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华诸神传-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次肿约旱纳甑目嘈蓿湾饶δ岱鹱媸莸氖抢吖翘跆酢
有一天这里来了一位牧羊女,要留下食物和牛奶给他,起先释迦摩尼佛祖怎么都不肯收下,就在这时他突然顿悟到,这样的修炼只对自己的身体有所损害,对别人一点帮助都没有,于是他接受了牧羊女的供奉,并在尼莲阐河中洗净一身尘埃,从新找了一棵树,打下金刚坐,并立下誓言:“我若悟出此道,终不起此身。”
这就像现在很多天天念诵佛经而不去出门做善事的人,我曾经遇到一个善女为了修佛长期吃斋但是因为身体不适应而营养不良身体消瘦,问她平时做什么善事她说只是在家念佛经,不曾出去,这样的是误入了修行的迷途。
不做善事何来修行和功德。
而且因为吃斋而身体不好,这样连累亲人担心,父母伤心,是很不好的。而且吃斋所说的素斋不是只有蔬菜是可以吃肉而这个允许吃的肉是三净肉,这三净肉说的是第一、眼不见杀,即没有亲眼看见动物临死的凄惨景象;第二、耳不闻杀,即没有听见它惨叫的声音;第三、不为己所杀,即不是为了自己想吃才杀的。所以为了自身身体、为了家人、为了可以更好的做善事,应该是吃三净肉。
如释迦摩尼传记所说佛祖最后是统一了佛教而不是创立佛教,佛祖以无限的大智慧统一了佛教。
这话就在是佛教心法里面,是“无论贵贱、无论贫富、无论男女、无论宗族、不论宗派、凡行善皆我佛门弟子”只要是做善事就是佛门弟子,众生平等因为我们要尊重这些做善事的人。
当我们看到四川地震后的孤儿,我们去领养照顾,比念诵万万遍佛经更能积累功德。
当我们看到白血病医院里的病人,在他们需要时为他们递送一杯热水,这样简单的事情比家里供奉千万元请来的佛像更有功德。
当我们看到贫苦地区孩子为他们寄去一支铅笔一本书籍,比为寺院镌刻佛经而捐赠亿万元更有功德。善就在身边,去做才有功德。
很多人问我应该如何理解佛,如何修行佛,我建议先去做善事在善中领悟佛的伟大和智慧。在做善事之余还有时间可以去看看父母,为他们买一束花、做一次饭,百事以孝为先,孝敬父母是大善事,这比每天对佛像烧香磕头更能积累功德,佛是大慈大悲想看到的是大家做善事一家快乐融融而不是干枯的香火。
如果还有余下的时间为自己所爱的人做一顿亲手炒的饭菜,下班时为她(他)递上一杯暖暖的温水。
这比倾囊而出,去寺院请昂贵的佛像,积累的功德更大,因为相爱的之人在一起都会为对方无私的付出很多,为这样伟大而爱你的人,为她(他)做一些温馨的事情就是大大的善事,而且天下没有比这个更大善的事情,如果有一天你看到佛像破损需要急需要修复,而另一边却看到自己相爱的人正在病苦,一定一定要去照顾自己相爱的人,佛像即便是打碎了、摔坏了,佛也会很高兴,因为佛是大慈大悲的,看到相爱之人互相照顾持子之手与子偕老,自己的造像坏了也会大大高兴。照顾相爱之人就是照顾你身前的“真佛”。
夫妻相爱、长幼相爱、手足相爱、人人相爱,这才是大慈、广法、大善。再有余下的时间而不去做善事、孝敬父母、照顾所爱之人就是罪过了。
佛的智慧是伟大的,很多人问我灵山会上大梵天王以金色婆罗花献佛,并请佛说法。可是,释迦牟尼如来佛祖一言不发,只是用拈婆罗花遍示大众,从容不迫,意态安详。
当时,会中所有的人和神都不能领会佛祖的意思,唯有佛的大弟子——摩诃迦叶尊者妙悟其意。破言为笑。于是,释迦牟尼将花交给迦叶,嘱告他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椠秒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转之旨,以心印心之法传给你。
佛指拈花传授的法门是什么。
其实是就是一句话“缘起缘灭、缘终尽,花开花落、花归尘”,说道这里很多人会为我什么是“缘”,“缘”就是顺应当前、当时需要而做出的符合最广大生灵利益的选择、判断、行为。我举一个例子,当拿起屠刀杀死一个生灵时,如果这个生灵的存在对别的生灵有益那屠杀是大罪孽,如果这个生灵的存在危害别的生灵时那屠杀就是正确反而不屠杀这样的生灵时助纣为虐。
这说的就是缘是在当时而定的符合最广大生灵的利益的行为。古代人们和恶劣的环境做斗争当时的一些行为符合当时的缘,而现在作为人类破坏了环境危害了其它生灵的存在,如果我们还浪费资源、不去保护自然、不保护动物,那就是大的孽缘。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五十一章:千里眼和顺风耳的传说
很早很早以前,我们就从各种传说里知道了千里眼和顺风耳这两个神。
他们有着奇特的长相:千里眼一张红脸,头上还顶着两只角,虽然是闭着嘴巴,却双目圆睁,显得十分吓人;而顺风耳更是典型的青面獠牙,再加上一双奇大的招风耳,别提多怪异了。
但是他们却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奇异功能,千里眼能看到远在千里之外的细微物体,顺风耳则能够听到千里之外发出的任何声音。
对于两位奇神的形象来源,大家都认为,就是师旷和离娄。
据传闻,顺风耳的形象来源于师旷,他是一位技艺高超的古代音乐家,双目失明,却对声音有着极强的敏感性,能听到很多常人听不到的细微声音。
而离娄,则是一个传说中才存在的人物。人们传言他能看清很远地方的东西,哪怕是动物身上细小的毛尖,他都能分辨清楚,故而才被人们越传越神,成就了千里眼的形象。
千里眼和顺风耳是道教里的两位守护神,地位比较低,却因为拥有他人所没有的特异功能,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大放异彩。
在很多古代神话小说里,都能找到这两位奇神的形象,他们或正或邪,配合着主角演绎出一段段离奇美妙的故事。
关于千里眼和顺风耳两位奇神的生平传说有许多,广为人们传诵的,却是以下几个故事。
这第一个故事里,千里眼和顺风耳是一对亲兄弟,本名高明和高觉。在远古时代人们的生活原本就艰苦,部落间又常常是战事连连,男子基本都要担任保护族里女人、孩子和老人的任务。高氏兄弟自然不例外,而高明和高觉就是在一次战斗中作战身亡的。
高氏兄弟成了孤魂野鬼,为了有个照应,也就没有分开,而是相互扶助着四处寻找地方希望能安顿下来。因为各地法术高强的人都很多,两兄弟为了不被高人打得魂飞魄散,就苦练技艺,并在一次次求生的作战中不断提高,从而练就了顺风耳和千里眼的特异功能。原本亲兄弟的配合就比旁人默契,有了特异功能之后,高氏兄弟就越来越强大,再不用怕别人了。
兄弟俩在经过一处叫作桃花山的地方时,看到当地的风景不错,灵气也比较充足,最关键的是居住的人还比较多,不至于太孤单,高明、高觉就决定留下来。但是兄弟俩耐不住寂寞无聊,就经常到附近的村里去找人排遣。艺高人胆大,说得一点儿不错,高氏兄弟就仗着自己两个人比较强大,慢慢就放开了胆子胡闹,渐渐竟然成了扰乱地方、危害百姓的妖精。
直到有一天,两人终于闯祸了。
原来,这天两兄弟在山头上无聊地闲逛,看到半山腰上有个女子在行走。两兄弟一时兴起,就决定去捉弄一番。走近了,高明、高觉才发现这女子竟然十分美丽,两人一使眼色,就决定要把这女子强行娶回去做老婆。但是这女子却不是普通人,她就是妈祖,妈祖被逼婚,这说出去真让人笑掉大牙。妈祖因为办事路过这里,虽然听说桃花山有两个法力高强的妖精,也不觉得什么,毕竟能打得过自己的人屈指可数。只是妈祖没有去找他们,他们就大摇大摆地送上门来了,不能不说,有些事真的是很“巧”啊!
看着两个自大骄傲的家伙,妈祖只微微一笑,说:“这样吧,只要你们能打败我,我就跟你们走。但是如果我赢了,你们就要终生做我的仆人!”
高氏兄弟一听就乐了,一个小女子,怎么可能敌得过我们兄弟俩呢?于是就爽快地答应了。
但是一比之下,兄弟俩才知道自己大意了,妈祖的法力本就比他们高出很多,他们又轻敌,不多时就败得一塌糊涂,不得不跪在地上求饶。
妈祖看他们服气了,就停住说:“以后你们就是我妈祖的仆人了,要记住为人向善,不得再作恶!”兄弟俩一听这女子就是妈祖,更是不敢再说什么,只唯唯诺诺地答应,从此就随侍妈祖左右。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五十二章:金童玉女的故事
还在三界(天界魔界人界)时期,天界有一对金童玉女,金童聪明正直,玉女美丽善良。那时的玉皇大帝喜欢冰天雪地的洁白和宁静,于是人间到处都是冰天雪地,人界生活苦不堪言。
天界神仙在自己的诞辰日可以下凡,农历正月十五日是金童诞辰日,这一天金童下凡到人界,帮助人们融化冰雪,拓荒播种新一年的希望。
玉皇大帝看到人间大部分地方冰雪消融了,洁白和宁静正在被破坏后十分震怒,令天兵于第二年正月十五日冰雪融化,大地复苏时到人间放火,要把人间烧光。
美丽善良的玉女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趁农历闰十月二十九日玉女自己的诞辰日下凡,把天帝要火烧人间的消息告诉了金童和百姓。百姓听说了这个消息,吓得不知如何是好,惶惶不可终日。
金童和玉女商量出个法子:“在正月十五这一天,每户人家都挂起红灯笼,放爆竹。这样一来,天界就会以为人界已经起了大火,自己烧起来了”。
人们认为是个好办法,正月十五这一天人们照计行亊,搞得人界红红火火,爆竹声声。到了晚上,玉皇大帝往下一看,发觉人界一片红光,还真以为人界由于破坏了冰雪,自己燃烧起来了,便停止了委命天兵放火。于是人们保住了生命和新一年的希望。
金童和玉女从此便留在了人界至今,按着各自诞辰轮回。
后来金童在人界不同时代还做过人们的领袖(伏羲、尧帝、混元皇帝、西子帝君、门神户尉、佑圣真君、正一靖应真君等),玉女相应做了金童的帝后、爱妻(女娲、散宜氏、朱仙姑等等)帮助金童一起造褔人界。
人们为了怀念金童和玉女,从此每年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红灯笼、放爆竹来纪念。
金童玉女遭贬记老辈人常说,杜康河上有三奇:河雾平不及岸;鸭蛋黄鲜血样红;虾米俩俩相抱蜷腰横行。据说,这三奇是王母娘娘贬金童玉女到杜康河以后才有的。
据传,这杜康河里的鸭和虾是天上王母娘娘身边守瑶池的金童玉女,时间长了,俩人传情递意,互相爱慕,有了爱情。
有一回,王母娘娘举行寿宴,叫金童玉女去寿星阁打扫庭堂安放御酒。张罗完后,玉女见天时还早,诸神尚未来赴宴,就从彩袖中取出一个酒壶,倒满了一壶玉帝赐给王母娘娘的寿宴御酒。金童会意,也伸手取几颗寿桃藏到衣袖之中,俩人便偷偷下界,来到杜康河上。
这一对情窦初开的妙龄男女,平时虽然互相爱慕,但天规森严,戒律如锁,再加上王母娘娘整天横眉冷眼,多少天来只能以目传情,不敢越雷池半步。
今天有缘单独相会,就像**又浇了油,“轰”一下就着了。他俩拥拥抱抱,道不尽男恩女爱,绵绵痴情。
玉女借着酒力故作醉态,一头扑在金童怀里说:“金童哥,人间花红柳绿,男耕女织,成双成对,惹人眼馋。
咱虽高居九天之上名列仙班,却似尼姑和尚,纵有千情,也难联姻。今天天赐良缘,咱能在杜康河相聚,依我之见,咱们就私奔了吧!”金童平素虽然惧怕娘娘威严,这时一挨上玉女的姣姣玉体,也心猿意马。他一把把玉女搂在怀里,紧紧地拥抱,狂热的接吻。
玉女也情迷双目,满脸红晕,任凭金童在身上抚摸,顿时两人再也按捺不住心中欲火,推倒玉山偷吃了禁果。
他们正在恩恩爱爱,商量如何永离天庭、耕织人间时,突然天空阴云密布,电闪雷鸣。护法神出现在金童玉女面前厉声说:“好个金童玉女,胆大妄为,竟敢苟窃私会,诽毁天庭戒规!”说着,掏出缚仙绳把金童玉女紧紧捆住,带上灵霄宝殿。
在灵霄宝殿里,玉帝听了护法神奏告,大发雷霆。他举起朱笔要将金童玉女除名仙册,贬到人间。正在这时,王母娘娘赶来奏道:“陛下且慢。”
玉帝闻言搁下御笔道:“为何?”王母娘娘说:“后事不忘前事之师,四姐为崔生大闹东京,牛郎与织女鹊桥相会,七姐恋董永死守茅舍,白蛇为许仙化身塔峰,都大辱圣面。今天将这一对叛逆男女贬下人间,他们定会苟合成双,岂不是让他们因祸得福了?”玉帝问王母娘娘:“依你之意该怎么办?”
王母娘娘冷笑一声说:“以妾之见,应将他们贬为弱肉强食的冤家,看他们如何去亲,如何去爱!”玉帝连连称是,遂判道:“金童为虾,玉女为鸭,世世代代,饿鸭食虾。”接着便命护法神将金童玉女贬入杜康河去了。
金童玉女初闻玉帝要将他们贬往人间,不但没有怨恨,心中还暗暗高兴,盼望早一日离开这天宫地狱。后见王母娘娘巧施奸计才觉大事不妙,急忙跪在王母娘娘面前苦苦哀求。可王母娘娘心狠手毒,怎么肯依了他们?她将袖一甩道:“欲通上天路,康河雾接云。”说完便甩袖而去了。
金童玉女哀求无望,被护法神推下云头,落到了杜康河上。金童变成了虾,玉女变成了鸭,同在一水游弋。鸭子饿晕了头,饿扁了嘴,饿得双眼流泪水,也不吞食情郎充饥。
虾米只能俯首哭泣,也无力相助。他们盼啊!盼啊!盼望杜康河有朝一日雾气升腾,高接彩云好沿雾升天。谁知王母娘娘巳示意杜康河神,雾依水面游,不许接九天。
因此,直到现在,杜康河的雾还是平不及岸。
再说金童玉女被贬到杜康河后,他们原先在天宫酿制的香黍酒谁也不会调制,时间一长,酒坛裂了缝,那酒气叫人闻了醉、沾口晕,不少嘴馋的仙人都因贪酒醉死了。
狠心的王母娘娘就把这酒倒到杜康河的酒泉里,想把金童玉女也醉死。谁料想这仙酒倒进酒泉后,这里处处都有了酒香。
金童一闻到这香气,就钻到酒泉里喝起来,直喝得浑身通红,走路东倒西歪,忘了往事,和别的小虾结了婚。
鸭子不忍伤害金童,常常以水充饥,天长日久,肚子越喝越大,脖子越伸越长,后来,他见薄情郎另找新欢,才一气之下,张口吞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