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小人物的英杰传-第4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样子任何一个在历史上留下名号的年轻人都不能轻易小瞧啊。
不过与此同时李书实也注意到了,其他几个少年的脸上并没有露出恍然大悟一般的表情,反而齐齐皱起了眉头,似乎他们也想过类似的事情,只不过因为某些原因最终放弃了这个计划。
果然,几个人当中xìng格最为直爽的贾逵便忍不住开口反驳道:
“东面之敌如果无法冲破我们的阻拦必然难以逃出生天,而且很难保证他们是否与北面之敌有所联系,不论如何,他们都必然会死战,只不过如果拥有生的希望的话鲜卑人的死战会更加猛烈,所以比起北面的敌人,反而是东面的敌人更加棘手,需要jīng锐来抵挡。”
“我同意梁道的意见,以少量jīng锐布置在东面牵制敌人,以大股部队在北面争取多消灭敌人,至于东面的敌人可以交给子龙将军,他们与鲜卑人之间的距离应该不会太远。”
贾逵的发言立刻便得到了张恭的支持,而且以张恭的发言为开始,小家伙们为了自己的意见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甚至连一向有些臭屁的那只死蚂蚁也忍不住参与了几句。
看着这样的争斗李书实忽然想到了曾经在钢铁森林的社会中经常看到的网络骂战,虽然开始的时候大家还在激烈的讨论问题,引经据典证明自己的正确xìng,但是很快这经也歪了,典也斜了,到了最后这些人也不知道自己到底为了什么而争论,只知道为了反对而反对。
好吧,李书实再一次为何进和袁绍默哀了一下,毕竟这两位身边的那些个文士的知识储备和见识广博度可比眼前这几个小家伙要强得多,他们之间的“战斗”也会更加千奇百怪吧。
“咳咳!”
最终,还是李书实用自己的咳嗽声才将这次小规模的“争论”画上了终止符。
所以说如果没有曹cāo那两下子就还是学刘备和孙权吧,要么完全信任一个军师,要么直接放权给实力派人物,不但最终可以获得一个识人之明的美称而且还少了很多劳累。
当然,如果防止功臣权力过大什么的诸如功高震主之类事情却又是另外的忙碌了。
不过,如果你认为李书实现在犹豫不定缺乏决断的话那你绝对是要失望了。毕竟也是打了这么多年仗的老兵的,虽不能说洞察力惊人谋略吓人,但是对这样的场面进行决断还是没问题的,最重要的是这群没怎么上过战场的小家伙显然忘了一件事。
嗯,尤其是杨阜,他显然忘记了李书实冲在前线时的作战风格。
“杨阜,你jīng选三百人顶住北线,伯韧和仲康给你,你自己把握如何能抵挡住敌人的同时还不要将他们打得太疼跑掉,不用太着急,也不用cāo心其他的事情,专注好你那边就好。”
“是,杨阜领命!”虽然似乎还想争辩什么,但是杨阜却也知道这个时候已经不是争辩的时候,认真执行命令才是最应该做的事情,至于不解和疑惑打完仗有的是时间。
绝对的实力面前,英勇看起来更象是愚蠢的代名词。在被临时编入李书实亲卫的乌则和张恭等人的箭术下,鲜卑人很快失去了几个看上去像是头目的人物。而他们赖以自豪的骑shè之术需要借助马力冲刺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用,但一来李书实的部队装备的强弓shè程要超过鲜卑人的骑弓。二来步弓立shè可以拉出满弓,骑弓为了shè速和稳定xìng则基本上都是半弓,三来李书实等人处于斜坡上端,天然便占据地利的优势,让对方连战马的冲刺优势都会被削除。
当然,最重要的是李书实的保留节目——尸气再一次让没见识过的人极其不适应。
等到赵云他们很快赶到时,一切结束了。不过哪怕实力对比虽然悬殊,但仍有极少数鲜卑人奋力冲上了李书实的简易阵地前,可惜这些勇士只够给那些西凉骑兵亲卫们热下身。
那几个乌孙人明显被这一面倒的战斗所震住了。这怪不得他们,这一战参与的一二流武将就不下十名,这种豪华到浪费的配备基本上不可能出现在任何军队。估计这一战之后李书实所代表的汉人势力在他们心目中的利用价值又高出了不少。
而当李书实带着大军扑向北面的敌人时,原本就已经有些退意的他们在尸气的作用下甚至直接成为了李书实一行人的俘虏,虽然按照李书实的想法,他现在并不需要俘虏这种东西。
PS:因为难得的推荐,今天两更,并在预计至少到星期二都是两更,至于是否能够两更到下个星期rì,撒~咱不做保证。
PS2:话说咱也变成了PS比正文好看的存在么……不要啊!咱不想TJ啊!好吧,咱承认PS和注什么的还是有区别的,所以咱绝对不是节cāo都变成黑sè的团子……
PS3:咱该说咱这一天其实都很沮丧么……
………【9。在途中】………
当李书实再一次看到吕布和贾诩的时候他们身前垒满了尸体。
的确大部分的敌军不是在李书实的那个建议阵地前战死便是胆小怕事或者受到影响成了俘虏,但是终究还有一成多的敌人选择逃离撤退,而这一成多的数量也有将近70人的数量。
而阻击他们的却只有吕布、贾诩以及几个士兵。
但是看起来不论是贾诩还是吕布都一副很轻松的样子,而他们身边的士兵则满脸的兴奋。
这样差距悬殊的战斗却没有什么伤亡,那些作为亲历者的士兵的确可以露出这样的表情。
“您们二位是如何做到的……”
实际上看到这样的场景满脸呆滞的不仅仅是那些胆气已经被夺的俘虏,就连李书实这边的王严说话的声调都有些颤抖,而且语气还带上了几分恭敬之意。
“文和先生的手段老夫倒是能猜到一二。毕竟优秀的道士似乎有一种名为‘定身’的策略能够让敌人的腿部感到麻痹无法行动。只是光凭这样的手段似乎无法阻止这么多人的前进,想来奉先将军应该还有一些特殊的手段,想来应该与定身策略的效果类似吧。”
班复一边检查着敌人的尸体,一边侃侃而谈,语气中也满是钦佩。
的确,身为第一武将的吕布如果要是没有一些独特的手段班复是怎么也不会相信,虽然道听途说了很多,也看过几眼吕布教导他人,但是那些终归是管中窥豹无法准确了解到对方的真实实力。可是通过这次与赵云短暂的配合,班复对赵云又有了新的理解,那么那位能够稳稳压住赵云和典韦这两位强悍高手的男人能会简单么?
这样的算式还是可以成立的。
班复不清楚吕布的手段但是李书实可是清楚的很,那把夸张的“极乐弓”李书实手中可是也有一把复制品,那把用小强的名号命名的“吕布之弓”最大的功效便是定身攻击——用那强劲的力道将气劲灌入身体之中破坏人体血气运行。虽然与定身法术利用电流的手段不尽相同,但是结果却是一样的,而且以吕布轻松就能做到一箭四失的能力,群杀也是很轻松的。
当然,这并非是说吕布做到这一点十分容易,毕竟哪怕以吕布之强连续使用这样的发力方式也是极为耗费体力的,哪怕他与贾诩相互配合并且灵活使用那几个士兵,能够达成无损这一成就也是相当不容易的,毕竟他们面对的是一群求生yù望极强的士兵。
不过不管怎么样,这场突如其来的战斗总算是有惊无险的过去了,而且从那些俘虏的口中李书实获得了一个稍稍令他安心的消息——车师后部和鲜卑人的混合部队现在齐齐围在卑陆国的国都吉姆萨城。虽然他们在野战中可以很轻松地击溃对手,但是想要在攻城战中以同样的心态对待对手那绝对是自寻死路,所以现在那里变成了一场比拼耐心的战斗。
这个时候自然不可能将大军全部都压在吉姆萨城浪费粮草,打草谷什么的原本就是草原民族几位擅长的事情,那些鲜卑游骑只不过是一群有些贪婪且胆大的过分的家伙,或者说鲜卑人的指挥官也很清楚这些被撒出去的士兵没有半个月一个月是见不到踪影的。
也就是说如果卑陆足够坚挺的话,那么鲜卑军官根本对他们造不成多大的影响。
而且更让李书实欣喜的是,因为车师后部的大动作,让周边的且弥等国都纷纷选择据称自保,李书实就算是大摇大摆的在这片土地上狂奔这些国家也绝对不会理会。
唯一需要小心的只有那些游移不定的鲜卑游骑,不过因为各个国家都一副坚壁清野以减少损失的样子,那些被撒出去的游骑不是去了很远的地方便是返回了大营中,李书实遇见他们的可能倒也不会很高,只要足够小心就好了。
就这样,拆除了那些可能会带来麻烦的防御设施后,李书实一行人畅通无阻的进入到了乌孙人的控制范围内,然后同样畅通无阻的到达了登努勒台山道。
沿途不但没有看到鲜卑人的影子,就连原本存在的乌孙军队也没了踪影,想来应该已经全部被召了回去,虽然路上可能被鲜卑人伏击,但是却也总比在外游荡被鲜卑人各个击破要强,最重要的是面临被鲜卑人夹击风险的他们还无法为赤谷城的防御力量提供丝毫的帮助。
原本李书实还在猜想自己的部队会不会在登努勒台山道与鲜卑人打上一场遭遇战,可是事实是应该是由魁头和骞曼率领的弹汗山王庭部队并没有出现。
这让李书实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增添了一分疑惑。
为自己的部队能够成功通过这条险峻的山道而庆幸同时也疑惑于鲜卑人的去向。
这是一个必须知晓而且非常重要的问题。
可是对于这个问题没有一个人能够回答李书实,因为这一次鲜卑人的作战风格明显要飘忽的多,至少也不会像当初和连或者魁头那样虽然也有让人意外的地方但还是能够猜测到。
一个处于明面上的对手和一个躲藏在暗处的对手,如果不是李书实同样躲藏于暗处的话,或许他此时此刻就有转身离去的冲动了,客场作战所遇到的困难终归要比主场多。
越过登努勒台山道后越往赤谷城方向行去,越能感受得到大战的气息。
没办法,任谁时不时便能看到一些穿戴着乌孙人服饰的已经有些轻微腐烂的尸体都会有这样的感觉。鲜卑人会将自己同伴的尸体带走,但是对于敌人的尸体,而且是被他们打得落花流水的敌人的尸体他们并没有闲心收敛,丢在路旁或许还能震慑他们的敌人呢。
虽然或许堆成京观的效果会更好,不过讲究速度的鲜卑部队依然没有那种玩艺术的时间。
至于从第一道防线匆匆撤回的部队,只怕忧心忡忡的他们也同样没有了那种心情。
要知道刚过登努勒台山道时还能看到一座座比较新但是埋葬的异常潦草的坟冢,到了后来就变成了一具具李书实现在看到的尸体,显然乌孙的将军认为这是鲜卑人拖延他们回军的一种手段,虽然心中十分不忍,却也只能一门心思往回赶了,毕竟他们比鲜卑人更缺时间。
“全部都是青壮男子,看样子乌孙人就算这次击退了鲜卑人的进攻,国力会降到怎样的程度也不好判断。虽然这样的乌孙更有利于我们介入,但是怎样才能让鲜卑没有余力继续大规模进攻这里却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否则乌孙最终会成为鲜卑的美味。”
贾诩的面容很严肃,显然李书实可以救援乌孙一次,但是不可能次次都来乌孙,毕竟这里距离并州实在是太过遥远,而他们需要面对的敌人太过强大,这是国力的差距,哪怕李书实几次与鲜卑的战斗都获得了大胜,但是过几年鲜卑又能卷土重来。
大汉可以用国力碾压鲜卑人,鲜卑人同样可以用自己的国力来碾压乌孙,毕竟已经陷入到了战乱之中的大汉已经无力帮助乌孙牵制鲜卑人的注意力,而吃过大亏的鲜卑人在羽翼丰满前也绝了南下与李书实再决雌雄的勇气。
专注于西域的鲜卑人只怕班复和张泰再有逆天的智谋也要像面对龟缩打防御战的魏国时的诸葛亮,最终在一次次战斗中耗干西蜀最后一点国力和自己的寿命。
更别说他们还需要面对西域南部那广阔的土地和关系复杂的国家关系,不可能全部心力都放在乌孙之上,他们要面对的局面只怕并不比定远侯班超所要面对的好上多少。
毕竟班超时的大汉实力正盛,窦固可以说打得北匈奴仓皇逃窜,无形中瓦解了不少北匈奴对西域的掌控力,其他几路人马虽然收效甚微,但是却也逼迫匈奴人不得不分兵应对。
李书实的并州军虽强,但是在草原上能够牵制住的兵力也就与自身兵力相当的样子,而鲜卑人光是这次大战所调动的兵马数量扣除掉李书实所能北上的部队人数哪怕不足以将乌孙灭国也足以让乌孙人一夜三惊,付出惨痛的代价。
“这样的鲜卑还真是不好对付呢,要是他们能够再次爆发内乱就好了。”
当初李书实在西河能够战胜和连固然是西河的城池攻防消磨了鲜卑人的锐气,但是鲜卑拓跋部自己的内乱依然是一个巨大的助力。至于后来在雁门的那次战斗,显然鲜卑人之前也并不太心齐,所以才让汉军有了各个击破的机会。
所以李书实发出这样的感慨倒也不是无的放矢,毕竟不是有句话说的好么——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克。
“主公刚才说了什么?”不过贾诩似乎对李书实刚才的那句话非常感兴趣的模样。
“我是说要是鲜卑人能够再次发生内乱就好……等等,文和你是说你有办法?!”
看着贾诩不断闪过寒光的双眸,李书实立刻便理解了这位毒士的想法。
“主公的确是给了诩相当不错的灵感呢。”贾诩这个时候的笑容实在是非常口怕啊!
不过,幸好他是己方的伙伴呢。
PS:今天是马导师的诞辰纪念rì。有很多人批评他的哲学,认为他不过就是个因为统治者的需要而人为抬高的人物。关于这一点咱不作评述,因为一个有着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个体看待事物必定会带上自己的价值sè彩,这并非是所谓的有sè眼镜,反而可以看做是有了自己的信仰和处事风格,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
但是,咱却反对为了批评统治者而去贬低马导师和恩导师的思想体系,至少咱通过这么长时间的观察,先不说马哲到底是否真的那么经典或那么拾人牙慧,至少单就《资本论》而言,很多部分实际上有着相当杰出的论述,哪怕是今天依然有着高屋建瓴的指导意义——就比如说这次因为过度的虚拟经济开发而导致的经济危机。
当然,哲学这东西是对个人思想的提炼,一样米养千样人,上述观点只是咱个人的看法,并不打算强加于别人的思想之上。所以请不要对号入座,更不要有迫害妄想症。
PS2:今天是博纳吗·拿破仑·波拿巴病逝的rì子。西方的拿破仑,东方的太宗文皇帝,两位浓缩便是jīng华的绝佳代言人(这是咱在吐槽身高190的自己么……)。
他的经历跌宕起伏,他的传记可以让人心cháo澎湃也能让人沉思不语,他留下的诸多法典更是法学界和史学界不能忽视的片段。他个人的得失、他对于法兰西的功过,他那一段段让人无语的绯闻,这就是历史传奇的魅力。
不过,就是这样一个全世界都很瞩目,任何一本世界史都无法忽视的人物似乎在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