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945-1949:中国战和纪实-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决不干呢?难道不愿助我们一臂之力?”
张治中苦笑道:“我是主张要和就真诚的和。我这一套,行不通!”
白崇禧本想驳他几句,担心顶撞起来伤了感情,于是忙转换话题,询问道:“文伯兄,你看事到如今我该怎么办?”
张治中笑道:“我特意在汉口住一夜,就是想借此机会与健生兄深谈。”白崇禧不由紧紧握着张治中的手:“文伯兄,有话尽管直说!”
张治中深情地说:“事到如今,请健生兄恕我斗胆直言,桂系为一地方势力,既要反蒋,就不能###,否则两面作战,势非己力所能胜任。今日盱衡全局,似以力求和谈成功为宜。机不可失,时不我与,幸深思之!”
白崇禧闻听此言,不由松开了张治中的双手,沉着脸,坚定地回道:“我既反蒋,也###。要我白健生举着双手向中共无条件投降,那是万万不行的!当然我不反对和,但中共不能过长江,江北由中共搞,江南由我们搞,我看中共应知足了吧!”
张治中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沉重地说:“中共的元旦社论已说得很清楚,他们是要把革命进行到底的。我看南北分治的局面恐怕很难实现!”
白崇禧冷笑道:“我白健生还有几十万军队,我非要搞出个南北朝的局面不可!”
张治中见白崇禧始终不省悟,深感惋惜。
突然李宗仁来电,召白崇禧飞南京。
第二天白崇禧送走张治中,即登机去见李宗仁。
李宗仁一见白崇禧忙诉说苦衷,询问道:“你有何锦囊妙计?”
白崇禧早在前几天电邀广西省主席黄旭初到汉口商讨广西后方加强备战措施,恰桂系另一重要人物黄绍竑也从香港回到武汉,两黄一白,曾相与商讨时局,胸有成竹,回道:“如今是和战未决,前途难测,吉凶难料,如果再拖下去,对外的影响恶劣,对以后的领导权也没有什么好处。我看当务之急,还是缓和溪口,拉拢广州为妙,否则,不能举党一致与中共和谈,岂不误了我们的大事!”他又进言,“我早就向德公建议过,启用老蒋的亲信何敬之,在启用何的过程中,使何能离蒋帮德公。我看现在是时候了!”
李宗仁沉思良久,决意对内对外采取重大行动。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二章 十字路口 7(1)
李宗仁急飞上海,拜访名流颜惠庆、章士钊、江庸等人,请他们与邵力子以私人资格组成“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团”去北平“敲和平之门”。这四位老翁都望和平早日实现,彼等表示愿助李宗仁一臂之力,续与各方联系,最后得到中共北平军管会叶剑英主任的同意。
“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团”的专机于2月13日上午11时由龙华机场起飞。随机同行的有李宗仁派往北平担任联络工作的黄启汉和李宗仁的私人代表刘仲华等人。临行前,李宗仁召见了黄启汉,要他向毛泽东、周恩来转达他的六点意见:一、希望能实现全面和平,倘有局部人反对,再合力以政治军事力量对付之;二、和谈以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八项原则为基础,但战犯问题之处理,最好留待新政府成立之后;三、绝不期望以外援进行内战,只要答应进行和谈,可作公开声明;四、希望能及早派代表开始商讨和平方案;五、对蒋介石本人,如认为他留在国内于和谈有碍,可提出使之出国;六、对国际关系,希望中国成为美苏友好关系的桥梁,不希望依赖一国反对另一国,美苏两国的友谊,均需争取。
2月14日下午4时,“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团”飞抵北平。
与此同时,李宗仁派专机飞沪把何应钦接到南京。
何应钦苦着脸对李宗仁说:“想当年西安事变,我在南京派兵攻打西安,给人误会借刀杀人,老蒋一直记恨到今天。如果今天再帮你的忙,那不是同他一刀两断了吗?”
李宗仁弦外有音地笑道:“敬之兄,时到如今,你还顾虑同他该不该一刀两断么?”
何应钦闻言默然,沉思良久,最后强装笑脸说:“关于我的事,容我点时间,让我好好想想,反正我已经回到南京了!”
“好,好!”李宗仁笑了,又嘱咐道,“请敬之兄务必不要使我失望!”李宗仁送走何应钦,第二天一早率领甘介候、程思远、邱昌渭等人乘军用飞机突飞广州。
孙科闻讯,倒大吃一惊,但不得不硬着头皮率领行政院众人去机场迎接。李宗仁在广州举行一连串会议之后,同孙科在密室会谈。李宗仁开门见山地说:“哲生兄,这次我来得太快,不事先打招呼,实在是事情紧迫,不得不如此,请你原谅!”
“不敢当,不敢当!”孙科忙回道,“代总统日理万机,却因政院小事亲自来穗,实使我惭愧!”
“哲生兄,”李宗仁苦劝道,“过去的事由他过去吧,本党如不团结,则大难临头!而本党如要团结,行政院非回南京不可。我们这个政府一国三公,身首异处,你说这局面如何能和谈?而目前形势又非谈不可!如果谈不成,拖不成,而新兵训练也未成,若###先渡江,请问到那时南京守不住,这对广州又有什么好处?再说,我对哲生兄有礼貌欠周的地方,但兄弟亲自来到广州向你谢罪,你老兄也该消消这口气了吧!”
“不敢当!不敢当!”孙科心里暗笑。
李宗仁两眼直视着孙科,趁机问道:“哲生兄肯答应和我回南京么?”
孙科不由一怔,忙说:“代总统降尊行贵使我万分惭愧,回去当无不可,无奈问题复杂,如果我去,我……我也有我的困难!” 李宗仁不由冷笑道:“哲生兄的困难我明白,不过蒋先生如果知道哲生兄回去,也不会见怪的!现在华盛顿支持的是南京而不是溪口!”
孙科闻言默然,思潮起伏。
李宗仁见状,收紧话头,软中藏刀地说:“如果哲生兄硬是不回去,那么在京的立法院诸公对政院的误会恐怕会越来越深,不易消除了!”——言外之意,那就要罢免你的行政院长。
孙科眉头一皱,趁机探道:“现在又何尝不如此?”
李宗仁会意,拍拍胸脯说:“如果你现在回去,我可以保你无事!”
“唉!”孙科假意长叹一声,又试探道:“我如果回京,立法院在南京已有法定人数,一定会同我过不去的。如果不回京呢?那么我的政治生命也就完了!难呀,真难死我了!”
。。
第二章 十字路口 7(2)
李宗仁大笑:“哲生兄,你以为我同蒋先生一样,会对人轻诺寡信,出尔反尔么?不,不,一万个不!我可以写张字条给你,只要你老兄回去,我李宗仁保证你继续出任行政院院长!”
孙科一听此言,欣然答应重回南京。
此时李宗仁脸上漾出了胜利的微笑……
在溪口的蒋介石得到孙科居然跟着李宗仁回南京的报告气得咬牙切齿,连声骂孙科是个“废物”!不几天,南京特级电台向溪口发报;孙科回京之后,主张和平的立法院已向他展开无情的攻击。许多立法委员认为政治革新与和平同等重要,要求解散以孙科为首的好战内阁……蒋介石可不是傻瓜,一眼看出南京的倒孙运动,矛头是指向他的,以往孙科的所作所为哪一件不是按他的眼色行事!虽然他嘴里连声说:“孙科的事,我不管,我不管!谁叫他回南京!”但暗地里发报给在广州的国民党宣传部副部长陶希圣,要他为孙科撑腰。陶希圣接报立即行动,召开记者招待会,公然指责李宗仁未经内阁同意,即对和谈采取行动,事属违宪,理应全党共弃之!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二章 十字路口 8(1)
正当李宗仁对陶希圣在广州的攻击十分恼火的时候,从北平不断传来佳音:2月17日晚上,中共方面开了盛大的晚会,对“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团”表示欢迎。北平副市长讲话时,表达了诚恳的言和之意。其后,叶剑英又分别与四老详谈……
2月18日,又由董必武、罗荣桓、聂荣臻、薄一波邀宴,会后再作深谈……2月22日,四老应中共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之邀飞往中共中央驻地西柏坡,分别同毛主席、周副主席会谈多次……事后章士钊、邵力子欣喜地致书李宗仁:“某等初次到平,中共领袖对于公之是否力能谋和,颇难释然。经某等再三譬说,以为和平本身有无穷民意为后盾,即属一种不可侮之力量;加以中共在同一旗帜之下相与提携,双流会合,并于一响,应足以克服可能发生之困难而有余。中共同意此说,和平之门以启!”
2月27日,章士钊、邵力子等人携带毛泽东主席给李宗仁的亲笔信飞返南京……在溪口的蒋介石闻报在书房里不安地徘徊起来了。他突然停住脚步,以命令的口气对蒋经国说:“目前人心思和,不管###态度如何,我们应大肆宣传邵力子等人此行成绩圆满,和平有望!”
蒋经国不知何意,两眼望着老头子发怔。
蒋介石又命令道:“要上海的报纸马上发消息,说中共曾表示为证明他们对和平的诚意,在毛泽东之八项条件中,关于惩办战犯及整编军队两项,可以考虑最高限度之修正。”
蒋经国可沉不住气了:“亚伯,中共并未有如此表示……”
蒋介石诡谲地对儿子说:“这也是战争!我们应利用空中楼阁的诺言来使我们振作,重新团结起来讨价还价。另一方面,立夫他们也想找个机会去困窘李宗仁、邵力子这批人,要他们不能不对这两项条件去努力折冲!”
蒋经国不安地又问道:“如果中共否认呢?”
蒋介石大笑:“如果中共否认,那我们便可以振振有词,说中共反悔,或者指责邵力子对人的轻信!”
蒋经国不由也笑了,连声赞道:“亚伯此计甚妙!”忙去机要室发报给上海的汤恩伯。汤恩伯接报立即动员各亲蒋报纸大放和平烟幕。上海许多天真人士信以为真,竟热烈地连篇累牍侈谈起种种美妙的设想,仿佛眼下中国的土地上已无战火!
在南京的李宗仁却很冷静。他深知收拾国民党四分五裂的局面,显示他有谋和的能力,取信于中共中央领导人已刻不容缓。他为加强其政治势力,即连电主和派的中心人物张治中返京。但张终不应命,李宗仁又嘱程思远写一长函给张,告以和谈能否成功,惟张是赖,张若不出,如苍生何!在此函电交驰下,张治中只好从兰州返回南京。
李宗仁大喜,当晚设宴洗尘。宴罢,李宗仁向张治中询问:“事到如今,文伯兄有何高见?”张治中说:“经德公努力,现在孙科以及他的行政院已回到南京,‘一国三公’的局面去其二,但蒋先生在溪口操纵一切,实为政府进行和谈的最大障碍,我想请司徒雷登从旁施加影响,劝蒋出国,以便德公得以集中政府权力,推行和平政策,不知德公意下如何?”这正是李宗仁求之不得的,忙乐道:“文伯兄与我想到一起去了!这事就拜托你了!”
第二天张治中去拜访司徒雷登。司徒雷登很赞成请蒋出国的意见,但他认为这是中国内政,非外人所宜干预。他反劝张治中以其个人与蒋的关系,把此一角色担任起来。张治中为慎重起见,又与张群、吴忠信商谈。他们都表示同意请蒋出国,刚巧吴忠信也要去溪口看蒋介石,张治中便与吴同行。
3月2日上午10时,张治中、吴忠信乘飞机抵奉化,蒋介石派蒋经国到机场迎接,转乘小车到溪口镇。
溪口镇,山明水秀,剡溪横穿,群山环绕,北连四明,南通天台,苍山如海,山深林密。蒋介石的故居名曰“丰镐房”,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庄院,面临溪流,背枕青山,前面是个大圆门,进院内又是一个半圆门,往里走是一间木制厅堂,正面摆着蒋的祖先牌位,大凡国民党文武官员到此都要行三鞠躬礼。蒋介石还有个新居,就在旧居右侧不远处,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十分讲究。蒋介石在此处接见了张治中与吴忠信,寒暄几句之后,就气急败坏地说:“你二位来的目的,我是很清楚的,是劝我出国的。上海、南京的报纸把此事已登出来了。李宗仁他们迫我下野是可以的,要迫我亡命就不可以。下野后,我是个普通公民,哪里都可以自由居住。何况这是我的家乡!”张治中与吴忠信吃了“闭门羹”,一时语塞。蒋介石对张、吴二人还是有好感的,无意使之难堪,破颜道:“你二位既来之则安之,好好玩几天吧。敝乡剡溪上游凡九曲,相传是东晋王羲之隐居处,雪窦寺、千丈岩、三隐潭等地,风景幽美,唐宋以来贺知章、王安石、苏轼、曾巩、李清照和晚清魏源等都曾游咏于此,留下诗篇。你二人都可以去看看。”张治中与吴忠信在溪口住了三天。第四天见蒋介石情绪颇好,由张治中开口委婉劝道:“现在南京、上海、广州等地,大家认为政府职权应该保持完整,方足以集中力量,应付危局,因此大家都望总裁有所吩咐……”蒋介石闻言不语,冷冷一笑,他很清楚这番话的意思,不由板起脸说:“我是一定不出国的!我可以不做总统,但做个老百姓总可以吧!何况我已说过,在这五年之中,我已决定不再过问政治,即今生今世也再不过问政治。我现在只埋头整理党务,以求恢复党的革命精神,重建党的革命力量!”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二章 十字路口 8(2)
张治中与吴忠信愕然无语。
蒋介石手指着张治中:“文伯,你有话不妨直说。”
张治中鼓起勇气回道:“全国上下的那种和平气氛总裁总得考虑考虑吧?” 蒋介石沉吟不语,过了一阵,突然问道:“你们二位决定今天走么?”
吴忠信说:“是的。我们今天走。”
蒋介石握着二人的手长叹一声:“既然这样,我怎能让二位空手而回!”他沉重地说,“如果全党同志希望我出国的话,要好好的来,而不能对我施加压力。我原来准备在今年元旦下野,一切都已准备就绪,但后来我发现有人为的压力存在,我就故意拖下去了,等到他们一声不吭了,我也就悄悄地走开了。本来我到国外去也可以,但这要出乎我的自愿,绝对不能出之以逼迫!”
当3月8日张治中与吴忠信回到南京,陶希圣奉命在广州对各报记者发表谈话:蒋总裁无复总统职之意,其居住则有完全之自由。以此公开答复李宗仁。
此时,南京的倒孙运动已十分激烈,孙科招架不住了,只好向李宗仁辞职。李宗仁顺水推舟也不挽留。在溪口的蒋介石闻报震怒万分,决意报复,在他默许下,黄埔系和军统局抢先下手,在各地大举逮捕桂系的外围人物。李宗仁闻报,昼夜举行会议,决定抽调亲信部队对蒋介石作必要的防卫,提防一夜之间作“阶下囚”。蒋介石得知李宗仁的部署,咬牙切齿,破口大骂:“娘希匹,李宗仁真的要造反啦!军队不对付共产党,却调来调去提防我!”于是密令顾祝同随机应变,并下令毛人凤加紧对李宗仁等人的监视与观察,随时向溪口报告。
“小诸葛”白崇禧见蒋介石与李宗仁的矛盾骤然白热化了,深虑不利于当前的大局,夜访李宗仁,再次建议为了缓和与溪口的矛盾,速请何应钦顶替孙科为行政院院长。李宗仁沉思良久,权衡得失,只好如此。可何应钦却断然拒绝。李宗仁由吴忠信陪同亲自登门拜访,何应钦还是躲躲闪闪不愿应允。李宗仁一再追问原因,何应钦只好明说:“没有老蒋点头,我岂敢轻举妄动?”李宗仁无法,只好请吴忠信打电话去溪口联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