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身体的媚术:中国历史上的身体政治学-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接下来许晖说要搞一个“青年学人计划”,每期介绍一位青年学人。那时候我30几岁,还能算是一个青年吧。那个计划的第一期或者第二期介绍了我,此后我的文字就源源不断出现在他的杂志上。那篇日后得到较多读者关注的《巨人何以成为巨人》,就是首先发表在《东方艺术》上,然后再由张炜、刘烨园推荐给《天涯》转载的。
那时候许晖每年都要到西部去旅行,新疆西藏甘肃宁夏……有一次我突然收到他一张明信片,是从四川藏区寄来的。他说路过藏区,发现一个乡竟然叫作“摩罗乡”,于是赶紧买了一张明信片,盖上“摩罗乡”邮政所的邮戳,寄给一个名叫“摩罗”的朋友。我觉得这个寄明信片的人跟这张明信片一样可爱,这张含有藏族气息的小小卡片带给我的快乐是如此持久,成为我心中最美丽的许晖故事之一。
我曾有幸读到过许晖的不少诗歌,那是很真情很美感的文字。他偶尔也写过几篇随笔,极短,好像是给自己的杂志补白似的。我很喜欢这些文字,总是跟他说:你写随笔吧,一定会很出色的。
直到那家杂志“改邪归正”,不再发表人文方面的文章,许晖才到北京来谋生。他在一家出版公司从事图书策划和编辑工作,同时也动笔写一点东西。他好像对随笔不感兴趣,而是埋头研究起历史来。积累了一段时间,就有了这么两部书稿。一部是《身体的媚术—中国历史上的身体政治学》,另一部是《爱情考古》。
“中国历史上的身体政治学”是一个值得开发的研究领域,而“身体的媚术”则是进入这个领域的一个极好角度。这是一部严肃的著作。在国家强权对个人尊严和身体构成威压的时代,个人应该如何自处才能保持自己的尊严,保住自己的性命,保全自己的身体?这个问题单从逻辑上说已经涉及三个层面,但是显然无法分作三个问题来回答。每个人的选择空间都极其有限,历史上那些圣贤之士的不同选择及其不同后果,构成了历史的迷人花絮。一代一代人在消费着这些花絮,当然也在消费中学习了基本的人文态度。
许由、比干、伯夷、叔齐、伍子胥、屈原、岳飞等等著名历史人物,都被许晖纳入了研究视野。国家权力和人类的暴力几乎无所不在,它们对人类的身体怀有强烈的兴趣。对草民的身体是极尽征用和役使,对圣贤之士的身体似乎开发得资源更多,这些开发还常常可以被后人记住。也许正是权力对身体的这种支配力,才使得中国人自古以来对权力如此崇拜和迷恋?至少,从刀俎和鱼肉的二元对立来看,国人的思维确实被暴力意识所占满。要么我为刀俎人为鱼肉,要么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古人没有列出第三种可能性。
自然,谁也不愿意做鱼肉。如果只有这二项选择,恐怕所有的人都愿意选择为刀俎。那么,对权力的争夺也就是对自身的刀俎地位的争夺了。成为刀俎成了保护自己身体的惟一选择。这样的历史真是够紧张的,难怪同胞们活得这么累,活得这么仓惶。无论你干到什么份上,无论你爬上多高的宝座,都无法喘一口气,都无法放松地伸伸懒腰吹吹叶笛。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在可敬与可爱之间(代序)(2)
许晖很会讲故事,而不想轻易作结论。用故事来展现历史的奥秘,探讨思想问题和政治问题,是这些年来很受欢迎的文风。许晖的故事尤其讲得不拘一格。比如第一篇《圣诞》,专门从史书中辑录描述历代皇帝诞生的神异故事,不发一字议论,这一篇就结束了。这种对帝王身体来源的美化与后文对神勇壮烈人士的身体的戕害、凌辱形成对比,凸现了人类文化的矛盾和行为的悖谬。
检讨人性的黑暗,探究制度的黑洞,是不是可以为身体的尊严和解放寻找到一条光明大道?我们也许曾经确信可以。但是,据动物学家说,玩弄身体的把戏并不是从人类开始的。猿猴群体中,每当有首长路过的时候,“群众”必须压低自己的身体,以免自己的头颅高出首长的头颅。那些女猿猴如果想得到男猿猴手中的食品,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做性交易。还有,在猿猴社会,给某个领导或者同胞梳理梳理体毛,抓抓虱子,是统战工作的重要手段。举手投足之间,就可以或者化干戈为玉帛,或者结成联盟共同对敌,或者得到首长的照顾多分一块鸟肉一根玉米棒。
如此说来,身体的媚术就不是始于人类的政治权力,它还有更加深远的背景和来源。它不但来自比政治更加深层的人性的底部,甚至来自人类的前身。我们要根治这种媚术,要从这种媚术中寻求解救的可能性,比我们所期望的恐怕是要难得多。
好在人性的内涵比媚术要丰富得多,生活的内容比政治要广阔得多。有时候,我们可以故意犯犯傻,不玩那个什么“媚术”了;有时候,我们可以故意偷偷懒,不理那个什么“政治”了。这时候总还有一点人生的乐子可以享受。比如,放纵一下关于“摩罗乡”的联想,玩玩“铁匠营”的绕口令,等等。正是这些“政治”和“媚术”之外的东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亮色,和一些诗意,人也因此而显得鲜活可爱。
我想,比干、伯夷、叔齐、伍子胥、屈原、岳飞们的本意,可能也不过是想活得可爱一点,诗性一点。当那并不诗性的东西光顾的时候,他们不过是没有躲避那不可躲避的东西,遂成为可敬之人。
一个人在成为可敬之前,一定是可爱的。
可敬是一种悲烈的境遇,也许最理想的状态是生活在可敬与可爱之间。
2006年11月28日,北京北小河边
【自宫】自我阉割的第一刀(1)
中国古代的读书人统称为“士”,“士”是象形字,象形男人的生殖器。“寸”是指事字,一只手的手腕处掩着一柄小刀。“士”和“寸”组合在一起就是阉割的意思,拿刀割去男人的生殖器。因此,周朝时把阉割过的男人称为“寺人”,“寺”就是“士”和“寸”的组合字。
《春秋左传·僖公二年》出现了有史可稽的第一个著名的“寺人”:“齐寺人貂始漏师于多鱼。”齐国的寺人貂,开始在多鱼这个地方泄漏齐国的军事机密。这一句记载空谷足音,奠定了这个叫“貂”的人寺人之祖的地位的同时,更指控貂是一个间谍。可惜,关于间谍的指控却仅此一句,下文再无记载,《左传》惜墨如金的简洁文风让我们错过了一个也许更加精彩的传奇故事。
宫刑的起源很早,学者们相信,至迟到夏禹时代,宫刑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刑罚。据《周礼》记载:“夏宫辟五百。”夏朝的宫廷里有五百人施了宫刑,正说明宫刑的技术手段已足以完成大规模的惩罚。宫刑又叫“去势”,“势”同样是男人生殖器的代称。不过,宫刑是他阉,是“五刑”中仅次于死刑的惩罚(参见本书《蚕室里的花朵》),而寺人貂却是自宫,自我阉割,为的是进入齐桓公的内廷。
寺人貂,又叫竖貂,竖刁,竖刀,最通行的称呼是“竖貂”。这是一个令人费解的名字,不知道是他一出生就起了这个名字,还是因为他是寺人才起的这个名字。“竖”的本义是短小,引申为童仆,又引申为宫中供役使的小臣。貂是一种动物,长于寒带,聪明伶俐,生性慈悲。北极圈内的猎人捕貂,常常假装快要冻死的样子,躺在貂出没的地方。貂看到后就跑出来,用自己的身体去温暖人。猎人就这样轻而易举地捕到了貂。历史上有很多以动物入名的人,比如董狐、阳虎、西门豹、乐羊等等,竖貂的最初命名应该与貂这种动物有关。可以想像,作为齐桓公的男宠,竖貂一定是个美男子,小白脸,他穿着用貂皮和貂毛装饰的短上衣,更显得貌美如花,更能得到齐桓公的欢心。竖貂用自己的身体去取悦齐桓公,与貂用自己的身体去温暖人是多么的相像啊。
“竖貂”这个名字开创了两个传统:一是后世关于宦官的更加著名的称呼—阉竖,毫无疑问,这个称呼来自竖貂。一是一种官职的装饰。《汉官仪》载:“中常侍,秦官也。汉兴,或用士人,银珰左貂。光武已后,专任宦者,右貂金珰。”从秦朝沿袭下来的文官名中常侍,按照礼制,帽子上装饰着“银珰左貂”,汉光武帝刘秀以后,这个官职就专用宦官充任,装饰也改为“右貂金珰”。宦官充任的这个官职,吸取借鉴了竖貂的装饰灵感,从而使这一装饰固定为一种代代相袭的礼制。
齐桓公在名臣管仲的辅佐下,成为春秋乱世的第一位霸主。但是他和管仲的遭遇却一波三折。
齐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86年),公孙无知弑襄公,自立为齐国国君。仅仅一年,公孙无知被杀,齐襄公的两个弟弟争位,管仲拥戴的公子纠自鲁奔齐,鲍叔牙拥戴的公子小白自莒奔齐。为了阻拦公子小白,管仲带兵埋伏在路上,一箭射中了公子小白的衣带钩,小白顺势装死,公子纠得意洋洋、慢条斯理地赶往齐国,六天后到了齐国,却发现小白已经抢先入齐,登上了王位。这就是齐桓公。齐桓公发兵攻鲁,杀了公子纠,又想杀管仲。鲍叔牙阻拦说:“君将治齐,即高傒与叔牙足也。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夷吾所居国国重,不可失也。”鲍叔牙真是管仲的知己,他评价管仲说:“君王您如果只是想治理齐国,高傒和我就足够了;但是如果您想称霸诸侯,则非管仲不可。”齐桓公虚怀若谷,听从了鲍叔牙的劝谏,封管仲为大夫,把国事都委任给他,四处攻伐,开辟了称霸的新局面。
齐桓公有三位夫人,王姬、徐姬、蔡姬,都没有生子。齐桓公又置了六位如夫人:长卫姬,生武孟;少卫姬,生惠公;郑姬,生孝公;葛嬴,生昭公;密姬,生懿公;宋华子,生公子雍。六位如夫人各育有一子。齐桓公和管仲喜欢郑姬生的孝公,把他托付给宋襄公,欲立为太子。“雍巫有宠于卫共姬,因寺人貂以荐馐于公,亦有宠,公许之立武孟。”(《春秋左传·僖公十七年》)可是一个叫雍巫的人受宠于长卫姬,经过竖貂的引荐,也得到了齐桓公的宠幸,雍巫趁机替长卫姬说话,齐桓公又答应立长卫姬的儿子武孟为太子。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自宫】自我阉割的第一刀(2)
雍巫可不是一个等闲之辈,他就是中国史上著名的易牙。竖貂把易牙引荐给齐桓公之后,易牙就做了齐桓公的御用厨师,此之谓“以荐馐于公”,因为会做珍馐美味而推荐给齐桓公。有一天,齐桓公闲极无聊,开玩笑地对易牙说:“听说人肉很好吃,我还没有吃过。”易牙回家就把大儿子蒸了献给齐桓公。这就是“易牙烹子”这一成语的来源。虽然杨树达先生考证说易牙是北方的少数民族狄人,而狄人有“易长子而食”的习俗,但是把长子烹了献给齐桓公,毫无疑问是取媚之道。
齐桓公四十一年(公元前645年),管仲因病去世。《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
管仲病,桓公问曰:“群臣谁可相者?”管仲曰:“知臣莫如君。”公曰:“易牙如何?”对曰:“杀子以适君,非人情,不可。”公曰:“开方如何?”对曰:“背亲以适君,非人情,难近。”公曰:“竖刀如何?”对曰:“自宫以适君,非人情,难亲。”管仲死,而桓公不用管仲言,卒近用三子,三子专权。
管仲评价易牙杀子取媚于君,不合人之常情,不可用;开方放着卫国太子不做,以臣事君,不合人之常情,不可近;竖貂自宫以取媚国君,不合人之常情,不可亲。如此酷评,等于管仲的临终政治遗嘱,尊称管仲为“仲父”的齐桓公却充耳不闻,结果酿成了“三子专权”的局面。
《史记·齐太公世家》正义引颜师古的记述,细节更加丰富:
管仲有病,桓公往问之,曰:“将何以教寡人?”管仲曰:“愿君远易牙、竖刀。”公曰:“易牙烹其子以快寡人,尚可疑邪?”对曰:“人之情非不爱其子也,其子之忍,又将何爱于君!”公曰:“竖刀自宫以近寡人,犹尚疑邪?”对曰:“人之情非不爱其身也,其身之忍,又将何有于君!”公曰:“诺。”管仲遂尽逐之,而公食不甘心不怡者三年。公曰:“仲父不已过乎?”于是皆即召反。
齐桓公问:“易牙烹子让我尝鲜,难道有什么可以怀疑的吗?”管仲回答:“人之常情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易牙既然能如此残忍地对待自己的儿子,又怎么会爱国君您呢!”齐桓公又问:“竖貂自宫以亲近我,难道有什么可以怀疑的吗?”管仲回答:“人之常情没有不爱自己身体的,竖貂既然能如此残忍地对待自己的身体,又怎么会爱国君您呢!”于是管仲临死前把易牙和竖貂都驱逐了。失去了这两个人,齐桓公吃饭不香,心里不痛快了三年,埋怨管仲太过分,又把两人都召回来了。
结果,三年后齐桓公病重,三个取媚者,三个被管仲定义为“不可”、“难近”、“难亲”的人,最终决定了齐桓公的悲惨命运。
公有病,易牙、竖刀相与作乱,塞宫门,筑高墙,不通人。有一妇人逾垣入至公所。公曰:“我欲食。”妇人曰:“吾无所得。”公曰:“我欲饮。”妇人曰:“吾无所得。”公曰:“何故?”曰:“易牙、竖刀相与作乱;塞宫门,筑高墙,不通人,故无所得。”公慨然叹,涕出,曰:“嗟乎,圣人所见岂不远哉!若死者有知,我将何面目见仲父乎?”蒙衣袂而死乎寿宫。虫流于户,盖以杨门之扇,二月不葬也。
颜师古讲述的故事简直是一篇精彩的短篇小说。齐桓公病重,易牙和竖貂发动政变,堵塞宫门,筑起高墙,不准出入。有一个妇人趁隙翻墙而入,齐桓公要求吃饭,妇人说没有。又要求喝水,妇人也没有。尚蒙在鼓里的齐桓公这才得知了易牙和竖貂的阴谋。可是悔之晚矣。齐桓公就像濒死的吴王夫差因愧对伍子胥蒙面而死一样,也用衣袂蒙面而死。死后两个多月都没有埋葬,尸虫泛滥,都流到门外了。齐桓公不听管仲的劝告,堂堂一国之尊,春秋第一霸主,竟然落到了尸体用杨木门板遮盖的地步。
《史记·齐太公世家》的记载更加血腥:易牙和竖貂诛杀群吏。除了托付给宋襄公,居住在宋国的孝公外,其余五位公子交相攻伐,最后易牙和竖貂立公子无诡(即长卫姬的儿子武孟)为君,齐桓公停尸六十七天之后,方才被公子无诡埋了。紧接着,无诡立三月即被杀身亡,宋国护送孝公即位,是为齐孝公。
【自宫】自我阉割的第一刀(3)
竖貂此人,再也没有见诸史册,倒是“竖貂”的混合体—阉竖和“银珰左貂”,成为中国史上耳熟能详的专有名词,刺激着某一个有知识的群体在朝代易色时的神经:要么成为阉竖,要么成为“银珰左貂”的代表。易牙呢?这个“雍巫辨味”的民间传说的主角,在齐桓公死的那一年(公元前643年),改奉齐桓公的最后一个如夫人宋华子所生的公子雍, “以为鲁援”。至此,易牙—雍巫,雍巫改奉公子雍,易牙易了主人的口味,正所谓名至实归。
竖貂不仅是中国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寺人,而且是第一个自宫者。即使在齐桓公时代,即使在好色的齐桓公后宫充盈的情况下,竖貂凭借自己的美色,仍然得到了齐桓公的宠幸。自宫者被宠幸的荣誉,在自宫的源头处就得到了最大的兑现。
后世的自宫者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