态。“未来半年是非常严峻的半年,随时做好加班准备。”
  彭蕾说:“2000年下半年,Nasdaq股票狂跌,外面来的人开始人心不稳。他们指望阿里巴巴一年上市,现在上不去了。马云上了《福布斯》封面,外面的人以为阿里巴巴是个很正规很大的公司,来了以后发现跟自己想象的不一样。马云请退了一批海外的人,那是我心里最难过的时候。阿里巴巴内部也有很多谣言,批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是假大空,说上《福布斯》封面是黑金交易。”
  张英说:“2000年底;股东的脸色很难看,说再不盈利,把网站拆了。”
  吴炯说:“2000年底互联网泡沫破灭,投资人本来答应给更多的钱不给了,不给钱,许多项目都停下来。”
  2001年1月,阿里巴巴的账面上只剩能维持半年多的700万美元,更可怕的是,当时的阿里巴巴并没有找到赚钱的办法。
  在阿里巴巴的资金链即将崩断时,所有的风险投资商都不愿再掏一分钱了。
  马云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