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滇味文化-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二门右侧的侧门能进到佛堂,它的正面就是进屋的重门。
从重门走进正房,其右侧是一个雕有龙凤图案的水橱。正屋显得十分宽敞,进行丧葬婚嫁摆宴席时,一般都放在这里。正房柱头由黑白篾皮相间的竹编套了一截,上面插有纸花、麦穗、箭旗、松枝等东西。火塘就设在水橱的对面,与其他建筑中的火塘有所不同,它没有和灶台、神龛相连,并在火塘内支起三脚架,上面用铁丝捆绑着桶式的土锅和吊锅。
火塘上方是贵客席,一般供家里的长辈或者客人就坐;它的左面是主妇的座席,这里还是家庭中固定的打酥油茶的地方。主妇的座席后面一般都设有一个橱柜和佛堂,佛堂的正面和右面的墙壁上打有一些顺墙板,上面画着一些八瑞相和其他象征吉祥的图案。土库房大多都是两层,楼下一层是畜厩,二楼是仓库、佛堂、客厅和卧室,楼顶都是以小圆木铺垫,筑有土掌。这种土库房大多是藏族人和彝族人居住,其中藏族人的土库房主要分布于中甸县高原地带。
第三章 独特民居(6)
在房屋的色彩方面,彝族人的土库房很少进行装饰,而藏族人比较喜欢使用白色和红色,这与他们的宗教信仰有着直接的关系,藏族人生活、居住的土库房,全都使用白色,表示吉祥、温和、善良的意思。只有在护法神殿和灵塔殿的外墙,才能使用红色的涂料进行装饰。
八、吊脚楼
云南不少民族居住的是一种极富特色的干栏式住宅建筑——吊脚楼。吊脚楼是外廊式的二至三层楼房,大多为三屋以上的木楼。住宅楼下安置石碓,堆放柴草杂物,饲养牲畜。楼上住人,在的前半部分光线充足,而且都有走廊伸出,并装饰了很多的栏杆,栏杆边备有固定的地方供人休息。传统的吊脚楼结构谨严,全部用卯榫嵌合而成,很少用到铁钉等东西。
二层楼是一家休息、手工劳动和居住的地方。楼内设有取暖做饭的火塘和祖宗的神位。在吊脚楼内,大多家庭都习惯使用矮脚桌子,坐比较原始的木凳,在这里很难找到高脚的桌椅。三层楼一般被分成很多间,部分作为家人的卧房,部分作为客房。少数民族都很爱美,他们喜欢把居住的环境装饰得十分漂亮,很多吊脚楼房的柱头被雕成竹子的形式,或者雕刻出很多花纹。木楼上一般都配上走廊和雕花栏干。在一些村寨里,人们还在水井上用雕花的青石板砌一个小屋,在井内放一些红、白、黑相间的花鱼。就连寨里的道路,人们也要以青石或卵石铺砌,并构成各种图案。
吊脚楼一般都是一家一栋,有的村寨是聚族而居,同一个家族就把房子连在一起,廊檐相接,人们可以互通。欢庆佳节时,人们就聚集在长廊上设宴接待宾客。还有一些地方的吊脚楼都是两层楼房,楼下是用来住人的,堂屋中设有神龛和天地君亲师的神位。它的两侧是卧室和厨房,猪牛圈都在屋侧房后;楼上则用来存放粮食和杂物。
九、白 族 民 居
白族民居的主房一般坐西向东,大多是封闭式的住宅,其建筑布局主要有“一正两耳”、“两房一耳”、“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和“走马转角楼”等。“三房一照壁”是白族民居的主要布局形式。“三房”是指坐西朝东的正房和两侧的配楼,一照壁是指正房对面的一堵墙,这四部分就组合成一个正方形的院落。白族民居一个独特的建筑风格就是用石头建房子。在白族民居中可以看到各种石头,它们有的被用来砌墙基和墙角,有的被垒砌成整座墙,有的被用于门头窗头的横梁。
白族民居的门楼
白族最看重房屋的门楼、照壁和门窗的装饰。门楼可以说是一个建筑的精华部分,从它的建筑水平、精致程度、用料情况就能看出这家人的经济状况。他们一般选用海东青山石作为大门座,然后在上面精凿出小花点,再砌出有棱有角的基座。在基座上面,架起雕刻精细、结构严谨的斗拱和出挑,以及有飞檐翘角的木门楼。整个门楼的屋脊、墙脊、屋檐制作都很精细,用大理石、花砖、青砖、木雕等材料,组成的斗拱重檐十分漂亮。
白族民居中的门窗,都是经过能工巧匠精心雕刻而成的。正房中间的门叫隔扇门,一般由六扇门组成,每扇门上都雕刻着精美的镂空图案,内容主要是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这样制作出来的门既美观,又便于通风和采光。白族木雕巧匠们在制造窗户时,多使用他们所擅长的漏雕,这样雕刻出来的山水人物、花鸟虫鱼,不但栩栩如生,而且层层相连,显示出多层次的玲珑美感。
第三章 独特民居(7)
照壁被白族人称为“风水壁”,是白族民居中很有特色的组成部分。白族人在建造房子的时候,最先在院子朝东的地方建一堵墙壁,以便早上的阳光能照在墙上,给全家人带来好运和幸福,人们把这堵墙称“照壁”或者“风水壁”。照壁是由对称的高低两台滴水墙组成的,它的上面铺盖有青瓦或琉璃瓦,瓦面四角翘起。照壁正中刷白后,或书以四眼题字,或嵌入大理石;然后在它的四周镶勾一些扇面、长方、圆形等图案,中间绘出山水花鸟画,有的则书写一些增添欢乐喜庆气氛的“福”、“寿”等字。
白族民居不仅讲究建筑的精美和谐,而且讲求住宅环境的优雅和温馨。很多人家都会在天井里砌出一个花坛,种上几株山茶、丹桂、石榴、香椽、竹子等,并且在花坛边沿,或者在屋檐口,还要放一些兰花等盆栽。这样不但使院落花香四溢,也增加了恬静和幽雅的气氛。
十、傣 族 竹 楼
傣族人大多居住热带地区,这里常年无雪,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比较高,气候炎热潮湿。傣族的先民们在生活中不断摸索,并且利用当地丰富的竹木资源,创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竹楼。竹楼的历史比较久远,在云南出土的战国时期青铜中,就发现了这种建筑的模型。
传统的傣族竹楼,全部用竹子和茅草做成。整座竹楼用几十棵木柱构架为支柱建造,一般分上下两层。竹楼下层的四周没有什么遮栏,专门用来饲养牲畜家禽、堆放柴草和杂物。上层由竖柱支撑,离地面高约两米左右,铺设着富有弹性的竹板,楼室四周建造有竹篱墙,很多的竹篱还被编成各种花纹,房顶都是斜面形,用草排覆盖而成,这样的竹楼屋顶可以防潮湿,散热通风。竹楼上设置有走廊、凉台、堂屋和卧室:前廊既明亮又通风,在白天的时候,主人就在这里工作、吃饭、休息和接待客人;凉台是主人盥洗、晒衣、晾晒农作物和存放水的地方;堂屋里设有火塘,这里是烧茶做饭和一家人吃饭的地方;卧室是家人就寝的地方,在傣族人居住的地方,卧室是严禁外人进入的。
傣族竹楼的基本构造和组成都比较接近,但是不同地区的竹楼又各具特色。西双版纳的傣族竹楼的平面为方形,它的屋顶正脊很短,是一个较小的人字形屋顶,当它高度逐渐下降后,屋面就转变为坡度较缓的四面坡顶,有的还构成了重檐。西双版纳的傣族竹楼的墙面,由上到下向内侧倾斜,它的墙面都比较矮,屋子的底层架空。德宏州的傣族竹楼和西双版纳的傣族竹楼就不同,它的平面是长方形,屋顶为中间较长的歇山式屋顶,墙面比较垂直,底层多用竹篱笆封闭。但是这两种傣家竹楼都是独立成院的,并且以整齐的竹栅栏作为院墙。院子里大多都栽有芭蕉和翠竹,绿荫掩映中的竹楼,可以使地下湿气和地表热气流通。
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竹楼也在不断地演变,现在的傣家竹楼已经从完全的竹质结构建筑,转变成竹木混合结构建筑、砖混结构建筑。不少竹楼已用木板作墙铺地,有的还用砖块砌墙,屋顶已不用茅草,改用油毡、青瓦或铁皮,有的地方甚至还出现了磁砖贴面的现代竹楼。竹楼内的布置和陈设也发生了变化,很多人家已经单独设置了厨房,这样客厅就更加宽敞干净了。客厅中的竹桌竹凳被沙发和现代家具取代了,而且人们还用上了彩电、音响等家用电器。如今的竹楼下部,也不再饲养畜禽,只供堆放杂物。
十一、千脚落地房
很早的时候,怒族多居住在岩洞、草棚、茅草房里。随着生产力发展,以及受周围民族文化的影响,怒族人的住房形式才发生了改变,出现了“千脚落地房”。古代资料就曾写有“怒人居山巅”,“覆竹为屋,编竹为垣”,真实地描述出怒族居住的情况。怒族的房屋为干栏式,大多依山势而修建,房屋主要可分为木板房和竹篾房两种。
独特的千脚落地房
在贡山地区的怒族人,大多住的是木板房。这种房子很宽大,一般是用圆木做墙,屋顶上覆一些薄石板。这些石板大约都是一尺见方大小,先从屋檐边铺起,把第一块平铺好之后,再把第二块压在第一块的上边,然后依次这样摆放,一直覆盖到屋脊就完成了。还有一部分怒族人住的是竹篾房,这种房子比木板房矮小一些,它用竹篾笆做外墙和隔墙,用木板或石板做屋顶。
怒族人的这两种住房,大多都分为两层。楼上的房子又分成二至三间,各间都有门,外间是用来待客的,这里还设有火塘。在火塘上面,还安置着一个铁三脚或石三脚,供人们做饭烧水之用。内间为卧室,主要用来住人,横梁上多置放粮食。楼下一般是存放农具杂物,或者圈养牲畜。楼板大多用木板或竹篾席制成,铺设于架在斜坡上的很多木桩上。这些木桩就是整个房子的基础,它们如同成百上千只脚一样,因此人们就把这种房称为“千脚落地房”。
怒族人的千脚落地房,结构简单,具有易搭建、易拆迁的优点,而且十分适合多雨多雾的山区使用。现在,随着怒族地区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他们的住房形式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这种房屋的数量正在逐渐减少。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四章 云南老字号(1)
老字号的诞生,源于商贸的日益兴盛。云南不但有着古老而灿烂人文历史,也有着比较繁盛的商贸文明,因而诞生了许多耳熟能详的云南老字号,并形成了独特的商贸景观。
一、建新园
建新园原名叫三合春,创建于1906年,1952年实行公私合营时更名为建新园,并一直沿用至今。
建新园建园已有百年,在同行业中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属于云南的餐饮名店。店中制作的众多品种具有非常浓郁的地方特色,吸引着众多中外食客,被誉为宝善街“第一金字店”。店中经营的过桥米线在继承传统滇味做法的基础上,精心选料,所用猪肉和筒骨均来自玉溪、宜良地区家庭饲养的新鲜土猪,而汤的主料鸡则选自昭通、文山、武定一带的乡村土鸡,精心熬制成高汤;辅料云腿为宣威精制火腿;尤鱼采用最为传统涨发方法,从不使用添加剂,这就确保了过桥米线的鲜香、醇厚,所以在同行业中是最为正宗的。
在长期的经营历程中,建新园始终以质量取胜,所制作的滇味菜品独具风味,什锦凉米线、过桥米线、脆旺米线更是自成一家。在全店同仁的同心协力下,建新园的经营品种已由原来的4个小品种增加到了5大系列70多个品种,被人们称为“饮食煮品王国”。2002年,建新园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中华餐饮名店”。2003年,建新园再度被评选为“云南省著名商标”。
如今的建新园已经拥有多个直营连锁分店,1个加工配送中心和3个加盟店,由于始终坚持质量为上、信誉第一的原则,在市民中具有良好的信誉,回头客非常多,使得建新园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云南白药厂
云南白药厂成立于1971年,是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成立的,其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云南省大理州制药厂。
云南白药部分产品
药厂建于风光秀丽的苍山之麓、洱海之滨的昆明市区,占地约39万平方米,厂房面积为2万多平方米,建有白药大楼、提取车间、制剂车间大楼、综合仓库等。并先后从德国、英国引进了胶囊生产线设备、冲剂生产线设备、高压液相色谱仪、高压气相色谱仪等极为先进的设备,生产环境和技术装备在全国同行业中均居领先地位。
云南白药创制于1902年,是云南民间医生曲焕章吸取民间传统配方,经多年钻研而成的,最初取名“百宝丹”,后改名为云南白药,由名贵药材制成,具有化淤止痛、活血止血、解毒消肿的功效。自问世以来,以其独特、神奇的功效被誉为“中华瑰宝,伤科圣药”。新中国成立后,在“抗美援朝”和“抗美援越”的战争中,周恩来总理曾指示道:要把中国最好的药品,如云南白药送到抗美斗争的第一线。于是,大量云南白药作为战备物资被运送到前线,在战争中发挥了非常重大的作用,并由此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如今的云南白药厂主要生产“云丰”牌云南白药系列和“云丰”牌田七系列,这2个品牌有8种剂型60多个品种,被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皮肤科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产品畅销国内、港澳和东南亚各国,并逐渐走进了日本及欧美市场。
三、杨林肥酒厂
杨林肥酒始创于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始创地杨林是历史上的滇中名镇,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因此成为从内地、中原进入昆明和边疆的交通枢纽。明朝的著名药物学家、诗人兰茂就是杨林人,他所著的中药名著《滇南本草》要比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早140年,《滇南本草》中写有“水酒十八方”,其中详细介绍了当地特产“拐枣”,并称用“拐枣”泡酒饮用有舒筋、活血、化淤、去湿的功效。
第四章 云南老字号(2)
1880年,杨林乡绅陈鼎根据兰茂的“水酒十八方”,选用高粱、玉米、小麦、糯米等原料,用当地的泉水酿制出优质的白酒,再配上党参、拐枣、丁香和蜂蜜等十多味名贵中药,终于酿制出具有滋补强身功效的饮用酒。由于药香和酒香自然协调,酒色碧绿,清亮透明,酒味醇而圆润,入口甜绵,常饮能开胃健脾,滋补强身,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许多达官显贵纷纷派人前来购买,再加上马帮的传播,杨林肥酒的名声传到了滇东北及滇西南、东南亚等地。
1914年,杨林肥酒在云南首届物产品评会上获得一等奖,后来与茅台一同获得南洋劝业会金奖。在当时酿酒业不很发达的情况下,杨林肥酒声名远扬,并获得了“杨林肥酒,天下独有”的美誉。新中国成立后,杨林肥酒逐步从家庭作坊式的生产向工厂化生产过渡。1956年,在公私合营时组建了嵩明县杨林肥酒厂,1958年正式建立国营的云南杨林肥酒厂。酒厂在继承杨林肥酒的传统工艺和配方的同时,进行适当的技术的工艺革新,无论在产品质量和数量上,都有了较大提高。
改革开放后,经过多次技术改造,产品质量有了稳步提升,产销量成倍增长。在杨林肥酒诞生100周年之际,酒厂加大了宣传力度,从而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1984年,杨林肥酒先后荣获省优质产品奖、商业部优质产品奖、全国营养食品博览会金奖等称号,名气再次得到提升,产销量随之攀升,在1988年时销量为3500吨。2000年,杨林肥酒再次荣获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颁发的“国家质量达标食品”证书和奖牌。
四、昆明冠生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