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世纪中国-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沉:我认为不会,但愿多情的诗意不要被绝情的人们最终将心伤透。毕竟,作为一种幻象,蜡烛曾是欧洲文明与中华文明的重要写照与心蕴。
白:对呀。一样的,书可能是那个时代我们的一根蜡烛!
十九、广播—— 一种不可替代的心灵分享
沉: 既然您曾经在电台工作过,那您觉得与其他媒体相比较,电台有哪些特殊之处?因为我们这一代人对声音的印象特别刻骨铭心,比如外国电影。
白:是啊,我们都经历过早上九点躺在宿舍的床上听电影录音剪辑这样的生活画面。
沉:这种令人神往与遐想的声情魅力会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最终被消磨殆尽?
白:总会不断更改,请相信我们的后代会比咱们聪明,他们不会轻易放弃,他们会不断地改变。
比如,广播在十几年前处于低谷,一塌糊涂,可是现在流动的听众越来越多,北京现在有230多万辆车,这里面会有多少听众呢?交通台现在多火呀!主持人的名字大家全知道,他们很高薪,很火。流动听众的增加是这个时代的特征,原来我们以为广播是落后的,现在它变成最时尚的了,它跟踪的是社会上流动的人群,而他们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开车的这批人消费能力多强啊!——摇身一变,广播又现代化了!
还有,广播将越来越具有心灵分享的意义,比如音乐节目、深夜谈话节目、咨询节目。
二十、经典案例:深圳弱势群体的知音
沉:这种心灵分享能够被电视所瓦解和取代吗?
白:很难。因为单凭电视去完成所有的事情是很难的,而且有的时候需要私密,广播提供了一种私密,这是一种开放的私密——我进去了,不用真名,但是可以跟你沟通,跟你聊,我可以把所有的事情都谈出来,聊完了我很痛快。这就好比一个心灵诊所,因为中国的心灵诊所很糟糕,所以广播有时候就去扮演这个角色。
在深圳就有一个节目,非常牛,就是跟民工在晚上聊天。你想一想,那么多的民工,这不就是一个城市里最大的心理医院吗?
对此,我特别感动:在这个城市里,媒体还有一两个小时的时间是给民工留着的,他们随时可以打一个电话,直接跟主持人聊天。你想象一下,让一个民工拥有跟一个挣钱很多的白领主持人直接沟通的机会,多难得呀!
社会对弱势群体提供得很少,但是广播会提供。
在国外,宗教节目也很多。还有,就是一些特殊电台,在美国有一个离婚电台,所有离婚的人围绕在这个电台周围,像一个沙龙一样,非常有意思。所以,电台将来会越来越分众化,而且对心灵层面的关注会越来越多,加上社会越来越多的动态人群,没问题。
二十一、中央电视台与传媒大国之路
沉:我们国家的电视业什么时候才能成为国际一流?
白:这不取决于中国的电视,而取决于中国。
沉:现在是硬件方面的问题还是智商方面的问题,抑或是道德情操与良知方面的问题?
白:中国电视的硬件是全世界最好的。还是一个中国的问题。我从来不说,早日把中央电视台打造成世界一流的电视台。只有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足够大了,在任何事情发生之后,人们都需要听一听中国的声音,那中央电视台自然就是全世界一流的电视台了——毫无疑问。
美国电视台为什么是全球一流的?因为事件发生之后,它发出的声音很重要,那么,世人自然要关注它,而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这个国家重要。
我们能够记住的电视台——BBC、NHK、ABC、CBS、CNN、“半岛”,都是因为它的声音重要;是因为“半岛”节目做得好吗?不是,是因为它传递出的声音很重要。
中国电视台现在已经越来越强了,未来美国也会关注,美国总统克林顿来了就说:“这次出访中国,我最惊讶的是中国电视台直播了我和###的记者招待会和我在北大的演讲。”
未来,美国电视台也会与中央电视台有密切的合作。
我前一段时间去日本的时候,日本非常重要的电视台“朝日”的当家主持人之所以采访我,也是因为越来越重视中央电视台,这背后又是因为对中国越来越重视。
所以,如果中国不真正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话,中央电视台有多少一流硬件,人员素质有多高,也没用。
你永远不会追索瑞士电视台在说什么,你能说瑞士电视台的从业人员素质差吗?不会呀,那是国际机构云集的地方,我曾经在瑞士呆过两个月,跟他们打过交道,素质都很高——可是没用。它永远不可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台,因为,瑞士这个国家不可能成为一流的国家。
沉:声音被边缘化了。看来,世界性的、强而有力的声音,只能取决于强而有力的大国。我有一种感觉,CNN不一定就比我们更好。
白:当然,从来如此,我也这么看。
但是,人家特别好的节目我们还没有做到,还有,即使是差节目也已经上了一定的平台,我说的是主流电视台。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经常隔三岔五地冒出好东西,但是不能持续地好,同样致命的是,我们差的东西是真差,就是短板子太短,长板子不能始终长,这是个严峻的问题。
国外媒体最好的节目,也不一定很多,但是它能持续,比较稳定,最差的东西很少,它有一种很好的机制来保证。所以我觉得需要调整。
其实,从最顶尖的人才来比较,中国与发达国家,不一定谁比谁强,中国的文化人和传媒人对这一点应该有足够的自信——你的背后有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你所处的环境让你要比别人更难处理!那么,进而相应地,这对人的素质的要求也更苛刻。
沉:我相信,中国今天的情形无疑会加深国人对国内媒体人的素质与底蕴的自信。
白:一切都要展现到荧幕上去,展现到媒体上去,即便你是博士或者博士生导师,如果别人在字里行间没看出你比别人高明多少,有用吗?——没用,所以,最后还是要看节目。
沉:而一切节目最后无非是取决于媒体人的胆识、敏锐与职业操守。
白:几分钟后,我马上又得去做《东方时空》的节目了。先到此吧。
帝国概念与台海风云解读
探访对象
阎学通
履历
1952年12月7日生于天津,1986年毕业于国际关系学院,获硕士学位;
1992年毕业于美国加州伯克莱大学政治学系,获博士学位;
现任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
中方委员、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理事、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CSCAP)中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理事、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会理事、中国亚太学会理事、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和学术交流基金会理事,国防大学兼职教授、《世界知识》和《当代世界》编委、《韩国国防分析》'韩国'、《中国政治学刊》'美国'和《东南亚研究》'中国'的学术顾问、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国际报导顾问。
主要奖项与成果
所著《中国国家利益分析》一书于1998年获“第十一届中国图书奖”,《国际形势与台湾问题》于1999年获北京市优秀报告一等奖;
部分论文发表在美国、韩国、新加坡、菲律宾、印度等国的报纸杂志上。
影响
曾接受采访的媒体有:美国CNN、ABC、NBC、CBS,英国BBC、芬兰电视台、新加坡电视台、印度尼西亚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台湾TVBS、TNN、东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英国BBC、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与海峡之声电台等。
。 想看书来
引 言
帝国(Empire)。一提到帝国,人们的脑海马上就会闪现出昔日曾不可一世的罗马帝国、大英帝国,以及刹生刹灭的第三帝国。而本篇所论及的,则是目前在大洋彼岸正在浮起中的一个新的帝国——“美利坚帝国”。至少从三年前,即2002年起,帝国论调开始在美国甚嚣尘上,不少学界与舆论界的精英们纷纷开始以赞赏和自傲的口吻在大谈特谈着所谓“美利坚帝国”。保守派专栏作家查尔斯·克莱萨默曾称:“事实上,自罗马帝国以来,在人类历史上从未有哪个国家能像美国这样无论在经济、军事,还是文化和技术上都处于主宰地位。”卡普兰在其所著的《勇士政治学》一书中也曾这样写道,“未来的史学家在回顾21世纪的美国时将发现,美国既是一个共和国,又是一个帝国。”针对美国许多令世人越来越不安、越来越惊诧的所作所为,一些批评人士惊呼,今天世界正在进入一个危险的“美帝国时代”。
那么对此,国内的顶级国际问题专家又是如何看的呢?
与许多貌似权威的论断所不同的是,阎学通教授从新的视角认为,现今这个庞然大物,这个意欲构建帝国的美国,也很可能会重蹈昔日帝国纷纷衰落之覆辙。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它缺乏法理依据,缺乏国际普遍的道义支持。事实上,它的许多冠冕堂皇的、打着正义旗号的政治目的,常常被证明是滑稽可笑的,而且,它的诸多所作所为,最终不是流于了一幕幕闹剧,就是变成了一幕幕触目惊心的惨相。阎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强权可以在许多事情上都是真理,但是强权却不能在所有的事情上都是真理。”
而对于哈佛大学赫赫有名的亨廷顿教授的、同样也是赫赫有名的他的“文明冲突”说,阎教授不屑一顾地认为它没有什么理论价值,它之所以得以风行于世,不过是一种名人效应罢了,这个学说没有什么可取之处,它与现今国际所发生的一幕幕事实真相没有什么吻合之处。故,对之应毫不留情地加以抛弃,并认为权力欲与支配欲才是国际之间的真正矛盾所在,才是形成国际纷争的核心问题,亘古如此。在谈到时局走向与历史趋势时,对美国著名学者福山的名著《历史的终结》一书,阎教授也颇不以为然,因而还特意意味深长地提出了“历史的继续”之论点,来表达一种新的东方的声音。
作为当今世界的一大战略焦点,台海又在旋起着一种怎样的风云呢?
2005年6月8日的《参考消息》头版援引台湾《新新闻》周报6月2日的一篇文章告诉我们道:“最近,伦敦的‘国际战略研究所’在年报里,已将台湾海峡的军事冲突风险提高到了与朝韩同级。台海已成了全球最危险的地区。”(黑体为编者所加。)
那么,对于近来表面上虽然有所缓和但依然充满着周期性危机的台海局势,阎教授又有哪些富于前瞻性与启发性的真知灼见呢?
首先,阎教授不认为台湾问题只是一个简单的面子问题,而甚至可能是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死存亡的问题。联系到前苏联、前南斯拉夫的历史教训,阎教授认为我们当然应首先争取以和平的方式,但对于悖离两岸民心与历史大潮的###,绝不能姑息纵容,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奉行强硬的军事立场①,《反分裂国家法》即是这一立场的集中体现。而如何去策略性地奉行之呢?在这个问题上,与某些分析人士的看法——认为台海一旦发生危机,届时美国仅可能会象征性地介入,甚至认为美国可能会在某种特殊时刻而把台湾作为礼物拱手让予中国——相反,他认为,若台海发生战争水平的军事冲突,美国是肯定要介入的,而且,肯定会是实质性的而非象征性的介入,这将百分之百的。特别地,针对海外(比如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等许多地方)普遍预测和推断,中美很可能会在2006年前后在台海开始进行一场军事冲突,阎教授分析指出,对此不必太担心,因为这种海外分析、预测中的冲突是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在理智范围内的一场小范围军事冲突,而中美双方之所以选择要在此时去发生一场军事冲突,正是为了避免如若不然则很可能就会在2008年双方发生全面战争的那种不利后果。
其次,尤为重要的是,与时下许多海内外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一旦大陆为遏制###而武力攻台,其结果将是速战速决的“波普”看法恰恰相反,阎教授认为,预测中的台海可能发生的军事冲突,将不可能是速战速决的,而将可能是长期性的与旷日持久性的。
再次,从经济方面来讲,这种可能发生的特殊样式的军事冲突,对大陆的经济也会大有裨益——它不仅不会像许多人所担心的那样将大大削弱大陆经济,反而可能会大大促进大陆经济,只可能把台湾经济拖跨。
最后,对于国人所忧心忡忡的台湾曾放风说可能会摧毁三峡大坝的这一说法,阎教授自信地认为,这不过是个不确定的说法而已,在现实层面几乎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因为,一直对中国虎视眈眈的美国尚且不敢出此下策,何况说台湾。如若台湾果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丧心病狂地摧毁三峡大坝的话,其结果只能是招致整个台岛完全彻底的自我毁灭。
篇中,阎教授的分析与阐说,始终战略性地从大国之维着眼,因而其思路常常在看似云山雾罩的同时又显得清晰明了。事实上,锁定了大国的视角,也就是牢牢锁定了国际问题之核心,也就是牢牢锁定了国际问题的形上之维。
总的来说,本篇内容非常新颖独到,它涉及之广泛、逻辑之玄妙,冲击力之强烈、大面积投射之酣爽,在时下海内外学界都是不可多得的,有些地方已上升到了政治哲学的高度。篇中不少见解可能会不由让你生发出这样的感觉:即往常自己许多自信或自以为是的国际问题思维都可能是十分业余的!你可以不苟同篇中的某些观点,那是你的自由与权利。但你却无法抹煞那些观点的犀敏性、光彩性与力量性。——这,也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急切呼唤着的。
“没有一个国家拥有这种能力:即,通过一场战争就能把中国或者美国变成一个无足轻重的国家。谁都不能。中国没有能力去消灭美国,就像美国也没有能力来消灭中国一样。”
——阎学通(第二十小节)
“文明冲突论之所以非常重要,第一,是它的发明者非常出名;第二,是它跟事实绝对地截然相反。”
——阎学通(第五小节)
txt小说上传分享
现场零距离 帝国概念解读1
一、膨胀的同时也常意味着衰落的开始
沉:新世纪伊始,冷战的重重阴霾刚刚在世人的心头消散近逝。然而,另一种阴霾,即一种新帝国的阴霾却接踵而至。
时下,帝国论在美国甚嚣尘上。这种论调显然并非学界知识精英们的杜撰与幻想,现在看来,进入新世纪后美国的一系列表现,或多或少地都打着帝国的一些烙印,都彰显着帝国的一些特征。
对此,在美国学界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种是鼓吹与美饰的,另一种是抨击与批判的。现就世纪之交这方面层出不穷的文献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些,诸如《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帝国之后》、《控诉帝国》、《帝国的悲哀》、《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提出如下若干问题。
2000年问世的《帝国》一书称,一种新的主权形式,即帝国正在出现。帝国是一个政治对象。它有效地控制着全球的交流,它是统治世界的最高权力,它是一个无中心、无疆界的统治机器。帝国主义的世界地图明显的民族国家色彩,已被合并、混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