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四人帮"兴亡-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为〃王、叶、邓、张〃的〃王〃,王洪文是很清楚周恩来的病况的,知道他来日已不多。〃张〃……张春桥,心里也很明白。   

  张春桥早就死死盯住国务院总理这个位子,他把第一副总理邓小平看成了势不两立的对手。他只有打倒邓小平,才能在周恩来去世之后,成为国务院新总理。   

  王洪文也把邓小平看作眼中钉。因为原本是他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正是邓小平取代了他。   

  1975年9月7日,周恩来强支病体,在北京医院会见罗马尼亚党中央书记伊利那·维尔德茨所率领的罗马尼亚党政代表团……这是周恩来一生最后一次会见外宾。   

  周恩来说,声调变得激昂起来:〃维尔德茨同志,请你转告齐奥塞斯库同志,经过半个多世纪毛泽东思想培育的中国共产党,是有许多有才干、有能力的领导人的。现在,副总理已经全面负起责任来了。〃   

  这时,在旁陪同的一位领导同志对周恩来的话加以解释说:〃他所说的副总理,就   

  是指邓小平同志。〃   

  周恩来点了点头,说道:〃具有五十五年光荣历史的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的!〃   

  就在周恩来最后一次会见外宾之后不久,9月20日,他已病危,被推进手术室。   

  12月1日至5日,美国总统福特应周恩来之邀,访问中国。如此重要的外事活动,不见周恩来露面,这表明周恩来气息奄奄。         

※虹※桥※书※吧※BOOK。  

第77节:〃文官〃要夺华国锋的权(3)         

  接班之争已经白热化。   

  王洪文猛烈地攻击邓小平道:〃邓小平是还乡团的总团长,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等是还乡团的分团长……〃   

  〃四人帮〃已在着手发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了。   

  风紧浪急,中国进入了动荡的时刻。   

  自1975年6月1日起住院至去世,周恩来共经受了大小手术十四次,其中大手术六次,输血输液达一百多次。然而,在这样巨创病痛的日子里,周恩来仍以惊人的毅力工作着:   

  同中央负责人谈话一百六十一次;   

  与中央部门及有关方面负责人谈话五十五次;   

  接见外宾六十三次;   

  接见外宾前后跟陪同人员谈话十七次;   

  在医院里召开会议二十次;   

  离开医院出席会议二十次;   

  外出看望别人或与人谈话七次。   

  1976年1月8日上午九时五十七分,周恩来的心脏停止了跳动。这位七十八岁的当代伟人的辞世,像地震一样震撼着中国,震撼着世界。   

  据当时正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张玉凤回忆:   

  〃上午十时,毛泽东正侧卧在病床上,让工作人员给他念文件。昨夜他几乎彻夜未眠。负责毛泽东身旁工作的张耀祠匆匆忙忙走进毛泽东卧室,他带来的是周恩来逝世的噩耗。   

  〃屋里沉寂得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毛泽东只点点头,一言未发。对于他来说,周恩来逝世,早已是预料之中的事了。几年来,从医生一次又一次的诊断报告中,他已预感到不妙。此时无声胜有声!〃   

  张耀祠也对笔者回忆说:   

  〃总理去世的消息,是我向主席报告的。主席听后,很久很久没有说一句话。等了许久,我见主席轻轻地朝我挥一挥手,赶紧退了出去……〃   

  周恩来之死,使江青陷于狂喜之中,她的最大的政敌终于画上了生命的句号。她笑道:〃死了,我还要和你们争到底!〃   

  江青嘱令姚文元,控制全国报纸,压缩关于悼念周恩来的报道。   

  1976年1月15日下午三时,周恩来追悼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大会由中共中央副主席王洪文主持。   

  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向成排的话筒,含泪致悼词,对周恩来的一生作了正确、全面、深刻的评价。   

  周恩来去世才五天,2月13日,《光明日报》头版刊出〃高路〃(即梁效)的《孔丘之忧》一文,用刻毒的字句,讽刺人们对周恩来去世的哀悼:   

  〃让旧制度的〃哭丧妇〃抱着孔丘的骷髅去忧心如焚,呼天号地吧。〃   

  周恩来尸骨未寒,王洪文对他的秘书萧木发出〃指示〃:〃我应当有一个讲话。〃   

  王洪文怎么忽然要秘书替他拟讲话稿呢?   

  〃上海市革命委员会〃编印的《情况汇报》,据说是道出了上海人民的〃心声〃:〃周总理死了,邓小平要打下去了。张春桥当总理我们一百个放心,王洪文当总理我们更放心。〃   

  按照王洪文的如意算盘,他要么当总理,要么重新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眼看着邓小平非倒不可。他怎么可以不准备一个讲话……他的施政纲领!   

  据萧木回忆,当时王洪文〃口授了一个提纲,又是文化大革命的过程,又是右倾翻案风在各方面的表现,口气都是全面性的,要我按他的提纲先写个草稿出来。我拖了几天,王还迫不及待地来催问。后来我搞了个草稿,印了个大样送给他。他说:〃春节期间你改一下,再送给我看。……〃   

  王洪文变得忙碌起来,不再钓鱼,不再打猎,忙着粉墨登台了。   

  王洪文的长篇讲话稿,一次次地改,在1976年1月23日、1月28日、2月4日先后印了三稿。他以为,一旦由他出任总理或者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他的这个讲话稿,在《人民日报》上起码要占几个整版!   

  丙辰年的春节……正月初一,是1976年1月31日。   

  萧木忙得连春节都过不好,要替王洪文捉刀。   

  2月3日……正月初四,萧木把在春节期间改好的讲话稿送给王洪文审阅,王洪文刚刚派人把这第三稿送印刷厂付印,一桩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目前,当当网、卓越网、北发网有售   

  发行热线:010…653695276536952965369509   

  邮购热线:010…65369530    

  〃老实人〃华国锋成为新总理   

  周恩来逝世,使国务院总理之职空缺。本来,理所当然应由邓小平继任总理……因为他是〃第一副总理〃。   

  然而, 邓小平已处于受批判的地位,不可能继任总理。   

  张春桥、王洪文以为打倒了邓小平,他们就有出头之日,成为理所当然的接班人。   

  1976年2月2日下达的《中共中央通知》,却出人意料。   

  《中共中央通知》全文如下:         

虹←桥←书←吧←。←  

第78节:〃文官〃要夺华国锋的权(4)         

  经伟大领袖毛主席提议,中央政治局一致通过,由华国锋同志任国务院代总理。   

  经伟大领袖毛主席提议,中央政治局一致通过,在叶剑英同志生病期间,由陈锡联同志负责主持中央军委工作。   

  这表明,毛泽东又选定了新的接班人华国锋!   

  屈指算来,在刘少奇、林彪、王洪文、邓小平之后,华国锋也是毛泽东亲自选定的接班人。   

  张玉凤曾这样回忆毛泽东挑选接班人的情形:   

  关于接班人的问题,毛主席曾多次跟我说:为此事伤透脑筋,林彪是他选的,王洪文是他选的,都不行呵!   

  有一次,我问主席,总理这么好,你怎么不选总理当接班人?   

  主席伸出手掌做了一个砍刀的动作,说:总理虽好,缺少这个(引者注:指周恩来年龄大了)。   

  1976年1月8日,主席得知总理逝世的消息,悲痛不已,时而哭,时而要赶人。他病卧在床,一字一句地看总理追悼会和悼词的请示报告。看完后,又泣不成声。我问主席去参加总理追悼会吗?主席难过地说:〃我也起不来了。〃那些天,主席醒来也不先听文件了,总是在扳手指头,考虑问题,还不时问我政治局同志的名字,我就一个一个地报出当时政治局委员的名字。……   

  1月中旬,毛远新来见主席。他问主席,对总理的人选有什么考虑?主席想了一下说:〃要告诉王洪文、张春桥让一下。〃   

  然后,主席又扳着手指数政治局委员的名字,最后说:〃还是华国锋比较好些。〃   

  毛远新点头说是。   

  就这样,主席提议华国锋任代总理,主持政治局工作。   

  毛远新说:〃好!选得好!〃   

  主席也显得很高兴。   

  毛远新出来时对我说:〃幸亏他先去了(引者注:指周恩来去世),主席自己把接班人选好了,这是大事。〃   

  后来,毛远新又来向主席汇报说:他把指示向王洪文、张春桥传达了。王洪文表示同意主席的安排,张春桥则没有什么表示。在政治局传达时,大家都认为主席看人看得准,选得好。   

  主席听了毛远新的汇报,很高兴。   

  后来,江青也打电话来,让我们报告主席说:华国锋这个人,主席选得好,他两边意见都能听,她对主席这项决定很满意。   

  汪东兴也特意来见主席说:〃主席选华国锋同志选的(得)实在好,我举双手赞成!此项决定,大家都很满意。你要吃好、睡好,其它事,我们来办。〃   

  主席听后,非常兴奋,说:〃华国锋不但有地方工作的经验,省委工作的经验,还有中央工作的经验。〃   

  1976年4月30日,午后,毛主席接见正在北京访问的新西兰总理马尔登。华国锋同志陪见。接见后,华国锋对主席说:〃我把外宾送上车,还来向主席谈几件事。〃主席说:〃好。〃不多会,华国锋返回来同主席谈话,我也在场。华国锋对主席说:〃最近我处理了几件事,现在有几个省发生一些问题,我已同政治局的同志研究,作了处理,签发了中央文件,形势正在好转。国际上也有些事。我经验不多,有事多同政治局的同志商量,看主席有什么意见。〃主席说:〃国际上的事,大局已定,问题不大;国内的事,要注意。〃   

  当时,主席说话已经讲不清楚了,华国锋同志听不明白,我就把上面的话重复了一遍。   

  随后,主席又讲了一句,我也听不清楚。主席就要纸和笔,我扶着他,主席在纸上写道:〃慢慢来,不要招(着)急。〃〃照过去方针办!〃〃你办事,我放心!〃   

  当时,主席写这三句话是答复华国锋同志汇报的几个问题的意见。后来传说:〃照过去方针办〃是〃临终嘱咐〃,〃你办事,我放心〃是指定接班人,这是不符合事实的。   

  其实,类似的话主席不止一次地当面对周总理、邓小平同志也说过,例如:小平同志推荐赵紫阳、万里同志担任四川省委第一书记、铁道部长时,主席也十分赞扬,说:〃很好。你办事,我放心。〃   

  在1月21日、28日,毛泽东先是提议华国锋任国务院代总理,然后又提议由华国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经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正式向全党下达这一决定。另外还宣布,由陈锡联主持中央军委工作。   

  由华国锋任国务院代总理,这意味着毛泽东否定了张春桥当总理的可能性。   

  由华国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这意味着毛泽东依然冷落了王洪文。   

  个子比张春桥高出一头,年纪比张春桥小四岁的华国锋,讲一口山西话,不是一个显山露水的人物。论政治手腕,论笔头口才,都不如张春桥。这个山西大汉突然冒了出来,使张春桥的总理梦又一枕黄粱,化为泡影!   

  华国锋这人,如同他写的颜体字那样,毕恭毕正。虽说他的字写得并不算好,却从不潦草。在中国政治舞台上,他很晚才引起人们的注意。         

虫工木桥◇。◇欢◇迎访◇问◇  

第79节:〃文官〃要夺华国锋的权(5)         

  华国锋与中国共产党同一年诞生……1921年。因此,他可以说是〃党的同龄人〃。二十八岁的毛泽东在上海出席中共一大时,他不过是个呱呱坠地的婴儿。他与毛泽东是两代人。   

  在上中学的时候。离学校不远处住着两个中共地下工作者。华国锋在那里看了一些进步书刊,思想倾向革命。1938年,十七岁的华国锋离开家庭,上山参加了抗日游击队。   

  1940年,十九岁的华国锋在山西交城县,担任了工、农、青、妇、武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主任。交城县在山西中部,太原西南,文峪河上游,是个山谷林密的地方。这一年,华国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6年,华国锋担任了中共交城县委书记。不久,担任了中共阳曲县委书记兼县武装大队政委。〃华政委〃之称,便始于此时。   

  1949年8月,位于洞庭湖南岸的湘阳县城插上了红旗。随军南下的华国锋,被任命为这个县第一任县委书记兼县武装大队政委。从此,华国锋在湖南工作了二十多年。   

  1952年,华国锋被调往湘潭县,担任县委书记。几个月后,提升为中共湘潭地委副书记兼湘潭专员。   

  1954年,华国锋担任中共湘潭地委书记。   

  当时,就连华国锋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湘潭县委书记、湘潭地委书记那特殊的重要性……毛泽东正是湘潭县人!   

  1955年7月,当毛泽东作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之后,三十四岁的华国锋写了《克服右倾思想,积极迎接农业合作化运动高潮的到来》、《充分研究农村各阶层的动态》、《在合作化运动中必须坚决依靠贫农》三篇文章。这些带有故乡泥士芳香的文章,毛泽东读来颇感亲切,华国锋的名字第一次引起毛泽东的注意。毛泽东路过湖南时,接见了留着平头、神态激动的华国锋。   

  1955年10月,在中共七届六中全会扩大会议上,毛泽东特邀华国锋作为列席代表,在会上介绍湘潭地区合作化运动的经验。一个地委书记,能够在中共中央全会上讲话,是很不容易的了!经过这次会议,华国锋给毛泽东留下很好的印象。   

  〃你是我的父母官哪!〃毛泽东一句戏言,说得本来就很拘谨的华国锋,很不好意思起来。   

  〃你是个老实人!〃毛泽东又夸奖了一句。   

  华国锋回湖南之后,不久就升为中共湖南省委统战部部长。   

  1959年盛夏,中共中央决定在江西庐山召开八届八中全会(也就是第一次庐山会议)。6月下旬,毛泽东离开北京,途经长沙。当时,江青在杭州休养。毛泽东在长沙约见了华国锋。在谈话中,毛泽东透露了口风。想回故乡看看。华国锋立即安排了毛泽东的湘潭之行。   

  阔别故乡三十二载,毛泽东终于在1959年6月25日傍晚,回到湘潭韶山冲。毛泽东睡在家乡的硬板床上,思绪万千,哼成了那首著名的七律: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寂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大抵因为在故居见到挂在壁上的亡妻杨开慧的照片,触动了毛泽东对前妻贺子珍的思念。毛泽东上了庐山之后,派车把正在南昌闲居的贺子珍接上山。别离二十多年,毛泽东终于与贺子珍重逢。不料,消息走漏,江青闻风,从杭州打来长途电话,说是马上前来庐山。贺子珍才在山上住了一夜,便被毛泽东匆匆送下山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