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崛起-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重占河北,李世民又出兵击败刘黑闼。就这样经数年南征北战,李世民基本上削平群雄,统一了全国。武德7年(624年),突厥颉利、突利两可汗率突厥骁骑攻掠唐境,进抵朔州(今山西朔州)、原州(今宁夏固原一带)、幽州(今陕西彬县)等地,唐高祖非常害怕,准备迁都以避突厥,李世民力谏,并出兵抵御突厥,突利可汗见唐势盛,与唐结盟后退走。
从首倡义举,霍邑之役,攻占关中地区,到削平群雄,抵御突厥,天下大定,李世民在马背上度过了7年时间,唐朝的江山,基本都是李世民只手打造出来的。在唐代开国的历史过程中,李世民光芒四射,功勋显赫,威望日益上升。李渊以及太子建成、齐王元吉则黯然失色、相形见绌,这引起了太子李建成的嫉妒。
李建成面对战功显赫的弟弟,时刻担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心理处于失衡状态。而李世民也自恃其卓越的才干和功劳,又握有重兵,手下文武才俊列置左右,因此也不免对太子之位时有觊觎之心。
这种嫡长子继承制的传统与拥有实际功劳之间的现实境况,就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李建成不甘坐以待毙,为维护自己的继承权,遂主动出击,一、主动请缨到河北镇压刘黑闼的再次反叛,以期建立功勋,并趁势在军中培植自己的势力,如与驻守泾州(今甘肃泾川县北)的地方实力派燕郡王李艺结盟;二、在朝中巴结、收买李渊宠臣裴寂,并与齐王李元吉结成政治联盟;三、私蓄长林兵2000人,以随时向李世民发难;四、厚贿高祖妃嫔,向高祖大进谗言,陷害李世民。
这样,朝廷内部争夺继承权的斗争便愈演愈烈了。
兄弟争宠
李建成、李元吉为了获得李渊的信任,就走后宫路线,和嫔妃们拉关系,不时分送给她们重礼,在她们面前诋毁李世民。谎言重复三遍就是真理,这一招果然奏效,后宫嫔妃便开始频频向高祖吹起枕头风来,高祖便对李世民越发忌惮。
武德四年,李世民攻下洛阳,李渊遂派嫔妃们前往挑拣宫人和府库珍宝。嫔妃们便肆无忌惮地向李世民索取珍宝,或为自己的亲戚请求官职。但由于李世民早已把宝物和官职奖赏给了功臣,自然回绝了这些嫔妃们的要求。她们便对李世民陡升怨恨情绪,因此,后宫势力便完全倒向了李建成、李元吉一边。
李世民当陕东道行台时,李渊曾诏示,他有权处理辖区内事物。当时,他的叔父、淮安王李神通有功,李世民便把洛水沿岸的几十顷好地赏赐给他。此时,高祖妃子张婕妤之父也相中了这块土地,便向高祖奏请。高祖不知就里,就写了一个手诏,要李神通把地让给张父。李神通以秦王的“教令”在前,对高祖的手诏不予理会。张婕妤恼怒异常,便向高祖进谗言:“您的手诏不管用了……”如此这般,说得高祖肝火陡起。遂夜召李世民,指着他的鼻子骂道:“我的手诏不管事,你的教令州县就能执行,到底你是皇帝还是我是皇帝?”
高祖另一宠妃尹德妃,其父尹阿鼠,仗是皇亲,横行不法。李世民的部属杜如晦,一天在尹府门前经过,没有下马。尹阿鼠便觉得杜如晦藐视他,大怒,令家仆将其从马上掀下,痛殴一顿,骂道,“你是什么东西,经过我家门前竟敢不下马!”后来,尹阿鼠又恶人先告状,诬白为黑,向高祖诉说秦王左右的人是如何的凶暴,对皇亲多有不敬。高祖听后大怒,又把李世民召进宫中,劈头盖脸就是一顿痛斥:“连嫔妃的父亲都敢欺负,对一般百姓,就更不知有多厉害了!”李世民几次想申诉事实,都被武断打断。
此后,后宫的嫔妃们又乘机对高祖说:“你万岁以后,如秦王得志,我们怕连死都没地方了。”边哭边说,挑拨离间,声情并茂,很是动容,“而太子则为人宽厚、慈孝,一定能善养我们啊!”
李渊听后无限伤感。自此后,对李世民越来越疏远和淡漠,对李建成、李元吉则宠爱有加。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宫闱惊变
李世民自是不甘示弱。他宽待将士,富有胸襟,善于化敌为友,置腹心于天下,因此,手下猛将如云,且大多来自敌方阵营。如李密的部将李勣、秦叔宝、程咬金,刘武周的部将尉迟敬德,王世充的部将张公瑾等,他们归降李世民以后,李世民对他们信任有加,所以也都甘为秦王心腹。
李世民的得力幕僚房玄龄,早在武德之初,就积极为李世民搜罗各种人才,罗致到秦王幕府,杜如晦就是其中之一。李世民在平定天下的过程中,便开始在秦王府设立文学院,名义上是学习古代经典的儒学机构,实际上是他的智囊团,高级干部学校。他就以此为核心,招揽四方之士,其中有“十八学士”,轮流在秦王府中值宿。从而形成了以房玄龄、杜如晦等为首的文士队伍和以尉迟敬德、秦叔宝等为首的武将集团,这样构成的文武政治集团十分精干,施云播雨,奇谋迭出。对高祖不合理的诏敕,李世民有时也置之不理,李渊为此大发牢骚,又无可奈何,说:“此儿典兵既久,在外专制,为读书人所教,非复我昔日子也。”
虽然李世民威望超过李建成,完全可以和李建成分庭抗礼,但由于李渊坚持嫡长子继承制,偏向太子,因此对李世民多方打压。加之李渊昏庸不明,皂白不分,偏听偏信。这样,李建成逐渐开始占据优势,对秦王的排挤日甚,致使诸子之间的关系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为保万全,武德九年(626年)5月,李世民收买了李建成的一些下层僚属,随时掌握其动态。同时,他开始注意经营洛阳,作为万一有变的退路。遂派手下干将温大雅、张亮镇守。李建成也没有睡大觉,也积极策反李世民的心腹尉迟敬德、程咬金等反水,没有得逞。
李渊为了缓和兄弟矛盾,想支走李世民,就对他说:“首建大谋,削平海内,你都功劳居首。现在你们兄弟不容,同处京邑,必有纷争,你不如去洛阳建行台,自陕以东都归你节制,也可以建天子旌旗。”李世民听了,也想离开京都这是非之地,保守洛阳,便答应了。李建成、李元吉知道后,暗忖:“秦王若至洛阳,有土地甲兵,不可复制;不如留他在长安,他没有了甲兵,不过一匹夫,取他易如反掌。”于是把利害关系密奏李渊,李渊看了密奏,就自毁前诺。
李建成兄弟日夜到李渊处聒噪,挑动李渊的怨气,要他对秦王采取断然措施。
但李渊犹豫不决。
见父亲犹豫,李建成决定先下手为强。武德九年6月初,李世民被夜召到东宫饮酒,李建成在酒中下了毒。李世民饮后回府,突感胸口绞痛,吐血数升。亏得抢救及时,才幸免于难。
正在这时,李世民安插在太子府的卧底、率更丞王晊密告,太子准备以李元吉统兵去讨突厥为名,等秦王去为齐王饯行时行刺,并把尉迟敬德等秦王属将统统活埋!
风暴已经形成,长孙无忌等人听说后,说:“今嫌隙已成,不如先下手为强,否则就晚了。”其他谋士武将也极力劝说李世民先动手。在这种形格势禁的局势之下,李世民决心先发制人,发动兵变。但当时唐高祖为了削弱李世民的力量,早已把以“房谋杜断”著称的房玄龄和杜如晦调离了秦王府。李世民遂派人紧急召见房玄龄杜如晦,房玄龄回答说:“皇上不许我们再追随秦王了,如果私自去见秦王,肯定会被处死。”
李世民恼怒之极,怀疑房玄龄等人可能已背叛了自己,就解下佩刀交给尉迟敬德说:“公往观之,若无来心,可断其首来。”
尉迟敬德和长孙无忌一起去见房玄龄和杜如晦,说:秦王决心已下,请你们去筹划有关事宜。房玄龄、杜如晦拊掌说:“我们等待这一天,真是太久了!”于是,两人化妆成道士,悄悄地去了秦王府。
秦王集团定下行动计划之后,为了争取主动,6月3日,李世民向高祖李渊报告了太子与元吉的阴谋,以及李建成和李元吉淫乱后宫的丑闻。李渊一听,惊愕不已,就让李世民第二天早点进宫,他要亲自过问此事。
4日凌晨,李世民率长孙无忌等人伏兵于玄武门内,并调拨尉迟敬德接应,张公瑾等则伏于玄武门侧。早晨,太子与齐王率卫队上朝,自恃玄武门守将乃自己部下,遂将卫队留在门外,便骑马大摇大摆地进入玄武门,哪知玄武门守将早已被李世民买通。走到临湖殿时,两人始发觉气氛有些异样,立即拨马回奔。李世民见状,大喊着冲出。元吉连忙张弓射杀李世民,但慌乱中连射不中,而李世民一箭就把李建成射死。这时,尉迟敬德也率70骑精兵赶到,把李元吉刺落马下。李世民的马匹受惊狂奔,人也被低矮的树枝挂倒。李元吉跑过来,夺下弓箭欲用弓弦勒死他。尉迟敬德过来相救,李元吉只得起身奔向武德殿,向李渊求救,尉迟敬德怒发一箭,将其射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后,为斩草除根,李世民随后将李建成的5个儿子和李元吉的5个儿子也一并处死。李渊没想到,事情最终会演变成骨肉相残的一步,受惊晕倒。
之后,李渊不得不以李世民为太子,并把军国大事悉委他处理。两个月后,全国局势大定,李渊被迫传位给李世民,自己退为太上皇。李世民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史称唐太宗。以第二年(627年)为贞观元年。
从此,唐王朝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开疆拓土
玄武门之变不久,###厥颉利可汗乘唐朝内乱,大举入侵。太宗遣尉迟敬德出战,大败突厥。未几,颉利再次入侵,前锋直达长安郊外的渭水便桥。太宗调动大军作左右夹击之状,又亲率六骑到渭水河边,与颉利可汗隔河相会,数说他背弃盟约。颉利见唐军威盛,与太宗签下“便桥会盟”的和约后,旋即罢兵北归。
突厥是唐朝最大的边患,贞观四年(630年)3月,太宗在做好战争准备后,遂派李靖、李勣率大军出击定襄,深入突厥,活捉颉利可汗。突厥部落遂四分五裂,或北附薛延陀,或西奔西域,或投降唐朝,###厥灭亡。拓边战争取得了辉煌胜利,唐朝的版图由此扩大到了今天的贝加尔湖以北。但降唐的10多万突厥部众,究竟怎样安置,在朝廷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大多数朝臣认为:北方的游牧民族向为中原祸患,宜将他们的部落结构打乱,分迁于黄河以南的各个州县,使其放弃游牧而从事耕织,变成易于制服的内地居民,使塞北之地永远空虚。而另一派则认为:少数民族弱则请服,强则叛乱,向来如此。应该将他们全部驱赶到草原之北,不可留居内地,以绝心腹之患。两派意见相左,争得不可开交。此时中书令温彦博却力排众议,他对太宗建议,还是将突厥降众迁居到水草丰美的河套地区居住,保全他们的原有部落,顺从他们的生活习俗,这样既可以充实空虚之地,又可以加强北边的边防力量,为我所用。唐太宗很赞成温彦博的建议,说:“自古以来都是贵中华而贱夷狄,只有我对他们爱之如一,所以他们才视我为父母啊!”于是,便在河套地区设立定襄和云中两郡,统领突厥降众。对于愿意归附的各级酋长,都拜为将军、中郎将,任为朝廷官员。此后,相继迁入长安定居者有万家之多,归附者有120万人。唐太宗的伟大胸襟和英明政策,赢得了周边很多民族的拥护和爱戴,他们并尊唐太宗为“天可汗”,敬若神明。
平定突厥之后,唐太宗再次远征。贞观八年(634年),吐谷浑寇边,太宗派李靖、侯君集、王道宗等出击,唐军途中缺水,就刺马饮血,袭破吐谷浑伏允可汗的牙帐,伏允丢下老婆孩子逃入沙漠,不久在沙漠中被部下所杀。吐谷浑从此被纳入唐朝的版图。贞观十三年(639年),西域高昌国因不遣使朝贡,大失臣礼,太宗命侯君集、薛万仞等率兵伐高昌。高昌王麴文泰没想到唐兵来得如此之快,竟被活活吓死。其子智盛继位,立即举国降唐。太宗于是在高昌首府交河城置安西都护府。后焉耆、龟兹、西突厥也被征服,西域各国闻唐威名,也纷纷遣使到长安朝贡。唐朝疆域空前辽阔,遂在西域设立了安西四镇,这是唐朝继汉朝之后,再次对西域实行有效统治。
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吐蕃犯边,唐太宗再派大将侯君集痛击吐蕃,大败吐蕃军,斩首千余。赞普松赞干布遂派使者向唐太宗谢罪求和,他看到中国的强盛和富庶,又多次请求和亲,唐太宗遂将宗女文成公主嫁给他,并派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护送公主入藏。松赞干布闻讯大喜,亲自从拉萨来到河源(今青海鄂陵湖西),以子婿之礼接见李道宗。他看到中原的华丽服装和壮观的仪仗,十分羡慕。唐与汉的和亲不同,汉代与匈奴的和亲,有着太多的无奈与屈辱,而唐与吐蕃的和亲,则是一种强势之下的怀柔。从此,吐蕃和唐朝结为甥舅关系。
贞观年间是唐朝拓边最猛烈的时期,边疆战争之频繁和战胜次数之多,在中国古代史上非常罕见。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意气风发的时代,依次取得了对###厥、吐蕃、吐谷浑、高昌、焉耆、西突厥、薛延陀、高句丽、龟兹用兵的胜利,由此也奠定了唐朝300年的基业。贞观之治的一大内容,就包括这种气吞万里如虎的大唐雄风和尚武精神。
贞观之治
李世民认为,隋朝的灭亡主要是统治者的好大喜功,不懂得体恤民情,因此,常把隋朝当作一面镜子。他对大臣们说:“人君依靠国家,国家依靠民众,剥削民众来奉养国君,好比割身上的肉来充腹,腹饱了身也就毙命,君富了国也就亡了。”
对时局有了清醒的认识后,李世民便开始实施自己的治国理念了。他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开创了唐朝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唐太宗以民为本、以农为本的施政纲领,推动了唐初农业的大幅度发展,从而为其他经济行业带来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过去集市交易的传统是日中为市,贞观年间,由于交易的频繁,这传统被打破了,城市里出现了夜市,农村有定期举行的草市。经商的人遍布海内,民间有不少家财万贯的大商人,中等商人和小商贩更是灿若繁星。尤其唐时的胡商,在历史上留下了盛名。我们现在犹可以从唐传奇、绘画、诗歌中,一窥而见贞观时期商业的发达和民间的富裕程度。
史书记载,贞观初年,全国人口不到300万户,一匹绢能换一斗米。但到了贞观四年(630年),一斗米仅值四、五分钱,仅四年时间,社会财富骤增,秩序安定,人出行几千里都不需带干粮,酒馆旅店即开在边远地区,也不愁客源。这种繁荣稳定局面的出现,是与太宗李世民的统治有方分不开的。
贞观时期人才济济,一大批文武精英人物聚集在李世民周围。
唐太宗最大的特点是善于笼络人才和使用人才。贞观时期,科举选士被称作“盛开选举”。科举制度开创于隋朝,唐太宗继承并发展、健全了这—制度,使它成为贞观时期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据五代王定保所著《唐摭言》记载:有一次,唐太宗去视察御史府(考试进士的地方),看到许多新取的进士鱼贯而出,便得意地说道:“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