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那些事儿-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庑┮饧赡芏喟氤鲎云淠涣胖帧R蛭邮肥楹罄吹募窃乜矗钣率翟谑且桓鱿∧喾霾簧锨降娜宋铩K男∧怨希惶赡苌龇浅>俚募狻U庖坏悖嘈叛罴嵝睦锘故怯惺摹
史载,杨勇最开始惹杨坚不愉快,是因为他在蜀人所做的精美盔甲上又加上纹饰。杨坚素来节俭,很看不顺眼,就送了杨勇几件旧衣服、一把旧刀、一罐腌菜、一罐豆瓣,奉劝杨大公子要居安思危,忆苦思甜,不要瞎搞。
另一件更严重的事则发生在某年冬至。当天,文武百官突然一窝蜂跑到杨勇官邸去朝贺。杨勇则安排了一场盛大的歌舞晚会,与下属同乐。
杨坚听到此事后酸溜溜的,问左右道:“听说冬至那天,百官都到东宫(太子宫)去朝见太子,这是什么礼仪?”(高祖知之,问朝臣曰:“近闻至节,内外百官相率朝东宫,是何礼也?”)
负责礼仪的官员答道:“回皇上,官员见太子只能叫‘贺’,见皇上才能称‘朝’。”(太常少卿辛亶对曰:“于东宫是贺,不得言朝。”)
杨坚阴阳怪气地说道:“是吗?如果是‘贺’,需要那么多官员吗?需要搞歌舞晚会吗?这不是‘朝’是什么?我看,比‘朝’还要气派!”
隋文帝的皇位是从后周夺取的。他做了亏心事,难免疑神疑鬼,老担心人家要夺他的位子。所以,杨勇此举实在是大大犯了杨坚的忌讳,结果自然不会好(自此恩宠始衰,渐生疑阻)。
父亲这边,杨勇渐受猜忌。那么在母亲那边,又如何呢?
很不幸,杨勇生活作风不怎么正派,是个好色之徒,又不知检点,后宫佳丽多的不可胜数。他跟一个叫云昭训的女子尤其打的火热,对原配夫人却完全不理不问。可能闹得太过火,他的夫人元氏竟被气得心脏病发作而死。更糟糕的是,元氏是独孤皇后亲自帮他娶的。这个宝贝儿子的所作所为,把崇尚爱情专一的独孤皇后气得七窍生烟(她怀疑元氏是被杨勇害死的)。另外,独孤皇后最讨厌男人的妾室生儿子,她认为这是一个人荒淫的铁证。而杨勇的妾室们竟给他生了一大串的儿子,你可以想象独孤皇后心情该有多么糟糕。
可见,杨勇这个人实在很不聪明,他根本没搞清楚父、母到底有怎样的价值观。硬要伸长脖子去碰高压线,能不被电的浑身冒烟吗?
一比较,大哥与二哥的差距就出来了:
第一、杨广为人“低调”,杨勇却极为张扬。
第二、杨广“完全符合”父母的价值观,杨勇却总是反着干。
第三、杨广在前方东征西讨,处处为杨坚分忧,杨勇却在后方想抢班夺权(至少杨坚这么认为)。
再联系杨广的其他优点,别说杨坚,恐怕任何一个领导都想把杨勇换下来吧。
实际上,文帝已经试探性地问过上仪同三司(不是三司,但参照三司待遇)韦鼎了:“在我的几个儿子中,哪一个能够继承帝位呢?”这话问的够绝!在皇太子已经确立的情况下,还问这样莫名其妙的问题,显然另有深意。韦鼎是个老江湖,哪里品味不出弦外之音?不过他也怕得罪###,回答的颇为油滑:“皇上和皇后最喜欢的儿子,可以继承帝位。但臣实在是不知道是谁。”话已经很明白了:该让谁当,全听您老人家作主。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5、皇后的表态
一年之后,杨广自江都(扬州治所,今江苏省扬州市)返回长安(大兴)汇报工作。
为了包装自己,他特意把车马侍从搞得比较简单。他在接待大臣时,礼数也周到之极。再加上江南被治理的井井有条,杨广顿时受到了满朝文武的称赞(其后晋王来朝,车马侍从,皆为俭素,敬接朝臣,礼极卑屈,声名籍甚,冠于诸王)。
甚至连一向挑剔的杨坚,对杨广的表现也连连点头,认为他居功不傲,艰苦朴素,是个值得托付重任的人。
一段时间之后,杨广将要返回扬州。临行前,他入宫去向母亲独孤氏辞行,说道:“在扬州之时,经常挂念母亲。好容易见了面,却又不得不离开。明早即将远行,只恐再会之日杳杳无期了。”(因进言曰:“臣镇守有限,方违颜色,臣子之恋,实结于心。一辞阶闼,无由侍奉,拜见之期,杳然未日。”)
说完,他不由哽咽起来。
独孤皇后也不禁潸然泪下:“你常年远在外地,我年纪也老了。今日一别,还不知我们娘俩能不能再见面?”(皇后亦曰:“汝在方镇,我又年老,今者之别,有切常离。”)
母子俩相对而泣,殻ъげ灰选4宋酥G椋幌杆怠
杨广哭了半天,又说道:“儿臣虽然愚笨,但一向看重兄弟之间的情谊。不知道什么事情得罪了太子,让他非常恨我,总想找茬陷害我。谎言重复千遍即会成为真理。我真是担心下次不能活着回来见母亲啊!”
杨广此话中可能稍含矫情成分(所谓的看重兄弟情谊),但也并非毫无道理。
其一、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杨广远在外地,又手握重兵。朝廷自然会对他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关心”。
其二、老爹杨坚性格向来多疑。他既能猜忌杨勇,又凭什么不能猜忌杨广?
其三、晋王、太子明争暗斗多年,谁敢保证###不会趁杨广不在时向多疑的皇上进上谗言(杨广在扬州呆了一年,大概后方的谗言已经堆积了一箩筐)?
以上三点,正是杨广所担心的。他之所以点明,可能也是想请独孤氏能够在必要时帮他澄清一下。
比较起政治纠纷来,皇后似乎对太子的私生活更为关心:“这个杨勇,我辛辛苦苦帮他娶了媳妇元氏,哪知他根本不领情,反而和云昭训这个小姘头打的火热。元氏本来好好一个人,突然暴病而死,不是被人投了毒是什么?早知这样,我还不如把她嫁给猪狗。这事我没找杨勇算账也就罢了,想不到他又来整你了。我活着尚且如此,要是我死了,他还不把你们吃了?等他将来当上皇上,你们弟兄几个岂不还要去向云昭训叩头?这事我一想就痛苦!”(皇后忿然曰:“睍地伐渐不可耐,我为伊索得元家女,望隆基业,竟不闻作夫妻,专宠阿云,使有如许豚犬。前新妇本无病痛,忽尔暴亡,遣人投药,致此夭逝。事已如是,我亦不能穷治,何因复于汝处发如此意?我在尚尔,我死后,当鱼肉汝乎?每思东宫竟无正嫡,至尊千秋万岁之后,遣汝等兄弟向阿云兒前再拜问讯,此是几许大苦痛邪!”
此话鲜明地表达了独孤皇后的立场:
第一、对杨勇极度不满。
第二、由于跟云昭训已经闹翻,所以她担心将来云昭训一旦成为皇后,自己要受气(此话独孤氏虽没有明说,但一眼就能看出)。这已经涉及到她自身的利益。
杨广虽知道母亲不喜杨勇,但没想到竟恨得如此之深。但是他颇有城府,并不表露出来,只是陪着痛哭而已。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6、发展政治盟友(1)
返回扬州之后,杨广倒没有得意忘形。
皇后虽然已明确表态,但她毕竟不属于国家管理团队,最多侧面影响一下皇上,公开场合却不好指指点点。
皇上高深莫测。他的态度如何,杨广不敢猜,也猜不透。
杨广本人又远在扬州,鞭长莫及,更不好开展行动。
想来想去,杨广认为,目前最关键的问题是:在朝中,一定要发展一个重量级的大臣帮自己说话。否则,事情就无法继续向前推进。
但是,发展谁、派谁去发展却又成为一个新的难题。
为此,他特地将心腹——时任安州(四川剑阁)总管的宇文述从大西南调到身边,一起商量对策。
宇文述头脑活络,处世圆滑,跟朝中许多大臣都有往来。杨广把他调到身边,看中的就是他的关系网。
当杨广把话挑明后,极善钻营的宇文述一眼便看出蕴含其中的巨大利益,遂痛快地说道:“从声望、功劳来看,杨勇跟王爷简直没法比。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现在,包括皇上、皇后在内的全国人民都支持您,形势很好。不过,废立太子毕竟是件非同小可的大事。这是要离间国家一把手和二把手的关系,一般人搞不好会弄砸。目前,朝中有两人权力最大,一个是高颎,一个是杨素。如果能得到其中任何一个人的帮助,事情就好办多了。当然,高颎是###,咱没法指望。唯一可能发展的对象就是杨素。”
杨广道:“杨素雄才大略,深得父皇器重。如能把他发展为盟友当然最好。只是,还不知他底牌如何?愿不愿意为我出力?”
宇文述道:“杨素不属于###,我是知道的。要发展他,存在可行性。目前最急迫的,是要尽快寻找一条与他沟通的途径。我跟他的弟弟杨约关系很好。此人贪财好赌,容易搞定。咱们不妨就以他为突破口。只是,嘿嘿……”
杨广当即心领神会,马上拿出一大笔资金,让宇文述赶快去办。
到达长安后,宇文述便以赌博为由,经常到杨约家串门。当然,每次打牌,肯定都是宇文述输的多(每佯不胜,所赍金宝尽输之)。
等杨约赢得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宇文述才神秘地龇牙一笑,说道:“这些钱是晋王让我输给你的。”(述因曰:“此晋王之赐,令述与公为欢乐耳。”)
杨约闻言后脸色煞白:“为什么?”(约大惊曰:“何为者?”)
他心想:晋王可是权顷天下的人物,他的钱岂是随便敢拿的?
宇文述准备再打击一下杨约,好让他有点危机感,便道:“你的哥哥杨素,虽然现在很威风,深得皇上信任。但听说他跟皇太子关系不好,颇受太子嫉恨。如果有朝一日,皇上突然仙去,皇太子上台,不知你哥哥会有何好处?”
杨约沉默很久,方道:“那宇文兄有何见教呢?”
宇文述道:“现在天下人都知道晋王比太子强。皇上、皇后早有废立之意。不过废立太子毕竟是件大事,皇上不好主动开口。如果下面有人主动提出,皇上就好办多了……”
杨约有些犹豫:“这废长立幼可是有悖人伦呀,如果我们提……”
宇文述摆手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大道理固然应该遵守,但出来混,适当根据形势进行变通,方能永保富贵。如果你们能够让晋王成为太子,他难道会忘了你们?”
杨约觉得宇文述说得有理,自己又收人这么多钱,再加上事情对自己似乎也无坏处,就答应去找哥哥杨素商量。
杨素这个人,除了军事能力出众之外,察言观色、投机取巧的本领也非常高明。他如何不知道皇上、皇后喜爱杨广、讨厌杨勇的态度?所以杨约一把主意告诉杨素,他马上就意识到自己能在其中捞到如何的好处。
杨约最后提醒到:“听宇文述讲,此事独孤皇后已经表态……大哥不妨先去见见皇后。”
杨素微微一笑,他自然清楚,杨坚这个人是最怕老婆的。想到这里,杨素不禁回忆起一桩往事:
由于独孤皇后喜欢感情专一的人,要约束的第一对象当然是老公杨坚。约束到什么程度?后宫佳丽竟没一个敢去亲热皇上!
有一次,杨坚偶然看到一个妃子很有姿色,就忍不住偷了回腥,悄悄宠幸了她。皇后知道此事后,顿时妒火中烧,乘杨坚上朝的机会,竟派人把这个妃子给做了。
等杨坚兴冲冲地下班回家,才惊恐地发现小蜜早已香消玉殒。估计杨坚也是一时气昏了头,又不敢去找老婆闹,一番垂足顿胸之后,居然选择了离家出走。史载他“单骑从苑中而出,不由径路,入山谷间二十余里。”可以看出,他骑马离家,完全是在山里面慌不择路地乱跑。史书没有记载他当时想跑去哪里,不过,从杨坚在佛院长大的经历看,说不定想出家当和尚也是有的。
本准备大闹一场的独孤皇后万万没料到老公居然选择了不辞而别,登时傻了眼,匆匆找来高颎、杨素,让他们两人去追。
二人赶了半天路,才在一个山谷发现杨坚。他们连忙抓住皇上的马缰绳,说什么也不放他走。
杨坚拼命反抗,无奈始终摆脱不了二人纠缠,只得仰天长叹道:“想不到我贵为天子,居然也没有恋爱的自由!”
高颎流泪道:“皇上怎么能够因为一个妇人(一般认为是指独孤皇后)而不要天下呢?”
三人就这样在山谷间僵持了很久。冷静下来的杨坚可能也觉得自己闹得过了,才调转马头,慢慢地开始回宫。
独孤皇后哪里睡得着?她一直在房间中守候,等老公一到,马上哭拜在地。高颎、杨素也在一旁不停说好话,打了不少圆场。不知为什么,一看到独孤皇后,杨坚就涌出满腔柔情,想生气也生不起来,也乐得找个台阶下。当晚,居然又喝酒作乐起来。
数日后,杨素利用一次进宫赴宴的机会,见到了独孤皇后。三杯下肚,杨素漫不经心地夸赞了晋王几句,说晋王最像皇上,借此来试探皇后的态度。
这话算是说到皇后心坎上了。独孤氏当下就表态说太子如何如何不好,晋王如何如何好。
杨素也不含糊,马上就攻击了太子很多不是,申明了自己立场。
皇后见杨素亮出了底牌,也乐的增加了一个如此强力同盟,便密令他回去多加准备,帮助皇上完成废立太子的大业。
。 最好的txt下载网
7、废黜高颎(1)
尽管受到皇后、杨素的双重怂恿,尽管杨坚本人也早就对杨勇不满,但废立太子之事过于重大,行事老辣的隋文帝仍没敢轻举妄动。
他需要评估:一旦废立之事公之于众,会有多少人赞成?多少人反对?最坏的情况可能是什么?需要提前采取什么措施才能将风险控制到最小?这些问题不搞清楚,杨坚心中就没有底。
此时,最让文帝头痛的还不是杨勇,而是高颎。因为在杨坚王朝,高颎的地位实在太特殊了。
当杨坚还是宰相时,高颎就追随着他,是帮助他完成以隋代周的最大功臣。
隋王朝建立后,高颎不光为杨坚推荐了杨素、苏威、贺若弼、韩擒虎等股肱重臣,而且还对内搞管理,对外掌征伐,鞍前马后忙个不停。甚至连建国以来最为重要的平陈战役,都是由他来亲自指挥的。
以上事实,既可看出高颎的能力,也可看出杨坚对高颎的器重与信任。
为了褒奖高颎的丰功伟绩,也为了拉近君臣距离,杨坚特意让高颎的儿子娶了杨勇的女儿。这本是一件好事,但隋文帝万万没想到,一旦要涉及废立太子,此事反成了障碍。
考虑良久,文帝决定还是先跟高颎沟通一下。毕竟高颎身为当朝宰相,绕是绕不过去的。至于措辞,文帝采用了第三人称,以表明并非自己的观点:“晋王妃子梦见神仙对她说,晋王必得天下。你怎么看?”(谓颎曰:“晋王妃有神凭之,言王必有天下,若之何?”)
很明显,无论于公于私,高颎都不可能赞成此事,遂长跪着说道:“长幼有序,万万不可废!”(颎长跪曰:“长幼有序,其可废乎!”)
皇上闻言后沉默不语,就此结束了沟通(上默然而止)。
如果说,“长幼有序”这个理由还算冠冕堂皇,不足以断定高颎是###的话。那么,下面一件事就更明显了。
不久后,文帝选拔了一帮高官子弟,想全部充作禁宫侍卫。
高颎跑过来说,如果皇上把强壮的人都选走了,东宫(太子宫)那边恐怕就没人可选了(高颎奏称,若尽取强者,恐东宫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