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武道系统-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走在陈易前面的是低着头的许木,许木之前便是一老农模样的带路人,起初在客栈时看到这位老农的时候没有想到会是带路人。
不过此时对于看着不起眼一位老农,多了几分惊奇。因为在这老农的带路下,陈易许木二人已经翻过了两座山,最重要的是在可见度不过三丈晨雾之中,也就是在能见度不过十米的情况下。
潜山之所以名为潜山,并不是此处有座潜山,而是连绵不绝的山脉,这不绝的山脉仅有一处是位于来时的官道,一出恰到好处的山峡,陈易来时因为《炼神》任务所以对山峡没有印象。但是据许木所言,那出地方既是山匪劫掠处。此处是进入潜山必经之处,没有第二条路。
群山不绝,为山匪藏身提供最大的便利,故而潜山匪患严重至斯。
陈易心不在焉的跟着许木和老农,关于此次剿匪的情报不断思索可行的剿匪方法。好在潜山山脉外围,群山不高坡度和缓,不至于掉队。
至于所去何处,许木没有说,昨晚打了个招呼早起出门。而后便是在路上了。陈易并不担心,许木与自己一样重视此次试炼,虽然不懂他是为了什么。
陈易抬头看了眼前面低着头的陈易,上一次二人交手之后,陈易对许木印象大变,看上去像一个小厮模样的人,并不是看上去的那么简单。枪法很不错,与自己不相伯仲。不过似乎有些孤僻,相处几天,在茶馆除了楚户,未曾见过谁与其闲聊。
心不在焉的跟着,老农十分熟稔的带着二人群山间穿行,期间一言不发只是不紧不慢的带着路。
半个时辰后,山间的晨雾渐渐淡去,景色显现。
说是景色无非山树勾连,生机一片,空山鸟鸣。不过山路比之先前多崎岖。似乎是过了外围,山势变化也颇为明显,此时与之前相比,前者为丘,此时方才是真正的山。山路时断时续,若非有老农带路,恐怕陈易许木二人就此迷失这茫茫山中。
时近仲春,山间绿意恣意生长,草木旺盛。
一个时辰后,三人山路已经没有了,老农带着二人在林间行走。山柴野树之间穿梭的陈易充分了解了这份恣意。一身长衫破了几处,看了眼前面的许木,相比许木尤为狼狈。许木身着一件灰裳,说是衣裳更近与武士劲服,比之陈易的青色长衫结实不少。而老农在这山柴野树之间显得更为灵活,一双手在林间扒拉,衣服愣是没有一处破损。
陈易皱眉,似乎还有很长的路啊。在这么走下去,长衫就烂了。站着停顿了一会,落下前面二人几步。抽出背上的长剑,开始跟进。
前面许木和老农听到后面的枝叶哗啦声,不禁转头一看,两人都愣住了。看着陈易挥舞着手中长剑走来,长剑挥舞井然,陈易身前挡路的枝桠障碍,尽数落下。
许木老农二人看着陈易目光怪异。
许木张口欲言,陈易已然过来问道:“怎么了?”
许木摇摇头,老农面露一丝怪异,转身继续带路。
面对二人,陈易并不在意,因为这也不是第一次了,上次在鸭儿泽是亦是如此。陈易紧跟着二人,并没有落下。《御剑九重》熟练度不断上升。
每次挥剑,剑所传递的感觉亦有不同,力量的把握很重要,不轻不重,恰到好处的一剑,出剑,每一剑在《御剑九重》的感觉出剑。本来出剑需要系统的引导,现在完全可以不用,也算小进一步。
一个时辰后,许木回头看看陈易仍旧挥剑,剑势依旧。细看似乎较之先前更为井然。若有所思,转头继续上路。
陈易手腕略感酸痛,《御剑九重》第二重比之第一重,挥出同样的一剑力量,只用了先前的三分之二的力量。另外,对于出剑与力量的把握更上一楼,否则陈易也不会敏锐的把握出与先前的区别。陈易沉浸在自己所挥出的每一剑,对于许木的回头完全没有发现。陈易感觉一剑的力量挥出仍有上升的余地,如何节约每一丝力气。而《御剑九重》恰恰是节约力气的诀窍。
二重境,陈易再一次的需要系统的气感牵引出剑,而挥出的剑并不像一重境那么容易,每十剑必然有两到三剑失误,不过却没有被许木二人落下太远。
老农带着二人深入群山,已到正午,终点似乎永无止尽。
陈易的手腕已经不是一般的酸疼,挥出去的剑似乎也变的有气无力,但依旧为陈易扫清行进的阻碍。沉浸于出剑的状态全部转为还没有到尽头吗?
老农似乎也累了,带着二人歇息在一棵树旁。陈易收剑归鞘,坐靠于树,揉着酸疼的手腕。许木来到陈易旁坐下道:“再有半个时辰就到了。”
陈易继续揉着酸疼的手腕问道:“这个老汉是什么人?”说完看了眼坐在远处的老农。
许木愣了下道:“被抓到的山民。”许木还以为陈易会问去哪,没想到是这个问题。
“山民?”陈易疑惑道,目光看向许木寻求解释。
山野之民,原为潜山县治下农民,避税至深山,耕猎自足,许木简单的解释了下。
陈易皱了皱眉:“税务几何?”苛政猛于虎,这句话浮现在心底。
许木摇头,表示不知晓。
陈易又问了几句,原来这老农带着儿子至潜山城购置油盐,被潜山衙役发现,山民本是治下之民,逃官府税,被视为与盗贼一流。恰巧为许木所见,便借着中枢密司身份,将老农弄了出来引为带路人。没想到老农自言道有人知晓,愿为引路,求事后拜托许木搭救其子。
许木陈易二人作为中枢密司的人,对于下层府衙身份的安排是监察使。监察使对于潜山县县令来说算得上大人物,不敢得罪,况且仅是山民而已。
所以许木能顺利的把老农弄出来。
半个时辰后,三人翻过一座山,穿过一片密林,陈易再也不用以剑开路,面前千篇一律的山林草木不再。
面前的一座山相比较更为雄浑,但却不崎岖。山底是一处村寨,而半山腰以下是一片规整的农田,此时尚未到中旬,田地中尚无水稻。远远看去是灰黄色的土壤,与先前的草木山林的那种烦躁的绿不同,这颜色令人心安。
老农回头对着许木道:“大人日过中午,还未吃饭,不如让我家烧锅的弄些吃食。然后再去先生那?”
许木问道:“先生所住何处?”
老农伸手一指面前山顶,道就在山顶。许木沉默半晌,面前的山约有两百多丈,五六百米高。陈易听见老农言先生,不由一愣。
先生,这样的称呼算是一种尊称,面前山上山顶,陈易眯着眼睛看了看,实在太远了看不太清楚。先生这种称呼应该是一名老学究,隐居深山,悠然自得的隐士,陈易在心底揣测。
许木看了看天道:“走吧!去你家。”
老农点头带路,不一会就到了村寨门口,村寨挺大,陈易看上去似乎约有两三百户山民,寨外有着一圈栅栏,估计是防范野兽。
寨门有一人看守,陈易有些不明所以。
老农上前与那人攀谈几句,便开了寨门。
老农回头带着许木二人进来寨道:“山里不比山外,野兽多,村寨里又有小孩,大家外出务农,寨里无人总是不安心。
不一会来到一处屋子,土砖房,篱笆圈起的一个院子,院子里几只土鸡见人来跑得远远的。陈易看了看四周也都是这般院子,院内一张破旧的不知道是何时的桌子,几条长凳,凳上些许泥巴灰。
老农示意二人院内坐下。
一人进了屋子,口中喊道:“烧锅的,烧锅的。”
之后便听到一老妇人声音,听不太清楚说些什么。似乎有骂声,还有哭声,老农的呵斥声。不久老农出来了带着两个碗,一壶。
给陈易二人倒了两碗水,道:“吃食等会就好。”然后又自顾自的来到院前柴禾堆,抱了两三个草把进屋。
不多时陈易二人面前三个小菜,一碗农家自酿的米酒。老农对二人道:“吃食不比大人平常。”许木摆手表示不介意,老农有什么事叫一声,便进了屋。
陈易摆弄了几下,小菜很咸。皱了眉,喝了口米酒,摇摇头,这实在是难以入口。许木见状道:“吃一点吧,山野之中,这些估计是他们最好的了。”
陈易点点头。
屋内。
“老头子啊!那人真能救出我儿?”
“当然,似乎是比县令还大的官。”
“他该不会抓咱们把?”
“怎么会,似乎他们是冲山里的那群土匪去的。”
不久之后,老农带着二人上了山直奔山顶而去。
 ;。。。 ; ;
第四十二章 书院行七
群山中多为低矮,仍有一部分高山的存在。两百丈的山在潜山的群山之中,不算低了。不过山势和缓,半山腰下被村寨的山民们打理的规整有序。
这让陈易联想到梯田,不过说是梯田也不尽数如此。树木,农田,山势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这便是陈易的想法,不似前世那种层叠无尽,漫山皆是梯田。
走在山间田埂上,农田似乎是山民有意识的调整的。农田与山中野树合理并存,细看之下,农田的大小不一,但依旧有序。山势和缓陈易的心思随着着眼前农田发散。
行之半山腰,农田已尽,便是山林,奇怪的是眼前山林不似来时的山异常茂密,树木稀疏有致,似乎经过打理。并且一条石径从这山林延伸出来。
许木轻声询问老农,是否有人打理这山,是不是所谓的先生。
老农答道:“这自然有人打理,每逢十天半月,我等山民上山打理下,山柴野树可做薪柴,又能给先生们下山提供方便。”
陈易一听先生们,之前的揣测不对。
随后老农一路上零零散散的说着先生们的事,陈易总算明白了怎么回事。
原来此山山顶本是无人,大约在五十多年前来了位夫子,隐居于此,不久后这位夫子在山顶修筑了间小院,而后又带了几位先生,二十年前,夫子去世,几位先生离去,仅余一位先生,这位先生又带了几位小先生居住于此,三年前先生也去世了,小先生们陆续也走了,只剩下小七先生。
老农的话语掩饰不住对这山顶夫子先生们的尊敬,无论大小。
许木见此,问了句:“夫子,先生,小先生都是怎样的人?”
老农停下脚看了看许木陈易二人,张了张嘴,可是却没有吐出一个字。闭上嘴想了会,最后只是憋出了句:“都是很有本事的人。”
紧接着老农又碎碎叨叨的说着:“夫子啊!是很有本事的人,若不是夫子,我们村寨不会到现在。”
“这条路就是我的父辈们,为感谢夫子修的。”
“先生们也是很有本事的人啊!”
不知怎么的,老农一直碎碎叨叨的说着,可是就说来说去就是一句话:“夫子先生都是有本事的人。”具体的理由,老农似乎说的不是很清楚。
陈易刚准备询问时,三人已经到达了山顶,石径的尽头,入目的是一间不小的院子,说是小院,却一点不小。而山顶更类似于一平台,平台之大,有些超乎想象,这院子便修筑其中,四周树木错落,将院落掩盖其中。
之前位于另一座山陈易曾翘首观察,有这些树木掩盖,加之距离太远看不清楚。随着老农来到院前,只见院落门扉紧闭,而这门扉却是一点也不小,可供四人同时进出。
陈易抬头,上横一副牌匾,牌匾上书四字,敬敷书院,这牌匾做工不是很好,书院二字有些模糊了,估计有些年头了。书院四周院墙是由青砖垒砌,墙角下青苔爬上青砖,远处树荫洒在院墙上,显得趣味盎然。
老农上前敲门,陈易与许木则是落在其身后继续打量着眼前敬敷书院,书院座东朝西,横约十丈,纵深不知。院墙较高,难以看见其内。
片刻后,紧闭的门扉半开,陈易许木二人目光终于进入书院之中。
不过目光却被开门的人所吸引,只见来人约莫二十五六岁模样的青年人,面白无须,头戴逍遥巾,身着蓝色长衫,身材颀长,比之许木二人高出一头。眼神清亮而幽深,一瞬间,与陈易二人目光相交,面露惊讶之色。
这时老农上前,碎碎叨叨的将前因后果尽数道出,颀长蓝衣书生,轻点头。目光打量着许木二人,目光在许木的衣服与陈易的剑上多停留些许,露出一丝异色。
书生几步上前,露出一丝笑容道:“不曾想久居深山,今天有客人来访,失礼失礼。在下林轩轾,书院行七。”
许木也报以微笑道:“监察使,许木。”
陈易点点头,道:“在下监察使,陈易。”许木和陈易自我介绍异常简洁。
书生接着将陈易三人引进院内,老农却摆摆手道:“七先生与大人们,我下山去了。”便离开了。
进了书院,只见书院正中央是一棵古树,三人合抱之粗。古树参天,枝叶繁茂,郁郁葱葱,虽是百年老树却依旧生机不减,树根虬结与地表,树荫洒满书院一半。古树南为一讲堂,北为书阁,古树而后数间精舍,围成方形。中间为道,延伸到书院后方,书院内栽有树木,品种不一,使纵深约有三十来丈的书院在点缀下不显空荡。
陈易心中被着山顶书院所诧异,如此深山,如此山顶,建一处如此的书院,耗费的人力物力不一般啊。陈易转头许木亦是诧异表情。
二人原先以为,书院纵深十丈差不多了,这实际的大小让二人都愣了一会。
前方带路的林轩轾捕捉到二人明显的表情,笑着解释道:“书院虽大,却不是一天建成的,前后历经我们书院三代人。”
林轩轾带着二人穿过精舍来到书院后方,只见一简陋木亭,高于地面,亭不算小,木亭中央一张桌子,四座。桌上一深红茶壶,,几卷古籍。
木亭南北植有细竹,虽是春天,却是长势一般,稀稀疏疏几根,难以成林。亭子东面,也就是书院后方,院墙低矮。院墙后方是连绵不绝的群山,景色可堪入画,只是不能目睹全景。
三人落座时,陈易再看景色,只见景色尽收眼底,青山不绝,建亭人此处建亭实乃绝佳。陈易俯瞰群山,山势走向,树木稀疏,只觉心胸为之一朗。
许木却没有被景色吸引,眼虽俯瞰,实则思虑着山匪之事。
林轩轾轻声问道:“景色如何?”
陈易答道:“甚美。全赖此亭,不然群山难入眼中。”
林轩轾笑笑,端起茶壶,为许木陈易二人各倒了一杯茶,而后道:“此亭夫子所建,夫子言观群山,可开胸襟,揽日月。”
许木轻饮一口茶,而后道:“林先生,应该知道我二人所来何事吧?”
林轩轾点点头,面色微笑止住道:“山匪?”
许木点点头:“你知道山匪山寨所在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