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世存亡-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春留驻“有力部队”。
但日方的铁路要求和调兵举动,激起了吉林学生示威运动。张学良和张作相以此为由,放缓了与日方的谈判。
当月30日,日方被迫将驻奉日军第27旅、第15联队、独立守备司令部、第14师团一部分别撤回原防柳树屯、旅顺、公主岭、辽阳。
10月上旬,山本向奉天方面要求修筑延(吉)敦(化)段,最后完成吉(林)会(宁)路并与吉长路联运,张学良为整理奉票和开发蒙边,以向日方贷款5000万元为条件,表示同意,但随即遭到延边、吉林和东三省各界的强烈反对。
10月19日,林久还向张学良提出,以撤废东三省治外法权为条件,给予日方“土地商租权”,遭拒绝。
日本自当年5月出兵济南以来,由于中国的抵制日货运动,经济损失惨重。其中,仅仅六七月份的贸易损失就高达1700万日元。撤军谈判中,南京方面与日本总领事矢田达成协议,以日军从青岛撤兵为前提,解决满蒙悬案。但是,日本陆军方面坚持强调山东驻军的必要性,拒不让步。
1928年11月10日,日本将举行新天皇裕仁的即位大典。日本各方都希望在此之前解决济南撤兵、满蒙悬案和关税等重大问题作为献礼。
10月底,田中派遣亚洲局长油田携带致蒋介石的亲笔信赴南京,以撤销治外法权与土地所有权和内地杂居为交换条件,进行交涉。南京政府仍坚持济南撤兵的前提原则。
11月初,眼看东北易帜的三个月期限将到,山本条太郎再次到奉天交涉。由于各界民众的强烈反对和满蒙五路等涉外问题已经交由南京中央政府负责,交涉毫无进展。
裕仁天皇即位当天,南京日本领事馆向国民政府和民国要人发出了约200份请帖,实际出席者仅警察署长等下级官员十二三人。但同日在领事馆附近金陵大学和南京市立教育会馆举行的济南五三惨案半周年纪念追悼会上,却是党政要员济济一堂,形成鲜明对比。
1928年12月29日早晨7时,奉天城内外乃至全东三省的官厅,一起将青天白日旗悬挂出来。张学良等联名通电全国:“已于即日起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易帜典礼在奉天省府礼堂举行。张学良在典礼上发表讲演时强调,易帜的目的,在于效法日本“大政奉还”先例,谋国家富强统一。这就是著名的“东北易帜”。
第二天,国民政府宣布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边防总司令,张作相、万福麟为副司令。翟文选、张作相、常荫槐、汤玉麟分别为奉天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热河省主席。
日本田中首相对张学良在易帜之前没有预先告知日方深感懊恼,于30日命林久治郎向张学良表示“帝国政府颇感意外”,并警告说,今后万一无视与帝国之条约协定,或阻碍与东三省进行中的交涉,以及因东三省治安混乱影响日本权益时,帝国政府将断然采取必要措施。
林久治郎向田中建议说,此时阻止南北和谈已非善策,建议改为询问张学良是否有意确实保护日方权益,如果是,则进一步严正提出实施吉会、长大铁路工程协约的要求。
【从以上情形估计,日方与张学良或奉天省高层之间在东北易帜问题上可能有一个秘密协定:只要在1928年11月10日日本新天皇裕仁的即位大典之前不施行易帜,日方就不武力干涉易帜,双方都尽力遵守了这个承诺。不过,日方没动武的根本原因,还是由于准备不足。】
1929年1月4日,山本条太郎派町野武马去会见张学良,为铁路交涉作最后的努力。张学良表示满蒙铁路的问题已经移交南京交通部处理,只能与交通部交涉。而这恰恰是日本方面最不愿意出现的结果。
町野为在奉天失去了交涉对手发愁,想到了以往曾与张作霖、张学良一起参加过与日方交涉的杨宇霆。此时,杨被任命为东三省兵工厂督办。由于当时东北将大面积裁军,他这个职务不是肥差,他正在为未能在东北易帜后获得东三省要职而对张学良和南京政府不满。町野的利诱,打动了杨宇霆。
10日下午,杨宇霆和黑龙江省主席常荫槐两人一起去找张学良,提出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并拟任常为督办。谁也没料到,当晚,张学良将此二人枪杀于大帅府老虎厅内。
张学良连夜向南京报告了处死杨、常的原因和经过,列举了杨、常勾结日本的罪状,并向社会公布。奉天百姓闻讯拍手称快,并称此事为“杨常而去”。
当天,东北政务委员会电派万福麟暂兼黑龙江省省长职务。2月9日,南京政府正式任命万为省府主席。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臧式毅接任东三省兵工厂督办。至此,东北易帜告一段落。
另外,在1929年3月28日,日方决定将第3师团于5月20日全部撤离青岛。因为:
济南事件是投入两个师团兵力历时一年既困难又不愉快的事件。其结果激起中国的排日及排斥日货运动,大大影响日本对华输出,其后又发展到炸死张作霖事件,不仅与国民政府关系恶化,满洲的局势已日趋严重。
于是,日本为刺杀张作霖以夺取东三省,和为破坏南北议和而阻止东北易帜,以及谋取满蒙新五路和土地商租权等的计划,均告失败。难怪日本作者在《评传田中义一》中强调:
田中内阁强行阻止南北妥协亦告失败,年末东北易帜,不仅对满洲政策遭受挫折,甚至关税交涉也完全陷于孤立。而且,不仅济南事件,即较之英美处于有利地位的南京事件,也不能解决。
挥舞战刀已丧失威力,日本的威信正在衰退。田中外交濒临末日。
在皇姑屯事件之后刚好一年的1929年6月3日,日本不得不宣布承认中华民国政府。当年7月2日,田中内阁也被滨口雄幸内阁所替代。【黄:皇姑屯事件是日本对中国的又一次挑衅行为,它不仅充分地暴露了日本侵华野心的迫不及待,也使张学良彻底看清了日本人的不良居心和险恶用心,从而决心易帜,加快了中国的统一步伐。这也是张对中国历史的一大贡献。善搞阴谋鬼计的日本当局弄巧成拙,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第二章 “九一八”·安内攘外·伪“满洲国”(1)
——日军悍然入侵东三省并扶植傀儡政权
悍然入侵
——中原大战·中东路事件·“剿共”·“九一八”
中原大战·中东路事件
蒋校长此次(十七年七月)自平(北平)返京(南京)道上,曾在蚌埠稍事逗留,并召集驻津浦沿线的第一集团军中黄埔军校出身上尉以上军官训话。训话时,发给每人一小方白纸,并询问大家,北伐完成后,军阀是否已经打倒?认为已经打倒的,在纸上写“打倒了”三字,若认为尚未打倒,则写“未打倒”三字。各军官不知校长的用意,为仰承其意旨起见,概按照事实,作正面的答复。蒋看后大不以为然,遂再度训话说,你们认为军阀已打倒了,其实不然。旧的军阀固然是打倒了,但是新的军阀却又产生了。我们要完成国民革命,非将新军阀一齐打倒不可。蒋氏最后更强调说,只有连新军阀一齐打倒,你们才有出路,你们现在当连长的人,将来至少要当团长云云。
1928年7月底刚从北平返回南京的北伐军第四集团军总司令李宗仁听到前任黄埔军校副校长李济深讲的这段故事吃了一惊:李和冯玉祥、阎锡山、白崇禧四位在北平小汤山座谈会上谈到,对蒋提出的《军事整理案》不置可否的北伐军第2至第5集团军总司令和前敌总指挥等,竟然被第一集团军总司令蒋介石说成是应被一齐打倒的新军阀。
本来,在旷日持久的内战结束之后进行大裁军,化铁为犁,符合历朝历代的惯例,何况在当时,以黄埔系军官为骨干的国民党军队人数达到200万,其中还不包括各地的“保安队”,数量超过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也是堪称当时世界各国之最。
但是,裁军本身却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需要平衡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而当时对内还有与红军的战事,对外更有长期盘踞东北和新近入侵山东的日军,裁军问题更复杂。但是,刚刚统率群雄完成北伐,并于7月6日刚刚在北平碧云寺主持了向革命领袖孙中山宣告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祭灵典礼的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却没有了那么多的耐心,迫不及待地要在8月8日召开的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上推出取消各地政治分会和军队编遣两大举措,来完成对冯、桂、阎等国民党军政实力派的“削藩”,实现蒋系势力在南京政权中的独裁地位。
取消政治分会的提案,被李济深和冯玉祥以二届四中全会决定保留到在第三次全国大会,以及各地分区还有“剿共”重任为由,进行了推延。
《军事整理案》由于尚无实质内容,又得到兵权有限而在大会代表中的人头比重很大、坚决反对“以军制党,以军干政”的粤系的支持,获得通过。
但会后,冯玉祥返回河南,在各地巡视军队时,及五原誓师两周年纪念会上强调:“民众之痛苦未除,军阀之根株未绝,不平等条约之取消更不知远在何日……凡此内忧外患,皆我革命军人未尽之责。”
与此同时,蒋介石、阎锡山、李宗仁、白崇禧也都在悄悄进行备战。关于蒋的备战,被李宗仁通过这样几件事情看清了。
当年秋,朱毛红军在井冈山会师,江西省主席朱培德手无重兵对付,就找李宗仁帮忙出兵镇压。李宗仁、朱培德二人便去向蒋请示,蒋说:那只不过是一些土匪,为害不会太大,“不需要”出兵。
当年九十月间,红军在江西东南大举攻夺城镇,李宗仁再次向蒋建议,由蒋的嫡系刘峙率部镇压。“不料蒋先生竟说,你们为什么这样恐惧与土匪无异的共产党?我说,我们决不可将具有武装的共产党部队与土匪等量齐观。因他们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铁的纪律,严密的组织,有第三国际做背景,有刻苦冒险耐劳的知识分子领导,岂能目为土匪或乌合之众?蒋先生听了我的话,忽然严肃地说,只要你相信我,服从我,一切都有办法,不必如此焦急。”
但随后不久,李宗仁却听说蒋介石正在通过宋子文在上海召集金融界首要大肆借款,声称是要对付活跃在江西和潜伏在上海的“###”。
1929年1月1日,按五中全会决议成立的全国军队编遣会正式成立。在近一个月的会议期间,蒋介石首先提出编遣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
冯对此表示异议,并提出了自己的两大编遣原则:裁弱留强;裁无功留有功。据此,不应该先编遣北伐中战斗力强、功劳大的第二集团军。而第一集团军这次收编的十多万南北部队反而不先裁,有欠公允。
冯玉祥话音一落,蒋立即辩解说第一集团军也有编遣计划。当何应钦被蒋点名站起来具体回答这一问题时,却“说了些不着边际的话”。
冯大为不快,随即称病,拒不开会,进而秘密渡江,转乘事先预备好的铁甲车返回原防。阎锡山也借故溜回山西。第一次编遣会在通过成立南京、武汉、太原、开封、沈阳五个编遣区这一点以外,就中途散会了。
会后,蒋决心优先###冯玉祥。但他在联合桂系一起出兵时,遭到对他已有戒心的李宗仁的推辞,蒋转而决定先解决桂系,清除在南京上游和南方的近患。
蒋为夹攻桂军,秘密进行准备,于1929年2月开始向湖南省长鲁涤平军偷运武器,准备动手。在武汉的桂系将领获悉后,大为恐慌,于2月21日抢先对长沙发起进攻。“武汉事变”当时,李宗仁还在南京,闻讯赶紧逃往上海租界。他刚化妆出门,蒋介石就派陈果夫、何应钦登门寻他。当时,国民党正在为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准备会议,蒋要集中力量控制大会,没有立即对桂军动武。
蒋为消除异己,控制大会,提出了一个《整理各地党部案》,引起党内各派强烈不满。改组派为此于3月14日组织了一次会员代表问题讨论会。蒋系代表在会上大打出手,蒋的打手队也随即冲入会场,抢夺文件,殴打代表,甚至打落孙中山遗像。
虽然李宗仁、白崇禧、冯玉祥等重要人物均未出席会议,但由于蒋竭力获得了粤系的支持,会议达到法定人数。大会最后公开指责了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把苏联和中国共产党都确定为“国民革命的对象”。还于21日通过了《奖慰蒋中正同志案》,第一次把蒋介石树立为全党的最高领袖。
当天,蒋介石利用湖南的唐生智宣布###白崇禧。29日,蒋又亲自任讨桂总司令。5月5日,潜回广西的李宗仁在梧州打出“护党救国军”的旗帜,进行抵抗。由于蒋的分化瓦解和各地方势力坐山观虎斗,实力远为弱小的桂军于5月底被击败。
与此同时,5月23日,国民党中央常委会决定,革除冯玉祥一切职务,永远开除党籍。冯料孤军难敌,为保存实力,于27日宣告下野。
6月1日,蒋介石以孙中山衣钵传人的形象,在南京主持了孙中山遗体从北京迁葬到南京中山陵的奉安大典。宋庆龄被特意从欧洲邀请回国参加仪式,但她在回国前特别发表了“关于不参加国民党任何工作的声明”,以示与背弃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蒋介石政府泾渭分明。
第二章 “九一八”·安内攘外·伪“满洲国”(2)
大典后不久的6月7日,蒋介石致电阎锡山,要他以北路军总司令的身份率部进攻西北军,逼冯玉祥出国。阎锡山则表示不主张内战,主张和平解决,并扬言要和冯玉祥一起下野出洋。蒋害怕阎、冯联手,以全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的头衔委以阎锡山,离间了阎冯联盟。
在此前的5月27日,张学良突然接到蒋介石的密电,称冯玉祥组织“护党救国军”反抗中央,与苏联驻哈尔滨领事有关,让张学良搜查苏驻哈领事馆,张学良立即密电哈尔滨特区长官张景惠。张景惠立即派军警闯入苏联驻哈使馆,逮捕苏联驻哈总领事等39人,搜走两箱重要文件,封闭苏联职工会,并强迫中东路苏方正副局长停职,这就是“中东路五二七事件”。30日后又下令封闭哈尔滨、齐齐哈尔、海拉尔等地苏联领事馆。【1。 张景惠惟恐中苏不开战。2。 张景惠为大汉奸,皇姑屯事变前就已经和日方勾结,准备趁乱肇事,9月18日后任伪“满洲国国务大臣”达10年之久。】
31日,苏联向南京政府提出抗议。苏方随后进一步提出愿以缩减中东铁路局长权限作为交换条件,换取释放被扣押人员,但迟迟没有得到中方应允。
7月7日,张学良抵达北平与蒋介石会晤,商谈有关中东路对策。7月10日,东北当局出动武装人员,强行将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叶木沙诺夫、副局长艾斯孟特等苏联高级官员全部免职,完全接管中东路,接管中东路沿线电信机构,查封苏联国营商业机关,解散该路各职工联合会,派中方副局长范其光兼代铁路局长,逮捕苏联人200余名,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中东路事件”。【蒋也惟恐东北军不与苏军开战,而不是趁国内相对稳定之机彻底解决日本在华驻军等问题。】
13日,苏联政府向南京当局发出最后通牒,建议立即召###议解决中东路相关问题,要求中方撤销关于中东路的一切错误命令,立即释放苏方一切被押人员,恢复中东路原状,限三日内答复。
18日,苏方没得到答复,宣布与国民党政府断绝外交关系,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