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天堂-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杜根根和李桥村所走过的路,是苏州千千万万乡镇企业和农民们所走过的路。这路从梦想到修建完成时间并不长,但之后的二三十年里所发生的变化则是惊人的。它改变了农民们几千年来的命运,同时也影响和改变了传统形态下姑苏的命运。
2007年的金秋时节,我应邀到苏州各地采访。一日我被宣传部的同志带到长江边的一块广阔的金色田野上。这里离长江很近,可以看到一望无际的江面,坐在车上都能听到东去的大江之水的奔腾声响……
“你看,前面就是永联村了!”同行的苏州老乡拍拍我的肩膀,指着一片望不到边的“钢城”这样对我说。
“这……这是永联村·这不是一个大型钢铁厂吗·”在我眼前,明明是一片足有几十平方公里的钢铁之城嘛!
“对,是钢铁厂,可也是永联村呀!”主人解释说,“这钢厂就是永联村的。”
“一个村子办这么大的一个钢铁厂啊!”我无法相信,但这是明明白白摆在我面前的事实。今天的永联村就是这个样,它是由“十里钢城”和十里绿原组成的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为了让我目睹村办钢城的完整雄姿,苏州老乡驾车足足用了半小时在钢城里转了一圈。老实说,我还是第一次感受如此雄伟的钢铁企业,而一路走的时候,内心一直在想着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个村子能办起这么大的钢铁企业·一年能赚多少钱呀·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5章田埂上点燃的熊熊烽火(12)
“永联钢厂2007年的年销售收入是160亿元,上交税收为13亿元。”
“永联村村民有多少·”
“本籍村民有5330多人,这也是新永联村的编制。”
“怎么理解·”
“过去老永联村只有2000来人,现在的永联村是兼并了永新、永南等邻村后新组建成的。”
“原来如此。”我又问,“那这钢厂职工有多少·”
“比村民总数要多。大约有上万人吧!”
“那么这里到底是钢城还是农村呢·”
“我们这是田野里的钢城,钢城里的花园。你看看,我们的农村像不像一个绿色花园·”
我笑了,可不是:近处,是连绵十里的钢城;举目远眺,我看到的是金色田野里花红草绿,树木葱葱……好一个田野里的钢城,钢城里的花园。
“永联村现在还有一半农田和一半从事农业的村民,这里是个农工结合非常和谐的地方。钢厂的厂长还是村党委书记,村干部有相当一部分还是钢厂的董事,永联村现在是苏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之一。”苏州老乡很自豪地告诉我。
我们随后走进“永钢”办公大楼。钢厂里的“永联村民”、钢厂副董事长带我登上大楼顶部的“望江阁”——在这里,几里外的滔滔长江尽收眼底……“十里钢城”和绿色田野更是气势磅礴地呈现在眼前。
关于永联村的故事也是从这一刻我才渐渐知晓。原来永联村的生命很短,是我1975年底离开苏州的前5年才诞生的一个江边小村子。最初它的名字叫“七○圩”,其意是1970年才在长江沙滩地上围垦成陆的一块沙地。永联村先天不足,它的地势非常低,平均海拔只比长江入海口的吴淞水平面高出09米。1970年成为围垦地后,它是苏州地区沙洲县的一块新添陆地,当时政府动员了附近几个村搬来200多户农民成为第一批永联村“土著”居民,由此开始了永联村的历史。
永联村初创时的几年,水灾不断,惟一能种植的水稻,产量十分低下,农民们的日子很难过。到1978年时,全村的人均分配水平才只有68元,是全苏州收入最低的村子之一。由于收入低,新村民人心不稳,许多人不愿再留在这块低洼地上。上级党委每年要派一个工作组到村里,而且连换了四任党支部书记,结果情况依旧没有改变。1978年8月,当过学校老师和生产队副业队长的吴栋材被派进永联村,担任第七个工作组组长和第五任党支部书记。
面对一片沙滩地,吴栋材这位曾经在朝鲜战场上受过伤的老战士,心潮起伏。他将班子成员叫到长江边,迎着炽烈的太阳,掷地有声地立下三条规矩:一、要深入了解群众思想脉络,群众想什么,急什么,我们必须心中有数;二、要作好长期扎根打算,不当“飞鸽”牌,以免让群众一次又一次失望;三、要当好一个农村干部,干点实实在在的事业,不改变永联面貌,谁也别想走。
吴栋材就这样开始了他的“永联村”履新。经过调查了解,他和新的党支部感到,永联村千差万差,最差的还是人的精神面貌。走马灯似地更换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一无干劲,二无信心,三无凝聚力,群众人心不涣散才怪呢!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地薄利少,百姓看不到过上好日子的希望也是根本。针对这些情况,吴栋材提出:当务之急是必须找出永联村的致富门道来。
是啊,永联村的致富门道在哪里呢·走高德康那样的“波司登”之路·可永联村既不靠国道,又连个“小裁缝”都找不出来!走杜根根的路·可永联村通往县城最近的路至少也有三四十公里,再者,永联村不足千个劳力,能把自家的地种好已经够全村人一年忙到头的了!如此边远,如此贫困之地,那些聪明的上海人和城里人别说让他们把钱投到这里,就是诚心诚意拉他们来永联看一眼也不会有人心甘情愿。
第5章田埂上点燃的熊熊烽火(13)
“我们自己干!干好了是我们自己的!”吴栋材在全村干部会议上这样说。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永联村不是离水最近、地势低洼嘛·那我们就挖塘养鱼!”于是在吴栋材的带领下,村里将150多亩“锅底田”,开挖成120亩精养鱼池。第七个工作组进村的第一年,全村就实现了“水中生效益,岸上增产量”的初步目标。第二年吴栋材趁热打铁,着手建起几个作坊式小工业项目,虽说小打小闹,但也有几万元的收益。如此三年下来,全村积累了近20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
“20万元·你那村子,连狗都不愿拉屎的地方,我们没啥想法!”当吴栋材带着这么一点实力走出村子去跟人家谈合作时,人家这样笑话他。
“我不信发财就是你们的事!”他重新寻找出路,结果分析当时的市场认为:国家各行各业都在大建设,肯定缺钢材。钢材生意一定好。于是他回来将自己想办轧钢厂的想法跟支部一班人说了。“那得多少钱呀·我们这么个穷村能干得了吗·”有人听了直发懵。
“我请人估计了一下,办一个小型轧钢厂大约30万元。我们自己筹点,再通过政府贷点。永联村要想翻身,就得有自己的工业!”吴栋材心中早已有数。
“同意!”
“我也同意!只要吴书记你的心留在永联,我们就支持你!”
干部们纷纷举手。
说干就干!永联村办轧钢厂的消息让百里长江沙滩奔腾起好一阵热浪。十里八乡的老百姓和干部们都在关注这个过去穷得连年底分红都要靠借钱来“意思意思”的江边小村。那个时候他们多数是持怀疑态度,因为他们认为吴栋材和永联村民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但是谁也没有想到,永联村下出的这一着棋竟然是迈向幸福天堂的高招。办厂的第一年,永联村就收回了投资成本。第二、第三年……产值连年翻番,到1985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024万元,跨入全苏州百个“千万元村”的行列。
“这么一个穷地方,也能蹦出个‘千万元’的富裕村,我们苏州就没有一个村子再可以说没有条件上了!”一位苏州市领导听说永联村的事后,在全市三级干部大会上挥动着右臂,冲台下的干部说,“我要的就是永联这样的精神!既然永联村在芦苇滩上都把村办企业办到这个水平,那么我们全苏州就没有一个地方不能了!向永联学习!”
“向永联学习!”全苏州上下一片呼应。永联村靠办轧钢厂,比滚雪球还见效地壮大了集体经济。有了钱,百姓的生活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村里很快有了自来水,昔日靠点煤油灯过日子的村民家家户户也有了电灯,什么“电视村”、“电话村”……永联样样走在别人的前头。常熟的杜根根不是修了一条通向县城的黄金致富路吗·我们也修!于是村里出资90万元,修通了永联村到张家港市区的一条30公里的公交汽车线路。城里人能上电影院看戏,我们为什么不能·修个更高级的电影院!孩子读书不要钱了!老人退休也拿退休金!沙滩地上为什么不能建个大花园·建!
哈哈,有钱的永联村,想干啥事就干成啥事!不几年,永联村完全变成了一个田野上的花园式新农村。而钢厂也几年换一个样,一直发展到气魄雄伟的“十里钢城”……钢城的大发展,又使永联村的集体经济如造山运动一样不断攀高、壮大。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5章田埂上点燃的熊熊烽火(14)
这是上世纪80年代的永联村。这也是上世纪80年代苏州大地向全国人民展示的乡镇企业所带给中国改革开放的全新的领跑式的万千景象片断……
1984年早春,*中央的一次重要会议——全国农村工作会议刚刚结束,2月25日《人民日报》在第一版显要位置发表了一篇题为《碧溪乡发展农副工建成新型集镇》的报道,并且加了一段“编者按”:随着农村商品生产的蓬勃发展,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脱离土地,经营、从事林牧渔等生产,并将有一部分人转入小集镇从事小工业和服务业。这是一个必然的历史性进步,可为农业生产向深度广度进军,为改变人口和工业布局创造有利条件,并使集镇逐渐建设成为农村区域性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建设成为农副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的集散地。常熟市碧溪乡从事社队工业生产的农民做到了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生动反映了新兴集镇的特点。碧溪镇已成为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裕文明的集镇。次日,新华社又播发了同样加了“编者按”的长篇通讯《碧溪之路》。在那篇文章的开头,记者对当时的碧溪镇进行了一段现场描述,至今读来仍让人激动不已——新年伊始,正是农家闭门欢聚、休闲生息的时光。然而,在江苏常熟市碧溪乡,却是另一番景象。清晨,通往碧溪镇的几条宽阔的马路上,自行车的铃声响成一片;数以千计的人高高低低,挤挤撞撞,犹如起伏的波涛,从四面八方,向碧溪镇滚滚而来。人们浩浩荡荡地涌进镇上的布厂、羊毛衫厂、塑料厂、针织服装厂。路上的积雪和薄冰转眼间被潮水般的人流冲刷了,消融了。然而,不到半个钟头,喧闹的马路上重归于宁静,各工厂门口的车棚里黑压压地挤满了自行车……记者笔下的这幅画面,在今天看来已经没有什么新鲜动人之处了。但在上世纪80年代初的那个时代,这种情景除了像深圳那样少数的开放城市可以看到外,在内地的城乡是罕见的。尤其是一个乡间小镇,能有如此繁荣壮观的“农民工大军”,这不能不视为一种奇迹!
这就是我的老家——苏州的乡间情形。
在那个时代,我有几次从部队探亲回家,站在自家故宅后的那条田埂上,傍晚快收工的时候,会看到从生产大队的厂子里突然飞扬出一群延绵近一里路长的、骑着自行车的年轻绣娘们下班回家的情景。那景象很好看。姑娘们个个穿得漂亮,而且肩上似乎还无一例外地披着那种用来遮挡阳光的纱绸,随着自行车的飞动,那五颜六色的纱绸会随风而飘,特别好看。姑娘们一边骑车,一边发出阵阵银铃般的笑声,笑声又伴车铃声和风儿走,飘动的纱绸又伴笑声和车铃声跃动……那情景,我至今一想,就会感到它是最美的乡间欢乐图。那是个集体经济刚刚走向开放,农民们第一次在自己的田野上感受到当工人和拿工资的那种喜悦与快乐的年代。那些下班的姑娘和小伙子们,开心欢乐地在工厂劳动了一天后,如果是农忙,就会马上换掉干净、漂亮的衣裳,重新卷起裤腿,挑起担子,回到农田;如果是农闲,他们会成群结队地赶到附近的集镇去看电影、唱卡拉OK,甚至还有的去水泥溜冰场练滑冰什么的。那个时代的农民们真的非常幸福和开心。他们挣的钱有时还会被生产队拿去换成工分,到年底再作分红给他们。但我看到农民工人们仍然特别的高兴,似乎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5章田埂上点燃的熊熊烽火(15)
乡镇企业大发展时期,对我的苏州老乡们来说,那确实是一段改革开放后最难忘的“激情燃烧的岁月”。它让人既怀念集体经济时仍然保留下的大家庭式的欢快与激情,同时它又让人第一次体会到大工业生产和商品经济条件下那令人着迷的金钱诱惑力……
碧溪镇,就在距我出生的老宅地十几里的地方。我从小就知道那是个棉产区,而发明和总结出“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苏南乡镇企业典型经验的碧溪镇原党委几任书记后来都成了我熟识的亲密乡友,所以对碧溪走过的那段历史,我比较熟悉,并且不用专程采访就能道出一二。
碧溪从公社改为乡——碧溪乡的时候,正值苏州乡镇企业大发展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开始土地承包了。苏南地区由于人多田少和社队企业搞得早,因此土地承包的方式与其他地方也就不一样。不少乡村采取了把地承包给种田好手,让他们集中精力种好田,而多数农民还是留在社办企业里当工人。1983年的碧溪乡,19000多个劳力中有11000多人已经是脱离土地的农民工人了。农民进厂的越多,这个地方的乡镇企业肯定越兴旺;乡镇企业兴旺了,农民的生活就好。农民手里有了钱,就想往城里跑。可是县城、市区一般离乡间集镇比较远,再说县城和市区的生活农民能不能习惯和适应还是个问题,于是,发展集镇建设成了当时碧溪乡党委的一件不得不认真考虑的大事。这事如果处理不好,农民工人就可能会离土离乡,而大批农民工人一旦离土离乡,乡镇企业哪有优势可言呢·农村建设和农忙时的农耕农作谁来承担·凡此种种问题,摆在了碧溪乡党委一班人面前。左思右想,他们想出了一条路:把集镇建设好,让有钱的农民们不进城也能享受到城里人的文化、娱乐生活和城市生活的种种优势,特别是孩子的读书和老人的业余生活,还有时尚年轻人所喜爱的种种文化与物质生活。
“用丰富、多样的文化生活和与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条件,就能把大伙留在这块土地上。这样,我们的农民工人即使工作离了土,但人没离乡;即使人进了厂,可所有的生活方式还在农村。这叫‘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乡党委一班人这么一总结,村干部们听后拍手称好。于是乡镇企业发展后,农民工人们仍能“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经验,从碧溪开始传遍苏州大地,并传进了中南海。
“很好,这有利于发展农村现代化,同时也减少城市的压力。‘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好,苏州的这个经验应当好好总结,推广到全国!”中南海,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党的几位最高领导听了“碧溪之路”的汇报,齐声赞扬。
1985年的金秋时节,常熟南郊的元和村。
这一天,村民唐桂芬正与她本村的几位种田“女老板”驾着收割机在田野里收割,突然来了一批警察,后来又来了很多小轿车,再后来便是大大小小的干部出现了……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