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清真相-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再要求放人于不顾,擅自斩了。你说哪一个领导能容忍自己的部下这样干?郑成功能不恼火吗?于是下令拘捕了施琅与他的父亲和弟弟。
后来施琅侥幸逃脱,再次投奔了清廷,时间为顺治九年(1652),郑成功闻之大怒,把他父亲和弟弟一并斩了,二人从此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敌,施琅也死心塌地报效朝廷(不这样又能怎样呢),反过来与郑军进行殊死的搏斗。
施琅是一个精通水战的大将,他的投清,对郑成功的确是一个大损失,等于在郑、清水军PK间来了个此消彼长,并在三十一年后给了郑家致命一击。不过这是后话了。仅就为人来看,施琅确实没有什么可以称道的,起码比起郑成功来,他还远远算不上一个大英雄。
回头再看郑成功的抗清大业,北伐失败后,他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从全局来看,他自南京败回的那一年(1659),西南就已陷入残局,清军拿下了云南,永历帝逃入缅甸,李定国撤往滇缅交界处作最后的坚持。
从自家来看,局促于金、厦几个沿海岛屿,终难有大的发展,军队的后勤供应也难以为继,加之清廷大规模迁海政策(1661年起)的实行,沿海三十里又坚壁清野,局势变得更加严峻。另辟一块新的根据地,就越发迫切起来。
最后,郑成功把目光放在了台湾,也由此翻开了他人生中最辉煌的一页。恰于此时,原来在台湾荷兰人手下干通事的何斌,从台湾而来拜谒郑成功,也力劝他复台,并提供了第一手宝贵资料,这更加坚定了郑成功的决心。('EXC')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