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人盗墓史-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查史料,原形毕露。清馥殿,是上面说到的,明世宗朱厚熜所建。大殿坐西朝东,有9间,是行香之所。朱厚熜被勒而未死后,一意玄修,崇奉道教,经常在清馥殿与群臣做道场。
清孝陵隆恩殿及东西配殿的楠木梁,正是清馥殿9间大殿楠木料改制的。不仅用了清馥殿的木料,还用了锦芳亭的天花板。至此,清孝陵的建筑材料来源露出马脚,为拆除明代宫殿建造陵寝,至此这一历史之谜才被揭开。
● 十三陵曾四次遭遇被盗危险
明十三陵虽然被拆大改小了,却是历代帝王陵寝中保存最好的,有11座陵寝地宫至今仍然完好,没有被盗过。但与所有帝王陵一样,十三陵也曾遭到多次破坏,或者说盗未遂。在明未亡国时,便至少有四次被盗的危险。
第一次在正统十四年(1449年)十月。这年七月,蒙古瓦剌将领也先,率瓦剌军挟被俘的英宗南下,有部分瓦剌军进入陵区,将长、献、景三陵享殿内灵座毁坏,并焚毁了祭器。
第二次在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八月。蒙古鞑靼部俺达汗率部进犯明朝,部分士兵进入陵区,抢掠了康陵果园等处。
第三次在崇祯九年(1636年),清太宗皇太极的八旗劲旅于当年七月初七攻破昌平城。紧接着,清兵焚毁了天启皇帝的德陵。为什么清军要毁坏德陵?其实是为了报复天启皇帝盗掘大房山金国皇陵。
第四次是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朝即将灭亡前夕。三月初,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攻陷昌平城,放火焚烧了康、昭二陵明楼及定陵殿庑。
在这四次事件中,如果时间允许,哪一次都可能如北宋巩义皇陵一样,将明陵掘个底朝天。但不幸中的万幸,明陵躲过了侵略者的洛阳铲。特别是在第四次事件中,如果不是抢占北京城,加上清军紧逼,李自成的起义军应该是不会放过十三陵的,是会报崇祯皇帝朱由检挖他祖坟之仇的。
但起义军仅是焚烧了部分明陵,便快速南下了。十三陵逃过了最大一次,也是最可能被盗的一次危险。
● 朱由检“金头收殓”传说引来盗墓贼
李自成攻破京城后,朱由检在绝望之中,登上万岁山(煤山),在寿皇亭旁的一棵歪脖子槐树上自缢殉国,明朝灭亡。如果他要不上吊,而是潜逃出宫,再组织人马,大明的东山或许会再起,毕竟当时天下还姓朱。可惜啊,历史不容如果。
李自成的起义军在清理明宫时,发现了朱由检和皇后的尸体,遂命人用两扇门板将帝后尸体停在东华门侧,先装入柳木棺内,后又提高规格,重新改殡:以红漆棺殡朱由检,以黑漆棺殡皇后,棺内的朱由检,头戴翼善冠,身着衮玉渗金袍,皇后亦依制加袍带。
因为生前没有来得及建造寿陵,李自成在战事吃紧的情况下,将朱由检与皇后的尸体一起葬入朱由检的宠妃——田贵妃墓中。
可能一般人不明白,田贵妃墓怎么能容得皇帝皇后二人?其实在明清两朝,都会专门为后宫嫔妃营建一个大墓,这是集体墓穴,预留空间,嫔妃死后就一个个葬入,所以妃墓的空间很大。田贵妃的墓可容9名妃子于日后下葬。
偷梁换柱嫌疑犯——清朝皇帝乾隆(9)
此时,距田贵妃入葬不到一年。民工挖了好几天,到第四天早上才挖到地宫石门,使用拐钉钥匙才打开石门。当天下午三点后棺椁送到下葬,棺椁之前摆好香案祭品,点起万年灯后,众人退出,将两座石门先后关闭,填葬墓道。后来,清朝又以帝王之礼,对思陵进行了改扩建。
思陵说是帝王陵寝,但毕竟是亡国之君的坟墓,还是由妃子墓改建的,里面的随葬品应该没有什么,但令人感叹的是,它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座地宫被盗墓贼盗过的明朝帝王陵。
盗陵的起因,据称与一个传说有关。
传说李自成在将朱由检的尸体运往昌平时,发现尸体上的脑袋被谁砍掉了,于是只好现找材料和工匠,临时铸了颗金头,安在朱由检的脖子上,那颗金头有十几斤重。
有一天,附近思陵村一位老人清早起来捡粪,发现了思陵上有很大的盗洞。闻讯来的守陵户惊呆了,顺着盗洞进入地宫一看,棺材早已经腐烂了,朱由检的尸体成了一具骷髅,脖子上的那颗金头不见了——盗墓贼原来是冲着金头来的!
后来,思陵村的陵户们把村名改名为“盗陵监”,意思是加强对盗陵行为的监视;再后来,“盗陵监”又被喊成了“悼陵监”。实际上“悼陵监”是嘉靖时为孝洁皇后陈氏营建悼陵而设的职位,时间一长衍化成了目前的悼陵监村,与思陵被盗并无关系。朱由检死后头也没有被人砍掉,安了一颗金头的说法是无稽之谈。
不过,传说虽然是传说,但思陵被盗是事实。盗墓时间在民国年间,盗墓贼是当地的一伙土匪,与清东西陵被盗的时期差不多。
王 篇
四大“盗墓天王”
在中国古代,有一个特殊的阶层——“王公贵族”。
这些“王”都是“帝”分封出来的,故称“封王”,不是皇室成员、特殊功臣,不能享受封王的待遇。刘邦、朱元璋在建立自己的江山后,都曾大封同姓王和异姓王。
封王虽然不是皇帝,但因为有自己的领地,有征收租税的特权,因此,尽管封王在汉代“七国之乱”后,权力大为缩水,封国名存实亡,但因为天高皇帝远,还是相当有实力的,作威作福于一方。所以,封王是名副其实的土皇帝,或者说是大皇帝领导下的特殊皇帝。
在中国古代盗墓史上,封王盗墓的事件有好多起。比起皇帝盗墓,这班人下手更狠,破坏性不相上下,甚至更大。这些封王成了名副其实的“盗墓王”“贼王”。
在这些“盗墓王”中,有这么四位人物:广川王刘去、魏王曹操、西楚霸王项羽、始兴王陈叔陵,他们或扒坟扬骨,作恶四方;或掘墓盗宝,霸气冲天。香港演艺界有四位重量级的艺人,俗称“四大天王”,而这四位封王的份量也不轻,堪称中国盗墓史上的“四大天王”。
在中国古代,盗墓可以分为寻宝派、游戏派、复仇派、收藏派等不同的类型。巧合的是,“四大天王”的盗墓动机,恰恰体现了这些类型,让他们来代言各种盗墓派别,相当恰当。
看点提示:
● 魏哀王冢中出现“墓毒”之谜
● 魏王子墓中出现美女裸尸之谜
● 周幽王墓中出现葬人之谜
刘邦定鼎天下,大封天下,将自己的儿孙分封九州各地,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王国,诞生了形形色色的国王,广川王刘去由此繁衍而生。这个将自己二奶都能“肢解烹煮”的封王,坏事多多,盗墓无数,魏襄王冢、哀王冢、魏王子且渠冢、袁盎冢、晋灵公冢、幽公冢、栾书冢,这些有名的古墓都让刘去翻了一遍,境内的古墓高冢几乎都盗光了,碰到的稀奇古怪之事就有一百多起。刘去盗墓时碰到了什么?僵尸?宝剑?玉蟾蜍?最恐怖的出现在周幽王墓内的,竟然发现百余殉葬女子……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游戏派”盗墓之王——汉广川王刘去(1)
如果要对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盗墓者封王的话,这里要说的广川王刘去,绝对应该有份。
从盗墓史上来看,引发盗墓的原因和动机,是复杂和多变的,往往都不单纯。现在大家知道的盗墓起因和目的多是贪图财富,以盗取墓中的宝物为主,这是典型而又传统的盗墓中的“寻宝派”。刘去盗墓的心态却颇另类,似乎是让美食撑坏了胃,或是玩腻了杨柳细腰的如云美女,他把盗墓看做是好玩,刺激,盗得宝物了自然高兴,一无所获也无所谓,视如游戏,此即所谓“游戏派”。
刘去盗墓成癖,是中国古代盗墓者中“游戏派”的先锋人物,引领了一代盗墓潮流。自刘去开始,这种不以盗取钱财为第一目的“游戏派”盗墓者,便渐渐多了起来。
● 刘去老爸与亲姐妹通奸*
刘去,也称刘去疾,为西汉皇室,是汉景帝刘启的重孙子,承袭“广川王”。
刘启共生了14个儿子,除了刘彻继承了皇位,其他13子均被分封为王,《汉书》上专列了“景十三王传”。刘去的祖父刘越与刘彻是同胞兄弟,和河北满城汉墓的墓主中山王刘胜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刘越于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被封王,封地在河北、山西、河南、山东相连区域,原为信都国,后称广川王。
刘越当了13年广川王后病死,其儿子,也就是刘去的老爸、缪王刘齐嗣位。
刘齐这个人要多说一句,刘去的恶行,很可能是受了刘齐的感染,有其父必有其子嘛。据《汉书·刘越王传》(卷五十三)记载,刘齐当王的时间长达44年,他是好色之徒,竟然与自己的同母姊妹通奸。结果没有做好个人隐私的安全工作,东窗事发,被自己当年的宠臣乘机告到皇帝刘彻那里。刘齐的报复心还很重,也不是好惹的主子,于是诬陷刘彻身边的宠臣,却又因工作未做到位出了漏子,反让自己犯下“大不敬”之罪,皇帝要逮捕他下狱。刘齐这才慌神了,于是要求去边疆反击来犯的匈奴人,但还未等出发就病死了。
刘越与刘彻都是景帝的妃子王夫人所生,当时有司请求废除广川王的封地。刘彻犯难了,表示刘越是我的同胞兄弟,我不忍心绝了他的宗庙啊,还是让他的孙子刘去嗣位吧。
刘去由此当上了广川王!
● 竟然用大锅烹煮身边美女
平心而论,刘去这个人还是很聪明的,小时候学习还算用功,《易经》《论语》《孝经》都通晓,方技、书画、歌舞样样在行。可由于老师曾要他好好学习,对他管得严了一点,结果他不只辞退了老师,还派杀手摸到老师家,将老师父子都杀了。
刘去姬妾众多,如果换成普通人就是“二奶”“小三”“小四”特多。但女人一多,相互间就会争风吃醋。刘去宠爱的姬妾有王昭平、王地馀(yú)等,并许诺以后让她们当王后。
这引起了另一姬妾阳成昭信的嫉妒,于是昭信利用刘去生病的机会极尽献情,设计将她们俩都害死了,连她们的侍女也不留。当时王昭平拒不承认想要谋杀昭信,刘去就用铁针刺她,逼她承认,还用利剑亲自刺杀了王地馀。
昭信得胜,后来当了王后。但昭信天生是个嫉妒心强的女人,如愿当了王后之后,容不得刘去与别的姬妾好。见刘去又宠爱上了陶望卿、崔脩成等,便时不时给刘去吹枕边风,说她们的坏话。刘去其时也还未糊涂,对她说,你不要再说人家坏话,说了我也还是喜欢陶望卿,除非你听到她与别人*,我就把她烹煮了。
“游戏派”盗墓之王——汉广川王刘去(2)
刘去最怕女人给他戴绿帽子,昭信听罢如同得到了令箭,不久就“查”到了望卿与刘去的画工有奸情的“秘密”。刘去最恨女人给他戴绿帽子,从此就开始冷淡望卿。刘去带着众姬到陶望卿的住处,寻找她与画工私通的物证,将她的衣服*,又令众姬用烧红的铁烫她的身子。陶望卿忍受不了,逃出投井而死。
但刘去并未因为她自杀了而放过她,他将陶望卿的尸体从井里捞出后,将硬木棍插入她的*,割去她的鼻子嘴唇。为了不让她变成厉鬼来害他,又将陶望卿肢解后放入大铁锅里,取来桃木灰、毒药一起煮。煮的时候还强令身边的其他众姬都来围观,大火煮了几天几夜,直至尸骨完全煮烂才熄火。这还不解恨,他又将陶望卿的妹妹陶都也杀掉了。
谁被宠爱谁遭罪,刘去召姬妾荣爱一起喝酒,昭信又诬陷荣爱与刘去的家庭医生私通。荣爱投井自杀不成,刘去将她绑在柱子上,先将刀在火上烧热,灼破她的双眼,再活割她的双股,最后将铅烧化,从她的嘴里往肚子里灌,活活把荣爱折磨死了。他又怕荣姬的鬼魂来报复,便如处理陶望卿尸体一样,将其肢解后埋进乱草丛中。
如此这般,在王后谗言之下,刘去一共冤杀了14名美貌的姬妾,而刘去如此变态,到底是受了老爸刘齐的影响,还是性心理出了毛病,就搞不清了。
● 身边人曝光刘去盗墓真相
刘去对待自己的姬妾和老师的行为,令人发指,这在史书上有明确详细的记载。刘去同样变态的是他的盗墓行为,这在史上同样有记录。
刘去曾将被自己处死的姬妾“出尸”,也就是从地下扒出来。刘去扒出姬妾的尸骨,这还不算真正意义上的盗墓,他狂掘境内的古冢才是名副其实的盗墓行为。
刘去盗墓,最早见于古人笔记《西京杂志》卷六中“广川王发古冢”。宋人李昉奉敕编的五百卷大书《太平广记》就转录了此条,扩大了刘去盗墓的影响。后来,清人卢文弨(chāo)辑录的《抱经堂丛书》,也收录了此事。
《西京杂记》原为两卷,首载于《隋书·经济志》史部旧事类,至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题解》才开始著录有六卷本。关于《西京杂志》的年代和作者,自初唐以来就有不同说法。一说是汉代的刘歆(xīn),一说是晋人葛洪。我倾向于后者——晋人葛洪。
“西京”,就是西汉时的都城长安。顾名思义,《西京杂记》就是记述西汉时乡野遗闻、朝中轶事的“杂史”。但因所述西汉之事怪诞不经,多不足信,历代指为伪书,从语气及内容看,当是杂抄汉魏六朝佚史而成。
《西京杂记》中的刘去,名字比《汉书》上多出一个字,叫刘去疾。称刘去疾“好聚无赖少年,游猎罼(bì)弋无度,国内冢藏,一皆发掘”。意思是,刘去喜欢聚集一批小混混,无节制地在游荡打猎。其封国内的所有古墓,都让其盗掘了。
从这段记载来看,刘去盗墓确实有游戏的心理成分,好一班活闹鬼干着玩的。据说,一起盗墓时,谁看到宝物谁拿去,所以他的身边才聚集了那么一群坏小子。
葛洪是怎么知道刘去盗墓一事的?原来是听了一个与他熟悉的叫爰(yuán)猛的人说的。爰猛的祖父做过刘去的中尉,这中尉相当于警卫队长吧。中尉经常规劝刘去不要再做恶事了,可刘去就是不听,中尉后来看不下去,干脆借口生病,辞职回家了。爰猛知道刘去盗墓的事情,就是祖父称病回家后告诉他的。
“游戏派”盗墓之王——汉广川王刘去(3)
● 盗魏襄王墓时得铜剑两把
刘去到底盗了多少座墓?没有统计,反正封国内的古冢都让他挖掉了,“数不胜数”。盗墓时遇到的活见鬼现象就有一百来起,你想刘去盗的墓能少吗?爰猛当时仅找了好玩的十来件事情,说给葛洪听了。但葛洪也没有全记下,《西京杂记》记录的刘去所盗古墓是7座,年代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
分别是,魏襄王冢、哀王冢、魏王子且渠冢、袁盎冢、晋灵公冢、幽公冢、栾书冢。下面按照《西京杂记》的顺序,分别来介绍一下刘去盗这些古墓的经过,及碰到的稀奇古怪的现象。
《西京杂记》中最先介绍的是刘去盗魏襄王墓。
魏襄王,是战国时期魏国国君,魏惠王子,名嗣,死后谥“襄”,故称“魏襄王”。公元前317年至公元前295年(一说公元前302年)在位。公元前318年,魏、韩、赵、楚、燕五国“合纵攻秦”,便是魏襄王在位的元年,但最后并未获胜,“不克而返”。
刘去是如何盗掘开魏襄墓的,书里并没有交代,但进入墓室后的所见都记下了——
魏襄王的墓,全部是用带纹理的石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