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最后的皇权-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实现社会变革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自上而下的改良,19世纪末康有为等人拉着光绪走上改良之路,另一则是暴力革命。前者,在紫禁城艰难实施,成效甚微,后者则在紫禁城外悄悄酝酿。
对中国的外忧内患,慈禧曾言:〃宁与洋人,不与家奴〃。中国的皇权政治概括而言即是〃家天下〃,那握皇权的难免顾着己家,忘了国家,把祸起萧墙当作心腹大患,把外敌来袭当作肘腋之危。而清末年间,外敌的袭击已不仅仅是〃想蹭中国一点便宜〃,正如康有为在给光绪的文中所说:〃比者日谋高明,而伺吉林于东;英启藏卫,而窥川滇于西;俄筑铁路于北,而迫盛京;法煽乱民于南,以取滇粤。〃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上,都未曾面对过如此可怕的〃外患〃。
土地被割走,国民被蹂躏,残酷的现实逐渐让中国人意识到,〃外患〃亦可亡国。而治国者,当时的清廷实权人物慈禧则似乎并没有多大的抗外决心,中国人也终是明白,爱国和忠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当君成为亡国的助推器时,〃匹夫〃就有责任推翻这个君。君具体来看是指皇帝,抽象而言则指皇权政治。
中国有句成语,鞭长莫及。在皇权熠熠的紫禁城,康有为等人寻思着变法。而在远离紫禁城的香港,一个叫孙逸仙的人正想着革命。
香港环士丹顿街有个乾亨行商行,表面上看和一般商行并无不同,实际上却是反清团体兴中会的所在之地。乾亨取自《易经》,乾乃易卦中的第一卦,乃〃天〃之意。亨则是通顺的意思。乾亨合在一起,即是指〃顺天应人,通通达达〃。
孙逸仙就是兴中会的创建者之一。他也曾将振兴中华的希望寄托在朝廷身上,1894年,他曾上书李鸿章大谈改革之事。这份上书还在1894年10月被登在了《万国公报》上。但是,李鸿章却没有把孙逸仙的话放在心上。孙逸仙有感报国无门,就离开中国,去了檀香山。并在那里和一些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华侨,组建了兴中会。
兴中会是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它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兴中会成立后,孙逸仙回到香港找到一班老朋友壮大兴中会。
孙逸仙出生在1866年11月,他的家庭并不富裕,十岁时才得以到私塾读书。和那个时代的很多学童一样,他反复记诵的也无外乎《三字经》、《千字文》、《古文评注》,而又和很多懵懂幼童不同,孙逸仙在读书时很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常问得老师懊恼不堪。
孙逸仙的哥哥孙眉在1871年的时候去了美国,他从一名小工做起,凭借着勤奋才智,到了1878年就已经家财万贯。孙眉把孙逸仙接到美国,想给他更好的生活,见孙逸仙好读书而不喜经商,孙眉就资助孙逸仙去学习。
孙逸仙出生的时候,清政府正带着〃施夷长技以制夷〃的目的,大搞洋务运动,学洋技、造洋船、译洋书。就在孙逸仙赴美的前几年,支持洋务运动的几位大臣已经向美国送去了一批小留学生,李鸿章还是这几位大臣之一。由清政府派去的这些留美幼童,多成了〃技术人才〃,他们中有铁路工程是詹天佑,有在甲午战争中牺牲的邓世昌……这些赴美的小留学生多印证了洋务运动的兴衰过程。
BOOK。←红←桥书←吧←
第27节:三 非革命不足以中兴(2)
洋务运动最终没能挽救病入膏肓的清政府。尽管李鸿章、曾国藩等当朝权臣力挺洋务运动,可在保守势力强大的中国,洋务运动进展得曲曲折折。清政府有专门的机构……留学事务局负责管理年轻的留美学生,而这一机构的负责人却未必是洋务运动的支持者。大臣吴子登在接手留学事务局后,一再向清政府发回诋毁留美学生的折子,说这些学生儒书读得少,德性不坚固,很容易浸染上流弊甚多的外洋风俗。吴子登发现,那些自幼赴美读书的学生竟然敢直视他这朝廷要员的眼睛,这简直让他无法接受。
与此同时,清政府本想让这些赴美学子在读完高中后继续在美国大学深造,可美国方面却由于排华政策甚嚣尘上,拒绝了清政府的要求。考虑到大清那些西式机构,比如轮船招商局也需要大量浸染过洋墨水的人才,1881年这些留美学生被召回了。
在召回这些学生的奏折里,有这样的语句〃外洋之技尚未周知,彼族之浇风早已习染,已失该局之初心〃。
李鸿章等洋务派大臣希望接受了西方教育的年轻人能如强心针一样,激起大清朝的活力。但无论是〃师夷长技已制夷〃还是后来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都没有看到中国落后于人的不仅在于不通那些〃淫巧奇技〃。而相比这些清政府派出的留学生,自赴美国读书的孙逸仙是幸运的,他的西学没有被局限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框架内,他可以随心所欲地汲取那些他感兴趣的学科,包括西方的政治思想。他的学费是孙家出的,他不用看什么大清大臣的眼色。
孙眉将孙逸仙送到了英国圣公会主教毕斯浦创办的意奥兰尼中学上学,意奥兰尼在当地的土著语中是〃天空飞鸟〃的意思。学校采取英国式的教育方法,有浓厚的基督教色彩,每天早晚学生都要做祈祷。和那种将学子闷在书房里的传统中式教育不同,意奥兰尼设有军事课,清晨,学生们都要起来做早操。
初到异地,语言不通,生活方式又改变甚大,年幼的孙逸仙也难免感到惊慌。好在意奥兰尼的老师非常体贴,他们知道孙逸仙不懂英语,就要他坐在教室里观察英文的语法规则。待其对英文有一定了解后,再让他开始正式学习。
孙逸仙很快便适应了在美国的生活,他喜欢西式的教学方法,读书也格外用心。
在赴美之前,大清的凋敝境遇就已经在孙逸仙心理烙下印记。在读书时,孙逸仙常和学校里的华人学生一起讨论大清局势。孙逸仙问同学,为什么英美政府能和民众相处得如此之好,又为什么大清的皇帝要自命为天子,而百姓却是天子脚下的蚂蚁?那时,年轻的华人学生们还回答不了这样的问题,但是,他们已经有意识地去探求中华民族的疲弱之源,并怀疑起数千年来中国人都不曾怀疑的皇权政治。
▲虹▲桥▲书▲吧▲。
第28节:三 非革命不足以中兴(3)
1881年清政府撤回留美学生,孙逸仙则拿到了夏威夷王亲自颁发的英文文法优胜奖,并顺利进入当地的最高学府奥阿胡学院继续学习。
多年来在教会学校生活的经历,让孙逸仙越来越倾向基督教,他为基督教的救世宗旨感动,虔诚地做礼拜,认真地研读宗教经典。最后还和孙眉在基督教上发生冲突,被送回了中国。
孙逸仙在1883年回到了中国,此时,基督教中的平等、博爱已经在他的脑海里扎下根。他一回到老家,就忙不迭地要办新式教育,他号召大家修路、防盗、立街灯,惊得当地人目瞪口呆。孙逸仙一心要让国人个个免受苦难,享福乐而后快,可在当时的中国,能接受孙逸仙思想的人寥寥无几。他要立街灯,乡里人尚不知街灯为何物,他要大家修路,人们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要重新修路,他要办西式学堂,可很多人根本没有西式学堂的概念。孙逸仙振臂一呼,身后竟无人响应。孙逸仙回家后不久,即沦为一个〃闲人〃,每天也只是给乡里人讲讲美国独立战争、太平天国的故事。
此时的清政府还不知道,在遥远的广东,已经有人萌生了〃革旧世命〃的念头。孙逸仙带着少年们玩〃捉满洲仔〃的游戏,毫不掩饰对清政府的反感。他曾拿着一枚铜钱对当地人说:〃这铜钱上的字是满洲字,统治中国的不是中国人,是满洲人。〃
孙逸仙的种种〃反政府〃举动吓坏了乡里乡亲,他们不理解孙逸仙,以为他在外面读书读坏了脑子。
孙逸仙是一个典型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在资产阶级的教育下长大,在西方的生活见识让他一眼看到中国的苦难之源……皇帝。但年轻的孙逸仙壮志有余而理念不足,他是皇权政治的叛逆者,却还不是新时代的开创者。由于政治经验有限,孙逸仙把〃反清〃当成推翻皇权政治的目标,而整个皇权政治不只有清政府而已,它对中国的影响已深入至中国人的脊髓,从铜钱上的刻字到日常的行为规范,无处不在。
孙逸仙很快成了当地的名人,他看到老人烧香拜佛,就怒他们无知,将殿堂里的神像捣烂如泥,还一面指着被捣毁的神像,一面大呼:〃看你们能拿我怎样〃。说罢,他还一不做二不休,和好友陆皓东继续刮毁了一个女神像的脸。
毁神像事件在孙逸仙的家乡掀起了轩然大波,村民们害怕神会降罪于村,便纷纷到孙逸仙家中告状。最后,孙逸仙的父亲不得不把这个四处惹事的〃捣蛋〃儿子送到香港。
多年之后,回想起自己年轻时在家乡的种种〃骇人〃之举,孙逸仙也觉得自己太血气方刚了。
1883年秋天,孙逸仙和陆皓东一起来到了香港,在香港,这两个年轻人都接受了洗礼。1884年孙逸仙又到香港书院读书。香港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就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大清的〃浩荡皇权〃辐射不到这里,这让孙逸仙在香港读书期间又接受了大量的西方政治思想。
※虹※桥书※吧※BOOK。※
第29节:三 非革命不足以中兴(4)
1885年,孙逸仙受孙眉之邀回到檀香山,到檀香山后,他和孙眉又因思想上的分歧大吵起来,没过一年,孙逸仙就愤愤地返回香港。
1885年慈禧太后忙着过她的五十大寿,清朝和法国战事甚酣。孙逸仙记挂着中法战事,在回香港的途中阅览了大量西方报纸,所见皆是〃清军英勇,击溃法军〃,当孙逸仙抵达香港时,又赶上中国工人拒绝维修法国战舰。可是不久,他就听说清政府已经和法国签订了《天津条约》,根据条约清政府放弃了对越南的宗主权,并承认了法国是越南的〃保护国〃。
中法战争的结果给了孙逸仙极大的震撼,他发誓要倾尽全力倾覆清政府,创建民国。
〃不为良相,当为良医〃,良相辅国,良医救人。孙逸仙成了广州博济医院附属医科学校的学生,1887年又转入香港西医书院就读。李鸿章是西医书院的名誉赞助人之一,曾赞西医书院是〃将知识由黑暗转为光明〃。当时的李鸿章万万想不到,那埋葬大清命运的人就是西医书院的第一批学子之一。在西医书院读书的日子里,孙逸仙接触到《法国革命史》和达尔文的《进化论》,并结识了郑士良、杨鹤龄、尤列、陈少白、关景良等一批志趣相投的年轻人。考虑到古有孙武传兵法于后世,孙逸仙给自己改名为孙文,勉励自己要以文治兴国。他常和友人聚到杨鹤龄家的商号共商大事,而他的革命思想也在这期间日益成熟。多年之后,孙文回忆起自己的少年时代,还曾感慨:〃我之革命思想,完全得之香港也。〃
1892年夏天,孙文得到了医科硕士的学位,开始在澳门、广州行医。由于医术高超,无论贫富贵贱都一视同仁,孙文很快就小有名气,各大报纸纷纷登载他的故事,有人夸他〃妙手回春〃,有人直接赞他是活菩萨。孙文的老师曾试图将孙文推荐到李鸿章开办的西医学院中任教,但李鸿章由于琐事缠身,没顾得上这一推荐。
医可救人,而孙文的志向则在于救世,孙文经常拉上陆皓东、陈少白、郑士良到广雅书局南园的抗风轩开会,讨论时局。
在陆皓东看来,中国外患日甚,并不适合大搞革命,而应该将重点放在和西方列强的争斗上。中国的内政还应以〃治标〃为要。而孙文却不同意这种看法,〃本〃不治的话,〃标〃也无从治起。在一番激烈地争执后,大家多同意孙文的观点,开始着手为筹备革命组织展开忙碌。
起初,孙文和伙伴们也不知道革命组织要如何建起,孙文试图通过一些朝廷要员来改良社会,因此着力联络一些汉族大臣。1894年,甲午战争骤然爆发,孙文上书李鸿章谈改革之事。
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一个汉族高官,他周旋于国际舞台之上,了解国际大局。另一方面,李鸿章又是香港西医书院的资助人之一,按照中国官场的老规矩,他和西医书院的毕业生孙文间,有一种天然的庇护与被庇护关系。孙文因此将李鸿章当成改革的〃潜在支持力量〃。
◇。◇欢◇迎访◇问◇
第30节:三 非革命不足以中兴(5)
为了让写给李鸿章的那份上书能真的传到李鸿章手上,孙文绞尽脑汁,他联系到澳门海防同知魏恒,并在魏恒的帮助下,和陆皓东一起取道上海到天津拜见李鸿章。在上海,孙文遇到了格致书院的院长王韬、思想家郑观应和实业家盛宣怀的弟弟盛宙怀,并得到了这三人的推荐书。遗憾的是,埋首于军务的李鸿章根本没工夫听这个孙姓年轻人的经国之策,只用一句〃有什么事,打完仗再说〃把孙文打发走了。
孙文失望地回到南方,彻底断了改良救国的心。他回到檀香山,打算在这个他最熟悉的地方好好考虑革命救国的具体办法。
此时的檀香山已和孙文幼时读书的那个大不相同。孙文初到檀香山时,檀香山还是一个君主制国家,而他再回来时,檀香山已经变成了共和制。檀香山的变革启迪了一些有心救国的华侨,在哥哥孙眉的资助下,孙文开始在檀香山的华侨中宣扬革命,据陈少白回忆,孙文几乎每碰上一个人,哪怕这个人是个做买卖的,都要和其大谈革命。在檀香山,孙文等人也不用担心会受到清政府的打压。卑涉银行经理何宽告诉孙文:〃非革命不足以中兴。〃
尽管困难重重,孙文还是在朋友的帮助下建起兴中会。1895年1月,兴中会即决定发动反清革命。制定好章程制度后,孙文等人回到了香港。在香港,辅仁文社社长杨衢云为孙文感动,将辅仁文社并入兴中会。孙文也得以在此基础上组建香港兴中会,1895年2月18日,香港兴中会在乾亨行召开了成立大会。当时,兴中会有49人,大家在会上高举右手向天发誓,大喊〃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就在香港兴中会成立的4天前,李鸿章刚被任命为赴日谈判的〃头等全权大臣〃,这位在晚清历史上名耀八方的老人,办海军、搞外交,使尽浑身解数〃糊〃着清朝的〃破屋〃,越来越感到心有余力不足。
19世界末的中国,站在了新旧时代的交叉口上,李鸿章是属于旧时代的,把为中国办事等同于为大清办事,孙文是向着新时代的,把推翻大清作为为中国谋未来的必然之举。李鸿章等洋务派大臣也意识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洋人之术可以兴中,可不管怎样,他们都依附着大清而生。他们不敢去想也无法去想,中国病就病在了皇权政治上,即使他们已经发现再能干的〃裱糊匠〃都救不起破塌塌的大清。可在孙文这里,则不存在对皇权政治的敬畏,他一开始就立志在皇权政治的废墟上建一个平等、博爱的新世界。
虫工木桥◇。◇欢◇迎访◇问◇
第31节:四 小试牛刀,失败了(1)
四 小试牛刀,失败了
189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