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雪洗天下 作者:醉虎 txt-第4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六合,就是“习”,也才是“习”。但后来所有的解释,都把“习”当成不断、反复、频频地练习、温习、复习之类的意思,两者意义已经相去千里!
“学”而“习”,就是“闻圣人之道”、见“圣人之道”、“对照”“圣人”、在现实社会中不断地“校对”而得乘天地之正气而游六合。不“学”“圣人之道”,无以得乘天地之正气。“学”,得“圣人之道”之体;“习”,施“圣人之道”之用。不“学”无以成其“习”,不“习”无以成其“学”,全体而大用,这才算是“学”而“习”之。何谓之“之”?成圣人之道也。
“学”而“习”之,必与其时,所以有“学而时习之”。“时”者,天时,非依其时,乃与其时、时其时也。依其时者,小人也;与其时者,君子也;时其时者,君子行成“圣人之道”也。但现在几乎所有的解释,都将“时”弄成所谓按时、依时、适时之类的玩意,真不知其时矣。而“时其时”者,必得乘天地之正气,此谓得其天时也。“时其时”者,非得天与其时,乃与天其时也。由此可见,所谓天时,是与天其时而天与其时也。不如此知之,实不知何谓“时”矣。
“学而时习之”,君子闻“圣人之道”、见“圣人之道”、“对照”“圣人”、在现实社会中不断地“校对”,与天其时而天与其时,得乘天地之正气而游六合,行成圣人之道,这样,才能“不亦说乎”。
“学而时习之”,与天其时而天与其时,风云际会、波随浪逐,感而“有朋自远方来”。
“有”,非“有无”、“持有”之“有”,乃《左传》“是不有寡君也”之“有”,“友”之通假也。而几乎所有的解释都将“有”解释成“有无”、“持有”之“有”,大谬矣。何谓“友”?“同志为友”,志向相同者也。甲骨文中,“友”为双手并列,为共同的志向而联手、而互助合作,才是“友”。
在《论语》里,“有”或“友”的共同志向就是同成“圣人之道”。“圣人之道”,不是独自去偷欢的私道、小道,是普及天下、大善天下的公道、大道。要成“圣人之道”,成“圣人”,必须先“圣”其时,不“圣”其时,何以“圣”其人?圣人者,必圣其时、必圣其地、必圣其人,复圣它时、复圣它地、复圣它人也。而君子行“圣人之道”,必有之、方类之。
“朋”者,“凤”之古字也,本义为凤凰。“朋自远方”者,“有凤来仪”也。《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实本于此。“有凤来仪”之地,即地灵之地,行“圣人之道”之地。而行“圣人之道”之君子,就是“人中之凤”,行“圣人之道”之君子“自远方来”,就是“有凤来仪”。“仪”者,法度也。“朋自远方来”干什么?法度也。以“圣人之道”法度之,教化之,成就“圣人之道”彰显之天下,这才是真行“圣人之道”。
“远”,遥远、久远,不独指空间上的,“圣人之道”不是凭空而起,源远而流长。“方”,非方向之类,而是“旁”的通假,广大的意思。《尚书。立政》,“方行天下,至于海表”,“圣人之道”之“行”,是“方行”,君子“行”圣人之道,也是“方行”,要“方行天下,至于海表”,这才算“行”圣人之道之“行”。
“自”,不是介词,把“自”当成介词表示时间、方位的由始,是现代白话文的理解。“自”者,依旧、依然也。依旧、依然“有凤来仪”,“圣人之道”不断也。“来”,由彼至此、由远及近,浩浩汤汤,如日之东升、海之潮回,天地浩然正气升腾之景象也。圣人之道,大道流行,其远矣,其方矣。
“有朋自远方来”,君子,为共同的志向而联手,为共成“圣人之道”而同行,如人中之凤,依旧、依然,乘天地之正气,源远而流长、浩瀚而广大,由彼至此、由远及近,如日之东升、海之潮回,将“圣人之道”披之六合、播于八方,法度之,教化之,成就“圣人之道”彰显之天下,这样,才能“不亦乐乎”。“乐”者,非le,是yue,箫韶九成,盛世之象也。
将“圣人之道”披之六合、播于八方,法度之,教化之,首要且常态地必然会面对“人不知”的问题。如果“人皆知”了,就无所谓“法度之,教化之”。行“圣人之道”,乃难行之行,所谓知易难行,知且不易,行则更难。
“人不知而不愠”,几乎所有的解释都把“知”当成“知道”、“理解”之类的玩意。但这里的“知”不是本义的“知”,而是“智”的古字,“人不知”不是“人不知道”,而是“人没有智慧”。
“人”,一般指别人,但这里的别人特指那些不能“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人,也就是行“圣人之道”时需要“法度之,教化之”的人。“人不知”,这些人没有智慧,没有什么智慧?没有“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智慧。
比起“人不知而不愠”中的“愠”,对于这个“愠”,《论语》成书后,所有解释都是“生气、愤怒”之类。其实,“愠”,发yun 音,有两种声调,第一种发去声,就是通常解释为“生气、愤怒”,但这在这里大错特错,这里的音调应该发上声,解释为“郁结”。《孔子家语》有“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其中的“愠”就是发上声,解释为“郁结”。而这里的“不愠”,就是本于“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不愠”,是“使之不愠”的意思,“之”是指“人不知”里的人,谁使之?行“圣人之道”的人。“愠”的根源在于“不知”,一个人“不知”,各种不好的情绪就会“郁结”其中,就会生病,对于中医来看,所有的病,归根结底就是“愠”,就是“郁结”。一个家庭、一个团体、一个国家、一个世界,如果由“不知”的人组成,那么同样要“愠”,同样要生出“郁结”来,所谓的矛盾,都是由“不知”而“愠”的结果。
一个和谐的世界、一个大同世界、一个政通人和的世界,前提必然是“不愠”的,行“圣人之道”的人就是要使得“不知之人”变得“不愠”,使得“不知之世界”变得“不愠”。“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如“南风之熏”般地行“圣人之道”,一个最重要的成果检测标准就是“不愠”,就是和谐,就是大同,就是政通人和,就是要把“人不知”的世界改造成“人不愠”的世界。“人不知而不愠”,现实的天下仍未成就“圣人之道”的彰显,现实的天下几乎都是不能“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人,他们没有“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智慧,而行“圣人之道”的人,要如“南风之熏”般地熏染他们,把“没有智慧的人”改造成“没有郁结的人”,把“没有智慧的世界”改造成“没有郁结的世界”,这样,才能“不亦君子乎”,才能算是真正行“圣人之道”的人。
《论语》二十篇,实为一大文章,而首章三个“不亦”,为文章之纲领,也是儒学之总纲。《论语》书成后,真能明了首章之意者,千古以来,大概不过二三。而首章都不能解,后面就更是盲人摸象,管中窥豹,如何理解《论语》之真义。《论语》不死之真精神,岂在区区字句间。神会,则字句之纠缠自然顿明。到了这里,就可以解释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为什么《论语》首章是三个“不亦”,而不是二个,也不是四个或其它?
“圣人者,必圣其时、必圣其地、必圣其人,复圣它时、复圣它地、复圣它人也。”也就是说,这三个“不亦”,基于儒家最基本的信念,即儒家思维最基本的结构:天、地、人。
“学而时习之”,言“天”,在儒家思维的基本结构下,天与天时,“天、天时”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与“天、天时”紧密联系的就是所谓的“天命”了。参照前面对“时”的解释,就不难知道,《论语》对天时、天命的态度就是“与天其时而天与其时”、“与天其命而天与其命”,儒家对“时运”、“命运”的态度是十分积极的。“学而时习之”就是要成就这“与天其时而天与其时”、“与天其命而天与其命”。
“有朋自远方来”,言“地”。地,包括土地等,但不单指土地,而是指大道流行的场所、空间等。地是离不开天的,有其天时,必成就其地,其地,包括一切的现实客观条件。通常所说的“地运”、“国运”等,就属于“地”的范围。一般人更熟悉的,就是所谓的“地利”了,儒家对“地利”的态度也是“与地其利而地与其利”。“有朋自远方来”就是要成就这“与地其利而地与其利”。
“人不知而不愠”,言“人”。人,天地之心也。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说的就是这“人不知而不愠”。那么天地之心在哪里?天地之心就在人的心里,人心立,则天地立其心。“人不知而不愠”,就是要成就“与人其和而人与其和”,最终成就真正的“人和”。
这三个“不亦”,讲的就是君子如何“与其天时、与其地利”,最后“成其人和”,什么才是真正的“人和”?就是“人不愠”的世界,“没有郁结的世界”,就是世界大同。只有“与人其和而人与其和”,最终成就真正的“人和”,君子才算是真正行成“圣人之道”。【注一】
“与天其时而天与其时”,“与地其利而地与其利”,“与人其和而人与其和”,顶天立地,不惧不惑,义无反顾承担让世界和谐人类幸福之神圣使命与责任,以大勇之心,披大爱与全球,这才是论语不死之真精神,这才是炎黄子孙精神与信仰的源头,这才是真正的儒者之心,这颗心,数十年前,曾经在这块土地上,带领着无数渴望尊严和强大的龙族子孙一起激昂澎湃过,让饱经苦难的中华民族再一次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两千年前,神州大地一声苍劲悠远的龙吟响彻千古,那是一句让以虔诚之心谛听它的民族有不死魂魄的玄奥真言,在两千年后,同样的一块土地已经历劫沧桑,在所有以龙为图腾的子孙差不多已经忘记了祖先的血脉与荣光,忘记了如何在天空与大地之上履行自己骄傲的天命的时候,当亿万孤独的魂魄独自游离于无边的黑暗中时,一声同样苍劲悠远的龙吟在神州大地响起,音犹在耳——伟大,从来只有一种——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注二】
骄傲的龙族啊,魂兮,归来吧!
※※※※
注一:本章儒者之心中所有对《论语》第一章解释之内容,均根据缠中说禅《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改编,在此,向缠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敬佩。
注二:毛泽东,1917年,《奋斗自勉》。在老虎看来,毛泽东是两千年来真正读懂论语的第一人,在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毛泽东24岁,正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晦涩而总纲论语通篇的第一章,堪称儒之真髓的第一章,就这样,被毛泽东以朴实而豪情的语言,阐述在了所有人面前。《毛泽东思想》是真正的儒家思想在新时代的最直接体现。
第523章 新时代的序幕
在拿到龙烈血那份手稿的第三天晚上,严昌就离开了翡冷翠,严昌坐的是晚上11点的国际航班,从翡冷翠直飞燕都,整个航班历时5个多小时,中间经停一站,在第二天凌晨四点左右,就到燕都,北极星商社在燕都的分部早早已经安排了接待事宜,表面上,严昌这次到燕都是参加北极星商社旗下企业——这几年在国内发展得突飞猛进的大型商业零售集团华盛魁在燕都的第一家购物中心的开业仪式,对爱面子的燕都人来说,北极星商社社长的亲自到来无疑表明了华盛魁对燕都市场的重视,这在宣传上就能为华盛魁赢得不少的分。
除了参加华盛魁在燕都的开业仪式以外,严昌这次到燕都还会参加几场重要的媒体和商业活动,这些活动,早已经排满了严昌的日程表……
——8号参加华盛魁的开业仪式……
——9号参加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一个收视率非常高的对话类访谈节目,作为北极星商社的社长,这几年严昌在国内的地位早已不同往昔,北极星商社作为体现YN这个国家级综合改革实验区各项扶持民族资本的优惠政策和改革措施成效的代表,这几年,早已经逐渐成为ZH国企业综合商社化改革进程的第一面旗帜,而作为这面旗帜的旗手和随着北极星商社影响力由西南向全国,由个别行业向多个领域的延伸,严昌俨然已经成为国内举足轻重的工商界领袖人物,中央电视台的这个节目采访早在半年前就开始预约,只不过一直等到了今天……
——10号,参加在燕都召开的为期两天的ZH国企业领袖论坛峰会……
——12号,参加北极星商社对燕都某个中华老字号药店品牌注资收购的最后谈判……
只有严昌知道,相比起这些,他这次去燕都更重要的事是什么,这两天,龙烈血的那一份手稿,严昌看了不止一遍,手稿中对整部《论语》颠覆性的全新解释,对以《论语》为源泉的整个中华民族价值观的诠释与回归,只让严昌有一个感觉,那就是醍醐灌顶,整个人像被开了光一样,一想到龙烈血对自己的要求,一想到轩辕道在这次世界武道大会上一飞冲天后在国内的发展,一想到这几年龙烈血通过各种渠道支持国内学术界对传统国学的研究和发掘,再想到现在国内日趋升温的国学热……当严昌把所有的这些前前后后串联起来的时候,严昌只觉得自己的脑中一点星火如银河般突然炸开,接着就是两个让严昌想都不敢想的字出现在他的脑海里,那一瞬间,所有的一切,豁然开朗,所有的一切,都指向一个最终的目标,只要翻过这一页,山河朵朵,花开处处,神州自有中天日……
从来不知道什么是“神圣”的严昌,第一次,就抱着这样一种无法言说的感觉和那种参与创造历史的激动,上了飞机,在飞机即将起飞的那一刻,看着窗外慢慢缩小的光影,严昌不由冒出一个念头,不知道几百年后,是否有人知道自己今夜从翡冷翠带着一份东西飞到燕都呢?
严昌的离开,并没有引起什么人的注意,在翡冷翠,所有的一切都一如既往,只不过随着5月28号世界武道大赛的临近,翡冷翠,渐渐有了一种节日的气氛,街边的商店挂出了彩旗,商场酒店装饰一新,来自世界各地参与武道大赛的选手们开始出现在翡冷翠的各个接待酒店,国外上百家的媒体从业人员也蜂拥而至,街头上走不了几分钟就可以看到一组媒体记者在路边采访着什么人或是以什么建筑物做背景在报道着什么,翡冷翠的媒体也开始越来越多的关注起和这次比赛有关的各种新闻和各个选手的消息。
翡冷翠的公民们自豪地看着眼前发生的这一切,作为世界武联的特邀嘉宾,5月8日,拳王阿里来到了翡冷翠,并下榻翡冷翠大酒店,5月9日,国际武联在翡冷翠大酒店举行新闻发布会,将国际武联的首个终身成就奖授给了一代拳王——穆罕默德。阿里,当阿里用颤抖的双手举起国际武联的终身成就奖,那个金色的“生命之角”的时候,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无数闪光灯响起。
也同样在这一天,也同样是在翡冷翠大酒店,当华灯初上时——亚洲开发银行与翡冷翠政府的贷款签约仪式也将在此举行,此次亚洲开发银行将给翡冷翠政府以680亿日元,约合6亿美元的低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