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宫廷往事:大明三百年(上)-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九章  四面危机(10)
耿炳文滹沱河兵败后,驻兵杨树堡时,李景隆就到了,耿炳文心上很是不高兴,在他的眼中李景隆不过是个小小的后辈,最主要的他是个文官,懂什么兵法,知什么攻略,然而上命难违,于是耿老将军暗暗将伤心痛心留给自家回味,当即草草交付了印绶,带了十几个亲兵匆匆回京。李景隆接收了兵马粮草,准备和燕王开兵。
  燕王闻知耿炳文去职,却调了李景隆来领兵,不禁大笑道:“老将耿炳文颇晓兵法,我尚有三分畏惧他。今换了文官李景隆这个只知纸上谈兵的小辈,还怕他什么?!”
  南军自调了主将,军士早已离心,况且李景隆用兵,不能说远不如耿炳文,而恰恰就是根本不会用兵,第一次出兵便被燕王杀得大败,以后屡战屡溃,二十万大兵死伤过半,锐气丧折殆尽。
  于是李景隆之带兵,从河北败到山东德州城下,十余万大军与燕王对阵,竟被打得落荒逃去,只剩下济南一座孤城可以投奔。
  可是李景隆的败报一到京,黄子澄就暗中匿住,反而奏称交战获胜,不过因天气寒冷,未便行兵,所以暂回德州,待明春再举兵。建文帝信以为实,于是封李景隆为太子太师,李景隆受诏后,自己却是纳闷,直到接了黄子澄密书后,方知黄子澄代为掩饰,真是感激不尽;且黄子澄在书中一再鼓励他再举兵歼敌,也正合他的意思。
  这个时候,先锋宁凯死在了乱军之中,耿炳文差去暗袭燕王背后的李坚,也被燕王擒住。江阴侯吴高、安陆侯吴志也先后遭擒,因为不肯屈膝投降,被燕王杀死。都指挥盛庸败走,徐贞阵亡,陈文安投河自尽,杨松兵败在逃,潘忠和顾盛两人又争夺先锋,自相残杀。南军的营中,将佐死亡,好好的一座大营,直弄得落花流水。李景隆看看兵败将丧,几欲自刎而死,如果不是黄子澄的密书一封封到来,鼓励他再行举兵建功,恐怕他早已放弃抵抗了。
    ■ 姑息铸大错
  燕王这个时候乘势长驱直入,各州郡多望风归顺,生性软弱、少谋寡断的建文帝不善御将,因而也就不必奇怪在这场与燕王的对抗中,肝脑涂地者少,望风归顺或逃跑的多,致使燕王战必胜,攻必取,最终夺取了皇位。然而,也有少数官员殊死抵抗,真正拼舍着身家性命抗战,他们忠心耿耿,用计设谋,给燕王的军队以沉重打击。山东参政铁铉就是其中一位。这位威烈的铁铉将军是燕王的新对手,也永远地与燕王作对下去,并且燕王永远地败在他的手里,尽管他后来被燕王活剐油煎,可他永远是个胜利者。
  当日文官曹国公李景隆败逃到济南,这时铁铉正押运粮饷到李景隆军中。听说李景隆大败而还,于是急忙飞马驰回,与参军高巍接李景隆入城,同时聚集败逃士兵,严密布防。
  不想李景隆却要归并铁铉的兵权,铁铉不肯,他以振振之词坚守住自己的理由:“元帅奉旨讨燕,屡屡失利,驻扎无定。至于守济南之城,乃铁铉地方之责。若元帅并去我的兵权,倘一旦城池有失,则罪将归谁呢?”李景隆只好作罢。
  燕王到了德州,见李景隆已弃城逃走,城中空虚,于是入城出榜安民。一时官吏尽皆归顺,唯教谕王贵听说燕王破了城,便升坐明伦堂,召集起他所有的学生弟子,大哭道:“此堂名明伦,今日君臣之伦安在?倘若苟活于此,岂不愧死!”然后便一头撞向堂上那根粗壮的大柱子,顿时白脑浆并红鲜血齐流,纯洁的雪白和浓烈的艳红一起盛开在死去的他的周身上下,他的学生们非常哀痛,厚葬了他。
  燕王听说李景隆逃往济南,于是又引兵追至济南。此时的李景隆虽然屡败,但尚有兵十余万,而来追的燕兵只有三千人,一时胆子又大了起来,便要列阵城外,候燕兵初至,人马困乏,迎头痛击之,以雪数败之耻,以报惨溃之仇。铁铉劝道:“燕兵精勇,不在疲劳;我师柔靡,实难取胜。莫若我们两处兵马协同坚守,我们是主,他们是客,时间一长,局势对他们的不利就越来越明显了,到那时他们自然就会退去。”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九章  四面危机(11)
李景隆很不以为然,他脸上的全部肌肉都在配合着他的心理活动而表现得非常到位,说:“三千人都不能打跑击退,倘若他们的后兵都到了,那可怎么办呢?你不要拦我!”于是李景隆将十余万人马都调出城,正要列成阵势以待燕兵,不期然阵尚未曾列定,而燕王早已追到。
  燕兵虽然只三千人,却不与他将对将厮杀。只听得金鼓连天,炮声动地,忽一队从东杀入;忽一队从西杀入;忽又一队从中突至。东边的人忽地杀到西边;西边来的,直杀往东去;中间突至的,又两头分杀,将南军兵阵冲突得七零八落。李景隆又没调度的才干,一任兵将乱战,这个样子战了不多一会儿,南军将士便逃的逃,躲的躲,早又败了下来。恰这时又听得燕王传令,说要活捉李景隆。李景隆慌了,早在众将士溃逃之一开始,就乘机单骑逃去。
  铁铉料定景隆必败,所以早就做好了准备,一见他单骑逃回,便忙再次将景隆接进城去,然后督兵排列炮石,紧紧守城。
  李景隆济南大败的消息终于被建文帝知道了,于是忙召齐、黄二人来责问。二人见隐瞒不得,黄子澄匍匐在地,诚惶诚恐地为误荐李景隆之罪而求原谅,并请皇帝召回李景隆诛之以谢其罪;齐泰便再荐左都督盛庸,说其才勇过人,堪代李景隆之任。
  建文帝准奏,在封盛庸为征北大将军的同时还降旨,铁铉保守济南有功,升为山东布政使。
  盛庸与副帅陈晖便立刻星夜赶去督师。不日李景隆被召回入朝请罪。官场老手黄子澄的阴阳戏法玩得非常好非常妙,当着满朝百官的面,向皇帝义正词严地奏请道:“李景隆辱国丧师,罪应万死,乞陛下正法。”
  这时的李景隆也是匍匐在地,不过样子比齐、黄二人更为诚惶诚恐,全身都在瑟瑟发抖,冷汗浸透了几层的朝服,建文帝看在眼中,感觉在心中就如同一只垂垂将毙的被他握在掌中随时都可以轻轻松松捏死的小蚂蚁,他的仁善禁不住又抬头了,于是建文帝以自己一向树立起来的仁君口气,缓缓说道:“李景隆之罪固然当诛,但念在他系开国功臣之后,姑且枉法宽免他这回吧。”
  黄子澄却义更正词更严地说道:“法者,祖宗之法,行法者以激励将士也。今景隆奉皇命讨逆,却怀有二心;其观望不前,以致丧师,虽万死不足以尽其辜,陛下奈何赦之?”
  建文帝也同时变得更加仁君,说:“论法本不当赦,但他原本就没有领兵之将才,误用在朕,诛之有伤朕心,故不如赦之。”
  李景隆意外地蒙赦,连忙谢恩,才要退出朝堂,忽然副部御史练子宁忙出班来,一把抓住景隆,然后哭奏道:“败陛下大事者,正是此贼臣也,断不可赦!”
  仁君建文帝很不悦地说道:“为何不可赦?”练子宁又哭奏道:“此贼臣毫无才略,枉受陛下隆恩,一败于北平,再败于白沟河,三败于德州,四败于济南,自南而北,疆界已失一半。今济南若无铁铉死守,燕兵难道说不早就进犯淮上了吗?臣乃奉上命执法,若法不行于此屡败之贼臣,则臣先受不能执法之罪,虽万死不辞。”这个言行一致、在日后果然为建文帝肝脑涂地受尽酷刑、全家尽皆殉葬的忠直之臣,不仅不能讨现在的燕王、日后的永乐君的好,而且也让他一心效忠的建文帝非常不喜欢。建文帝这样对他说道:“卿说得固然有理,但朕既已赦出,反悔也不好,还是这样吧。”
  苟且活下命来的李景隆在日后亲手将这个仁且柔的可怜皇帝送上了不归之路,如果没有他这个得力内奸,燕王还是要费些事才能打开应天京都那坚固的大门。在当时,面对着姑息养奸,面对着这位仁义得可爱却糊涂得可恨又痛苦得可怜的皇帝,诸臣都无可奈何,唯有浩叹不已,这以后便有几句流传下来的诗:仁乃君之美,然而不可柔;一柔姑息矣,国事付东流。
    ■ 铁将军的骨头是最硬的
  燕王引精锐部队将济南围得水泄不通。铁铉在城中督率将士,分班昼夜坚守,他本人还亲自领数百精骑,四门驰视,若一门有警,即刻飞骑救之。燕兵架云梯,铁铉立即便放火炮,烧其云梯。燕兵挖穴掘地道,铁铉立即便用槌杵,将其穴道凿塌。总之燕兵百计攻城,铁铉便百计抵御之。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九章  四面危机(12)
燕军久攻不下,燕王一筹莫展,道衍便献计说:“河高城低,干什么不决水灌城呢?”燕王大喜,立刻就令将士决河水灌城,济南城顿时成了一片泽国,无辜百姓转眼就成了一具具漂浮的尸首,军民一时间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铁铉便召集百姓,安抚道:“大家不要怕,本司自有良策(此时铁铉已升为山东布政司使),静守三日,便可破敌。”
  军民也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人心却安定下来,各自坚守岗位,静静等待着。这位布政使早和高巍商量出办法,然后不慌不忙,暗中差遣能干的军士,出城向燕军乞降。
  不久,派去的人回报,燕王已允许投降,约好明天入城。铁铉假装撤去守城的器械和武器,又召集能言会说的普通百姓父老数百人,秘密叮嘱一番,然后这些人出城赴燕军大营。
  燕王听说有百姓父老悄悄出城来到营前,心下奇怪,于是出营巡视,见百姓父老均俯伏道旁,涕泣请罪:“奸臣不忠,使大王辛辛苦苦,跋涉千里,来到此地。大王是太祖的亲儿子,我们是太祖皇帝的子民,怎么敢违抗大王的命令?济南不过一座孤城,至今仍苦苦坚守,这全都是铁布政不知天命,绝非百姓的本意。千岁爷若是再决水灌城,铁布政不过一逃而已,而满城的百姓,则都成为鱼鳖的美餐了。百姓都是千岁爷的赤子,听说了决水的事,非常害怕着急,所以我们私自出城来见千岁爷,相信千岁爷一向爱民如子,会见谅百姓之疾苦的。只是我们平常百姓没见到过战争,突然看到大兵压境,兵临城下,将到壕边,以为大王是要屠城,没有领会大王为国为民的苦心。大王如真心爱民,请退师十里,单骑入城,我们当准备茶水酒饭,欢迎大王。我们百姓也情愿瞒了铁布政,开西门投降,只是请千岁爷切不可再灌城,再伤残百姓了。”
  燕王大喜,好言抚慰道:“你们百姓既知天命,开城迎降,孤王干什么又要决水灌城呢?但不知你们定好了在几时开城?”
  众百姓道:“铁布政守城甚严,今又听说朝廷派了都督盛庸和陈晖领兵来做帮手,只怕也快来到了,若是他们到了就更难下手了,所以事情紧急,我们大家就在今夜五鼓便开城门迎千岁爷入城。只是求千岁爷必须亲自领兵来接济,若是来迟了,百姓便要受铁布政之屠戮了。”燕王道:“你等放心,孤王自当亲自入城。”
  张玉一见燕王收回决水之令,便急急劝阻,说:“小将听说铁铉足智多谋,今百姓来降,难保不是铁铉的诈降之计。断断不可轻信,更不可因此就改弦易辙啊!”
  燕王没等他说完,就连连摇头,说:“孤城被围了三月,百姓岂不困苦?如今又决水灌城,自然慌张出降。就算是铁铉之计,不过伏兵城门,孤王手下的精兵猛将何畏伏兵!”然后检点兵将,到了五更,果然听得西城门里喊声动地,又见灯明火乱。燕王唯恐去迟了,众百姓失望,等不及集齐了将士,竟先带数十名亲随精勇,飞马而去。
  燕王胯下龙驹,张着赤罗伞,到得城边,一看众百姓都跪伏于地,高呼千岁。城门果然大开,燕王往城中一看,见灯火亮如白昼,四处静悄悄,并不见有一兵一将,燕王禁不住扬扬得意,正随众百姓跃马徐徐进入城门之际,突然众百姓一声呐喊,城楼上忽然一声锣鸣,早就哐啷一声响,燕王连忙抬头一看,城门正顶上忽然放下一块千斤闸板来。亏得燕王眼明手快,忙拽马往后退,不过眨眼工夫,数尺之距,那铁板就已经坠下了,正压在马头上,马头顿时被压成齑粉,而马身子早已被千斤闸板闸成了两半,燕王仅仅躲过身子,随即就一头跌下马来,亏得亲随精勇忙跳下马来,把燕王扶上了另一匹马,纵辔向城外驰去。
  吊桥下设有伏兵,见燕王要过桥,立时都从水中钻出来拆桥板,偏偏桥造得非常坚固,一时难以毁掉,竟被燕王从桥上逃过去。而铁铉在城上早把炮石弩箭,如雨般向下又是射又是放。燕王身中数箭,幸有护身铠甲,不致透入。铁铉忙出城来追,已经来不及了。后面的将兵赶到,将燕王接回营中。铁铉回到城里,叹息不已,为天不绝燕王。
  

第九章  四面危机(13)
燕王不胜其怒,立刻命令将士,绕城四面,架起名曰无敌大将军的铁炮,猛轰城墙。那铁炮打到城上,轰轰隆隆,就像雷响一般,再加上燕军个个奋勇,一边攻城,一边大声呐喊,声势更见其浩大,再加上大炮威力很大,城墙被打穿了许多洞,东边打倒了几处垛子,西边又震坍了一带垣基。
  披挂登城亲率士卒守城的铁铉见城崩只在旦夕,便心生一计,叫人用白木做成数面大牌子,上写“太祖高皇帝之神位”八个大字,每个大字都有一米见方,以便攻城的人均能看见,然后用绳子穿起来,遍悬挂于城上各个崩颓之处。燕兵看见不敢再放炮,忙禀知燕王。燕王看见了这几个大字,自觉难为情,于是下令停止炮击。
  铁铉乘其缓攻,命士兵连夜修城,士兵们抓紧时间运土砌石,破洞补上了,城池又变得异常坚固。铁铉心想如此示弱,燕兵如何肯退?于是便选募壮士,乘燕兵不意,突然出击。击了一处又一处,燕兵虽不至于大伤,也被他扰得不安宁。就在这时都督盛庸与陈晖的救兵全都到了。铁铉自然又约城外军队,内外夹攻,大败了燕军。
  大败的燕王非常愤怒,但左思右想,又没有什么良策,一时进退两难。道衍便劝燕王道:“凡用兵,见可进而进,知难而退;今围济南三月,屯兵坚城之下,可谓劳师乏军,时间长了,士兵变得疲乏懈怠,再战不利;即使攻下济南,也不能长驱直入了,不如暂且退还北平,容图后举。”
  燕王被此一语点醒,于是便下令撤围,班师回北平去了。
  这边铁铉开城迎盛庸、陈晖入城,盛庸听说燕王火炮轰城被太祖灵牌震住之事,不无钦佩又不无调侃地说:“铁公,亏得你倒想得出一个如此绝妙好计!”
  铁铉笑着连连谦逊地说:“哪里哪里,我不过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罢了!燕王不是口口声声向天发誓称自己起兵‘靖难’是遵守祖训是忠臣孝子吗?若是连太祖的灵牌都敢轰,纵使太祖在灵之天无力怪罪,恐怕他也难堵天下人的口呀,那样的话,他维护祖制的说辞岂不是就露馅了吗?”
  铁铉说罢两人相对哈哈大笑。笑罢两人再商量道:“燕兵虽退,却并不等于说他们败了。还须得紧守,不宜轻视。”盛庸道:“燕兵屡胜,都是李景隆不知兵法所致。今遇明公才略超群,善于守御,仅一孤城,便不能破。何不乘机收回德州等诸郡县?”
  铁铉点头说:“我正有此意。”于是铁铉乘燕军北撤,率军追击,直至德州。城内燕军听到燕王北还,无心坚守,弃城逃走,南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