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帝国的兴亡-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攻占丹麦和挪威
希特勒征服丹麦和挪威的准备工作,被许多作家称为战争中保密最严的事情之一,但在本书作者看来,这两个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甚至英国人——之所以猝不及防,不是由于他们没有得到将要发生什么事变的警告,而是由于他们没有及时地相信这种警告。
在灾祸发生前10天,谍报局的奥斯特上校向他的一个亲近的朋友、荷兰驻柏林武官J·G·沙斯上校透露了德国“威塞演习”计划的消息。沙斯立即通知丹麦海军武官寇尔森上校。但是安然自得的丹麦政府并不相信自己的海军武官。当4 月4 日丹麦驻柏林'695' 的公使打发寇尔森赶快回哥本哈根亲自报告的时候,他的情报还是没有得到重视。甚至在事变发生的前夕,即3 月8 日晚上,已接到德国一艘满载部队的运输舰在挪威南部海岸——就在丹麦北面——中了鱼雷的消息,不少丹麦人还亲眼看见一批德国海军舰队在他们的岛屿之间向北驶去,甚至在这个时候,晚餐桌上有人说到国家已处于危险状态时,丹麦国王对这话还一笑置之。
“他真的不相信有这回事。”一个当时在场的禁卫军军官后来说。他还说,事实上,国王餐后还到皇家戏院看戏,心情“充满自信而愉快”。早在3 月间,挪威政府就从驻柏林公使馆和瑞典人那里接到关于德国军队和海军舰艇在北海和波罗的海港口集中的警告。4 月5 日从柏林收到了一件确实的情报说,德国人即将在挪威南部海岸登陆,但是奥斯陆的麻痹自满的内阁还是对之抱怀疑态度。4 月7 日,发现有几艘德国大型军舰向挪威海岸前进,同时并接到英国飞机在斯卡格拉克口外扫射德国舰队的报告;4 月8 日,英国海军部通知挪威驻伦敦公使馆,说发现有一支强大的德国海军驶近纳尔维克;而奥斯陆的报纸也发表新闻说,当天在挪威的利勒散附近海面遭到波兰潜水艇袭击的“里约热内卢”号运输舰上遇救的德国士兵宣称,他们是去卑尔根协助抵御英国的——即使到了这个时候,挪威政府还不认为有必要采取显而易见需要采取的步骤,例如动员军队,在所有港口的炮台里配备充足的兵力,堵塞飞机场的跑道,或者——尤其重要的是——在通向首都和主要城市的易于敷设水雷的狭窄水道上设置水雷。如果这些事情都办到了,历史也许会别有一番转折。
不祥的消息,正如丘吉尔所说的那样,在4 月1 日就开始传到伦敦了。4 月3 日,英国战时内阁讨论了最新的情报,尤其是从斯德哥尔摩来的情报。这些情报说,德国人在它的北部港口集中了相当多的兵力,目标在于向斯堪的纳维亚推进。但这消息似乎并没有受到认真的考虑。两天以后,4 月5 日,当德国第一批海军补给舰逛已经出海的时候,张伯伦首相在一次讲演里宣称,希特勒由于没有在英法毫无准备的时候进攻西线,已经“错过了机会”——这句话使他不久以后就自悔失言。”
据丘吉尔说,英国政府这时认为,德国人在波罗的海和北海港口内增兵的目的,只是为了一旦英国为了截断从纳尔维克运送'696' 铁矿砂的航道而到挪威领海布雷同时也占领纳尔维克和南部其他一些港口时,使希特勒便于反击。
事实上,英国政府当时的确正在考虑进行这样的占领行动。经过7 个月的挫折以后,海军大臣丘吉尔终于获得了战时内阁和盟军最高军事会议的批准,于4 月8 日在挪威水路上布雷——这是一个代号叫做“维尔弗雷德”的军事行动。由于看来德国人可能对于他们的纳尔维克铁矿砂运输线受到封锁这一致命打击采取有力的对策,因此决定派一小批英法联军到纳尔维克去,并且一直挺进到附近的瑞典边境。据丘吉尔说,另外还要派一些军队去更远的南方的特隆赫姆、卑尔根和斯塔瓦格尔登陆,“以阻止这些基地被敌人占领”。这就是人们所知的“R—4 计划”。
这样,在4 月的第一周,当德国军队已经登上各种舰艇准备开赴挪威的时候,英国军队虽然人数要少得多,也已经在克来德河登上运输舰,在弗尔斯河登上巡洋舰,向着同一目标前进。
4 月2 日下午,希特勒在同戈林、雷德尔和福肯霍斯特举行了长时间的会议以后,发布了一道正式指令,规定“威塞演习”在4 月9 日上午5 时15分开始。同时,他还发布了另一道指令,规定“占领时必须千方百计防止丹麦和挪威两国国王逃到国外。”同一天,最高统帅部还把这个秘密计划告诉了外交部,对里宾特洛甫发了一道详尽的命令,指示他准备采取外交措施劝诱丹麦和挪威在德国军队到达的时候不战而降,井编造一些理由为希特勒的最新的侵略辩护。
玩弄诡计的工作还不限于外交部,海军也要耍些花招。4 月3 日,第一批舰艇刚出发,约德尔就在日记里考虑万一挪威人对于本国附近发现这么多的德国军舰发生疑惧,用什么欺骗手法蒙混过去的问题。实际上,这个小问题早已由海军解决了。海军已指示自己的军舰和运输舰伪装成英国舰艇开过去——必要时甚至悬挂英国国旗!德国海军在秘密命令中已为“进攻挪威时进行欺骗和伪装”作了详细的规定。
绝密进港时行动守则所有舰只都须灭灯……伪装英国舰艇的时间应尽可能地延长。挪威舰只用莫尔斯电码发出的盘问,一律用英语回答。回答的时候,可以适当选择诸如下列的词句:'697' “到卑尔根暂泊,无敌意。”
……回答时应使用下列英国军舰名称:科尔恩号用英舰开罗号名称。
柯尼斯堡号用英舰加尔各答号名称……' 等等' 必须作出准备,以便随时为英国军旗照明……在驶往卑尔根途中……我方舰只在回答过往舰只盆问时的指导原则如下:回答盆问:' 例如科尔恩号' 英舰开罗号。
回答停航命令:“'1' 请将刚才信号重复一遍:'2' 无法了解你舰信号。”遇到警告性射击时则回答:“请停止射击。英国船,好朋友。”
遇到询问目的地和任务时则回答:“到卑尔根去。追击德国船。”这样,在1940年4 月9 日上午5 时20分整' 丹麦时间上午4 时20分' ,天亮前1 小时,德国驻哥本哈很和奥斯陆的使节向丹麦和挪威政府递送了德国的最后通碟,要求他们毫不反抗地立刻接受“德国的保护”。他们早20分钟把这两国的外交部长从床上叫起来。里宾特洛甫坚持要严格遵守时间表配合德国部队在那个时刻到达。这个最后通碟可能是希特勒和里宾特洛甫起草的迄今为止最厚颜无耻的文件。他们是起草这一类文件的能手,而且这时候在外交骗术方面也已经极有经验了。
这份备忘录宣称,德国是来援助丹麦和挪威抵抗英、法两国的占领的,它说:因此,德国部队不是作为敌人登上挪威的国土的。德军最高统帅部除非出于被迫,无意利用德国军队占领的据点作为对英作战行动的基地……相反,德国军事行动的目的,完全在于保护北方,以防止英法军队企图占领挪威基地……
……本着德国和挪威两国之间久己存在的良好关系,德国政府向挪威王国政府宣布,不论现在和将来,德国都无意采取行动侵犯挪威王国的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因此,德国政府期望挪威政府和挪威人民……不要抵抗。任何抵抗将不'698' 得不受到而且会受到一切可能的手段的击破……从而只能导致绝对无益的流血牺牲……德国的期望在丹麦实现了;但是在挪威落了空。威廉街从驻这两国的公使拍来的第一批急电中就知道了这一点。德国驻哥本哈根公使上午8 时34分打电报给里宾特洛甫说,丹麦人已经“接受了我们的一切要求,' 虽然' 表示了抗议”。驻奥斯陆的公使库特·勃劳那却不得不作完全不同的报告。上午5 时52分,他在递交德国最后通牒32分钟以后,就把挪威政府的迅速答复电告柏林:“我们决不自动屈服,战斗已在进行。”
傲慢自大的里宾特洛甫被激怒了。10点55分,他拍了一封“特急”电报给勃劳耶:“你应再次说服那里的政府,挪威的抵抗是毫无意义的。”这位为难的德国公使并没有能够转达这句话。这时挪威国王、政府和议会议员都已经逃离首都转移到北方的山区去了。不论形势怎样不利,他们都决心抵抗下去。事实上,随着天亮时德国舰艇的到来,有些地方已经在进行抵抗了,虽然不是所有地方都是如此。
丹麦人则处于更为绝望的境地。他们这个快乐的小小岛国是防守不住的。这个国家大小,地势太平坦,而且最大的部分日德兰,对于从陆路开来的希特勒的装甲部队是敞开无阻的。国王和政府不能像在挪威那样可以逃到山地去,也不能指望从英国那里得到什么援助。有人说,丹麦人过于文明,在这种情况下,是不会战斗的;总而言之,他们没有战斗。陆军总司令W·W·普莱奥尔将军几乎是唯一主张抗战的人,但他的意见还是被首相多尔瓦尔德·施道宁、外交部长爱德瓦·门契和国王所否定,后者在4 月8 日坏消息开始传来的时候,就拒绝了他的总动员的请求。海军不论从舰艇上或者从它的海岸炮台里,都没有发过一炮一弹,甚至当德国的运兵船只从它的炮口底下驶过,一开炮就可以把它们轰得粉碎的时候,也是如此。作者虽然在哥本哈根进行过调查研究,原因依然不明。陆军则在日德兰稍有接触,禁卫军在首都王'699' 宫周围放了几枪,有几个人受伤。到丹麦人吃完一顿饱饱的早餐之后,一切都已结束了。国王听从了政府的劝告,不顾普莱奥尔将军的相反意见,还是投降了,并且下令停止任何抵抗。
用欺骗和突袭的手段占领丹麦的计划,正如缴获的德国陆军文件所表明的,是经过缜密准备的。负责进攻丹麦的特遣部队参谋长库特·希麦尔将军,于4 月7 日即已穿便服乘火车到达哥本哈根侦察首都,并作了必要的安排,为部队运输舰汉斯施塔特·但泽号找到一个合适的停泊码头,为运输少量供应品和1 台无线电发报机找到1 辆卡车。负责攻占哥本哈根的那1 营——要占领这个大城市,1 营的兵力被认为已经足够了——的营长在两天以前就已穿着便服到哥本哈根来侦察地形了。
因此,这位将军和少校营长的计划能够几乎毫无困难地顺利完成,是不足为奇的,部队运输舰在天亮前不久就到达哥本哈根港外,经过港口炮台和丹麦巡逻舰艇的时候,没有遭到任何留难,安然停靠在市中心的兰盖里尼码头,离丹麦陆军总司令部只有一箭之遥,离国王所居住的阿玛连堡宫也很近。这两处地方都很快就被1 营孤军夺取了,没有遇到值得一提的抵抗。在疏疏落落的枪声之中,国王和大臣们正在王宫的楼上商议。这些大臣都是主张不抵抗的。只有普莱奥尔将军请求一战。他要求国王至少要逃到最近的豪威尔特兵营里去,以免被俘。但国王同意大臣们的意见。据一个在场人说,国王曾问道:“我们的士兵是不是已经抵抗够了。”——普莱奥尔将军反驳说,还没有。
希麦尔将军由于进展迟缓而感到有点不安了。据他自己的叙述,他曾打电话给设在汉堡的联合作战总司令部——丹麦当局并没有想到要截断通往德国的电话线路——要求派些轰炸机到哥本哈根上空示威,“以便胁迫丹麦屈服”。谈话是用密码进行的。空军认为希麦尔要求的是实际轰炸,就答应马上进行——这一个错误幸亏及时得到纠正。希麦尔将军说,轰炸机“在丹麦首都上空隆隆盘旋,终于达到了目的:政府接受了德国的要求”。当时想对丹麦部队广播政府已经投降的消息,是相当困难的,因为当地的广播电台在那么早的时候还没有开始工作。德军终于用自己携带的电台以丹麦的波长进行广播,解决了这个问题,希'700' 麦尔将军事先已经周到地我到的一辆卡车,把电台运到了丹麦总司令部。
那天下午2 时,希麦尔将军由德国公使西锡尔·冯·伦特芬克陪同,造访了那个已经不再是一国之主、然而自己还没有体会到的丹麦国王。关于这次访问,希麦尔在德军秘密档案里留下了记录。
70岁的国王,虽然表面上还装得很镇静,并且在接见时保持了绝对的尊严,但内心显然已经支持不住了。他全身颤抖。他宣称他和他的政府一定会尽可能地维持国内的和平和秩序,消除德军和他的国家之间的一切摩擦。他希望使自己的国家免遭进一步的不幸和苦难。希麦尔将军回答说,作为个人,他对于负着这样一种使命来拜访国王,感到非常遗憾,但他只是在执行一个军人的任务……我们是作为朋友到这里来的等等。当国王问他是否可以保留卫队的时候,希麦尔将军回答说……元首无疑会允许他保留卫队的。他毫不怀疑这一点。国王听了,显然感到颇为宽慰。在接见的过程中……国王渐渐放下心来了,最后他对希麦尔将军说了这样的话:“将军,作为一个老军人,我可以向你说几句话呜?说几句军人对军人说的话吗?你们德国人又做出了一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事!人们必须承认,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差不多在4 年之中,直到战争的形势终于转变时,丹麦国王和他的人民——一个脾气好、讲文明、乐天知命的民族——一直没有给德国人制造什么麻烦。丹麦成了“模范保护国”了,起初,征服者给予国王、政府、法院、甚至议会和新闻界的自由大得令人惊异。甚至丹麦的7000犹太人也没有受到什么侵犯,至少有一个时期是如此。但是,虽然较其他大多数被征服的人民为迟,丹麦人后来也终于认识到,当他们的条顿暴君的暴行随着战争形势的恶化一年比一年变本加厉的时候,进一步和这些暴君进行他们所谓的“忠诚合作”是不可能的,如果他们还想保留一点自尊和荣誉的话。他们也开始看到,德国终究未必能得到胜利,小小的丹麦也并不是像许多人起初所担心的那样,无可挽回地注定要作希特勒的恶劣到无法形容的新秩序下的一个附庸国。于是,抵抗运动就开始了。
挪威人的抵抗
挪威从一开始就进行了抵抗,虽然肯定不是每一个地方都在进行抵抗。在瑞典铁矿砂运输铁道线终点纳尔维克港口,驻军司'701' 令康拉德·孙德洛上校,我们前已知道,是一个吉斯林的热烈追随者,他一枪不发就投降了德国。海军指挥官却是另外一种有骨气的人。当10艘德国驱逐舰向着长长的峡湾迫近时,港内的两艘古老的装甲舰之一艾得斯伏尔德号发了一炮作为警告,并且用信号通知驱逐舰,叫它们说明身份,德国驱逐舰队的指挥官弗里茨·邦迪海军少将,以派遣一名军官乘汽艇向挪威舰艇招降作为答复。接着德国就玩弄了一下诡计,德国海军军官后来还以战时只问需要无须遵守什么法律为辞,为这种行为辩解。当汽艇上的军官用信号通知德国海军少将,说挪威人表示他们要进行抵抗的时候。邦迪等到汽艇一离开,马上就用鱼雷把艾得斯伏尔德号炸毁了。第二艘挪威装甲舰挪奇号于是就开了火,但也很快就给解决了。
300 名挪威水兵,几乎是这两艘船的全部船员,全部阵亡。到上午8 时,纳尔维克就落入德国人之手,把它攻下来的是偷偷溜过强大的英国舰队的防线的10艘驱逐舰,占领它的是由爱德华·狄特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