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的神话:盛唐130年-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则,即地方官尽量不选用本地人,避免了势族豪强垄断地方权力。这些措施既减少了冗员,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提高了行政效率,又节省了开支,也一直为后世所沿用。

  杨坚励精图治,大力整饬吏治。为了杜绝贪污*,他甚至暗中指使自己的亲信假意用种种重利去诱惑地方官吏,而中招者必死。这种行为看起来异常残酷,联想到后来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以剥皮等惊人的手段来对付贪官污吏,便可以看到:要在中国建立起官僚人人自律的体制,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为了防止低级官吏贪污,杨坚经常派人四方巡视,仅巡视河北五十二州一次,就罢免贪官污吏二百余人。正因为皇帝重视吏治,所以州县地方官吏大多留意治理,大批良臣不断涌现,百姓富庶,社会秩序井然。

  真正体现杨坚远见卓识的是他破天荒地废除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维护世族豪门权益的九品中正制和门阀制度,在选拔官吏上不再限于门第,而是唯才是举,通过考试以取士。这是中国教育制度上的重大改革。

  汉朝任用官吏实行征辟和荐举制。“征”是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辟”是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举荐。魏晋任用官吏实行九品中正制。门阀世族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家世成为关键甚至是唯一的标准,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隋祯明元年(587年),杨坚令诸州每年推荐有才学的贡士三人,推荐的标准是文章华美,并需经过特别考试。这被认为中国创立科举制度之始,开“科举取士”之先河。杨坚的儿子杨广即位后,发展了父亲所创建的科举制,设置进士科,科举正式确立。

  隋朝科举制度的创立,极大地影响了之后中国的封建历史。科举任人唯贤,重才学而不重门第,由此被天下人视为登龙门的惟一途径,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政治社会文化多个层面。

盛唐130年…开皇之治2
在加强政治权力、完善统治机构的同时,杨坚还对法律进行了修定。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以法家治国,制定了残酷苛刻的刑律。之后从汉到之后的魏晋南北朝,都是沿用秦律。开皇元年(581年),在杨坚的直接组织下,重臣高颎、郑译、杨素负责更定新律,对之前的刑律进行了重大改革,由此诞生了著名的《开皇律》。

  《开皇律》最显著的特点是刑律简要,缓刑薄赋,删减前代的酷刑,减省了大量的罪名。判刑的名目有五种:一是死刑,二是流刑,三是徒刑,四是杖刑,五是笞刑。此外废除了鞭刑、枭首、裂刑等酷刑,死刑只分绞、斩二种,流放服刑不超过五年,杖刑分六十至一百共五等。这样,比同于前代,即使是相同的罪名,所受的刑罚也有所减轻,即所谓的“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尤其特别的是,《开皇律》中规定,民间有冤屈而县衙门不依法受理者,可申诉至郡及州,若仍不受理,则可上诉中央。

  有意思的是,当新刑律开始颁行的时候,刚好有一郎官因小过错触怒了杨坚,杨坚命人在殿前对郎官施行笞刑。谏议大夫刘行本谏言说用刑太过,不合新律。杨坚立即听从,免去了笞刑。不仅如此,杨坚还创造了“三复奏”制度,使得死刑复核制度趋于完备——即各州不得专决死罪,每起死刑案件必须移交大理寺复审,再上奏皇帝裁决,先后要复奏三次,确认无误后才能行刑。

  有一次,杨坚查阅刑部奏案,发现所断刑狱犹有数万,于是认为《开皇律》仍然太过严密,导致陷罪者过多。于是下令大臣苏威(西魏、北周著名宰相苏绰之子)、牛弘重新更定新刑律,主旨在于“权衡轻重,务求平允,废除酷刑,疏而不失”。第二次改革后,共废除死罪八十一条、流罪一百五十四条、徙杖等千余条,只保留了五百条罪名,分为十二卷,即为:名例律、卫禁律、职制律、户婚律、厩库律、擅兴律、贼盗律、斗讼律、诈伪律、杂律、捕亡律、断狱律。

  为了使律令更加严谨,杨坚还特意设置律博士弟子数名,专门负责研讨刑律。正因为《开皇律》刑纲简要,疏而不漏,它的制定对后世法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多为后世立法所沿用。

  在社会经济方面,杨坚将北朝的均田制和租调制略作改动后,推行到全国。他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大规模的“刮户运动”,即由州县官吏按户籍上登记的年龄、体貌挨家挨户地核对,不在户籍上的要重新登记在册,以此作为征税的凭证。朝廷掌握的人口多了,国家的赋税收人也就有所增加。与“刮户运动”配合的还有“输籍之法”,即由朝廷定好赋税徭役的数目,提前颁布天下。原本向豪强地主纳税的人丁看到朝廷所收的税役低于豪强地主的,当朝廷的编民更实惠,于是主动脱离豪强地主,改向国家纳税。这一措施大大打击了世家大族,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也减轻了民众的赋税负担,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可谓是一举三得。

  之前,西魏、北周的税法都是由苏绰(西魏、北周著名宰相,关中世家)制定,所征税赋较重。苏绰曾经深为叹惜,说:“重税非太平之世税法,希望后世君子能弛减。”苏绰子苏威也以此为己任。苏威被杨坚任为宰相兼度支尚书后,立即奏减赋役,税法务从轻简,杨坚大都听从。由于隋初的赋役比前代大为减轻,百姓得以休养生息,户口不断增加,到开皇九年(589年),全国人口已经增加到六、七百万人。由于人口增多,税收也随之快速增长,出现了仓库充实、府库山积的繁荣景象。 

  为了防止天下饥荒,杨坚还下令广设仓库,分官仓、义仓。官仓作粮食转运、储积用,义仓则备救济之需。杨坚又致力建设,在原长安城东南营建新都大兴城;开凿广通渠,自大兴引渭水至潼关,以利关东漕运。

  在文化方面,杨坚也着意经营,大力提倡文教。当时中原经过多年战乱,文化典籍多已散逸。杨坚下令朝廷出重金购买私家藏书,购求遗书于天下,每献书一卷,赏绢一匹。经过一、二年时间,图书大备,整理后凡得三万余卷,促进了教育、文学的发展。

  军事方面,杨坚采用西魏、北周的府兵制,寓兵于农,府兵在农时耕种、闲时练兵,轮番宿卫,或临时调遣。鉴于南北朝晚期,突厥藉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时侵扰北周、北齐。故隋立国后,杨坚便派将兵攻打突厥,后来更采用离间分化策略,使突厥分为东西两部,彼此交战不已,隋则得以消除北顾之忧。

  杨坚登上皇位后,陆续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强化巩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国库收入大增。经过数年的平稳发展,隋朝迅速强盛繁荣起来——政权稳固,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人口锐增,垦田速增,府库充盈,文化发展,甲兵强锐,外患不生,社会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形成天下大治的局面,史称“开皇之治”。

  汉朝代替秦朝后,经历了四、五十年的休养生息,才取得“文景之治”的盛世。然而,唐朝立国后仅仅十年时间,即取得了“贞观之治”的惊人成就。这其中,杨坚功不可没。杨坚在位末年,全国储积的粮食可供整个国家支用五、六十年。尽管在中国历史上“开皇之治”远不如“贞观之治”有名,但“开皇之治”不但在实际的成就上远远超过了“贞观之治”,而且是“贞观之治”的基石和根本。

  隋开皇七年(587年),杨坚开始了统一中国的大业,下令进军江陵,灭掉了后梁证券,扫除了进军江南的障碍。开皇八年(588年)三月,杨坚命命晋王杨广、秦王杨俊、清河公杨素为行军元帅,率领五十一万大军,兵分八路,自水、陆两路,从巴蜀到东海之滨数千里的战线上,向陈朝发起总攻。第二年,南朝的最后一个朝廷——陈朝宣告灭亡,南北统一。自东晋十六国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终于结束,中国重新归为一体。

  杨坚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实现大统一的关键人物,第一次则是由秦始皇实现的。这两个人不但建立了一个庞大帝国,还各自缔造了影响深远的制度,是以虽然国祚短促,却依旧在后世彰显其辉。

盛唐130年…千金公主1
盛唐130年…千金公主1    文 / 吴蔚 

  
  
  
  中原与突厥之争,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当年大汉与匈奴之争。汉朝与匈奴之间的战争长达百年,之后匈奴分裂,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娶了汉室宫女王昭君,开始内附中国,逐渐汉化。北匈奴在汉军的军事压力下,逐渐西迁。另外,匈奴还有一些别支,生息繁衍广阔无垠的北方草原,突厥人就是其中的一支。

  当时柔然汗国强盛,突厥人不得不受其奴役,为他们充当“铁工”,但势力渐盛。公元546年,铁勒部攻伐柔然汗国,突厥首领阿史那土门率众击败铁勒。土门以为有功,向柔然主求娶公主。柔然主阿那瓌不但不许,还辱骂道:“尔是我锻奴,何敢发是言也!”土门勃然大怒,当场杀死柔然使者,与柔然绝交,改向西魏求婚。西魏当权者宇文泰欣然答应,将长乐公主许配给土门,由此与突厥建立起和亲关系。

  突厥首领土门从来没有忘记当初柔然主阿那瓌的侮辱,发兵击柔然,柔然主阿那瓌兵败自杀,柔然就此势衰。土门一时名声大震,建立了突厥政权,自号伊利可汗。突厥建国后,牙帐设在于都斤山(又称郁督军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之北山),并以狼为图腾,帐前大旗称“狼头大纛”。伊利可汗死后,其子逸可汗继立,不久逸可汗卒,其弟木杆可汗继位。公元555年,木杆可汗消灭了柔然残余势力。556年,与西魏合力破吐谷浑,东逐契丹,北并契骨;后又在西面联合萨珊朝波斯灭厌哒,在漠北称雄一时。

  虽然突厥时时闯入中原劫掠财富人口,但还是与北周政权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北周保定三年(563年),木杆可汗集结精骑十万,会合北周大将杨忠所率的步骑一万,一起进攻北齐重镇晋阳(今太原西南)。不过时逢天降大雪,此次联兵未有斩获。之后,木杆可汗又将女儿嫁给北周武帝宇文邕为皇后。木杆可汗病死后,其弟佗钵可汗继位。宇文邕统一了北方后,一度想要对突厥用兵,但却死在了出征突厥的路上。北周与突厥的关系一度紧张起来。

  北周大成元年(579年)二月,突厥佗钵可汗突然派人要求与北周结亲。当政的北周宣帝宇文贇忙于玩乐,没有精力应付北方事务,为了笼络突厥,同意了佗钵可汗的和亲要求,选赵王宇文招(宇文泰之子)之女宇文芳为千金公主,打算嫁给佗钵可汗为妻。但宇文贇还提出了一个附加条件:那就是请佗钵可汗擒北齐范阳王高绍义,作为聘礼送给北周。佗钵可汗没有同意。于是千金公主和亲一事就此搁置。

  突厥并没有就此罢休,当年五月,佗钵可汗发兵进犯北周并州(今山西太原)之境,实际上已经是一种武力的要挟。宇文贇一面与突厥修好,表示愿意继续以公主和亲,一面发山东(指太行山以东)诸州民众修长城。

  次年二月初二,突厥迎亲的使者到达长安,千金公主出嫁的事宜开始紧锣密鼓地展开。就在这一年的五月,宇文贇突然病死,杨坚意外成为摄政,开始总揽朝政。不过,北周武帝宇文邕的皇后阿史那氏尚在,并已经被尊为太皇太后,千金公主和亲一事并没有就此搁浅。六月,千金公主由汝南公宇文神庆、司卫上士长孙晟(唐太宗皇后长孙无垢和名臣长孙无忌之父)护送,前往突厥和亲。美貌多才的千金公主由此踏上了漫漫黄沙之路,以自己的妙龄青春充当了维系两国友好关系的工具。

  送亲的队伍中还有背负秘密使命的建威侯贺若谊,杨坚交代他务必重金贿赂佗钵可汗,说服他擒拿高绍义回国。贺若谊果然不辱使命,到达突厥后,成功地让佗钵可汗在重金诱惑下动了心。佗钵可汗假意请高绍义围猎,让贺若谊出其不意地将其擒获。高绍义随即被押送回长安。执政的杨坚正忙于应付北周宇文诸王的明枪暗箭,以及外面尉迟迥的叛乱,他感到高绍义将来也许还有利用的价值(高绍父高洋与宇文泰是死对头),因此没有杀他,只将他流放到蜀地。高绍义后病死于蜀地。

  千金公主离开长安后不到一个月,她的父亲宇文招设鸿门宴刺杀杨坚不成,反而被杨坚所杀。半年后,杨坚废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定都长安,史称隋文帝。杨坚登基后,为了巩固皇位,大挥屠刀,杀尽了北周宇文氏皇族。对于远在突厥的千金公主而言,她不仅丧失了故国,还失去自己所有的亲人。

  

盛唐130年…千金公主2
隋朝立国后,杨坚视突厥为大敌,深深感到北方边患可畏,但中原尚不稳定,他实在没有足够的精力和兵力出击突厥,不得不下令沿边修筑长城,并派上柱国阴寿镇幽州(今北京),宰相虞庆则镇并州(今山西太原),屯兵数万,以防备突厥。

  戏剧性的是,就在杨坚日夜提防突厥南下的时候,突厥突然发生了争夺汗位的纷争。佗钵可汗病重时,对儿子庵逻说:“我兄长当年将汗位传给我,而不是他的儿子,我一直很感激。现在我要死了,决定将汗位传给兄长的儿子大罗便。”消息传开后,突厥各部酋长认为大罗便母亲身份卑贱,不能服众。酋长摄图实力强大,勇武强健,公然宣布支持庵逻即汗位,并威胁说,如果大罗便若即汗位,他将率部自立。为了避免突厥分裂,佗钵可汗最终将汗位传给了亲生儿子庵逻。大罗便又不服气了,一心要惹是生非。庵逻性格懦弱,无法节制大罗便,他颇有自知自明,便主动将可汗位让给了名望最高的摄图。摄图由此登上了可汗位,号沙钵略可汗,又称伊利可汗,居都斤山。沙钵略可汗又以主动让贤的庵逻为第二可汗,以大罗便为阿波可汗,以沙钵略可汗从父玷厥为达头可汗,居西面。这样,四可汗各领部领,分居四面,但沙钵略以勇武出众深得人心,四部依旧以沙钵略为突厥大可汗,暂时没有分裂。

  沙钵略可汗平息了突厥内部矛盾后,按照部落习俗,继承了北周千金公主为妻。千金公主怨恨杨坚覆灭其母国、杀尽其宗族,日夜悲泣,请沙钵略可汗为她报仇。沙钵略可汗也感到隋朝对待突厥不像昔日北周那般优礼,心生怨愤,立即率领第二可汗、达头可汗、阿波可汗和贪汗,包括他自己共五可汗,兴兵四十万,大举攻隋。突厥骑兵声势浩大,长驱直入,隋武威、天水、金成(今均属甘肃)上郡、延安(今均属陕西)、弘化等郡被突厥铁骑蹂躏,六畜皆尽。

  突厥当时亚洲大陆上的霸主,隋朝新建,在实力上根本无法与其匹敌。不过,尽管中原政权素来不能有效地与游牧民族的骑兵抗敌,但其政治阴谋的历史却远比游牧民族丰富。自古以来,强国由盛而衰,大多是祸起萧墙,自乱阵脚,这才给外敌有机可乘。在突厥大举南下的严重形势下,当时已经是隋朝奉车都尉的长孙晟提出了以反间计破突厥之策。

  长孙晟在当时是个非常有名的人物,骑术高超,箭法精妙,突厥闻其弓声,称为“霹雳”,见其走马,谓之“闪电”。北周时,他曾经护送千金公主出嫁突厥,在突厥滞留将近一年,经常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