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漂泊红颜-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斯大林依然在这里阅兵。与以往不同的是,受阅部队直接从红场开赴前线。战争胜利后,斯大林又在这里检阅自己的威武之师。受阅部队都是从前线归来的浴血将士,他们列队走过红场时,突然把从前线带回的战利品——几百面法西斯德国的军旗扔在列宁墓前。
谁能忘记热血沸腾的岁月?
列宁墓就在克里姆林宫墙正中的前面。1924年1月27日,装有列宁遗体的水晶棺安放于此。当时陵墓为木结构,1930年用花岗岩和大理石重建,以后又进行了多次局部修葺。
方磊带汪虹排队进入,一代伟人安详地躺在水晶棺里。最具特色的应该是列宁墓前的两名卫兵,他们手持上了刺刀的步枪,昂首挺胸,如塑像一般纹丝不动。尤其是换岗时,高大魁梧的卫兵持枪正步行进,威风凛凛,引来万众争睹风彩,堪称红场一景。
从红场出来,他们又在美丽的莫斯科河畔流连。方磊指着不远处宏伟的苏维埃宫说,这里原来是非常著名的救世主大教堂,十月革命胜利后被强令拆除。先是建了一座第三国际书记处办公大楼,后来又改建为苏维埃宫。列宁墓和苏维埃宫是苏联意识形态在建筑学上的标尺,市中心的所有广场和建筑物都以此为模板。他们还去了位于市中心的莫斯科大学,这又是一座气魄恢弘的建筑物。以莫斯科大学主楼为中心,六座建筑簇拥在其周围,个个都不同凡响。方磊介绍说,这七座建筑物的出现是极其偶然的,当时纽约开始修建联合国大楼,杜鲁门总统亲临致词并为之奠基。处处都要与美帝国主义争高低的斯大林岂能让杜鲁门出了风头?这项莫斯科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造楼工程便在50年代全面铺开。
在市政厅大楼前的莫斯科河桥上,方磊讲述了不久前发生的令全世界震惊的“8。19”事件。当时他正好在莫斯科,目睹了这一改写苏联历史的重大事件的全过程。
方磊告诉她,当时,戈尔巴乔夫正在大胆地进行政治改革,实行了同西方一样的多党制和三权分立。但是经济上却一塌糊涂,卢布大幅度贬值,商品奇缺,社会动荡。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共产党的几位老同志,包括副总统亚纳耶夫、总理帕夫洛夫、国防部长亚佐夫、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以及内务部长普戈等八人,组成了苏联紧急状态委员会,发表了《告苏联人民书》,痛陈利害,宣布接管政权。当时戈尔巴乔夫正在黑海之滨休假,随即被软禁在那里。
政权易手。
按说紧急状态委员会这些人都是权倾一时的重量级人物,手里握有兵权,还可以指挥国家安全部队,可事情偏偏就没有成。
苏联人民已经不喜欢苏共,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方磊说,我们听到政变的消息急忙赶到红场东北的练马广场,在路上就看到有坦克隆隆驶过,一打听,原来是国防部长亚佐夫调动军队正在包围叶利钦踞守的议会大楼。诺,就是这座大楼,俄国议会就在这里,老百姓也称这里为“白宫”。这时,广播车里已经播出了叶利钦站在议会大楼前的坦克上发表的“反对军事政变,保卫民主政权”的告人民书,号召人民起来保卫议会大楼。我们又往议会大楼跑,路上看见老百姓在包围坦克,不让它前进。有一位军官跳上坦克对群众说:“我们是奉命来维持首都秩序的,绝不是来镇压人民的。红军永远不会向人民开枪!”
老百姓热烈鼓掌。
等我们赶到这里,已经到处都是用街心花园的长椅、铁栏干、混凝土块和卡车筑起的街垒。虽然不断有莫斯科市民加入到保卫议会大楼的队伍里,但坦克和装甲车已经包围和占领了所有的交通要道和重要部门,紧急状态委员会已经控制了局面。
这是“8。19”当天的情况,我们都认为叶利钦马上就会完蛋。
然而,事情在第二天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早晨,我们随便吃了点东西就又赶往议会大楼。在人的一生中,并不是都能碰到这样的大事件,可不能错过。
一上桥,发现事情不对了:大桥已经被电车和混凝土块筑成的街垒堵死,车辆不能通行。而且,街垒前是七辆坦克车,坦克炮朝外,不像是在攻打议会大楼,倒像是在保卫议会大楼。更奇怪的是,坦克车上插着的不是镰刀斧头旗,而是白蓝红三色旗——那会儿我还不知道这是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旗呢。我们问坦克上的苏军小伙子是怎么回事儿?他说他们已经倒戈,现在在保卫叶利钦。
我们吃了一惊,赶紧过桥来到议会大楼前,看见几十辆坦克和装甲车一律炮口朝外,许多炮口里还插着鲜花。坦克上还坐着一些莫斯科姑娘,她们都是自发来保卫议会大楼的。看来她们是在坦克上呆了一夜,因为每个人都披着军大衣。她们和士兵们亲亲热热地坐在一起,有说有笑,融洽得很。很多市民送来香烟和啤酒慰问士兵,他们也来者不拒。看着我们疑惑的表情,一位姑娘从坦克上跳下来对我们说:“从昨天夜里开始,包围议会大楼的坦克陆续倒戈,现在已经全部与人民站在一起。”
三天后,政变彻底失败。
8月24日,戈尔巴乔夫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同时宣布解散苏联共产党。
汪虹问我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
我说:苏共垮台的原因可以找出一万条,但最重要的一条,是苏共党内既得利益阶层的发难。
她茫然地望着我。
我告诉她,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在80年代的时候都感到了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因为资本主义国家并没有像我们宣传的那样“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反而日趋强盛,生机勃勃。而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却无一例外的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但是这种改革只能是局部的,而不可能是政治上的全面改革。邓小平视察深圳股票交易所时有过一番谈话,他说也可以试着搞一下股票交易所,有问题关掉就是了,反正政权在我们手里。这句话很有意思。局部的改革一方面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善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但另一方面,由于是局部的改革,所谓的“双轨制”便不可避免地大规模出现。正是这种状况,给了“政权在我们手里”的各级官员进行贪污受贿的一个历史性机会。当一个又一个,一批又一批党政官员贪饱了捞足了以后,如何使自己贪污的国有财产合法化,便成了这些既得利益阶层的首要任务。怎么办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两个字——变天。
“中国也会是这样吗?”她怯怯地问。
我笑了,说:“不是有句老话吗?骑驴看唱本儿——走着瞧。”
她是一个普通的女该子,不具备政治思维的能力。
第二天晚上,她与方磊在站台上告别,登上了经基辅到布拉格的国际列车。
第六章 大姑一家
又是两夜两天的奔驰,列车终于抵达了汪虹此行的终点布拉格。
她一下火车便看到了高举着写着她中文名字木牌的三个人:两女一男。她知道,这就是她从未谋面的大姑一家人。她拖着箱子跑过去,大姑微笑着张开臂膀。她略一迟疑,她还不习惯这样的礼节,但她还是投入了大姑的怀抱。
“这是你大姑夫。”大姑介绍身边高大的老洋人。
继续拥抱。
“这是你妹妹。”大姑介绍身边美丽的混血女郎。
又是一番拥抱。
“回家。”大姑夫是标准的普通话。
“姐姐,我来帮你拿箱子。”妹妹也是标准的普通话。
“天哪!你们都会说中文?”汪虹又高兴又吃惊。
“有什么感觉?”妹妹调皮地问。
“如果闭上眼睛,就像是从天津到了北京。”汪虹说。
他们哈哈大笑起来。
瓦哈洛娃的家在布拉格四区的一座公寓楼里。有两个卧室另加一个很大的厨房和同样很大的客厅。虽不算很宽敞,但干净明亮。墙上还挂着一些中国字画,让汪虹感到十分亲切。汪虹住进了表妹的房间,表妹搬到了客厅。汪虹有些不好意思,表妹却说没关系,我大部分时间在学校住。表妹的中文名字叫小丽丽,她健康活泼,是一个中西合璧的标准小美人。想想看,爸爸妈妈都漂亮得没法说,而她又集中了父母全部的优点。她的头发是黑色的;她的眼睛是蓝色的;脸儿像妈妈,俊美的鹅蛋形;鼻梁却像爸爸,高且直;1。78米的个子;一双让大部分中国女人羡慕死的长腿;中国美女的婀娜细腰;欧洲女性的丰满乳房简直无可挑剔。
我曾经问过她,你喜欢你这一头长长的黑发吗?她说太喜欢了,女同学们都要妒忌死了!
我苦笑。我想起中国满大街那些把黑发染黄的时尚女孩儿。
小丽丽在布拉格查理大学读法律,这是一所在欧洲极具盛名的大学,就像美国的哈佛、英国的牛津和剑桥一样。北大百年校庆的时候,查理大学也刚刚庆贺过自己的650岁生日。她会说中文,却不认识多少字儿。汪虹想教她,她偏偏不想学,说一写汉字就头疼,写出来也缺胳膊少腿儿的,连爸爸也不认识,说她是一不留神写出了日文。
虽然是第一次见大姑,但汪虹并不感到拘谨。瓦哈洛娃爱说爱笑,活泼爽朗,三分钟不到已经跟你熟得没样了,汪虹从心里觉得她真可爱。
大姑夫言语不多,但永远面带微笑。
汪虹就在这里住下了。
第二天早晨,小丽丽要去上学,说顺便带汪虹去老城广场玩儿。大姑给了汪虹200克郎,她们兴高采烈地去了。
老城广场是布拉格的一大人文景观,与著名的查理桥、皇宫和维希赫拉德城堡齐名。1415年被教廷处以火刑的捷克著名宗教领袖杨·胡斯的巨大塑像便矗立于此。广场北侧是全世界惟一一座献给圣母玛丽亚的教堂,名字叫“我们的女士”。广场周围酒吧林立,酒旗翻飞。广场上游人如织,卖各种纪念品和手工艺品的小贩穿梭其间,十分热闹。这里的小贩颇有意思:他们并不摆摊儿设点儿,只是从脖子上吊一个大木盘在胸前,木盘里摆着各色杂物。木盘底下有一根折起的木棍,累了便可把木棍取出,支在一只脚的脚面上以减轻脖子的负重。原来这里的商业法规有明白的规定,摆摊儿设点儿即为占地营业,除了要申领有关执照外还须交费。而脖子上吊个托盘叫卖则不算占地,不须领取执照当然也用不着交费。但有一条,减轻脖子重量的那根棍子只能支到你的脚背上,如果支到地上就算占地,必须交费。
广场上有一座叫不上名儿的大教堂,许多游人聚在这座教堂的钟楼下面,等待一小时一次的教堂钟声。钟楼壁上有四个塑像,钟声一响便一齐动弹起来。有一个持镜修士,是看你前生来世的;有一个背钱口袋的先生,是替你理财管账的;有一个弹琴歌唱的行吟诗人,是主你七情六欲的;还有一个骷髅,是专司你寿命长短的。钟楼上还有扇窗子,平时紧闭,只要钟声一响便自动开启,一个个狰狞的鬼脸儿像走马灯似的依次在窗前出现。稍顷,雄鸡一唱,黎明将至,钟声停息,窗子紧闭,鬼怪遁于无形,塑像也归于安静。
小丽丽要去上学了,让她别乱跑,又把回家的地铁站名写在一张纸上交给她,然后走了。望着小丽丽渐渐远去的背影,汪虹突然感到一种身处异国的孤寂。那时的布拉格不比现在,街上根本看不到一个东方面孔。四周都是外国人,语言一点也听不懂,真有一种莫名的恐惧。不敢走远,怕迷路,只能到附近的商店里转转。中午了,她用大姑给的零钱买了一个面包夹红肠,坐在广场的长椅上默默地吃。
不知为什么?她流泪了。
瓦哈洛娃是个不泯亲情的人。
好多华人一到国外就忘了家乡故旧,但她不。她了解国内的生活状况,尽可能地帮助自己的穷亲戚——虽然那时她也不富裕。汪虹对我说过,国内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她家里几乎每个月都能收到从布拉格寄来的奶油饼干。虽然不是很多,但也能帮助汪虹一家摆脱饥饿和营养不良的困扰。
国内亲戚只要愿意出来,她都会积极去办。在办出汪虹之前,她已经办出了她的妹妹也就是汪虹的小姑一家三口,办出了她的侄子也就是汪虹的表哥夫妻二人,并且都通过各种关系把他们送到了奥地利。办出汪虹以后,又办出了她的侄女婿也就是汪虹的姐夫李昌盛。汪虹对我讲过她们家这支远征军的战况,让你从心里感到瓦哈洛娃及其夫君真是一对儿厚道人。
先说她那小姑一家三口。
小姑是个医生,小姑夫却是个工人。这段姻缘要归功于文化大革命:小姑出身不好,又是大学毕业的知识分子,属于改造对象。整怕了,既然文化越多越反动,她就嫁了个没什么文化的工人。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给工人阶级做老婆,还不跟躺在红色保险箱里睡觉一样安全?——小姑这样认为。
可是这位工人阶级和银幕上的工人阶级完全是两个样子——整个儿一好吃懒做长年泡病号的主儿。什么苦都吃不了,丁点儿罪都不能受。干啥啥不成,吃啥啥不剩。但是有一条好:思想活泛。刚刚打倒四人帮,他就动了出国的念头,绝对是领风气之先。一家三口——有一个两岁的女儿——在布拉格姐姐家一住就是一年多!一日三餐都是姐姐伺侯着,连妹夫的香烟都得姐姐去买。说实在,那时瓦哈洛娃真不富裕——她发财是后来的事儿了。要不怎么说吴和是个厚道人呢?别说外国了,就咱们中国,有亲戚全家搬你那儿一住一年的吗?
好容易疏通关系送到了奥地利,工作也给找上了,可那妹夫嫌工作不理想,太累。工作是不理想:刷碗。可你还能干啥呀?那是奥地利,没地儿派你去当工宣队员,也没人承认你和你那阶级能领导一切,奥地利政府缺不缺领导人还不知道,就是缺,目前也轮不到你——你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呀!
但他就是不明白。
干了一个月,死活不干了,要回国。
小姑劝他再坚持一下,他梗着脖子说不。
小姑提醒他:“回去咱可挣不来钱啊?”
他倒明白:“回去是挣不来钱,可咱还不受累呢!”
没辙儿了,一家三口儿飞回北京。
“没出息劲儿大发了。”汪虹这样评价她的小姑夫。
“现在后悔吗?”我问。
“肠子悔青好几回了!”汪虹说。“那时中国人出来的特少,70年代末嘛。办身份相对要容易得多,入籍也不难。奥地利是高福利国家,只要你有了永久居留身份,失业在家钱也够花。他们回去没几年,出国潮就开始了。又想出来,这回我大姑是说什么也不给发邀请了,一次折腾怕了。头几年小姑夫肾坏了,在北京换的肾,二十多万,正赶上改革公费医疗,公家给报了不少,自己也掏了许多。要是在欧洲,国家全包了,一分也不用自己掏。”
汪虹的表哥两口子倒是坚持了下来。
表哥叫汪卫,原先在徐州工作。有一年他偕太太来布拉格玩儿,我见过一次。那时汪卫已经拿到了奥地利永久居留,享受奥地利人可以享受的一切福利。他和太太都在一家台湾人开的中餐馆里打工,汪卫做厨房,太太跑堂。维也纳的中餐馆太多,生意也不好,竞争非常激烈。一没客人老板娘就拉着脸,看谁都不顺眼。汪太太是个粗枝大叶的人,有点没心没肺。再说了,打工的管不着老板生意好坏,没客人更清闲——无非小费拿不上呗。经常一边擦桌子一边唱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