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色图腾-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个年纪较大的妇女默默的站了起来,拉起一个孩子,慢慢的走向出口,其他妇女也默默的跟了上去。加伏利洛夫看在眼里,热泪扑漱而下。
加伏利洛夫走回火力点,看到最后几名战士正用刺刀轮流在墙上刻着自己的名字。他走过去,接过刺刀,把自己的名字也刻了上去。这上面的姓名已经有一大片了。姓名的上方,刻了几个大字:“宁死不退!”加伏利洛夫和几个战士默默的注视着墙上的姓名,在心中向牺牲的战友做最后的告别。
最后的时刻到来了,敌军籍着炮火打开的缺口冲进了堡垒。加伏利洛夫在刺翻了3个德军后,也缓缓地倒在了战友们的身边……
第二十一节 战争爆发(下)
6月22日7时15分,根据当时非常片面的情报得出的判断,斯大林和朱可夫、铁木辛哥筹划好了发给部队的第二号命令。铁木辛哥以总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发布了这一命令:1941年6月22日凌晨4时,德军航空兵毫无理由地袭击了我国界沿线的机场和城市,对其进行了轰炸。同时,德军在各地开始炮击,并越过我国国界。鉴于德国方面空前厚颜无耻地进犯苏联,我命令:
1.军队调集全部兵力兵器向敌军发动猛攻,并将其消灭在侵犯苏联国界的地域。未接到特别号令,地面军队不得越过边界。
2.侦察航空兵和战斗航空兵察明敌航空兵集中地点和敌地面军队部署。轰炸航空兵实施猛烈突击消灭敌机场上的飞机,轰炸其地面军队基本集团。航空兵对德国领土的突击纵深为100~150公里。要轰炸柯尼斯堡和梅梅尔。未接到特别指示不得对芬兰和罗马尼亚领土进行空袭。
而此时,实际上在三个方向的战线上,边境线已经被德军全面突破,航空兵损失飞机1;200余架,其中有800多架都是被炸毁在跑道上的。而苏军许多师是在德军轰炸和炮击以后才紧急动员起来,一些部队尚未到达指定地域,就在途中遭遇了德军坦克群,被迫在行进中投入战斗。由于通讯设施遭到德军的破坏,各军区和各集团军没能迅速接到命令,而且接到命令的部队也无法按照命令去执行。苏军在德军的突然袭击下,陷入一片混乱。在这种态势下,第二号命令根本就没法得到执行。许多下达的命令,只是给匆促迎战的主力部队增添了混乱而已。
22日上午9时,朱可夫与铁木辛哥乘车以最大速度驶往克里姆林宫,向斯大林汇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关于实行全国动员和成立统帅部的命令草稿以及其他一些问题。
波斯克列贝舍夫把他们带到了斯大林办公室,短短12个小时之内,朱可夫已经3次进出这个地方了。政治委员们也全都在那里,大家都默不作声。
斯大林手里拿着烟斗,默默地在办公室里踱来踱去,““好,请吧!你们有什么事情报告?”他问道。
铁木辛哥报告了关于成立统帅部的草案。
斯大林看了看,放在桌上,说:“政治局讨论一下。”
斯大林又把实行动员的命令草稿看了一遍,对总参提出的动员范围作了某些压缩,然后把命令交给波斯克列贝舍夫送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批准。命令宣布,对1905年至1918年出生的有服兵役义务的人实行动员,并在苏联的欧洲部分实行军事管制。
下午,斯大林突然给朱可夫打电话说:“我们各个方面军司令员缺乏足够的作战指挥经验,看来有点发慌。政治局决定派你到西南方面军担任统帅部代表。还准备派沙波什尼科夫和库利克去西方面军。你必须马上飞往基辅,会同赫鲁晓夫到捷尔诺波尔的方面军司令部去。看看基尔波诺斯到底在干什么!”斯大林的语气明显带着极度的不满,而且不容置疑。”
朱可夫听完愣了一下,紧接着问道:“在目前这样复杂的形势下,由谁来领导总参谋部呢?”
斯大林说:“把瓦杜丁留下吧。”然后稍微带点怒气地补充道:“请你抓紧时间,我们这里好歹可以应付。”
朱可夫刚刚离开,总参谋部就在斯大林的直接领导下拟定了第3号命令。这个命令也是完全建立在对局势错误判断基础上的盲目决定。瓦杜丁通过电话将这一命令告知朱可夫,并说:“这一命令要求我军转入反攻,粉碎主要方向上的敌人,并向敌人领土挺进。”
朱可夫立刻提出:“可是我们还不能确切地知道敌人在什么地方以多少兵力实施突然袭击。天亮以前先把前线发生的情况搞清楚,然后再定下决心,是不是更好些呢?“
瓦杜丁无奈地说:“我同意你的看法,可是总统帅部已经决定了!”
朱可夫不由得有点寒心:“那好吧,替我签上名字吧。”
6月22日21时15分,第3号命令下发给了各个军区和部队。电报开头是情况判断,它正确地指出,敌人正向弗拉基米尔-沃伦斯基和拉泽胡夫,即向第5集团军中央和左翼实施主要突击。但是对战争第一天的总结过于乐观了。电报指出:敌人仅仅在这些方向以很大的损失为代价取得了很小的战果。而在苏德和苏罗边界的其他地段,进攻者的冲击都被打退了,他们遭到了很大损失。要求“西北及西方面军应采取集中突击的方法包围并歼灭敌苏瓦乌基集团,至24日黄昏占领苏瓦乌基地区。”对西南方面军的命令是:“坚守苏匈边界,以第5、6集团军、至少5个机械化军和方面军全部航空兵向卢布林总方向实施集中突击,合围并消灭在弗拉基米尔-沃伦斯基至克雷斯特诺波尔正面进攻的敌军集团,6月24日日终前攻占卢布林地域……”
斯大林命令:“在从波罗的海直至与匈牙利接壤的国境线上,我允许越过国境线以及不受国境线限制的行动。”一句话中3次出现“国境线”,这样啰嗦、别扭的措辞显示出了他的慌张和焦躁。
只要分析一下当时的客观形势就会发现,这是一条根本不切合实际的、武断的命令,如果说它发生过一点作用的话,那就只能说是使苏联混乱的民心得到了些许的安慰。接到命令的军区和集团军司令员们不仅几乎完全不知道敌人在哪里,有多少兵力,同时对于自己麾下的部队处在一种什么样的状态,甚至于它们是否还存在都完全毫无把握。由于通讯设施的破坏,许多命令根本无法传达下去,而传达的命令很多也因为情况的急遽变化而无法贯彻。
依据第3号命令,苏军摆出的这种反击态势,恰恰正中希特勒的下怀。早在“巴巴罗萨”计划的雏形——“弗里茨”计划中,冯&;#8226;洛斯堡就对苏军受到进攻前后可能作出的反应做出三种判断:
第一,在德军开始展开时主动出击;第二,在两翼坚守波罗的海和黑海沿岸阵地的同时,在中央边界附近的展开地域迎击德军进攻;第三,主动撤至纵深地带,而后对战线拉长和补给困难的德军实施反击。并且认为第二种可能性对德军最为有利,可以使德军中央集团军主力合围出击的苏军主力,以求大规模歼敌,然后迅速向纵深挺进。第三种对德军最为不利,虽然初期进军阻力不大,但是苏联保护了部队主力,使得德军必须在苏联领土纵深处,补给困难的情况下展开主力决战。而斯大林的第3号命令恰恰采取的就是类似洛斯堡第二种判断的行动,这正是希特勒最希望看到的情况。
下达这种无法完成的命令,带给部队的直接影响就是造成指挥的混乱和朝令夕改。司令部不断发出新的命令,其中很多根本无法执行,很多命令在尚未执行时,又被撤销或改变,有时互相矛盾,简直像是自己抽自己的嘴巴。西南方面军第8机械化军军长里亚贝舍夫在回忆战争的最初几天的记述中,描述了这种情况:
直到22日10时,我才接到26集团军司令员的命令,让我军在桑博尔市以西集结……我们行军80公里后,在23时到达制定的集结地区,而在22时30分又接到新的命令:23日12时前,我军应开到利沃夫以东25公里处。这天下午,已划归第6集团军的我军又奉命开到亚沃罗夫地区……我们赶到了。23时,西南方面军司令员的命令又给我们提出了新任务:开进到布罗德地区,26日早晨在别列斯捷奇科方向对敌人实施突袭。而在此以前,我军一天半中行军300公里……6月25日,第8机械化军在布罗德集结。早晨转入进攻,获得局部胜利,但整体来说没有完成任务,燃料耗尽了,空中只有德军飞机。27日4时,我们接到新的命令:全军后撤,作为方面军的预备队。我们开始后撤。6时40分来了新命令:向布罗德—杜布诺方向对敌人实施突击。但部队已经开始后撤。10时,西南方面军军事委员、军级政委瓦舒金来到军指挥所。他以枪决相威胁,要求我执行命令。但部队已被包围。后来查明,方面军司令部原定的进攻已经取消了……
据里亚贝舍夫证实,由于战斗和不断的调动,“撤到第聂伯河左岸的只有不超过10%的坦克21%的装甲车辆。后来该军即被解散……”
6月22日晚,捷尔波诺尔,西南方面军司令部。作战处长巴格拉米扬上校收到了最高统帅部发来的对德军进行反击的命令。
统帅部以错误的判断为根据,规定了6月23日和24日的任务。对西南方面军的命令是:“坚守苏匈边界,以第5、6集团军、至少5个机械化军和方面军全部航空兵向卢布林总方向实施集中突击,合围和消灭在弗拉基米尔—沃伦斯基至克雷斯特诺波尔正面进攻的敌军集团,6月24日日终前攻占卢布林地域……”
巴格拉米扬倒吸了一口凉气,他知道这是无法完成的任务!但没有时间多思索了。巴格拉米扬抓起文件朝方面军参谋部跑去。在路上,他琢磨着能向参谋长提什么建议。
当巴格拉米扬开始给方面军参谋长普尔卡耶夫读电报时,普尔卡耶夫以明显不信任的眼神看了上校一眼,然后一把夺去了电文,反复看了好几遍。两人迅速交换了意见,他们的意见是一致的:进攻为时尚早。普尔卡耶夫拿起情况图和训令,和上校一起走到基尔波诺斯那里。
“我们该怎么办,米哈伊尔&;#8226;彼得罗维奇?”普尔卡耶夫一进门就开始说。“我们能在边界上顶住敌人,并且在防御战斗中把它打散就该谢天谢地了,可是现在却要求我们后天就夺取卢布林!”
基尔波诺斯并未急于作结论。他默默伸出手来拿过文件,仔细地读完,然后拿起电话机的听筒:“尼古拉&;#8226;尼古拉耶维奇,请到我这儿来。”
军事委员会委员瓦舒金像平时一样朝气蓬勃而又精力充沛。司令员把训令递给他。瓦舒金很快过了目,身子往沙发椅背上一靠,环顾在场的人。“有什么办法呢,同志们,收到了命令就得执行呀。”
“话是这么说,尼古拉&;#8226;尼古拉耶维奇,”普尔卡耶夫说,“但我们现在还没有做好这种准备。我们暂时只能考虑防御,而不能考虑进攻。”瓦舒金听到这儿欠起了身子。参谋长以坚决的口气继续说:
“让我们头脑清醒地分析一下态势吧。仅在卢茨克方向柳博姆利和索卡利之间的地带,就有敌人10个步兵师和坦克师在进攻。我们怎样才能挡住它们呢?我们知道,我步兵第45、62、87、124师在这里都只展开两个团。它们的第3个团还在行军。明天,我们在这一地域最多还会有步兵第135师和机械化第22军的两个师,而且该军最有战斗力的坦克第41师还未必能赶到。”
“因此,”普尔卡耶夫得出结论,“明天我们在这一方向最多可调集不到7个师去对付敌人10个师。还谈得上什么立即进攻呢?”瓦舒金试图说几句,但普尔卡耶夫不让他插话,继续说:“况且我们应该料到,敌人今天只是把它的第一梯队兵力投入交战,以后几天无疑会增强兵力,而且比我们迅速得多。你们看,”他用铅笔戳了地图一下,“仅在这里,乌斯季卢格西北,我们的侦察部门在16时就发现了敌人200多辆坦克正在集中。而这还不是发现了敌人坦克预备队的惟一地域。”
军事委员会委员利用普尔卡耶夫察看地图而沉默片刻的机会,不耐烦地问道:“您都说完了吗,马克西姆&;#8226;阿列克谢耶维奇?”
“不,没说完。”参谋长两眼不离地图,继续发挥自己的见解:“我由纵深向第5集团军地带开进的所有第二梯队军队,距边界远近不一:步兵第31、36军需要走150~200公里。考虑到步兵是徒步行进,走完这段距离至少需5~6个昼夜。机械化第9、19军最早要过3~4个至四昼夜才能集中和对敌人主要突击集团发起进攻。只有机械化第4、8、15军有可能在1~2天后向交战地域变更部署。”
“还不能不考虑到,军队向边界行进时会遭到法西斯航空兵不间断的密集突击。不难设想,这种状况将会使军队变更部署和进入交战变得复杂化。还应指出,目前我们实际上是既没有集团军后勤,也没有方面军后勤,因为尚未对它们进行充分动员和展开。
结果是,我们的主力不可能同时到达开始交战地点。各军显然将各自进入交战,因为它们将要从行进间与向###进的德军遭遇。这样就会在对我最不利的条件下发生遭遇交战。这对我们有怎样的威胁,现在还很难完全设想到,但我们的处境无疑会是严重的。”随着普尔卡耶夫说的每一句话,基尔波诺斯和瓦舒金的神色越来越阴郁了。瓦舒金已经不急于打断参谋长的话了。
普尔卡耶夫用手掌按着地图:“我们只有向莫斯科报告已经形成的情况,并坚决请求改变任务,司令员同志。现在我们只能以顽强战斗迟滞敌人推进,同时以组成我第二梯队的各步兵军和机械化军,在方面军行动地带纵深沿科罗斯坚、沃伦斯基新城、舍佩托夫卡、旧康斯坦丁诺夫、普罗斯库罗夫等筑垒地域一线组织坚固防御。将敌人阻于该地区后,我们就有了准备总反攻的时间。待掩护军队退至筑垒地域线后面之后,我们再用作预备队。在当前情况下,我看这才是惟一明智的决定。”
出现了短时间的沉默。基尔波诺斯将军沉思着用手转着铅笔。军事委员会委员瓦舒金首先开言:“您所说的一切,马克西姆&;#8226;阿列克谢耶维奇,”他走近地图,“从军事角度来看,可能也是正确的,但在政治上,我认为是完全错误的!您思索问题像个大军事家,兵力配置呀,力量对比呀,等等等等。可是您考虑过精神因素吗?没有,您没考虑过!那么,您该想一想,假如我们这些教育红军具有高度进攻精神的人从战争最初几天就转入消极防御,不加抵抗地把主动权拱手让给侵略者,那将造成多大的精神损失!而您还建议放法西斯分子深入苏联腹地!……”
军事委员会委员喘了一口气,较平静地补充了几句:“您知道,马克西姆&;#8226;阿列克谢耶维奇,您是我们的战友,假如我不知道您是一个久经考验的布尔什维克的话,我就会认为您惊慌失措了。”
瓦舒金发现普尔卡耶夫那张颧骨宽大、晒得黝黑的脸上滚动着因咬紧牙关鼓出的肌肉,便温和地说:“请原谅,我并不想使您受委屈,我只是无法隐瞒我的想法。”
又是一片沉寂。终于,基尔波诺斯从地图上移开了视线,开始缓慢地说:“我认为你们俩说的都对。对于您的建议在作战方面的合理性,没有什么可反驳的,马克西姆&;#8226;阿列克谢耶维奇。您的建议只有一处弱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