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清真相-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还属于正常范畴,更有甚者还把二者的较量,上升为一场国家统一与分裂相争的层面上来,就未免有点滑稽可笑、霸王硬上弓了。
  先说大乱缘起,康熙才是真正的肇事者,是他先挑的事,跟着吴三桂也不是善茬,结果二人一拍即合,前者拟了初稿,后者润色修订,最后大乱倡议书正式出炉,所以要打起板来也应各打五十呀。
  再说性质,也很难讲谁就一定代表正义。不可否认的是,满洲人作为异族,入关夺了天下,不过才三十年,大陆抗清之火熄灭更是早在九年之前,何况郑氏家族至今还孤悬海外,着华夏衣冠,不忘反清复明呢。
  这种大背景下,吴三桂高举民族复兴大旗,动机肯定不纯,但若真的获胜,结果还不是一样?要不然,华夏大地群起响应的,为啥大都是汉人?
  如果非要说康熙是对的,不等于说南明抗清是分裂行为,李定国、郑成功也是分裂主义者了吗?想来这价值观应该不会变化得这么快,九年就天翻地覆了?
  所以还是不要给他们定性为好,双方谁都不代表正义,这样也许更合情理些。至于随着时间的流逝,大清越来越融入进来,名正言顺成为大中华的代表,则是以后的事了。
  历史就是历史,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属性,如果一味地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待它,岂不大乱,搞得不知所以然?比如欧洲逐渐朝着一个国家的方向迈进,真到实现的那一天,法国的圣女贞德就不是民族英雄了?
  这里没有贬康抬吴的意思,因为抛开民族大义不谈,在这场大乱中,仅就一般民众生存来说,两人都是一样的,都是造成他们又一次陷入痛苦灾难的罪魁祸首。唉,他们过上安稳的日子没多久呀,心里怎能没有一肚子怨言?
  三桂?你捣什么乱呀?干吗要用咱老百姓的痛苦与灾难,去换取你一己之私?真是三姓家奴?也罢也罢,反正你也败了,结局也够惨了,骂名也够大了,咱就不和你多计较了。
  康熙?到要多说道说道你,身为一国之领袖,说话做事哪能任着性子来,这下可好,挑起了这么一场大灾难!咱老百姓命苦,受点罪也就算了,反正也没处申冤,可你差点让你的民族丢了天下,这罪过可就大了,还把好不容易走上稳定发展道路的国家,又重新拉回到你老爸那个时候,甚至还不如。你说,你这二十年是不是白干了?
  好多好多帝王,一生坐这位子还没你浪费的时间多。唉,你也就是长命,再凭个年龄小当政,干了六十一年,得以机会收了一箩筐,否则,以头二十年来算,平庸者甚至罪人者都将与你为伍了,这后世的声名肯定好不了哪去!
  只是这千年一帝,怎会如此惨淡地告别历史舞台?单说这次大乱,如此危亡之际,他都能挺过来,去迎接后四十年的繁华似锦,着实非同凡响,不愧大帝名号啊。
  至于如何打赢了这场艰苦卓绝的战争,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论起功劳来,作为最高领袖,康熙自应算上一份,这是不容置疑的,关键是作用究竟有多大?
  有人说他神武盖世,《圣祖实录》之类更是极尽阿谀吹捧之能事。大到整个战略部署,小到每一场战役,甚至战役的细微处,无不是在康大帝的运筹帷幄下搞定的,虽然他没有亲临过前线,参加过一场战斗!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战后简要来回顾(下)(1)
康熙能够制服三藩,归根结底还是实力使然。满洲人入关夺取天下,至今不过三十年,大清消灭南明基本完成雄伟帝国的构建,也才短短十年光景。常理上讲,那股勃兴之气不可能这么快消失的,且会进入一个走向成熟发展的大阶段。大乱之前的康熙时代,帝国就是按这个路子走来的。
  这样的发展态势,加之已占据天下的优势,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军力等集合在一起形成的综合实力至为惊人也,更是三藩尤其是吴三桂的云贵,远远不能相比的。
  帝国统治稳固,政权基础牢靠,尤其在北方,三十年前就已占领。后来大乱初起时,北方虽有零星谋叛,但很快便趋于稳定,总体是经得住考验的,河南、山东竟还一点事都没有呢。当然,这也与吴三桂没有北进有关。
  其实民众就是民众,大道理只能讲讲,一般人还是愿意在家里老老实实呆着的,揭竿而起哪有那么容易?干不好是要杀头的!而对那些既得利益者,已成为大清帝国统治阶层成员的文臣武将们,更是如此。
  也许内心有点不甘心,但毕竟生活在这种看起来已具备完整稳固体系的统治下,谁敢打破之?尤其领头者,那可是需要极大勇气与胆量的!所以说要乘势而起,如果没有很好的氛围烘托,谁敢先带这个头?除非你吴三桂打过来了。
  再看军队,昔日的东亚巨无霸满洲铁骑虽已无复当年之勇,但告别战争时间也不长,再退化再腐朽,实力依然强劲,仍是帝国的基石。广大绿营虽说分化瓦解了一批,可担当帝国保卫者的依然众多(谁让咱汉人多呢),而且战争后期表现得还不错。
  单说西北,打败王辅臣的中坚力量就是被称为“河西三汉将”的张勇、王进宝和赵良栋,个个顶呱呱,并全面贯彻落实了康大帝“以汉攻汉”的方针。
  面对这样一个大帝国,吴三桂实力不可谓不强,有经营十几年的云贵为依托,强大战斗力的军队为保障。人才不可谓不多,一班文臣武将,皆是一时之选,且自己也是疆场上立马横刀几十年的人,武功应比真实的康熙强多了。人心也不可谓不齐,一帮铁杆成员,就是后来局势江河日下了,对吴家也是赤胆忠心的。
  不过这一切与人家一PK,还是小巫见大巫了。吴三桂要想取胜,很明显惟有趁着康熙不备,帝国的综合优势还未来得及展现时,赶紧打他个措手不及,并不给他任何喘息的机会,凭着兵精将勇,一鼓作气才行。
  可惜吴三桂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在长江边饮马后,竟停下了,不思进取了,想划江而治了,结果美好的愿望没实现,却让康熙缓过劲来,调整准备好后,掉转头来打。从此,吴三桂就再也没有机会了,只能向着败亡的道路,无可奈何地走下去也。
  吴三桂为啥不过江?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自己做的决定,自然要对以后的失败承担首责。能在相对劣势中,发挥自己最大优势,以弱胜强,领袖的作用至为关键。吴三桂恰于此时,也证明了他还差得太远,根本就不是一个成大事之人。
  其实他当时不过江,乘势东进打下南京,占据江淮,再与耿精忠南北夹击,把江浙这一片天下最富庶的地方拿过来,作为日后的依托,可比云贵强多了;同时也给清廷一个更加沉重的打击,毕竟帝国财政实有赖于此。此消彼长,再打相持战,康熙可就没那么多便宜可占喽。 。。

战后简要来回顾(下)(2)
还有一点,就是团结问题,也十分重要。虽说吴三桂是核心主力,战争胜败的关键在自家人的努力,但一个好汉三个帮,若响应者不仅众,而且还能拧成一股绳,力量岂不更强,岂不更有赢的希望?
  可惜,各个战场的反清武装表面上团结在吴三桂的旗帜下,实际上却都是各自为战,只顾自家利益,没有全局观念,说是一盘散沙丝毫不为过。
  吴三桂本人作为盟主,自然想有以他为核心的团结了,也在努力去做,但收效甚微。湖南主战场外的另两大战场,西北王辅臣与东南耿精忠,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与其说是老吴的左膀右臂,不如说是独立的小王国。
  王辅臣可能还有反心不坚在内,以致后来处境日益艰难,却宁愿守在平凉被清军包围,也不愿南下与吴军会合。
  而耿精忠更是搞笑,明明是他邀请台湾郑经派军过来帮忙的,却因双方利益纠纷,很快又闹翻了脸,以至耿后来在与清军作战的同时,还要防着郑军的袭击。另外,他在福建俨然自成一体,如果反清胜了,吴三桂说不定还要与他来一场统一战呢。
  至于尚之信、孙延龄之流,就更不用多提了,吴三桂真正可以依靠的还是他的老部下们。湖南战场不说了,四川的王屏藩一直忠诚有加,最后也是力竭自缢而死。所以三藩之乱,实则只是吴清大战也。
  最后,就要提到反清举什么旗的问题了。吴三桂刚起兵时,并没有像很多时人希望的那样,高举复明大旗,而是扯了一个自家旗,自号周王,最后干脆再上一台阶,做了大周的皇帝。
  不错,这确实让他流失了一帮支持者,汉人士大夫阶层中越发明显,其他如郑经,本来听到吴三桂反清复明,高兴得很,合作态度很是积极,后来得知不是那么回事,立马分道扬镳。
  明朝毕竟是汉人最后一个王朝,时人有很多也是昔日大明的臣民,面对异族不是温和的统治,故国之思萦绕心间也属正常。即使以后,历经几代,故国已算不上了,反清复明的旗帜依然飘扬,并不是大明有多好,而是有民族的情感在里面。
  如今,吴三桂不打这面旗帜,也非愚蠢地想不到这一点,不然也不会在讨清檄文中提到大明,出征前还要去拜永历帝陵了。他此举自然有他自己的考虑,这里不多做分析,反正初期不打复明旗,还是让他失分不少,但也绝非什么关键因素。
  南明自己就是明,不照样失败?郑家父子一直打着这个旗号,还不是局促于海上?人家满洲人初入关时手段也是极端高压残酷,不一样征服了中原,征服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多于自己的民族?
  一句话,关键还是要靠实力(再加点运气)!就是吴三桂有一鼓作气直捣“黄龙”的机会,也要靠他有一支很能打的军队去实现才行。否则,即使成行,还不是和南宋北伐一个样,尽成笑料?
  归根结底,吴三桂输了,康熙赢了,这才是最后不可更改的结果。老吴,就让他随着历史之风而逝吧,而康熙,这才刚开个头呢。
  [台湾篇]
  

彻底告别海上业
平定三藩,实乃康熙一生事业的最大转折点,从此锦绣前程为他铺,康庄大道任他行,偶有荆棘,最后也是锦上添花;更幸者,随着岁月的流逝、世事的变迁,这些花还绽放得越来越娇艳迷人,将那锦绣映衬得更加绚烂夺目、光彩照人。
  这才是康熙亘古未有的人生最大幸事,也是他孙子乾隆,富贵至极点,却仍然与他相差万里的根本之所在。至于他老爸顺治,只能感叹命运不公,人生苦短了,否则一切的一切,说不定都是他的呢。
  大乱方定(1681),咱康大帝顺手牵羊,不费吹灰之力,迅速搞定了遥据海上的郑氏集团(1683),拿下了台湾,也拿下了最后一块抗清基地。大清帝国终于实现了对华夏大地的完全统治。
  胜利来得如此轻松便利。康熙平三藩时恐怕绝没想到,因自己的过失引发了这样一场大劫难,差点让他成为丢失华夏的民族罪人,本来恼恨都来不及,却没想到大难之后有后福,不仅彻底稳固了大清在陆上的统治,还意外得了个惊喜,顺手摘取了台湾这颗中华海上的明珠。
  胜利又来得如此艰难曲折。自郑成功举起抗清大旗以来,东南海上的反抗斗争已持续了近四十年,就是从其赶走荷兰人收复台湾作抗清基地以来,也已经有二十年光景了。清廷一心要铲除这一后患,却一直未能得逞。
  胜利来得更是意义深远。不仅是国家的、民族的、后世的,郑氏的败亡同时也宣告了一段奇伟历史的终结。明嘉靖以来至清初,一百余年间活跃于东南沿海的堪称华夏史上绝无仅有的海上新势力,正式退出了历史大舞台。
  康大帝的非常之处,就在于此,一个不及平三藩二十分之一的小战斗,却奠定了一个如今看来更具有广阔影响的大意义。高!实在是高!
  不过空口无凭,还要有据为证,咱们不妨追一下本,溯一下源,也好看得更仔细些,看得更深入些。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海上奇伟新篇章(1)
大海,多么令人心驰神往,让人无限遐想,所有的梦想与渴望,满腔的激情与澎湃,尽可让它载入,由它放飞。
  这么好的东西,谁不想与它沾点边呢?咱巍巍中华自然也是。可奇怪得很,人们一般说到她与大海的关系,却总是不屑加遗憾。华夏之人,只知面朝黄土背朝天,偶尔抬起头,还要防备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杀戮,哪有闲情逸致去看海,并在海上溜一圈。海洋文明,多好  听多时尚的称呼,可那与咱无关,咱是土得掉渣的黄土地!要不,后来咋没落了呢?
  真想知道这样的言论,究竟依据何在?华夏所居东亚之地发展航海的条件远逊地中海之区,太平洋过于浩瀚,咱的文明又高居巅峰,五千年来(近代以前)始终缺乏相应的国家、民族,在那隔海相望的不远处,彼此吸引着、诱导着、促进着(非常重要),你来我往共创海上大事业,就这样除了夏商周太过遥远难以详知,大清从康熙开始完全海禁,航海上一直都很发达呀?宋代更是达到了辉煌的顶点!
  至于明代(包括明清之交),有海之禁不假,但也有海之腾呀?郑和下西洋就不提了,且说说嘉靖(1522—1566)伊始一个半世纪,东南海上发生的那些事儿和其中的那些人儿吧。
  他们是海盗?走私贩?叛乱者?倭寇?还是正经商人?东西方交流者?甚至民族脊梁?难以说清,也许把这些搅和在一起,才能进行更准确更完备的概括。他们确实很特别,扮演的角色比中国历史上其他任何时代海上人物都复杂,发挥的作用更大,产生的影响也更远。
  先说嘉靖年间所谓的大倭乱,明代最厉害最知名的倭寇入侵,反抗战线上还涌现了戚继光、俞大猷、胡宗宪这样杰出的英雄。其实这倭中哪有多少真正的小日本,真正领衔的竟是他们,一群标标准准的中国人,而倭人连主演都算不上,充其量一帮打工仔。
  他们绝非朝廷诬蔑的倭寇,更多还是商人。由于国家实行朝贡——勘合体制下的严厉海禁政策,他们只能聚众干点海上走私的活儿,渐成强大的海上走私集团,当然也兼做海盗等其他行当。
  其中有名者,先有李光头、许栋,后有王直(也作汪直)、徐惟学、徐海等。尤其被称为倭寇王的王直,还曾在日本平户建都号“徽王”呢,叱咤于中日海上,有八年更是惟我独尊,独霸于浪涛间。
  王直本质上是一个商人,骨子里也是帝国的臣民。他曾多次请求明廷开禁,允许海上正常贸易而不得,后也是传统观念作怪,以至听信了胡宗宪的话,欲投降朝廷不成,反被杀害了。
  这帮人与也被称为倭寇的葡萄牙人一道,曾在浙江宁波附近的双屿岛(今普陀县六横岛)和福建漳州的月港,建立了当时东亚最大的海上贸易中心,后被明廷摧毁(1547)。
  至于嘉靖大倭乱的最后逐渐平息,关键也并不在于戚继光、俞大猷们战场上的胜利,而是明穆宗时代的隆庆(1567—1572)开关,朝廷顺应时代潮流,取消了海禁。
  从此东南沿海的民间海外贸易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繁荣,而那些海上新人类们也走向了更加广阔的人生大舞台。
  其后有林凤者,兼具走私商人与海盗双重身份,曾两次袭击吕宋(今菲律宾)马尼拉港,可惜被占据此地的西班牙人打败。否则,一旦成功,立国于此,不是开创了中国人在东南亚的新天地吗?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