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四人帮"兴亡-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欢◇迎访◇问◇。◇
第176节:押上历史审判台(29)
她留着长长的披发,小个子,讲一口不很流利的普通话。我的谈话,她用英文作记录。我拿出《姚文元传》给她看,她说她看不懂中文。
翌日……10月8日早上,她又来,作一次补充采访。
记者们的采访,主要是询问姚文元的生平、经历,也问及他的近况。我只能尽我所知,作了答复。
问:〃姚文元在10月6日会获释吗?〃
答:〃理所当然。〃
又问:〃会回上海吗?〃
答:〃有可能。〃
还问:〃他会完全自由吗?〃
答:〃我只能以我所了解的陈伯达获释的情况,告诉你:陈伯达刑满的当天,由公安部一位副部长主持,举行了一个小小的获释仪式。当时,陈伯达住院,仪式就在医院里举行。副部长讲了话,陈伯达也讲了话,还有接收单位负责人讲了话。所谓接收单位,也就是陈伯达出狱后分配工作的单位……此后由那个单位发给工资。这仪式不公开报道,但是有人摄影,有人摄像、录音。陈伯达获释后,在家安度晚年。不过,他毕竟是曾任要职,曾是中共第四号人物,所以他家的〃邻居〃便是一位公安人员,以保证他的安全。没有得到允许,不许外人接触他。我得到允许,在陈伯达晚年,多次采访了他。我想,姚文元这次获释,大体上会跟陈伯达差不多。〃
再问:〃你如何评价姚文元获释?〃
我答:〃姚文元是〃四人帮〃之中,唯一一个活着走出监狱的人。王洪文、江青已经先后死于狱中。张春桥虽然仍活着,但是他不可能像姚文元那样获释。张春桥最初判的是死刑,改判缓期二年执行。两年后又改判为无期徒刑。既然是无期徒刑,那也就没有刑满之日。姚文元本是〃秀才〃,他在狱中仍坚持写日记。他出狱后,会写作回忆录。尽管他仍处于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状态,在被剥夺政治权利期间,不能出版,但是他会坚持写下去的。〃
目前,当当网、卓越网、北发网有售
发行热线:010…653695276536952965369509
邮购热线:010…65369530
张春桥因癌症病故
张春桥终于走到了他的人生终点。
2005年5月10日,新华社北京电讯《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主犯张春桥病亡》,全文如下: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主犯张春桥因患癌症,于2005年4月21日病亡。张春桥,88岁,于1981年1月被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1983年1月减为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1997年12月减为有期徒刑18年,剥夺政治权利10年。1998年1月保外就医。〃
新华社的这一消息,是在张春桥死后十九天才发表的,而且中国大陆各报都在很不醒目的地位刊登这一简短的新闻。
此前,据各种海外消息,张春桥曾经〃死〃过几次:
最早是1984年,日本《朝日新闻》宣称,〃据说张春桥死了〃。
过了十年,一位当年参加过审判张春桥的人士称,〃张春桥于1994年病死,死因系胃癌,终年七十七岁〃。这消息曾经广为传播,以至某些介绍张春桥的条目写成〃张春桥(1917~1994)〃。作为《张春桥传》的作者,我不断接到方方面面的媒体的询问:〃张春桥死了吗?〃我的答复一直是否定的,因为我从公安部获悉,张春桥仍健在。
在〃四人帮〃之中,张春桥算是最长寿的了。张春桥能够长寿,从某种角度来看,得益于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在审判〃四人帮〃的时候,可以清楚看出〃四人帮〃四种不同的表现:
虫工木桥◇BOOK。◇欢◇迎访◇问◇
第177节:押上历史审判台(30)
江青显得浮躁,坐立不安,她是那么的沉不住气,一触即跳,不时在法庭上尖叫以至破口大骂。她后来以自杀身亡,正是她的这种焦躁性格的必然结局;
王洪文则资历太浅,经受不住沉重的一击。他是〃四人帮〃中认罪态度最好的一个。然而,他也是〃四人帮〃中心理承受能力最差的一个。过度的郁闷,导致他壮年而逝;
姚文元在法庭上承认一部分的罪行,但总是力图大事化小,为自己开脱。他不会像江青那样去寻短见,也不会像王洪文那样想不开;
张春桥是最特殊的一个,他城府很深。他居然从头到尾保持沉默,一言不发,一副藐视法庭的神态,显示了他的超乎常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正因为他丝毫不在乎,所以他能够在多年的铁窗生涯之中活得好好的。
纵观张春桥的发迹史,他能够从一介书生平步青云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之列,靠的是三把梯子:
第一把梯子是柯庆施。
靠着柯庆施的提拔,张春桥成为中共中央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市委宣传部部长。
第二把梯子是江青。
江青为了抓〃样板戏〃,中共上海市委书记柯庆施派出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张春桥协助,于是江青与张春桥开始共同工作。
为了批判《海瑞罢官》,江青要在上海寻找〃笔杆子〃,张春桥推荐了姚文元,于是江、张、姚在极其秘密的状态下开始写《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此后,江、张、姚都进入〃中央文革〃小组,江青任第一副组长,张春桥为副组长,姚文元为组员。
第三把梯子是毛泽东。
张春桥的看家本事是揣测毛泽东的思想动向。自从成为柯庆施的政治秘书之后,张春桥从柯庆施那里得知毛泽东在思考什么。1985年9月15日张春桥在上海《解放》半月刊所发表的《破除资产阶级的法权思想》,正是张春桥得知毛泽东几度在会议中谈及这一话题而写成,当然深得毛泽东的欣赏,嘱令《人民日报》全文转载,并亲自写了编者按。从此张春桥引起毛泽东注意。张春桥曾说,他一生的最大愿望是写一本《毛泽东传》,足以看出他对于毛泽东的研究非同一般。
先是依靠柯庆施,接着依靠第一夫人,最后博得毛泽东的信任,张春桥终于在中国政坛显山露水。
张春桥去世之际,我应香港《凤凰周刊》之约,发表了《〃四人帮〃的灵魂……张春桥》一文,内中写及: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张春桥早就意识到自己的覆灭,反复吟诵《红楼梦》中诗句。正因为这样,1976年10月6日他沦为阶下囚,没有像毛远新那样打算拔出手枪,也没有像王洪文那样进行挣扎,而是束手就擒。
对张春桥进行预审时,预审组的组长是王芳。王芳后来担任国务委员兼公安部部长。我采访了王芳。据王芳说,原本是要他担任江青组组长,他推辞了,因为他跟江青太熟。他曾多年担任浙江省公安厅厅长,毛泽东三十多次来到杭州,江青常常随行,由他负责安全保卫工作,来往颇多。他主动要求改任张春桥预审组组长。
在预审过程中,王芳提审张春桥十一次。王芳说,张春桥与众不同,采取〃三不主义〃,即不说话,不看文件,不签字。在当时,并未从法律上认识张春桥的〃三缄其口〃叫做〃沉默权〃。在西方,早在古罗马的司法原则中,就已经有了〃沉默权〃。在十七世纪之后,西方的法律规定被告人有阐述己见的权利,也有保持沉默的自由。后者就是被告人所拥有的〃沉默权〃。张春桥在特别法庭上〃零口供〃,其实就是使用他的〃沉默权〃。如今,中国法律界许多学者也建议应该确认被告人的〃沉默权〃。
虹桥书吧。
第178节:押上历史审判台(31)
虽然张春桥在法庭上保持沉默,但是据王芳回忆,在1980年6月2日他提审张春桥时,张春桥还是开过口。当时,王芳向张春桥宣布,根据中央决定,他的案件由公安部依法受理,同时向他宣读《刑事诉讼法》中有关规定,指出被告人〃可以陈述有罪的情节或作无罪的辩解〃。这时,张春桥说话了!张春桥说:〃我不是反革命,你讲的我都不接受,我没有违反你这个法。〃这是张春桥在预审中难得的一次开口。
在此之前,1977年3月1日,张春桥写给中央的信中申明:〃未经我签字的材料,我不能承认对处理我被审查的案件有效性。〃这就是后来张春桥在特别法庭审查时拒绝在任何文件上签字的理由。
据王芳的助手告诉笔者,张春桥虽说坚持〃三不〃,在接到起诉书时连看也不看,也不签收,但是回到监房之后,还是悄悄地翻看了一下。
在当时接受审判的林彪、江青集团十名主犯之中,张春桥是惟一保持沉默的人。
张春桥走了。〃四人帮〃这四颗灾星,早已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然而,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文革〃,永远值得反思;〃文革〃的深刻教训,值得我们永远记取。
张春桥之死,在中国大陆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经历过〃文革〃的中老年人得知这一消息,只是说:〃哦,张春桥死了!〃年轻人则不知道张春桥是谁,他们甚至弄不清楚〃四人帮〃是哪四个人。
对于张春桥的死,徐景贤则发出感叹说﹕〃张春桥没有留下任何回忆录或任何回忆文字。〃在徐景贤看来,张春桥作为〃笔杆子〃,没有留下回忆录是一件遗憾之事。
《荀子·大略》云:〃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纵观张春桥浮沉的历史,借用〃国妖〃两字为张春桥勾画形象,倒是颇为传神。
目前,当当网、卓越网、北发网有售
发行热线:010…653695276536952965369509
邮购热线:010…65369530
姚文元的离去
在〃四人帮〃之中,最后一个离开人世的是姚文元。那是在2005年12月23日,姚文元因糖尿病去世,终年七十四岁。
姚文元去世的消息,是在姚文元病故之后半个月,由新华社披露的。2006年1月6日,新华社用简短的篇幅报道姚文元之死: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主犯姚文元因患糖尿病,于2005年12月23日病亡。姚文元,男,74岁,于1976年被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判处有期徒刑20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1996年10月刑满释放。
香港媒体披露说:
新华社的此条消息是姚惟一的官方讣闻,不过港台报刊和国外媒体却多有报道。曾为〃四人帮〃成员逐一撰写传记的某上海作家说:〃新华社消息出来后,美国《洛杉矶时报》等七八家媒体都有打电话来,我没有接到国内媒体的一个采访电话。〃他认为,官方讣闻的发布是特意选择了周五的下午时间,因为接下来是双休日,以此避开海内外媒体的注意力。
不言而喻,内中提及的〃曾为〃四人帮〃成员逐一撰写传记的某上海作家〃,显然是指在下。
跟张春桥之死一样,姚文元的离去也引起海外的一阵议论。我在2006年香港《开放》杂志发表文章指出:
姚文元死得不早不晚,〃挑选〃了一个最敏感的时刻:在姚文元病逝前不久……2005年11月10日,是姚文元在上海《文汇报》上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四十周年的日子。正是这篇〃宏文〃,揭开了〃文化大革命〃的序幕。在姚文元去世之后不久,迎来了2006年……〃文革〃四十周年祭,粉碎〃四人帮〃三十周年庆。姚文元之死,唤醒了众多中国人对于〃文革〃的记忆。
然而,2005年12月23日,姚文元病亡,中国诸多年轻人竟然不知姚文元为何许人,问〃姚文元是谁〃?也有的年轻人听说姚文元是〃四人帮〃中的一个,便问:〃〃四人帮〃是哪四个人?〃在网上,还可以见到年轻人的种种奇谈怪论:〃姚老走好!〃〃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死得默默无闻啊!〃甚至有人在网上我的一篇关于姚文元的文章上留言:〃我党伟大出人才!〃
姚文元之死引发的一系列怪现象,凸现了中国也有〃教科书问题〃:尽管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彻底地否定了〃文革〃,但是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有人对〃文革〃讳莫如深,有人甚至主张〃淡化文革〃,使年轻一代不知〃文革〃。
其实,记住〃文革〃,研究〃文革〃,如同巴金所言,是为了防止这样的浩劫在中国重演,是为了中国不再产生〃张春桥笫二〃、〃姚文元笫二〃以及各种各样的〃小张春桥〃、〃小姚文元〃。时至今日,中国并没有彻底铲除〃文革〃重演的〃左〃的土壤。1983年那极左的〃清除精神污染〃运动席卷中国大地之时,连巴金都惊呼〃文革〃又来了!幸亏胡耀邦及时制止,才使这场〃后文革〃运动半途而终。
姚文元之死,为《〃四人帮〃兴亡》画上了句点。〃四人帮〃俱亡,这四颗灾星,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文革〃,永远值得反思;〃文革〃的深刻教训,永远值得记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