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大传-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乜恕保乇鹉苷蕉贰2懿俪善颍咽恰按笫扑僦琳呓ジ#蠓呦韧觥保敖送渡砦褡越崮伞薄R砸桓龌适液笠崛ト耙桓龌适仪淄跞ネ犊恳桓鲂『刹怕都饧饨堑木В馕抟煊谝恢智砼崖簦嫜敉趿跛扇刺帕恕
  公元205年,正好赶上曹操在青州的南皮一带###袁谭,至书刘松加盟。刘松便马上举雍奴、泉州、安次三县之地依附曹操。在这个世界上要有人欣赏,也得自身有本事。这刘放的本事是文章写的好。曹操有书信招刘松,刘松也得回信,这回信就是刘放的捉刀代笔。曹操一见回信写的十分有文采又很有水平,又知道是刘放的手笔,人未相见,便已心仪之,向往之。因为这曹操也是一个十分有文才的人,见了好文章自然有惺惺相惜之心。所以,曹操马上召见了刘放,与他一交谈又很称心,便想把刘放从刘松那里调到自己的跟前服务。所以当渔阳王刘松与刘放在不久之后来投奔曹操大营时,便任命他为“参司空军事”。当时曹操任汉家的大司空官职。这司空的位置很高,与司徒、司农并列三公,是一个主管建筑与水利的官,但曹操是个带兵的人,所以让他名义上做军事参谋,但实际上主要用他的文笔,让他当秘书。这曹操有一个特点,特别会给部下戴高帽来收买人心。什么张良啊、陈平啊,古代的勇士、大力士、前朝名将啊,他都会很轻松地把这些很重的头衔加戴在他的部下很年轻的头上。那么,他给刘放戴了谁的帽子呢?班彪。原话是:“前朝班彪投靠了窦融才建立了西河之功,今天你投奔了我和班彪多相似啊!”窦融是汉光武刘秀创业时代的开国功臣。初年经营黄河以西西北五郡,任河西五郡大将军,后经班彪劝说投靠了刘秀。曾任东汉初冀州牧、大司空,与曹操现任职相同,所以曹操有此言自比。而班彪则是后投靠窦融的总参谋,窦融在当时与刘秀相联系的书信都是班彪所写,很为光武刘秀欣赏。窦融归刘秀后,刘秀知道是班彪的文笔,便亲自召见任为朝官,主要从事文书、历史写作之事,也曾被任为地方官。主要功勋在于辅佐窦融在河西统治凉州一带,是窦融在河西时代的谋主。曹操在刘放初来投奔时就给了他那么高的位置,那么高的评价,刘放当然死心塌地的为曹操卖命了。曹操几乎对于每个来投奔的谋士都给予尽可能的最高评价,但该杀的时候都从不手软,纯属嘴甜心苦之人,但对那些政治寄生蟹而言却都普遍有效,一句话能让人卖一辈子命,这也是曹操过人之处。刘放从此死心塌地的为曹魏政权卖命了。但从实质上讲,这一类人都不过是为了生存与个人的发展而选择寄主,并不太在乎寄主本身的生存,这也是他后来行径的一个无法改变的基础。那么,孙资呢?

孙资刘放(2)
孙资,字彦龙。山西太原人。少年时代便很聪明。三岁时父母双亡,依兄嫂长大,在朝廷的太学中攻读学业,很受同乡王允的赏识。曹操迎献帝许都被任大司空后,任用他为官,但并未到职。因为他的哥哥被地方官员所杀害,他回乡亲手杀了仇家后举家到河东避难。不论是曹操、地方征召他都不肯出来为官。在好朋友后来著名于曹魏的贾逵劝说下才应曹操征召去报到,被任命为一个小官吏。当时任尚书令的荀彧很欣赏他说:本来以为北方边地战乱之中人才凋零,想不到还有此等人物。便想留他在尚书台任尚书郎。但他仍旧以家难为由辞官回乡。后来曹操当丞相后曾被曹操任命为县令、参丞相军事等职。又与刘放一同被任命为从事文秘工作的秘书郎职务。
  文帝曹丕即位称帝后,又把二人同时任命为尚书台的左、右丞,相当于国家办公厅的副秘书长。在曹丕去世前,建立了统管机密的尚书省,任命刘放为中书监,孙资为中书令,并各加给事中。所谓“中书”即内朝文书,也指朝中上请下达的办事部门。中书监、中书令相当于办公厅的秘书长、主任。而给事中一职是虚衔,是一种代表内朝权力的级别类似于侍中的官衔,主要加给那些顾问于帝王的人。除此而外,曹丕还封两个人都为侯爵。从此,两个人“遂掌机密”,得以参与曹魏政权的内朝机密议事。到了魏明帝即位后,两个人“尤见宠任”,因为明帝并不信任文帝留下的辅命大臣曹真、司马懿等人,而是把他们都放到朝外去专督地方军事。这两个人倒成了魏明帝的心腹。孙资多参与决策,而刘放则负责起草发布皇帝命令诏书。史称“三祖诏命,有所诏谕,多放所为。”两个人均得参与军事、政治大事的讨论,而且建议多被采纳且卓有成效。二人又“以参谋之功”,由最低的关内侯、亭侯的侯位,进位为乡侯、县侯,获得了三国时代侯位最高的等级。到了此时,两个人一方面权重一时,一方面又与曹姓家族发生矛盾,许多曹魏宗室对这两个人都很恨怨,因为他们太权高位重了。这两个方面决定了这两个人既有参与重大决策的决定权,又有了损害曹魏政权的动机,更何况这两个人都是为了谋取个人地位的内臣,因而既不会放弃权力甘于寂寞,更不肯任人宰割了。危机与机会终于同时来了。
  魏明帝病重,开始拟定辅政大臣名单。第一个五人名单是:燕王大将军曹宇、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这五个人都是曹夏宗室,就是秦朗也是曹操的后妻秦宜禄夫人带来的养子。很显然,明帝从即位开始就不放心司马氏,所以把他放任外官。同时明帝也认识到只有宗室子弟才能对皇室负责,所以拟定了这个名单。可是,孙资、刘放这两个人见了名单却坐卧不安如处针毡之上。因为五个人中至少有四个与他们不合,这些人一掌政,还有他俩的好?尤其是曹肇与夏侯献二人更恨这两个三朝执掌机密的老东西。因为这两个人当时权太重了,“孙、刘于时号为专任,制断机密,政事无不综”(裴注语),因而惹得曹魏宗族众怒。
  曹氏的辅政大名单一出炉,五大辅政预选人便都到位警卫服侍病重的明帝,所有朝臣进见必得通过他们。有一天夏侯献、曹肇两人都在明帝卧室外守候,见孙、刘二人走过,便指着蹲在树上的两只鸡指鸡骂人的说道:“这两只鸡在这儿蹲的时间太长了,还能呆多久?”这一下,孙、刘两个人更害怕了,但计无所出,连机会都没有,明帝周围全是曹氏亲近把守。也是合当有事。那个不成器的曹宇本是曹操的儿子,是明帝曹睿的小叔叔,两个人年纪相仿,一同在宫中长大,是非常友爱的一对叔侄。因而,明帝一即位就对这位小叔叔特别宠信。因而,明帝在去世前,便拜他为大将军,并想让他充任小儿子曹芳的首辅大臣。可是只有四天,他就不干了,不断的向明帝推让。明帝也有些拿不定主意。此时刘放、孙资两个人也急坏了,很想见明帝,但两个人进不去内宫,曹氏诸将不放他们进去。恰巧明帝病发作,曹宇出去找曹肇议事,孙刘两个人趁着只有曹爽一人在守候的机会便向曹睿的病房内闯去,孙资很害怕说别进去了,可是刘放却说:我们都被扔进锅里煮了,还有什么可怕的?还有什么不能做的?他们两个人并不怕曹爽,与他相互间也无恩怨。于是,两个人见了明帝就问他身后谁来辅政?二人异口同声的推荐了他们的好朋友司马懿。明帝就问二人:曹宇这个人任首辅可以吗?两个人好不容易有了一个自救的机会,就一点不掩饰地说道:“这个人不是故意谦让,实在是因为自知不堪大任。”而且祖上有制,亲王不得任辅政,更何况曹宇几个人在您病重期间毫无悲哀之心,反在外面与宫女鬼混。燕王曹宇又拥兵守宫,不允许我们见您,隔绝内外,这种人怎么能辅政呢?明帝听了大怒,便问谁可辅政?二人异口同声的推荐了他们的好朋友司马懿。明帝又问道:“谁能是他的对手呢?曹爽可以吗?能不能胜任?”两个人都赞成,这时需要曹爽表态,但曹爽却傻了,直流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还是刘放踢了踢他的脚,趴在耳旁小声教他说“臣以死奉社稷”。于是第一个辅政名单就被推翻了。明帝马上让刘放发诏书召见司马懿速从征辽东班师途中直接回京师直入卧室相见。两个人出去后,曹肇等人哭泣力谏不可召司马懿入朝,于是明帝又告诉人不让他们召司马懿入朝。不久孙资刘放两个人又回到明帝身边劝说明帝还是拟旨召司马懿入朝。明帝又说曹肇这些人几乎坏我的事。于是刘放又请明帝重新拟手诏。明帝说我已不能写了。于是孙资刘放二人上床,一个人铺好纸墨,一个人捉着明帝的手写下了手诏一道。就这样勉强拟好遗命辅政的诏书后,又给明帝念了一遍。这时曹睿已有些木然了,什么态度也没有,两个人便捉着明帝的手加盖了御印。再说曹宇走出明帝卧室后,在外面见到自己的大将军司马曹肇的弟弟曹篡时,曹篡大惊说道:“你们两个人怎么能这时候一起离开明帝呢?快点回去。”可是已经晚了,孙资、刘放已命令宫门守卫,不得放曹宇、曹肇等人入内,天已黑了,曹肇等人只得自回自家。第二天,曹宇、曹肇、夏侯献等人终于见到了明帝,但明帝却告诉他们:“我已另安排人守卫了,你们都回去吧!”孙资刘放二人手持明帝遣诏当堂宣布,并大声高喝:“有诏免去燕王曹宇等人的职务,不得在内宫停留。”于是,这几个无用的家伙便一个个垂头丧气、流泪而出。司马懿不久便回到了洛阳,奄奄一息的明帝将8岁的曹芳执手托孤于司马懿后便闭目身亡。于是曹爽、司马懿成为了新王曹芳的辅政大臣,原来的四个人却都被免了职。真是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政治这东西真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关键时刻间不容发,一小疏忽便可导致全盘皆输。
  司马懿虽然从曹操时代便加盟曹魏,但始终不得信任,曹丕虽然对他很信任,但曹氏力量仍强大,他也无所作为。到了明帝时代对他重新不信任,但只因刘放、孙资一言便使他成为了执政大臣,于是便有了后来的政归司马氏。而孙资、刘放这两个东西仍在新王那里“决定大谋”,两个人又同任左、右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子孙封侯;不久各自又被升任为将军,一直干到临死前两三年才退休。史传多评二人“权闻当时”,“获讥于世”。正由于两个人“受人亲任”而不能尽以公心,处安危所断之时不讲真话,向明帝推荐了一个不能胜任的曹爽,又推荐一个有野心的司马懿,所以史称“魏室之亡,祸基于此。”而晋人写《晋书》抨击荀勖误国时,仍称“时议以勖倾国害时,孙资、刘放之匹”。
  历史总会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历览古今可以验证的一条真理是:你最信任的人往往是你最不该信任的人;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不当断而断则无异于自掘坟墓。曹魏三祖都有英雄气概,但都迟疑、犹豫,误用于刘放、孙资、司马懿这三个人,所以终至失政于他人之手;而曹宇等四人于关键时刻坐失良机,也许得之非福、失之是祸,但也的确没一个掌权人物,哪里是孙资、刘放、司马懿的对手?
  

贾充
贾充——祸乱魏晋两朝的奸臣“乞丐之徒”;天下所有君主都一样:你让他顺心,他便看你顺眼;你对他臣服,他便让你舒服,只要是甜的你给他毒药也吃;天下最不可靠的便是全靠吃官饭为生的政治乞丐;“官场如市”与“政治如树”
  在孙资、刘放之后的曹魏奸臣仍不止一二,但最为阴毒的无过于贾充,不仅背叛曹魏,杀死了曹髦,而且到了西晋也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奸臣。
  贾充是魏文帝时代最著名的功臣名将贾逵的儿子。是贾逵晚年所生之子。曾任司马昭的大将军司马、右长史,成为司马氏的心腹。在司马昭执政时,由于害怕地方反叛,就派贾充去试探领兵外驻扬州的司空、大将军诸葛诞是否忠于司马氏。贾充问诸葛诞说:“如今天下都希望司马氏取代曹魏,您认为怎么样?”诸葛诞怒喝道:“你还是贾逵的儿子吗?你家世代受魏厚恩,岂可容忍社稷输于他人之手?有这种事发生的话我宁可死难。”贾充回来后便帮司马昭策划如何杀掉诸葛诞,并随军征诸葛诞,为司马昭谋主。成功回师后封为乡侯。
  后来,曹髦忍受不了司马昭的欺凌,便亲自率宫兵攻打司马昭的相府。皇帝亲征没有人敢动手,司马昭很危险,他的部下便请示贾充怎么办?贾充毫不迟疑地下令杀死了曹髦。为此,司马氏又任命他为京师所有诸军的统帅。史称司马昭特别信任他,“时军国多事,朝廷机密,皆与筹之”,“受腹心之任”。晋武帝代魏后,他又被封为车骑将军、尚书令。晋书也评价他“有刀笔才,能观察上旨”,“无公方之操,不能正身卒下,专以诌媚取容。”“无德而禄”,“非但魏朝之悖逆,抑亦晋室之罪人。”
  那么,像贾充这样一个人,父子两代深受曹魏之厚恩,竟然可以下令杀害曹魏的君主;家女又嫁与晋室为后为妃,虽仍不忠于晋室,但为什么仍能高官任居,作威作福,“身极宠兴,任兼文武”呢?其一,所有的帝王君主都是些自命不凡的家伙,因而都需要有人吹捧、应合、拍马,为他们卖死命。你得让他顺心,他就看你顺眼;你让他如意,他便让你得意;其二,贾充、孙资、刘放这一类人物都是寄生性的,既无大德,又无大能,只有靠不断的投靠新主子,抛弃已不能再向他提供养料的旧主子,这是此类人的政治生存本能。所以,晋史又称他为“乞丐之徒”。而天下最不可信任的便是那些靠长官吃饭的寄生式的政治乞丐。你有奶可吃便是娘,无奶可吃时,他便一定会去投怀送抱于有奶者,或看出来一定会比你的奶多者。而且不管是“老娘”还是“新娘”,他一定是只考虑自己的奶要吃得饱、吃得多、吃得长,而不会去考虑这“娘”的死活。没准还巴望着那个奶不足的“娘”早一点死掉才好。孙资、刘放是这样,贾充同样如出一辙。曹魏政权与其他政权都同样,正因为都有这样的一帮政治“啃老族”,所以总会被吃死,被啃掉。而这几个典型人物不过是他们的代表而已。
  古人说官场如市,朝盈夕虚。什么意思?就是说官场就像一个市场一样,早上货多所以人就多;晚上没货了,所以没有人来也是正常。如果说这很有道理,那么政治就犹如一棵大树了。树长的树叶茂盛时,猴子便都跑来遮荫、栖息、摘果子吃;可是树或者老了朽了,或者倒了,那么“树倒猢狲散”也便是自然了。如此说来,似乎孙资、刘放、贾充这一类人都不应该受到责备了。但人不是猴子,也不应该只以自己买菜吃饭为准则来决定自己的行止取舍。这也许正是每个亡国王朝也都有殉国的忠臣良将,每个家主家破人亡之时,都会有死难的节烈之士的缘故吧!
  

陈黄皓(1)
陈黄皓 ——“蜀中四贤相”身后的狼狈专政者;史称二人“互相表里”,“操弄威柄,终致覆国”;小人得志自有得志的道行,忠臣遗恨无不恨在帝王好恶之间与自己傻帽;忠诚忠到让主子都不舒服的忠臣肯定干不过奸臣
  蜀汉在刘备身后赖有诸葛亮;诸葛亮身后赖有蒋琬、费、董允三个贤相前承后继,因而得以政治安定。蜀中称以上四人为“蜀中四贤相”、“四英”。这是蜀中政治的一大特点,军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