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共和国元帅:叶剑英的非常之路-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拥护武汉政府,跟着武汉走!”他当众宣读致武汉国民政府的电文,表示“至诚拥护中央反对蒋介石”,通电全国。
  他把电文交给秘书发走后,又向大家说:“弟兄们,从即日起,本师长正式宣布辞职,暂由参谋长代行视事。
  至于诸位的前程如何打算?我不敢预卜。
  但我希望诸位振作精神,谨遵总理遗嘱,革命到底!人各有志,我决不勉强。
  愿意革命的,拥护武汉政府的留下;拥护蒋介石,想去南京的,也请自便好了。”
  在场的官兵,多数人表态愿意跟师长干革命,留在二师,听武汉政府的号令。
  右派军官团长徐宝鼎、夏楚钟等少数人表示反对,当即退出会场。
  叶剑英看到这种情形,颇有感慨地说:“看来我们这个部队是一支正义之师,我们的军官大多数是革命的!”大家热烈鼓掌。
  叶剑英的反蒋电文,在当时的政界和军界引起震动。
  有人几次报告蒋介石,但蒋犹然不信。
  在他心目中,叶剑英是讲交情的人,不会反对他。
  那份电文即使真是叶剑英发的,也是共产党背后捣鬼。
  他交代侍从室查问明白。
  通电反蒋之后,吉安师的右派军官和“孙文主义学会”分子激烈反对叶剑英,并与当地右派势力勾结起来,准备闹事。
  叶剑英同魏燮元等左派军官紧急秘密磋商,决定稳住全师官兵,迅速派出可靠人员分头袭击、扣押右派军官,收缴枪械;完成任务后,举行誓师大会,迅速编成四个团,取道赣北,向北进发,投靠武汉革命政府。
  队伍开拔之前,左派军官和叶剑英商定借给师长祝贺生日和一位军官结婚的名义,在师部驻地学校的后花园,摆酒###,联络感情,交换情报,议论军机。
  大家频频举杯向叶剑英敬酒祝贺。
  叶剑英举杯回敬:“谢谢诸位,现在天下未定,大家可不能纸醉金迷,头脑要清醒啊!”叶剑英趁机和进步的军官张克、刘世璋、陈世光等悄悄交换意见,耐心地开导,争取更多的人赞同起义,部署二师暴动事宜。
   。 想看书来

叶剑英的非常之路 第二篇(3)
有的团长怕举事不成,说:“师座,还是带我们一起走吧!”叶剑英示之以缓,劝阻说:“事不宜急,等一等,看看再说。”
  宴会后,大家留影纪念。
  叶剑英当“导演”给大家拍照,有两张珍贵照片至今仍保存在中国革命博物馆。
  数日后,叶剑英一行化装秘密起程北上。
  叶剑英走后,二师左派军官成立了“临时革命军事委员会”,于5月6日通电讨蒋,电文首载于《汉口民国日报》。
  通电发出后,遭到右派激烈反对,双方剑拔弩张,二师陷于分裂状态。
  临时革命军事委员会经过多方面酝酿,紧急磋商,于5月13日举行了武装暴动。
  左派军官们逮捕了反动军官,控制了部队。
  暴动以后,“临时革命军事委员会”致电武汉国民政府报捷:“全师反动分子暗中猖獗。
  (职等)于本月13日夜,协同农工群众将本师反动分子肃清,从此绝对拥护中央,打倒蒋介石。”
  20日,在城内中山广场召开军民联欢庆祝大会。
  出席大会的有士兵,有工人、农民,也有普通市民数千人,群情激昂,口号声、歌声连成一片,气势很盛。
  但是右派军官组织暴徒突然向群众开枪,进行反扑,当场打死兵民十余人,造成极大混乱。
  不久,朱培德派杨竹轩、杨如轩两个师包围暴动的新编二师,被缴械改编。
  蒋介石得知新编二师暴动的消息,大为恼火,立即让下属向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起草了呈文:“前新编第二师代理师长叶剑英,率师驻次吉安,勾结共产分子,阴(谋)叛党,竟于5月13日鼓动该师学生队及师部监护队,勾结当地农民自卫军,将该师忠实部队逼令缴械,并将忠实官佐逮捕监禁。
  该师长叶剑英及跨党分子张克等倒行逆施,谋叛党国,即通令各军一体严缉惩办,拟请准该逆等一体开除党籍。”
  7月28日,南京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召开第十七次常务会议,决定将叶剑英等“永远开除”国民党党籍并予以通缉。
  蒋介石虽然“开除”了叶剑英,但他一直欣赏并企图拉回这个年轻有为、文武双全的将领,据传他曾向亲信交代,抓住共产党有两个人不要杀,一个是周恩来,一个是叶剑英。
  二、迎着反革命逆流,加入中国共产党
  4月中旬,叶剑英一行,经南昌、九江,登临庐山,转道武汉。
  武汉国民政府在共产党的推动下,继续推行三大政策,坚持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斗争,成立了以毛泽东、邓演达、谭平山等五人为委员的全国土地委员会和农###动讲习所,在广大农村开展惩治土豪劣绅和镇压反革命分子的斗争。
  这是好的一面,另一方面,武汉政府成分不纯,内部矛盾重重,外部四面楚歌:一是帝国主义分子和封建军阀势力的阴谋破坏,制造事端;二是蒋介石占据东南诸省,同四川军阀杨森遥相呼应,从东、南、西三面包围武汉。
  三是奉系军阀张作霖从北方窥伺,随时准备进攻。
  几股反动势力勾结起来,对武汉实行军事压迫和经济封锁,使武汉三镇陷入严重的政治、军事、经济的危机之中。
  在这种艰难复杂的境况中,叶剑英在武汉急于寻找共产党,但党已经转到地下,一时又找不到。
  进退维谷,迷茫徘徊。
  最后为了找个落脚点,他应第四军“铁军”军长张发奎之约,来到第四军军部帮助工作,随后又参加了第二次北伐。
  6月1日,国民革命军在河南击退奉军之后,叶剑英随师返回武汉,正式被任命为第四军参谋长。
  可喜的是,他在第四军军部有机会结交更多的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思想日趋进步。
  形势逆转。
  武汉国民政府每况愈下。
  一些对工农运动怀有刻骨仇恨的将领夏斗寅等,在南京当局的诱使下,开始投降蒋介石,公开发动叛变,进攻武汉。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叶剑英的非常之路 第二篇(4)
许克祥在长沙发动“马日事变”,朱培德在江西大肆屠杀工农群众。
  而被武汉国民政府刚刚任命的河南省政府主席冯玉祥,竟与蒋介石称兄道弟,决定###、反苏,致电汪精卫、谭延等,要求宁汉携手,共同北伐。
  武汉政府主席汪精卫早已向蒋介石暗送秋波,接到电报后,更加坚定“分共”的决心,投靠蒋介石。
  宁汉合流的趋势已定,国共合作的局面破裂。
  在革命新危机面前,每个革命战士都面临着新的考验,交出新的答卷。
  叶剑英日益感到,汪精卫靠不住,冯玉祥靠不住,最后连“左派”将领张发奎越来越向右转,也靠不住了。
  只有共产党真心真意为工农大众谋福利,只有依靠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把革命进行到底。
  因此,他更加坚定了找共产党的决心。
  一种渴望投入共产党的怀抱的强烈愿望,一种渴求在共产党领导下重新投入火热斗争的激情冲动,使他浑身热血沸腾。
  但是此时此刻,在一片白色恐怖中去投靠共产党,要冒很大风险。
  “道路艰险何所惧,只身偏向虎山行。”
  尽管前进道路布满荆棘,但动摇不了他救国救民的初衷。
  他决心走出逆境,继续寻找共产党。
  到哪里去找共产党呢?即使找得到共产党,党能够吸收吗?过去申请入党,不是遭到拒绝了吗?尽管被戴上过“蒋介石嫡系军官”的帽子,被诬为“孙文主义学会分子”,但他始终没有放弃找党入党的念头。
  当时武汉不少左派革命者想留学苏联,或到其他欧美国家去深造。
  叶剑英带着对共产主义的向往,也想到列宁的故乡去。
  但是,怎样才能去呢?他想到了与苏联有联系的老相识邓演达。
  邓当时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主任,是国民政府的风云人物。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主持召开武汉30万人的群众大会,声讨蒋介石。
  蒋介石派人拉拢不成,就通电解散邓演达为主任的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
  邓演达对大革命深感失望,又因遭到排挤,也心灰意冷,正在考虑出洋问题。
  就在这时,叶剑英找到他,向他倾述了自己的内心矛盾和革命愿望,请求他介绍到苏联去学习。
  但是,经过交谈,知道邓演达去苏主意未定,不便于介绍他去苏联,只好告辞了。
  叶剑英思来想去,又想到了在武汉的同乡李世安。
  李世安是1924年6月在广东大学(后改中山大学)读书时入党的老党员。
  曾在东山中学和学艺中学同时兼任训育主任和国文教师。
  在广东梅州时,他和叶剑英多次交往,结下了友谊。
  其后,他又与周恩来、邓颖超等共同工作过一段。
  1927年2月,他离开梅州到上海,找到周恩来后,转移到武汉。
  公开身份是公安局主任秘书。
  叶剑英原来并不知道李世安是共产党,在武汉两人相遇后,从交谈中隐隐约约感觉他是个在党的人。
  李世安从第四军共产党员柯麟等人那里知道叶剑英在东征、北伐中的进步表现和靠拢党组织的愿望,就借机向他介绍国共两党的现状,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并告诉他有机会可以看到周恩来。
  叶剑英听了很高兴,知道了许多内情,心里有了谱,约他有时间再多聊一聊。
  从此以后,他们常常会晤,成了无话不谈的知己。
  因此叶剑英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又找到李世安。
  叶剑英在昏暗的灯光下,向这位可以信赖的朋友,袒露心机,汇报了几年来走过的曲折道路,说:“现在,我是看得更清楚啦。
  靠国民党是不行了,只有共产党才可以领导我们革命。
  如果你相信我,就介绍我加入组织吧!”李世安听了他的倾诉,表示自己是共产党员,并愿意当他的入党介绍人。
  

叶剑英的非常之路 第二篇(5)
这个追求党的战士多么热切希望自己早日成为共产党的一员啊!他告别李世安,仿佛看到了一盏明灯,高悬中天,照亮了自己前进的道路,激动不已。
  李世安带着叶剑英的热忱和希望,秘密找到周恩来,向他汇报了这件事。
  周恩来回忆起自己同叶剑英的交往,不假思索地说:“他的底子我知道,是好的。
  我们应当表示欢迎。”
  就这样,又过了一段时间,7月上旬,经周恩来同意,中共中央正式批准叶剑英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不过,在当时的复杂形势下,党组织还在继续考验他。
  为了保密和特殊的工作需要,暂时不要和其他党员发生联系。
  这一时期,武汉的革命形势急剧逆转。
  汪精卫不顾宋庆龄、邓演达等国民党左派的劝阻,秘密召开“分共会议”,部署###与“清党”。
  宋庆龄发表脱离武汉国民政府的声明,邓演达被迫化装成查电线杆的工人,秘密离开武汉。
  7月15日,反动派举起血腥的屠刀,进行疯狂大屠杀,使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倒在血泊之中,全国重新卷起了恐怖的风暴。
  革命的武汉一夜之间变成反革命堡垒,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
  在革命的低潮中,成千上万的共产主义战士英勇牺牲了,有些号称革命家的人逃跑了,叛变了。
  武汉报纸每天都登载个人或联合声明、启事,宣布与共产党脱离关系。
  但是又有许多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勇敢地投入了党的怀抱。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叶剑英与真正的共产党人,在白色恐怖的高潮中,迎着反革命逆流,投入党的怀抱。
  叶剑英从一个追随孙中山革命的国民党高级军官转变成为一个坚定的共产党员,从一个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成长为一个献身无产阶级事业的革命战士,走过了漫长的曲折的道路,经受了火与血的洗礼和复杂斗争的考验。
  后来,1987年8月,叶剑英在谈话中回忆自己从找党到入党的坎坷道路时,不无感慨地说:“1920年打下广东,奠定了统一两广的基础。
  那时广州就可以读到列宁传记了。
  广州有共产党,有无政府主义,还有国家主义,面包、药瓶什么都有,真是‘百家争鸣’。
  那时在广州一看戴软帽子的就知道是共产党,一看戴硬帽子的就知道是国民党。
  我最初还读过克鲁泡特金的东西,后来才逐渐从无政府主义转到共产主义。
  “我是1924年提出要求入党的,没有被批准。
  那时我在蒋介石手下的教导团当团长,有人说是蒋介石嫡系部队的团长,这没有说错。
  从1927年就反对蒋介石,经过这个考验,决心就定了,所以1927年7月正式参加了党。
  当时也不是对共产主义完全理解了,只觉得国民党不行,享乐腐化,必然失败,共产党朝气蓬勃,必然要胜利。
  后来,经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树立了共产主义世界观,懂得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懂得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要代替它,如同资本主义必然要代替封建主义一样。
  这样,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就始终坚定不移了。”
  彩笔凌云画溢思,虚心劲节是吾师。
  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这首《题画竹》诗,正是他自己迎着逆流、勇敢搏击的革命精神和战斗品格的生动写照。
  三、积极策应南昌起义,以武装的
  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叶剑英投入党的怀抱之后,革命形势继续处于低潮。
  他继续拼搏在巨大的逆境漩涡中。
  “宁汉合流”后,无数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倒在血泊之中。
  面对这种严峻形势,在武汉的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五人常务委员会于7月中下旬召开会议决定举行南昌起义,反击反动派。
  

叶剑英的非常之路 第二篇(6)
并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领导起义。
  一批党员干部云集九江,具体组织和领导起义工作。
  此时,叶剑英仍在第四军任参谋长,已随军到九江。
  九江,北临长江,南倚庐山,是长江中游重镇,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此时城里城外驻满了部队。
  我党能掌握和影响的部队有,贺龙指挥的第二方面军第二十军,叶挺指挥的第二方面军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等部都驻在这里。
  此外,还有其他军阀部队,一时显得拥挤不堪。
  第二方面军第四军军部设在甘棠湖的烟水亭一带。
  新任军长黄琪翔是叶剑英的同乡友好,十分器重叶剑英的军事才干,不时邀请他磋商军机大事。
  当时叶剑英的党员身份极端保密,鲜为人知,他尽力将获取的军事情报透露给党组织。
  他与叶挺保持秘密联系,与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秘书长高语罕、第四军政治部主任廖乾吾等都有交往。
  准备参加南昌起义的大批部队和干部涌向九江、南昌,引起了反动派的注意。
  汪精卫和张发奎等经秘密策划,企图蒙骗贺龙、叶挺上庐山开会,借机夺其兵权,聚歼其所属部队。
  7月下旬,朱培德向贺龙、叶挺发出邀请。
  张发奎则命贺、叶部队集结德安待命。
  叶剑英洞察其奸,密下庐山,火速到第二十四师驻地找叶挺紧急磋商,决定立即通知贺龙、廖乾吾、高语罕到甘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