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京地理之名家宅院-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雨从来不用打伞,现在全没了。〃仔细察看,才发现在高高低低的小房后面,的确吃力地显露出些许红绿的色彩来。
走过倒座房,出了垂花门,回头一望,才发现这里原来却是一处险些遗漏的风景。垂花门繁复的精致除了染上些岁月的霜色,几乎没有损坏,戗檐砖雕也神采奕奕。最令人惊叹的是,影壁上竟然是一个西式装饰物,颇有些洛可可的风格,恰好反映出这所宅院老主人学贯中西、豁达开明的风范。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梁启超书斋
23号宅院门外的梁启超书斋
从这间房子的顶还能看出,这原是一座亭子,旁边都是走廊,虽曲曲折折却可以通到院子的任何一处,下雨天根本不用打伞。
从东南角的梁氏故居正门出来,门口赫然挂着〃东城区重点保护文物〃的牌子。但这还不是这所宅第的全部。正对着大门的胡同另一侧是原先的梁启超书斋,一个别致的小院落,影壁遮住来者的视线,往北一拐,三间紧凑的书房展现在眼前,优雅宁静,充满书卷气。有趣的是,其中一间的屋顶上还安了一个###接收器,高科技在这方小天地中显得如此突兀而充满戏剧性。
感悟北京
当我在蔼然的春日阳光下走进深广的梁家旧宅时,脑海里浮现出的却远不止梁启超这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同时还有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的确,自梁启超而下,梁家近10位后辈无一例外都是一代文化名人或学术巨子。
梁氏家族的文化纽带宛如一根银线,将这一个个闪亮的名字贯穿起来,简直成为一个明星荟萃的〃门户家族〃。由此,我又想到陈寅恪、陈三立和陈宝箴,俞平伯、俞陛云和俞樾,这些名字的背后也都同样有一个〃家〃,这个〃家〃里都有幽深渊源的学术文化底蕴,这个家族群体和时代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家族的辐射力甚至创造出了一个新型概念,就是〃文化名门世家〃。
与政治上的名门和经济上的望族不同,〃文化名门〃的崛起和发展因其在文化学术方面的斐然成就而卓然自立,名家辈出、享誉后世,陈寅恪先生就曾在进行古史研究时强调:〃学术文化和大族盛门不可分离。〃事实上,
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当中,文化名门世家屡见不鲜,像东汉史学世家班氏(班彪、班固、班昭)家族,宋代显赫的文学世家苏氏(苏洵、苏轼、苏辙)家族,明清之际的学术世家万氏(万泰、万斯同、万经)家族和清代朴学世家王氏(王安国、王念孙、王引之)家族等等。他们或秉承了达观进取、博采创新的风范,或世袭了忧郁凝重、精深固执的气质,总之,他们每个人都将满腔才情挥洒自如,又合一家之力书写出了文化学术文本的新篇章。
再将眼光拉近,纵览中国近现代最辉煌的文化名门,要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梁氏家族应是当之无愧。这个学者之家、文化之家,除了梁启超在民国初年一度从政外,几乎都没有过显赫的官职,从经济上来说也都远非豪富而只能算是中产阶级,但这个处于权利和财富边缘的家庭,却一路成长为举世闻名的文化名门,勃兴之迅速,学术成就之大,都足以傲视一个时代,令我不禁要探问,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奥秘?
最大的秘密首先在于一家之主梁启超。他不仅是一位学术大师,同时一生爱国忧国。他爱国,但不屈从于空洞、扭曲的口号和标语,他以推动人们重新认识和发展中国文化为己任,并教育子女皆以钻研学术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根本。学术文化始终是梁氏家教的主
题,所有梁家人无一例外地致力于完善自己的精神世界,养成了蔑视物质的〃寒士家风〃。同时,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群体,梁家汲取中西文化之长,既不固守、排外,也不盲目西化,这种融合创新已经超出了学术本身,而升华为文化体验和人生价值取向。这种价值观最后成为支撑整个梁氏家族的主心骨,使他们挺立为一代〃文化名门世家〃。
今天,当人们开始关注〃文化名门〃这个概念的时候,必将更加深入地洞悉思想家和学者们的心灵世界。梁家的学术贡献、薪火传承备受重视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其成就本身,更在于这一文化现象的丰厚底蕴。梁门里各位的〃学而优不仕〃以及由此获得的巨大成就,理应给当代学术研究和留学教育体系以深刻的启示。
展开辉煌的中国文化卷册,文化名门在其间闪耀着别样光辉,恰似一扇扇刚刚开启的窗,窗的另一边,有吸引我等寻觅者用目光和心智去采撷的灵光。
。 最好的txt下载网
走近文化名门的幽深底蕴
● 民间记忆
当初也曾5年一大修,3年一小修
●崔大妈(已在这座宅院内居住30多年)
解放之后,这座故居就分给了铁道部,之后转到了铁路局,最后又分给了分局,所以这里面现在住的绝大部分都是铁路职工,我本人也是。当初我们刚来的时候,院子还非常宽敞,所有这些小砖房都没有。地上的草有半人高,空旷得天黑了以后我们都不敢乱走,而记忆最深刻的是,孩子们白天就在空地上踢足球,可见其大。曲曲折折的廊子则可以通到院子里的任何一处,下雨天完全不用打伞。还有两座假山,假山上有藤萝树木,有喷泉石雕,都是我亲眼见过的,非常美丽。最初的时候保护也非常到位,一般5年一大修,3年一小修,维修得很好。可惜现在院子已经完全变样了。
小房子比野草〃长〃得还快
●赵大爷(已在这座宅院内居住了近30年)
现在所有的这些小房子差不多都是〃私搭乱建〃那时候盖起来的。原本哪有人敢在这里头乱盖房子?后来一地震,就没人管了,小房子比野草〃长〃得还快。原先后花园里有两座假山,现在其中一座已经被铲平,山石全被当了地基,另外一座土山上密密地盖了3间房。土山下面原先还有5间水牢,现在全被填了起来。梁启超的故居应该得到保护,我盼着这座宅子里的违章建筑都能被拆除,恢复原来的样子。
● 专家访谈
家族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后代成长
●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问:提起梁启超,人们最多的印象还是关于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关于他其他方面的了解就很寥寥。您能介绍一下梁启超在变法失败后的一些活动情况吗?
答:梁启超在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后来因为辛亥革命的胜利而回国。最初回国时,他仍然积极从政,在北洋政府的政权中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经历了从〃拥袁〃到〃倒袁〃的整个过程。在北洋政府任职期间,他反对帝制,提倡立宪,有积极的政治影响。直到上个世纪20年代后,梁启超才淡出政坛,出任清华国学院导师,专心于学术研究。他在中国近代政治史和文化史上均有重要贡献。
问:近年来,学术界提出了〃文化名门世家〃的概念,您认为此概念的提出有何意义?
答:以前,我们常常讲到家族传承往往指的是某种工艺美术或绝活绝技,比如京剧,但实际上,在文化方面,也存在这么一个规律,就是家族文化传统。当然也有例外,但总的来说,在一个家族文化氛围的熏陶下,能更好地促进下一代的成长,从而实现在某个文化领域的卓越成就。
● 地理与人
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人,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早年中举,后入万木草堂,师从康有为。光绪二十一年(1895)赴北京参加会试,与康有为联合在京会试的举人发动〃公车上书〃。他发起并领导强学会,主办《万国公报》,宣传维新变法理论。光绪二十四年(1898)授六品衔,积极参与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在横滨创办《清议报》,继续宣传改良。〃五四〃运动时期,梁启超反对尊孔复古,批判封建文化,倡导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开白话文风气之先。辛亥革命后,他拥护袁世凯,任司法总长。袁世凯独裁面目暴露后,梁启超又策划蔡锷组织护国军,挥泪反袁。晚年在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校执教,与王国维、赵元任和陈寅恪并称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著有《饮冰室合集》148卷。1929年病逝于协和医院。
梁思成(1901~1972):梁启超长子,中国近代建筑学奠基人。他创建了东北大学和清华大学两个建筑系,用现代的理论和方法写出了中国第一部《中国建筑史》。他一生致力于西方现代建筑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有机而完美的结合,并在理论上有很大突破,在实践上则设计出不少精美的新型建筑。他不仅在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上有重大开拓,同时在保护中国古代建筑和促使其走向世界方面做出过杰出贡献。曾任清华建筑系系主任,1972年于北京病逝。
● 地名溯源
梁启超故居:位于东城区北沟沿23号。故居为坐西朝东的三进四合院,大门1扇,院内有影壁、垂花门及正房、花厅等建筑。院内各屋均由走廊相连,西部是花园,有土山、花厅和山石等。整个房屋由砖墙围起,主要建筑尚存。另尚有大门对面梁启超书斋和南边的马厩存焉。梁启超故居为东城区重点保护文物。
在满院墨香里回首文豪走过的路
茅盾在北京的故居不止一处,但他人生最后的日子是在后圆恩寺胡同里一座由两个四合院改建而成的宅子里度过的。
从茅盾逝世到现在仅20多年,所以他的故居基本保存完好,作为一个对外开放的景点,这里的游人并不是很多。同各种类型的大型公园相比,这里确实有些旧了,但作为一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家来说,他的故居留给后人的价值不仅仅是五块钱的门票能够买到的。
茅盾在这里度过了最后的岁月
后圆恩寺胡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叫交道口南三条,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又改回了〃后圆恩寺胡同〃这个名字。在《北平庙宇通检》中,曾说此处有座圆恩寺,〃元至元间建,历代屡加修葺〃。多少岁月的更迭,圆恩寺早已寻不见影踪,空留一个名字,有心的来客还是可以从中读出历史的沧桑味道。很顺利,记者在这胡同的中部一眼就看见了〃茅盾故居〃。门外钉着三四块牌子,有〃文物保护单位〃的,有〃东城区青少年爱国教育基地〃的,还有一块簇新的银灰色牌子上写着〃茅盾故居简介〃。茅盾故居的门票每人五元。
作家的第三故乡
茅盾先生的塑像立在故居的前院里,离塑像不远的地方是葡萄架,老人生前曾在这里和家人共享天伦之乐。
茅盾先生一生在三个地方居住过。细分之下,乌镇是他的第一故乡,他在此出生并接受小学教育。上海是他的第二故乡,在这里他开始用茅盾这个名字发表了第一篇小说《幻灭》。北京则是茅盾先生的第三故乡。20世纪初他在这里接受教育,20世纪中期开始在这里生活居住了30多年。在北京,茅盾从一位文学创作者转型成为中国文化领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直到他81年的生命旅程结束。
刚解放的时候,茅盾在毛泽东和周恩来屡次邀请之下,担任了新中国的第一任文化部长,住在文化部宿舍大院的一栋三层小楼里。后来因为年纪大,上下楼不方便,茅盾与家人便找到了现在后圆恩寺的这一处房子。
这是一座百年老院,从院里老屋上的两层檐椽来看,清朝时住在这里的至少是个四品以上的官员。但因为房子历经民国及解放后的使用,被人改造成了更适合居住的宽敞家院。从前院到后院并没有二进门,而是通过前院东北角一小截青砖砌的小过道进入。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在这座房里〃百感交集〃
故居的后院里属于老房的只有北房,东西两侧的红砖小耳房是后期加盖的。这间北房又分四间:最西边的那间是陪伴茅盾的小孙女住的房间,依次过来是茅盾会见自己好友的会客室,在会客室里的沙发旁边还有一个白漆脱落的冰箱,冰箱的模样奇怪得很,顶部像戴了个大帽子。后来才知道,第一代冰箱的制冷设备是装在冰箱顶部的。再到中部的这间房,是茅盾的卧室。一张铁丝单人床,漆着白漆,上面的枕头、褥子、床单还是茅盾逝世前的样子。床边一张木桌,散放着十几支钢笔,一叠旧报资料,还有一盏台灯。茅盾逝世的前几年,由于行走不便,不能去书房写作,一切读写事宜就在这张桌子前完成。〃文革〃后,茅盾搁笔不再写作,直到1976年他决定提笔创作最后一部作品…回忆录《我走过的路》。在那一盏台灯下,老人写道:〃自知来日无多,凡所见所闻所亲身经历,一时都如断烂影片,呈现脑海。百感交集,又百无聊赖。〃这样的心情,其实不仅仅是茅公,任何一个暮年之人,都会有这样无奈的认命,或者说遗憾的满足。最靠东边的那间房是洗漱间,那件被儿子韦韬描绘成〃补丁摞补丁〃的浴衣仍旧挂在浴室的墙上,仿佛还在静静等着主人回来。
几千本藏书见证晚年岁月
与后院比起来,前院有南屋、北屋、西屋、东屋,一面不落,是个标准的四合院。院的前半部分有个方形的葡萄架,老人住着的时候在架上装了个秋千,时常陪孙女在这里玩耍。现在秋千不见,葡萄架还在。只是春天将暖未暖,它也仿佛没有从冬眠中醒来,颜色仍旧枯黄。院子靠后的地方是一尊白石膏的茅盾先生半身雕像。
以前,前院里住着茅盾先生的儿子儿媳,还有他的秘书、警卫。现在,西厢房仍旧是他的藏书房,几千本书在五排书架上整齐地列着队,其中一些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国外译作怕已是现在的孤本了。而北房和东厢房则已成了〃茅盾故居〃的〃第一陈列室〃和〃第二陈列室〃。收藏着茅盾所有的文学作品,包括译著、大量的照片与画册,还有茅盾用过的墨盒、茶杯等物。一只已经停了的上海牌怀表,仍在为主人尽心地担负着受观瞻的职责。北房西侧是故居办公室,西边藏书房的右侧是一间小小的会客室,是茅盾接待不相熟的客人的地方。
关于他的学术研究仍在继续
故居里的陈设还保持着主人生前的样子
在前院,除了〃茅盾故居〃以外,还有一个机构在此办公。那就是南房里的中国茅盾研究会办公室。中国茅盾研究会1983年成立。叶子铭、周扬、冯牧、孔罗荪等文学界大家,都曾在南房里济济一堂,共同追忆老人。现在,中国茅盾研究会的学术研究与探讨仍在继续。不过,由于这间南房的面积有限,设备也陈旧,早已不再作为研究会的办公、会议区室。如今,南房上着锁,仍是会议室的摆设,几盆一叶兰也依旧绿得热闹。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感悟北京
在这么多次寻访名人故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