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大传-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潜识内敏”,肚子里很有数。虽然身材高大,但大概是一个很没有气质,甚至令人一见发笑的人物。
诸葛亮入蜀领益州牧时,任命他为劝学从事。谯周来拜见时形态一定很可笑,所以孔明的左右人员一见到他便都笑了起来,弄得谯周很不自然。过后,有关部门要求追查哄堂大笑人员的罪过,诸葛亮却说道:这事就算了吧,不要说大家都乐,就连我也差点憋不住笑出来。但他对诸葛亮还是很敬服的。诸葛亮去世灵枢从前线到达城外时,只有他一个朝臣在朝廷禁令下达前跑到城外去迎灵拜柩。蒋琬执政后又任命他为典学从事,总领全州的学者,相当于蜀汉的###长。
后主刘禅立刘睿为太子,让谯周去当太子的老师,对这个未来的第三任蜀汉君主进行文化、政治开蒙教育。后来官至光禄大夫,位列九卿。谯周虽然不参与政事,但经常有人向他问询大事,他都能引经据典地予以回答,因此在蜀中很有名气。
后来,在邓艾兵临城下时,后主与群臣会议,有人主张降吴,有人主张撤退到南中大后方,但只有谯周一人力主降魏。他认为吴国早晚也得被魏国消灭,投降两次不如投降一次;南中后方虽然国土辽阔,但也许还没到南中就遇到变乱身亡了。有人说魏国不受降怎么办?谯周又保证说如果魏国不礼遇于蜀主,他愿意“身诣京都,以古义争之”。后主还是不想投降,谯周又写了一封长信劝降,刘禅竟然听信了谯周的意见,开城投降。并下令南中各将领,正与魏军作战对垒的姜维诸将就地投降于魏军。扼守剑门之下的姜维数将,坚持南中的霍戈,喋血巴东白帝的罗宪等一群蜀汉的最后英雄人物顿时如失皮之毛,义愤悲痛得只能以剑斫石痛哭致国哀。其实英雄到了无用武之地时,何如就举旗反叛无能的君主一把,打出一个帝王的旗号,天下未必就不响应,掉了头颅不也胜似降兵战俘?在谯周的一番劝降之下,在刘禅的一纸令下,一个偌大的蜀汉政权,竟然就这样顷刻间土崩瓦解冰消雪融,谯周可谓居功甚伟了。所以《三国志》评价谯周“刘氏无虞,一邦蒙赖,周之谋也”,这种表扬恰恰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谯周颠覆蜀汉政权的罪证。
谯周卖主求荣得荣,西晋以他有“全国之功”,封他为亭侯,他也同样必须以战俘身份迁往洛阳。这是谯周想不到的。但是他既然深通经史就应该想到,有多少献国者首先被买国者一刀两段以警国臣的。后主没有杀他、邓艾没有杀他,晋主也没有杀他,算他命大走运。但他实在不想走,到了汉中便生病不前,并为司马氏算起卦来,说司马昭快死了。果然如其所言。但司马炎代魏称晋帝后,也并不放过他,屡次催他去洛阳报到,拜为骑都尉。这对他而言似乎是一种耻辱,因而他只想回故土,愿意缴还所有封位。但晋朝根本不想让他回老家,71岁时终老于洛阳。谯周身后备受史学家的批评与文学家的嘲讽,称他的劝降行为“何耻之深?”“俯首而事仇,可谓苟存,岂大居正之道!”“国君死社稷,卿大夫死位,况称天子而可辱于人乎!”“禅既暗主,周实驽臣”。也有人说谯周的劝降之策遇上了后主而得行。如果遇到“忿肆之人”,有廉耻的国君,谯周一定会被杀掉,会招来“夷灭之祸”。其实,谯周这个老东西从骨子里就是“反党”的,他从来就没拥护过刘汉政权,连续出卖先后两个蜀主刘璋与刘禅,称得上是最无耻的儒生叛徒。
后世及当代学人都有人说蜀汉已当亡,已没有实力对抗曹魏政权,其实不然。还是晋人史学家孙盛讲的比较客观。孙盛讲道:
(谯)周谓(劝)万乘之君偷生苟免,亡礼希利,要冀微荣,惑矣!且以事势言之,理有未尽。何者?禅虽庸主,实无桀、纣之酷。战虽屡北,未有土崩之乱。纵不能君臣固守,背城借一,自可退次东鄙以思后图。是时罗宪以重兵据白帝,霍戈以强卒镇夜郎。蜀土险狭,山水峻隔,绝激湍,非步卒所涉。若悉取舟楫,保据江州,征兵南中,乞师东国,如此则姜、廖五将自然云从,吴之三师承命电赴,何投寄之所而虑于必亡也?魏之来,搴国大举,欲追则舟楫靡资,欲留则师老多虞。且屈伸有会,情势代起。徐因思奋之民,以攻骄惰之卒,此越王所以败阖闾,田单所以摧骑劫也。何谓匆匆遽自囚虏,下坚壁于敌人,至斫石之至恨哉?葛生有云:“事之不济则已耳,安能复为之下!”壮哉斯言,可以立懦夫之志矣。观古燕齐荆越之败,或国覆主灭,或鱼悬鸟窜,终能建功立事、康复社稷,岂曰天助,抑亦人谋也。向使怀苟存之计,纳谯周之言,何邦基之能构、令名之可获哉?禅既暗主,周实驽臣,方之申包、田单、范蠡、大夫种,不亦远乎!
读孙盛此篇长论,条分缕析,丝丝入扣,句句至理。蜀汉政权实在是亡灭于不该灭亡不可能灭亡之时,实在是由于君主的昏暗无能,畏难怯战,软弱无主见无远见,又遇上了谯周这么一个平时不参与政事净搞地下舆论的一介痴儒腐儒,在关键时刻却大放厥词惑主,才使蜀汉政亡国破,君臣俱虏,江山易主。而可怜可悲的是三军将士正浴血奋战中忽接皇帝降诏无不痛哭失声。姜维率领的守剑门将士无不以剑斫石,其实何如就举旗反叛拼死一搏胜败仍未可知,而何须屈身伪降以图后举复国?天下人唯有忠臣之病忠是不可药救的。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孙峻孙琳
孙峻孙琳 —— 被开除了孙姓族籍的东吴皇族内乱的两大祸主;主明多忠能之臣,主暗生奸猾之臣,主弱生欺乱之臣,但总归是先有亡国之君而后生亡国之臣;强臣则注定了命途多舛的命运
东吴政权的地方政治势力最强大,因而具有很强的地方团体内聚力,如果不发生内乱,则很难从外部攻破。尤其是孙氏宗族本身就是东吴地方的旺族豪门,足以驾驭地方各豪强大族。这是东吴皇族远强于蜀魏之处。也正由于这一点,在东吴才发生了皇族的内乱,从而摧毁了东吴的政治基础,最后导致了东吴的式微衰败。
在孙权时代由于强势的君主存在,因而无论皇族王室还是地方势力都不敢轻举妄动。就是孙权胡作非为,也没有反叛谋杀之忧。可是东吴宗族一发生问题,情形便不一样了。
首先是在立太子的问题上,孙权由于废长立幼,在第二代皇子之间发生了争夺储位的斗争,于是地方宗族势力马上分成两大派。由于废长立幼,小孩子即位称帝又必须设立辅政大臣,这又导致了地方势力之间,王室成员之间,宗室与地方势力之间的权力之争。因而,孙权一去世,东吴就大乱。王室成员、外戚、名门旺族成员间相互猜忌、仇恨导致数不清的大臣、将军、官员不断地投靠了曹魏政权,大大削弱了东吴的政治基础。
在孙权去世的第二年,东吴的另一个辅政大臣卫将军孙峻就谋杀了大将军、首辅诸葛恪,自任丞相大将军,首先祸乱王室后宫,奸乱宫女,私通公主,且多所刑杀以立威名。由此引起王室成员的不断谋杀,又不断泄密被杀,大大削弱了王室的内聚力。孙峻大概只执政了几年的时间便在38岁时忧惧而亡,他自己被不断的谋杀危机吓死了。但他把后事又托付给另一个宗室子弟孙琳。两个人都是孙坚的弟弟孙静的后代,为叔伯兄弟,同为一祖。
孙琳一执政,又引发了朝中将相的混战,结果是孙琳一党诛杀了将军吕据与丞相滕胤的势力。然后孙琳又与叔伯弟弟孙虑各引势力相互攻杀,结果又是孙琳获胜。这时小皇帝孙亮开始亲政,对孙峻、孙琳二人的作为大有纠察之势,因而孙琳便称病不上朝。不久便发动自己的几个统兵的弟弟发动政变废除了孙亮,立孙亮的哥哥孙休为帝。孙休又佯装屈从孙琳,封孙琳一门五侯,皆掌兵权,“权倾人主,自吴国朝臣未尝有”。后来孙休对孙琳稍有抵制,孙琳便口出怨言说:当初不如自己当皇帝了,何必立孙休呢?孙休心中虽有杀他之意,但仍旧迁纵于他。孙休等的是小猪养肥了,自己刀也磨快了够长了再宰他。果然不久,孙休就与张布、丁奉密谋杀掉了孙琳,一起清算了孙峻、孙琳二人的罪行,并耻与他们同为一姓,把二人开除了皇室族籍。但孙氏政权经过二人的祸乱已元气大伤,又绵延到孙皓时代便亡国。
纵观魏蜀吴三国奸臣祸主,无非都是因君主昏庸暗弱而生。如曹操、刘备、孙权这些强势而又英明的国主执政,朝野多为忠臣、能臣。想不忠也不敢,没能耐也混不下去。到了几朝后主时代便多昏庸起来。蜀汉的后主刘禅长大亲政后亲近小人,忌恨贤能,所以自有陈、黄皓一类的奸臣当道。而曹魏与孙吴政权多立幼子,所以便自有强臣、欺臣出现,导致王权旁落。而且非但树倒猢狲散,大树一歪歪,那些只顾自身利益的势利朝臣便都投靠了新主子。剩下几个忠于旧主的强臣、忠臣也都免不了覆灭的命运,只能是力尽人臣之义,充当旧政权的殉葬者而已。如曹魏的王凌、毋丘俭、诸葛诞,蜀汉后期的姜维、诸葛瞻与忠于蜀汉的旧臣子孙等人都是如此命运,或被屠灭或死国难。正所谓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先逃跑者得以生存,不肯逃跑的便一定会死于危墙塌台之下,这也是必然。而亡国之由最终不能完全归咎于奸臣,而是先有亡国之君而后生亡国之臣。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悲惨身世
汉献帝之所以受人同情首先缘于他的身世。后人们有言宁为鸡犬也不愿意生于帝王之家,生于帝王之家是人生的一大不幸。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皇帝的位子只有一个,而无数的皇子皇孙中只有一个能侥幸攫得皇位,其余的大多被不断铲除。首先是正常即位也有兄弟相争。从争太子之位开始,在朝臣助纣为虐推波助澜下互相残杀。结果是胜者为王,败者死亡。其次是即位的皇子怕别的皇子搞政变,又是一次兄弟间的清除。再次是若遇到政变,首先要把王室子孙尽数诛除以绝后患。再其次就是当了皇帝的皇子要下令其他皇子都要到外地去居住,连回京看望父母的机会都很少,而且不许与外姓大臣往来,不许兄弟间往来,不许当辅政大臣……除了这无数的不许外,还要受地方官监视、欺辱。至少魏国是这样。就连物质生活条件都不如地方的县令。而东汉末年后宫争位互相毒杀胎儿幼子,就连你皇后生的儿子都不敢叫真名真姓送到乡间隐姓埋名才得以生存。汉献帝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得以侥幸幸存于人间的。所以汉灵帝后宫三千却只有两个宝贝儿子。汉献帝的母亲王美人就因为怀了他生了他,所以就被何皇后毒死。这还得重述灵帝宫内的阴毒之事。
灵帝的一生只有两个儿子,不是他不近后宫,而是后妃们为了争夺皇位继承权,因而互相嫉妒。谁一怀孕就成为受害的对象。不是阴谋用药让你堕胎,就是生下来也要早晚偷偷下毒弄死。汉灵帝怎么留下了两个儿子呢?留下来的长子刘辩是何皇后所生。何皇后当初不过是灵帝身边的一个侍女,因为长得身高7尺1寸(秦汉制一丈合今23米),人又漂亮,所以很受宠。生下小皇子后母以子贵,才被册封为贵人。正在此时宋皇后被宦官拨弄是非害死,后宫缺位,何贵人便又被立为皇后。这何皇后出身于南阳宛城的一个屠夫何喜家中,人长得漂亮,但心地却十分悍毒。不管怎么说为皇帝生了个儿子,母子便都成了宝贝。灵帝一见有了儿子又怕被别人害死,便把他偷偷送到一个姓史的喜好道术的人家养了起来。连姓名都不敢公开,只称做“史侯”。正由于宫中采取了这样的办法,所以才有了刘辩的安全成长。刘辩长到8岁时,宫中的王美人又怀了孕,何皇后不禁怒火中烧。一怕自己失宠,二怕再生皇子自己儿子的地位又多了一份威胁。所以,日日琢磨怎么把王美人的孩子搞掉。
这王美人本是官宦人家的淑女,名字叫王荣。是前五官中郎将王苞的孙女。这大家闺秀的淑女气质自然要比屠夫家的女儿胜过一筹。不但人夸颜色好,而且能书会算,政事人情处处可人,应对如流。所以尽管后宫三千,可是这王美人被征入宫后很快就得到了灵帝的宠幸,被册封为美人,不久又怀上了龙种。这王美人虽入宫不久,但早知宫中险恶,也知道何皇后的为人,所以怀孕后十分谨慎,并不想惹怒何皇后。于是每次去拜见何皇后,便用布把肚子缠得紧紧的,生怕何皇后看出她的身孕。等到胎儿大了,无法用布缠裹遮掩,这王美人一狠心便吃了堕胎药。可是该着这未出生的二皇子命大,王美人吃过几次药后只是腹痛如绞,却不见胎儿堕下。而且多次在夜间梦见自己背着一轮太阳前行。王美人自忖这孩子似乎命中该当皇帝,便不再用药,一切听天由命了。汉灵帝知道后自然也是格外多加防范保护,竟得无事发生。等到幼子降生果然是一个男孩。王美人心中既喜又忧。
再说何皇后一听又生了一个皇子,无名火起万丈,怎肯善罢甘休。但她最恨的却是王美人。这女人之间尤其是互相争权争位争宠的女人之间天生的深仇大恨般的嫉妒。这何皇后片刻不等只想立置王美人于死地。她马上派心腹伺机将剧毒投入王美人产后所服的汤药中。这王美人哪里得知?服药后马上一命呜呼。汉灵帝严令有司破案,他知道这是宫人所为。结果查出主使人正是何皇后。灵帝勃然大怒马上传令废去何皇后。何皇后见事不妙,马上花重金买通曹节、张让这帮秉政太监,为她在灵帝前求情,自己也哭哭啼啼使出浑身解数哀告求饶。灵帝无奈,悲戚戚为王美人做了两篇《伤心赋》把她厚葬了事。
虽然何皇后照旧当她的皇后,可是董太后却不放心了。忙把刘协要过来亲自扶养,生怕母亡后子又被宫中暗害。为了掩人耳目保证这个不幸的孤儿的生存安全,便隐去了真实姓名,而是对人说这个孩子是董家的子孙,让人们称他为“董侯”,因而宫中只知有“董侯”而不知有刘协这么一个皇子,因此刘协总算平安长大。到了9岁时父亲灵帝又去世,好在还有一个奶奶董太后,否则刘协就更惨了,只何皇后一个便早要了他的小命。太后毕竟是婆母,何皇后并不敢去太后宫中撒野为恶。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政治命运(1)
政治命运:一个一生连做坏事的权力和机会都没有的皇帝 —— 登基便被专政,先后历董卓、王允、李傕专政;先被强迁长安成为军阀争来夺去的“战利品”,后东归洛阳如丧家之犬衣食无着夙夜潜逃被一路追杀劫夺,天子尊严荡然无存
汉献帝深受人们的同情,与他一生坎坷的政治命运有关。
汉灵帝一去世,何皇后与其兄大将军何进马上策立17岁的皇子刘辩为皇帝,封皇弟刘协为勃海王,不久又改封为陈留王。这些都不违祖制,都属正常。问题出在这少帝刘辩虽已17岁,可是升为太后的何皇后还是要效仿前朝故事,非要临朝听政,并与家兄大将军何进一家把持朝政。这又导致了宫乱,出现后党、宦党、朝臣的交相党争。宦官和朝臣多反对后党,何进尤受阉宦威胁,于是便招引外兵入朝干政。董卓乘机入朝专政,废了少帝刘辩为弘农王,后来又残忍地把他毒死,而立刘协为帝。这年刘协才不过9岁。
由于董卓专政,擅行废立,滥杀无辜、祸害后宫、凌辱王室;他带来的凉州羌胡兵又肆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