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华诸神传-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汉钟离原名叫钟离昧,曾经是项羽军中的将官,善使大刀,打起仗来非常勇猛。

    因为项羽生性残暴,就离开了项羽。

    后来,汉钟离成为韩信部下的一名大将,为刘邦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汉钟离虽然是西汉王朝的开国元勋,但因他性情爽直,多次得罪汉王刘邦,刘邦非常恼怒,想找机会杀了他。

    有人密告韩信要谋反,刘邦就借出巡的名义去韩信的封地,趁他没有防备,擒拿韩信。

    韩信得知皇上要来,心中疑惑,不知如何是好。

    谋士对韩信说:“如今,皇上对大王帐下的将军钟离昧十分反感,只要你杀了钟离昧,把他的头献给皇上,才能接触皇上对你的怀疑。”

    韩信说:“钟离昧是我心爱的大将,又是有功之臣,怎么能随意杀他呢?”谋士说:“不杀他,那你自己的脑袋就保不住了。”

    韩信叹了一口气,就派人把钟离昧暗杀了,并把他的头割下来,用红布包着,作为礼物,献给了刘邦。

    刘邦见了钟离昧的人头,果然十分高兴,不料他却又立即翻脸喝到:“来人,快把韩信绑起来,关进死牢。”

    突然,刘邦面前的人头不见了。

    原来,汉钟离手下的一名武士,偷走了汉钟离的头,缝在尸身上,装到一口棺材里埋了。

    汉钟离阴魂不散,来到终南山,隐姓埋名,一心想修炼成仙。

    就在这终南山,有一条巨蟒,头有箩筐大,身有一里长,不知吃了多少人。

    当地居民惶恐不安。

    汉钟离得知这一灾情,决心为民除害,连忙提了大刀,守在大蟒洞边。

    巨蟒闻到人味,窜出洞来,张开大口向汉钟离扑来。

    汉钟离挥起大刀,向巨蟒砍去。

    连砍三刀,巨蟒被砍成几段,死在路旁。

    老百姓高兴地烧香念佛,都说终南山出了一个斩莽大仙。

    老百姓为了纪念汉钟离,修了一座“大仙庙”,里面供着汉钟离的塑像,前来敬拜的人络绎不绝。

    袅袅香烟飘向空中,连王母娘娘也得知此事,连忙派东华仙下凡超度汉钟离。

    东华仙来到终南山,在汉钟离洞前高呼:“斩蟒大仙在此吗?”

    汉钟离出来笑迎道:“请进。我不是大仙,而是一个正在修炼的冤鬼。”东华仙一面进洞,一面说:“你的事情我全知道。我特奉王母娘娘之命前来度你成仙。”

    汉钟离连忙跪下叩头道:“仙师在上,徒弟拜谢了!”

    东华仙笑道:“起来,起来!”说完,便将两粒仙丹赐给汉钟离,转眼就不见了。

    汉钟离吃下第一粒仙丹,顿觉神清气爽,还阳成人;吃下第二粒仙丹,顿觉飘然如神,终于升天成仙。

    汉钟离十试吕洞宾的故事,更是耐人寻味。

    唐代山西永乐县有位书生,名叫吕岩,字洞宾。中进士时,年已六十四岁。

    —年,闲游来到长安,在客栈中遇到神仙钟离权。

    钟离权一见吕岩,便知是可以造就的仙才,所以便想法点化他。

    吕洞宾一经点化,便大彻大悟愿跟钟离权学道,钟离权却推托道:你仙骨没长全,志行未能坚定,想要超越俗世,还须重新投生再过几辈子。”

    说完飘然离去,吕洞宾却不气馁,辞官隐居学道。钟离权于是决定十试吕洞宾。

    一天,吕洞宾外出归家,却见全家人突然病逝。吕洞宾早已看破尘世,所以也不悲悼,只是买来棺木准备收殓尸体,可病逝的家人却又一下活了过来。原来,这是钟离权对他的第一次考验。

    吕洞宾偶然弄些东西到市集上去卖。讲好了价钱,对方收下货物却突然反悔,只愿付给一半的货价。吕不加计较,干脆分文不取,将东西白送给对方,自己脸色平和地走了。这是第二次考验。

    大年正月初一,来个乞丐,靠在大门上讨钱,吕洞宾给了他。谁知,那乞丐贪心不足,讨了这件讨那件,给得慢一点,便破口大骂起来。

    吕洞宾不但不生气,反而一再作揖陪好话,那乞丐才笑着走了。

    这是第三次考验。

    第四次,吕洞宾在山中放羊,突然跑出一只大老虎,追逐着羊群。

    吕洞宾一见,心中不忍,忙挡在羊群前面,情愿自己饲虎,也要救羊,那虎却放过了他和羊群,自顾走了。

    第五次,吕洞宾独居在山中茅草棚中读书,突然—位女子敲门,年纪大约十七八岁,长得十分漂亮,她自称是回娘家去,错过了路头,要借宿一晚,洞宾便放她进屋休息。

    谁知这女子半夜里不安分起来,百般勾搭洞宾。

    洞宾心如止水,丝毫不为**所动。

    第六次,吕洞宾出外郊行,等到回家一看,家中遭了盗窃,细软财产被席卷一空,眼前的日常生活都无法维持。

    吕洞宾不气不恼,操持起药锄,采药度日。谁知一锄下去,挖出几十块金子。他急忙仍将土掩上,一无所取。

    第七次,这一日,吕洞宾到街上买了几件铜器,拿回一看,却是金器,他急忙找到原来的店家,将金器退回。

    有位疯疯癫癫的道士在集市卖药,说道:吃了我的药,立即会死去,但下一辈子却能得道。”这药,有谁敢买?所以十多天,没人去光顾。吕洞宾却深信不疑,买回药吃下去,幸而一切无恙。这是第八次考验。

    春天来临,春水涨起,吕洞宾摇一叶小舟在江上慢行。船到中流,突然刮起大风,一时波涛汹涌,险象环生。洞宾已勘破生死,哪里还惧怕风涛?仍是端坐船头,任它飘摇。一会儿风平浪静,没有丝毫损伤。这是第九次考验了。

    这一日,吕洞宾独坐家中,忽然见无数奇形怪状的鬼神跑来,有想抓他的,也有想杀他的,洞宾毫不畏惧。

    过了一会儿,只见几十个夜叉,押着个血肉淋漓的囚犯,那人口中大叫道:我是被你上辈子杀害的,快点偿我命来!”

    吕洞宾答道:杀人偿命,又有什么好推辞的?”

    便去拿出刀子、绳索,准备自杀抵偿命债。

    忽听空中大喝一声,鬼神囚徒一下不见,一人鼓掌而下,原来是钟离权。他对洞宾说道:”尘心难灭,仙才难得,我寻求徒弟的迫切,更过于别人求我。十次考验你,都能经受得住,以后得道,是必定无疑了。只是你功德善行都没能完满,且传授你个点铁成金成银的黄白之术,你可以用它来救济世人,利益众生,待三千功德完满,八百善行圆备,我再来度你成仙。”

    洞宾问道:“用黄白之术做成的黄金、白银,以后还会有变异么?”

    答道:“三千年后,仍要还复本质。”洞宾道:”这样看来,此物会贻误三千年后的人,我可不愿干。”钟离权呵呵笑道:“就凭你这善心,‘三千’、‘八百’都已在里边了”。

    于是钟离权收洞宾为徒,洞宾经师父指点,在庐山勤勉修行,钟离权于庐山授之以大道天遁剑法,龙虎金丹秘文,最后吕洞宾终于修炼成上仙。

    正阳祖师授度吕洞宾后,复历庐山,登三级红楼冉冉升空。

    曾有诗赞曰:”铁笛曾闻跨虎仙,金丹亲向帝君传。临行付与纯阳子,三级红楼上碧天。“日后师徒二人形成钟吕金丹派,对宋元道教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二十四章:八仙故事其(三)张果老传
    张果老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八仙之中年龄最大的一位神仙,在汉族民间有广泛影响,他是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

    张果老(张果);本为邢州广宗的道人;他姓张名果;号通玄先生;是唐朝有名的炼丹家;养生家;还是个哲学家。

    以下是关于张果老的几个传说。

    张果老得道成仙:

    女山湖北约40多里处有个不知名的小村庄,庄上住着个老者,谁也说不清此人多大年龄,只知他姓张,常打坐修炼,因以素菜瓜果为食,人称张果老。

    张果老有个十分要好的朋友,是个道长,人称穆长老,住在女山东南坡上的仙姑庙内,他常去那里和穆长老研讨道教理学。

    这仙姑庙的大殿三层,耳房若干,占地近10亩。殿前古柏参天,院内花木、假山、放生池琳琅有序。殿内透过绣金帘帷,可隐见〃金身仙姑〃端坐中央,安祥肃穆,善目洗涤香客。

    每逢初十香客不断,钟声悠扬,是当时远近闻名的庙宇。穆长老整日炼制驱邪丹丸赠给香客,香客也常捐些银两、敬些粮油。

    仙姑庙还有两位道童南桃、北李,南桃负责挑水劈茶、烧锅做饭,北李负责清扫殿堂、继香敲钟。

    一连三天,南桃明明挑满了水缸,次日清晨烧早饭时缸内只有小半缸,挠挠头只好再去挑水,但心中犯嘀咕怀疑是北李和他过不去,想找师傅评理,但又没证据。

    晚饭后,悄悄藏于暗处,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月上两竿,香换三炷,忽见西穿红光一闪,接着一个穿红色绸肚兜,胳臂犹如八月谢花莲藕雪白粉嫩的童子,三跳两跃到水缸前,伏在缸口〃咕咚、咕咚〃喝起水来。喝完后一抹嘴四处看了看,又一蹦一跳地穿穿而去。

    南桃看得目瞪口呆。第二天一大早,南桃把昨晚看到的事一五一十告诉了师傅。穆长老开始不信,但南桃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又半信半疑。

    南桃一贯秉性憨厚,这事十有**是真的,因他这个徒儿从不说谎话。穆长老一边用手捋着胡须一边在想:难道是传说中的千年人参娃?当天晚上穆长老和南桃一起躲在暗处。果然又是昨晚的那个时分,穿红肚兜的肥娃又出现了。穆长老趁娃娃伏在缸口喝水时,悄悄地将事前准备好的一团红丝线的一端系在红肚兜的后腰带上。

    次日一大早,穆长老领着南桃、北李顺着丝线寻至庙后一棵千年古树下,红丝线扎入树旁土中。北李跑回庙中取来铁锹,顺着红丝线小心挖掘,足足挖了六尺多深到了丝线尽头,果然是一棵约2迟多长的人形人参果。穆长老高兴地说:〃得此千年人参果乃天助也,吃了它可以长生不老,助道成仙,但它需要用文火煮三七二十一天,待人参果化为乳汁后,饮之最佳。〃

    师徒三人小心将人参果用清水洗劫净,放入锅中小火慢慢蒸煮。在人参果都到第十九天时已是香味扑鼻。穆长老十分高兴,便安排南桃继续菡煮,他带北李去泗州城请师兄前来一同享用。

    次日,张果老骑着小毛驴来到仙姑庙,他把毛驴拴在院里树上,连喊穆长老,南桃见是张果老来了便说:〃先生来的不巧,师傅昨日去了泗州城请大师伯前来享用千年人参汤。〃张果老一听说千年人参汤,好奇地问个究竟,南桃一五一十地如竹筒倒豆子叙说了一遍,并领张果老到厨房看。

    张果老一进入厨房就闻到一股扑鼻的清香。说来也巧,南桃见灶头没柴了去院里抱柴。张果老揭开锅盖一看,小半锅浓浓的汤汤已成乳白色,香味四溢,清脑提神。他早听说这千年人参汤的功用,趁无人实在忍不住要偷喝一点,顺手拿起葫芦瓢舀了半瓢喝了起来,哪知美味无穷,越喝越馋,一瓢又一瓢,一口气喝了七八瓢铁锅见了底。舀起最后一瓢正要喝,院里的小毛驴也叫了起来,张果老想:这毛驴可能口渴了,整天驼着我东跑西跑地也够辛苦它了,不如让它也尝尝难得的美味。

    小毛驴刚喝完最后的一瓢汤,南桃抱柴回来了。张果老从树上解下毛驴说:〃我先走了,等你师傅回来说一声就行了。〃

    世上就有那么巧的事。张果老刚出庙门迎面遇上了穆长老一行人,穆长老挽留不下张果老也就算了,穆长老的师兄一心想要喝那人参汤,直奔厨房而来。揭开锅盖一看,锅里干干的。穆长老心想人参汤肯定是张果老偷喝了,气得脸色铁青,抓过门旁一根扁担撵出门去,师兄和两个道童也各操家伙随后撵去。

    这张果老自知理亏,不好解释,出了庙门跨上毛驴。这毛驴也懂主人心情,不用拍打屁股就撒开四蹄拼命奔逃。穆长老等在后面一边追赶,一边喊:〃站住!站住!〃你越是喊得紧,毛驴越是奔得急。毛驴一边跑,张果老一边回头看后面追赶的人,毛驴从山坡上往下跑,一跑一颠,张果老频频回头看,几次都差点掉下驴背,干脆调过身来,两手紧紧抓住毛驴尾巴。

    哪知心急,慌不择路,毛驴拼命向西跑去,不料翻过山坡,前面女山湖挡住去路。白茫茫的湖面不见一叶小舟,眼看穆长老师徒越追越近,挥舞手中家伙大骂张果老不讲义气。

    张果老心里一急,狠狠打了毛驴屁股一掌骂道:〃畜牲!那么多大道你不走,偏往这绝路上跑,你要不飞过去他们赶上来了不扒了你的皮才怪呢。〃

    话音刚落,忽听毛驴一声长叫,腾空而起,四蹄生风越过女山湖,落在一座小山岗上。张果老一见把穆长老师徒隔在湖对面,这才松了口气,找块石头坐下喘喘气,一边摸摸毛驴一边说:〃小毛骗呀,小毛驴你可长了本事了。〃

    这一摸觉得毛驴身上湿润润的,不知是溅的湖水还是累得满身大汗,温和地说:〃晾晾吧,等太阳落山了咱再走。〃

    张果老偷喝了人参汤得道成仙了,他的小毛驴也因喝了那瓢人参汤成了神驴。

    张果老一辈子虽没做过亏心事,但为偷喝了人参汤被穆长老师徒撵而留下了怪癖,只要一骑上毛驴就觉得穆长老师徒在后面追赶,就得调过身子,时间一长,他就倒骑毛驴了。

    张果老倒骑毛驴:

    张果老本来叫张果,之所以被人在姓名后加上一个“老”字,是因为他活得太恒久了,岁数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大。只知道,当初唐玄宗招张果老进宫时,对他倍加礼敬。张果老呢,也自称自己“尧时丙子年生”,曾做过尧的侍中。唐玄宗问起他历朝历代人物事件,张果老没有不知道的。

    那时,宫中有个叫叶静能的道士也很见多识广,自已吹嘘说天上、地下全都知道,因此在玄宗眼前也十分得宠。有一次,唐玄宗就问他,张果总是什么人。叶静能答复说:“臣下知道,可是不敢说出来,假如说出臣下就会顿时死的,所以不敢说。假如陛下能免冠跣足救我,我能力活过来。”唐玄宗承诺了他的要求,叶静能就说:“张果总是天地还处在混沌时的白蝙蝠精变的,他的年龄比泰山还要大了。”

    但是没等他说完,他就七窍流血而亡。唐玄宗事先承诺了叶静能,就只得免冠跣足求张果老救活叶静能。

    张果老说,叶道士泄露天机,这是他应得的处罚。路过唐玄宗再三请求,张果老才对着叶静能喷出一口法水,这才使他死而复活。

    唐玄宗见到张果老有些老态龙钟。就问:“先生是得道之人,为何发疏齿落,老态龙钟?”

    张果老说:“我岁数太大,可是我的心力无限。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