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帝国的兴亡-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德国的海军将领们与陆军将领们不同,尽管英国舰队占有压倒优势,但是他们在采取攻势方面却无须希特勒的任何催促,事实上,在从9 月末到10月初的那些日子里,雷德尔一直不断地在要求元首解除对海军活动的限制。这一点是慢慢实现的。9月17 日,一艘德国潜艇在爱尔兰西南击沉了英国的航空母舰勇敢号。9 月27日。雷德尔命令袖珍战舰德意志号和斯比伯爵号离开待命地区,对英国船运开始进攻。到10月中旬,它们就已经击沉了七艘英国商船,卤获了一艘美国船弗林特市号。
10月14日,德国潜艇U—47号在古恩特·庇里恩少校指挥下,突破了英国重要的海军基地斯卡帕弗罗港看来无法突破的防御,用鱼雷击沉了停泊在港内的皇家橡树号,这艘战舰上有官兵786 人殉难。这一了不起的成就,提高了海军在希特勒心目中的地位,戈培尔博士利用这件事大吹大擂了一番。
但是陆军将领方面的情况仍然是一个问题。尽管希特勒给他们写了一长篇考虑周密的备忘录,尽管发下了第六号指令要他们作好准备以便立即在西线发动攻势,他们仍然想方设法地规避。这倒不是因为他们对于侵犯比利时和荷兰有什么道德上的顾忌,而只是因为他们对在这个时候进攻是否能取得胜利深为怀疑。但是也有一个例外。
在莱因河上和沿着马奇诺防线与法军对峙的C集团军司令威廉·里特·冯·李勃将军,不仅对于西线的胜利表示怀疑,而且,就现有的材料来看,当时唯有他至少部分从道义立场出发反对进攻中立的比利时和荷兰。在希特勒召见陆军将领们的第二天,即10月11日,李勃自己写了一份长长的备忘录,把它分送给勃劳希契和其他将领。他写道,全世界都会反对德国,因为它在25年之内第二次进犯中立的比利时!德国政府仅仅在几星期以前还信誓旦旦地保证维护并尊重这种中立!
当他从军事上详细申述了不能在西线发动攻击的理由之后,最后他发出了和平的呼吁。他说,“全国都渴望和平”。
但是,这时候希特勒却渴望战争和厮杀,他认为将领们的那种怯懦是不可原谅的,使他感到腻烦。10月14日,勃劳希契同哈尔德聚首长谈了一次。那位陆军总司令觉得目前有“三种可能:进攻、观望、根本性的变化”。哈尔德在他那天的日记里这么记着,后来在战后他解释说,所谓“根本性的变化”指的是“除掉希特勒”。但是主性怯懦的勃劳希契认为这种激烈的办法“本质上是消极的,并且会使我们处于挨打的地位”。他们最后认为,这三种选择都不能提供“决定性胜利的前景”。唯一可做的是继续在希特勒身上下功夫。
勃劳希契于10月17日再次谒见了元首,但是他告诉哈尔德说,他的争辩毫不起作用,事情已“毫无希望”。哈尔德在那天的日记里写道,希特勒直截了当地告诉他说:“英国人只有在挨了打以后才会坐下来谈判。我们应该尽快地给他们几下子。进攻日期最迟不得超过11月15日到20日。”此后又同这位纳粹统帅谈了几次,他终于在10月27日对将领们宣布了不可更改的决走。在一次授勋仪式上,希特勒将铁十字骑士勋章授给14名将领之后,就开始布置西线进攻事宜。当勃劳希契试图说明陆军需要1 个月也就是要到11月26日才能准备就绪时,希特勒的回答是“那太晚了”。他命令进攻必须在11月12日发动。那天散会回来,勃劳希契和哈尔德垂头丧气。那天晚上,他们互相安慰了一番。“勃劳希契显得疲惫而又沮丧,”哈尔德在日记里写道。
第二十章 征服丹麦和挪威
德国最新侵略计划的代号叫做“威塞演习”——一个听起来没有什么恶意的名字。它的来由和发展都独具一格,与占了本书大量篇幅的无端进攻计划迥然不同。它不像其他计划那样是由希特勒想出来的,而是由一个野心勃勃的海军将领和一个糊里糊涂的纳粹党棍所创造的。这是德国军事侵略中由海军起决定作用的唯一行动。这也是由最高统帅部制定计划和发动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的唯一行动。实际上,甚至同陆军总司令部和陆军参谋总部都没有商量过,这使他们颇为不快。而且戈林也只是直到最后一刻才让他参与其事,这使这位肥胖的空军头子极感愤怒。
德国海军长期以来就在注视着北方。德国没有直接进入大洋的出海口,这个地理事实,在第一次大战时期,就已经对它的海军军官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英国用鱼雷和巡逻舰队,从设得兰群岛到挪威海岸,横跨狭窄的北海,布置了一道严密的封锁网,卡住强大的德国海军,严重地阻碍了潜水艇突破封锁进入北大西洋的企图,并且使德国商船不能出海。德国的外洋舰队从来也到不了外洋。在第一次大战时期,英国海军的封锁,曾把德意志帝国窒息得喘不过气来。在两次大战期间,指挥规模不大的德国海军的一小撮海军军官们,仔细考虑了这一次的经验和这个地理事实,认为将来在对英作战时,德国必须设法在挪威获得基地,这样才能击破英国在北海的封锁线,为德国海面和海底舰艇打开通往广阔的海洋之路,从而使德国能够扭转局势,对不列颠群岛实施有效的封锁。
因此这就难怪在1939年战争爆发的时候,德国海军里的第三号人物——也是一个有力的人物——鲁尔夫·卡尔斯海军上将就开始给雷德尔海军元帅' 根据后者的日记和在纽伦堡的证词' 连'674' 连写信,说明“德国占领挪威海岸的重要性”。雷德尔用不着怎样催促怂恿,就在10月3 日波兰战役结束时,向海军作战参谋部提出秘密咨询,要求它调查在“俄国和德国的联合压力下,取得挪威基地”的可能性。他并就莫斯科的态度问题询问了里宾特洛甫,得到的回答是,从那里“可望得到全力的支持”。同时雷德尔告诉他的参谋部,必须尽快地把这种“可能性”告诉希特勒。
10月10日,雷德尔在向元首提出的关于海军作战的长篇报告中,提出了取得挪威基地的重要性,并说必要时可以在俄国的帮助下实现这一点。就秘密记录所载的情况来看,这是海军第一次直接要求希特勒注意这个问题。雷德尔说,领袖“立即看出了挪威问题的重要意义”,他要雷德尔把关于这个问题的报告留下,并且答应将适当考虑这个问题。但是这个纳粹统帅当时正忙干向西方发动进攻,以及设法克服他的将领们的动摇犹疑。挪威问题,他显然顾不上了。
但是过了两个月,这个问题又重新提上了日程,这有3 个原因。
一个原因是严冬的降临。德国的生存,要依靠从瑞典进口的铁矿砂。战争的第一年,德国每年消耗的1500万吨铁矿砂之中,就有1100万吨要靠从瑞典进口。在天气暖和的月份里,铁矿砂还可以从瑞典北部经波的尼亚湾越过波罗的海运到德国。即使在战时,这一条路线也不会发生问题,因为波罗的海已经有效地封锁起来,英国的潜艇和舰只无从进入。但是到了冬天,这一条海道运输线由于结了厚冰,就不能使用了。在严寒的季节,瑞典的铁矿砂只好改由铁道运到附近的挪威港口纳尔维克,然后再用船沿挪威海岸运到德国。德国运铁船的整个航行路线都在挪威领海以内,这就避免了英国海军舰艇和轰炸机的破坏。
因此,正如希特勒最初对海军指出的那样,一个中立的挪威有它的好处。这可以使德国不受英国的干扰而得到它生存所必需的铁矿砂。
在伦敦,英国当时的海军大臣丘吉尔马上看到了这一着。在战争爆发以后的最初几周中,他曾经努力说服内阁批准他在挪威领海内布雷,以便阻止德国运输铁矿砂。但是张怕伦和哈利法克'675' 斯不愿侵犯挪威的中立,这个建议就这样暂时被搁起来了。
1939年11月30日俄国对芬兰的进攻,根本改变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局势,大大增加了它对西方盟国和漓国的战略上的重要性。法国和英国都在苏格兰着手组织远征军,准备援助勇敢的芬兰人,后者出乎意料地对红军的进攻坚持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是远征军只有通过挪威和瑞典才能到达芬兰,而德国也立即看出,如果盟军被允许通过或者径自通过这两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的北部,那么他们就会以维持交通为名,留驻足够的兵力在那里,以便完全截断瑞典铁矿砂对德国的供应。此外,西方盟国也一定会从北方包围德国。雷德尔海军元帅毫不迟缓地提醒希特勒注意这一威胁。德国的这位海军首脑,现在已经在挪威本国找到一位叫做维德孔·阿伯拉罕·劳里茨·吉斯林少校的有用的同盟者,来推行他的计划。这个人的名字很快就在各种语文中成为卖国贼的同义词。
密谋分子的又一次失败
反纳粹的密谋分子又一次试图说服将军们废黜他们的领袖——这一次是在他要在北方发动新的侵略之前。他们已经听到了这个风声。这些文职人员密谋分子,仍然希望英国政府保证与反纳粹的政府媾和。由于他们是那样一些人,他们仍然坚持,新的德国政府无论如何应当被允许保有大部分希特勒夺得的领土:奥地利、苏台德区和1914年的德波边界,虽然最后这一块领土在过去只是由于消灭波兰国家以后才取得的。
带着这样的建议,哈塞尔,一个有相当个人勇气的人,于1940年2 月21日到瑞士的阿罗莎同英国的一位联络人商谈。他在日记里称这个人为“X先生”,其实名字叫J。朗斯台尔·布赖恩斯。2 月22日、23日。他们在极端机密的情况下商谈了4次。在罗马外交界曾经出过一些风头的布赖恩斯,是在本书中出现的那些有些外行的毛遂自荐的和平谈判者之一。他和唐宁街有关系,哈塞尔和他一见面就有了深刻的印象。斯蒂芬斯少校和贝斯特上尉打算在荷兰与德国密谋分子建立接触的计划失败以后,英国对于这整个事情,多少有点怀疑。当布赖恩斯催促哈塞尔明确答复他代表谁进行谈判的时候,这位德国使节变得狡猾起来了。
“我无权把支持我的人说出来,”哈塞尔回答说,“我只能对你保证,从哈利法克斯那里得到的声明,会送到适当的人那里。”
哈塞尔接着就把德国“反对派”的意见作了概括的说明:他们认为,“在采取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以前”,必须推翻希特勒,而这必须是“纯粹由德国人来办的事情”;关于柏林的反纳粹政府将受到如何的对待,必须有“英国权威方面”的声明;改变政治制度的主要障碍是1918年的历史,这就是说,德国人担心事情会像当年牺牲了德皇以后那样发展下去。哈塞尔和他的朋友要求得到保证:如果他们除掉了希特勒,德国将得到比除掉威廉二世以后'693' 较为宽大的待遇。
于是他就把一份他自己用英文写好的备忘录交给了布赖恩斯。这是一份内容含糊的文件,虽然它对于以“基督教伦理、正义和法律、社会福利、思想和信教自由为基础的未来的社会”充满了高贵的感情。哈塞尔写道,“这场疯狂的战争”继续下去的最大危险是“欧洲的布尔什维化”。——他认为这比纳粹主义的继续存在还要坏。他的和平的主要条件是让薪的德国保持他列举出来的、希特勒征服了的几乎所有地方。德国据有奥地利和苏台德区,这是在任何和平条件中都不能讨论的地区;德国还必须恢复1914年德波边界,这实际上当然是指1914年的德俄边境,虽然话没有这样说,因为波兰在1914年是并不存在的。
布赖恩斯同意必须采取迅速行动,因为德国进攻西线已迫在眉睫。他答应把哈塞尔的备忘录送给哈利法克斯勋爵。哈塞尔回到柏林,把自己最近活动的情况报告给他的同谋者。他们虽然希望能从哈塞尔的“X先生”那里得到最好的消息,但此刻他们最关心的还是这所谓“X报告”的文件。这是他们在谍报局的一个成员汉斯·冯·杜那尼根据缪勒博士在梵蒂冈与英国人接触的结果写成的。这个文件声称,教皇已准备向英国斡旋,同一个新的反纳粹的德国政府进行合理的和平谈判。那些希特勒的反对者的条件中,有一条是他们认为罗马教皇会加以支持的。这就是“在解决东方问题方面要对德国有利”。由此可以看出他们的观点的一般。穷凶极恶的纳粹独裁者已经通过武力侵略在东方得到对“德国有利”的解决:这些正派的德国密谋分子要求英国在教皇的祝福下送给他们同样的东西。
在1939—1940年间的冬天,密谋分子的脑子里想的尽是“X报告”。10月底,托马斯将军已经把这个报告给勃劳希契看过了。为的是想鼓励这位陆军总司令尽力劝阻希特勒不要在那年秋天在西线发动进攻。但是勃劳希契对这样的鼓励并不领情,事实上,他还威胁托马斯将军,如果他再提这件事,就要把他逮捕起来。他训斥说,这是“显然的叛国罪”。
现在,当纳粹即将发动新的侵略的时候,托马斯把“X报告”交给哈尔德,希望他能够照这个报告行事。但这是妄想。这位参谋总长告诉密谋分子中最积极的人员之一戈台勒' 他也曾请哈尔德带头,因为优柔寡断的勃劳希契不肯带头' :此刻他不能背弃他作为一个军人对元首的誓言。而且,他还说:英国和法国已经向我们宣战,我们只有干到底。妥协的和平是毫无意义'694' 的。只有在最紧急的关头,我们才能采取戈台勒所希望的行动。
哈塞尔在1940年4 月6 日的日记中,详细讲到戈台勒向他所分析的哈尔德的精神状态。他在日记中叹息道:“看,结果还不是这样!”这位日记的作者补充说:“哈尔德在谈到他的责任的时候,开始哭起来了,给人的印象是一个神经受伤的软弱的人。”
这个印象的真实性是可疑的。哈尔德4 月第一周的日记里,尽是关于他协助策划的、在西线举行大攻势的准备工作的详尽记述。在重读这日记时,本书作者至少得到这样的印象:当参谋总长和那些战地司令官商谈并且审核德国历史上最巨大、最大胆的军事行动的最后计划的时候,他的情绪是兴高采烈的。在他的日记里,没有什么谋反思想,或者与良心作斗争的迹象。虽然他对丹麦和挪威的进攻有些不安,那完全是出于军事原因的考虑。他对于纳粹侵略4 个中立小国,丝毫没有道德上的疑虑,虽然德国对这些国家的边疆都曾作过庄严的保证,而他也知道,德国即将对它们进行攻击,对其中两个国家即比利时和荷兰的进攻计划,还是他自己亲自领导制订的。这些“正派的德国人”想在时机尚未过晚之前赶希特勒下台的最后企图,就这样结束了。这是他们本来可以获得宽大的和平的最后机会,勃劳希契和哈尔德表示得很清楚,将领们对于谈判出来的和平是不感兴趣的。他们现在与元首一样,只是想实现在德国胜利以后由他们指定条件的和平。直到这种机会渐渐消失时,他们才认真地回到他们原来想把他们的疯狂的独裁者除掉的谋反想法,这种想法,在慕尼黑时代和佐森时代曾经是十分强烈的。读者必须记住这种精神状态和性格,才能了解接着发生的事件和后来编造的神话。
攻占丹麦和挪威
希特勒征服丹麦和挪威的准备工作,被许多作家称为战争中保密最严的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