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望族毒女-第3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彼此的称呼都很疏远,完全不见姐妹之谊。
皇后道:“终究是同根生,都是老侯爷的孙女。你们二人下去寻个地方自行说话吧。”
“是。”顾琰和顾瑜闻言都有一些惊讶,皇后言下之意是要她们相逢一笑泯恩仇,尽释前嫌?顾琰是心头纳闷,顾瑜是颇为不服。不过二人都只能应了声‘是’然后告退。
顾琰也没有别处好带顾瑜去,索性将她带回了藏书楼。两人一前一后的走着,同样的默不作声。
站在藏书楼前,顾瑜驻足道:“这便是姑祖母当年为太后收集天下奇书而成的藏书楼?”
“嗯。”顾琰点点头,然后做了个请进的动作。顾瑜跟着进了楼里,径直坐下,看顾琰取了沸水泡茶端过来,不由道:“你这日子可当真过得!”
“子非鱼!请喝茶!”顾琰把茶盏放下。
顾瑜看着她,“你把家里人可坑苦了!”
顾琰看她一眼,也随意坐下,“覆巢之下无完卵,既享受了靖西侯府的荣华富贵,自然在侯府落难时也会有所牵连。”
“说得好像你不是侯府的人似的!哦,是,你攀上了高枝嘛,根本无惧侯府爵位丢失。看样子,皇后娘娘倒还挺中意你的。”顾瑜没好气的道。
顾琰一愣,嗯,说起来皇后的确可以算是她未来婆婆。可光皇后中意她有什么用。而且,皇后对她这么和蔼可亲,也不是冲她本人。是冲了她师傅,还有欧允和晋王。
“国公夫人也很中意你啊,即便你不是靖西侯爷嫡长女了,依然力挺你。”当然,也是事出有因。
顾瑜道:“你竟没有丝毫亏心?”
“那世子夫人站在我的立场想想,我该怎么做?你愿意牺牲,因为侯爷是你亲爹,侯府世子是你亲弟。而且是梁国公府求娶,你嫁过去就是二品的世子夫人,婆婆疼爱地位尊荣。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夫婿身体不太好。但这样一来,他也没有多纳妾室,也算是有得有失。而且还顶了个为家族牺牲的名头,在娘家地位超然。而我呢,生母算是被生父、祖母还有大伯一起害死的。难道还要我如你们的意,乖乖的被你们送给你们看中的有权势的皇子?一旦你们下错了注,我就得成为你们的弃子?我就该被你们捏扁搓圆还得心怀感激?人善被人欺,如果非得不善才能不被人欺,那我宁可做你们口中的毒女。”
顾瑜一时语窒,就是她真是这么想的,也没办法理直气壮的这么说。想到这里,不禁深恨四弟把一切都告诉了眼前的顾琰。
顾琰对大夫人还是感激的,她保全娘的骨灰,又给自己找了个不错的容身之所。不过,要想她对失了爵位的长房心存愧疚那是不可能的。所以顾瑜想教训她肯定不行。两姐妹一个是大姑娘,一个是十二姑娘,年纪相差比较大。不过只有她们二人是太夫人亲自教养的,所以顾瑜肯定同顾琰接触比较多。这会儿坐在一起,顾琰虽然要小十多岁,但气场完全不弱于顾瑜。
“世子夫人,你何不平心静气的想想,就算我不告发,让爵位继续传承,顾家就真的会一直显赫下去么?太夫人已经不把希望放在男丁身上,反而指望咱们两个女流之辈,这正常么?”
顾瑜伸手捏住茶盖,想一想自己的亲兄弟顾琛,也只得叹了口气。其实自己另一个兄弟倒是不错,在京城名门的新生代里绝对是排得上号的。可惜是庶出,而且已经过继给了三房。不可能成为侯府下一代的主人。不过,看四弟如今跟着晋王的发展,倒是前程远大。
“既然如此,不破不立。与其躺在祖先的功劳簿上日渐平庸,而且各种毛病滋长,不如从头来过。如果儿孙里有出群雄,自然可以再续辉煌。”顾琰好整以暇的说道。
侯府威风了几代,在祖父的时候还一度中兴。这么个拜年望族,下人在外作威作福败坏了主家名声,侯府子弟在内愈发的无能却只知享乐,就像一个人的身体很多部分都溃烂了。久而久之肯定会垮,而且最后那一下爆发肯定比现在只是不痛不痒的剥夺了爵位要惨烈得多。这样的认识顾瑜并不是没有,可是要她看到顾琰这个罪魁祸首还心平气和实在是办不到。
她有些狐疑的看着顾琰,“听你这么说,倒是为了家里好咯?”
顾琰摇头,“没有,我只是指出客观的情况给你看。我可不会往自己脸上贴这种金。曾经的靖西侯府顾家今后如何同我没有关系。”
顾瑜看着她,“你既这么说了,我就当真。”顾琰不需要靖西侯府的支持,她身后有国师府,足以让她匹配皇帝的私生子。既然她说顾家的今后同她没有关系,那就是往事已成云烟,不会再和顾家过不去了。太夫人自然不可能把事情都交给顾瑾,顾瑜才是她心头最靠得住的孙女。既然有了这么一个意外的见面机会,她自然要在顾琰这里问个清楚。
顾琰笑笑不语,她这会儿为了晋王和欧允两兄弟的事头都大了,哪里可能再同顾家过不去。她可不想一辈子就活在仇恨里。
顾瑜站了起来,“你说的似乎也不无道理,只是要想让顾家重新站到第一流家族的行列,并不需要做到这样的地步。所以,我还是不会原谅你的。家中十多个姐妹,或多或少都因为这件事在婆家难做人,我们都不会原谅你。”
“悉听尊便!”顾琰站起来送客。
顾瑜转身就走,她可不能等到婆婆那边谈完了,然后皇后派人来请她。顾琰也没有送,她不想这么虚伪。就算被宫里人说她和顾家人不和也无妨。
待到梁国公夫人婆媳告退,何皇后把顾琰找了去,看她两眼道:“你这丫头,倒是爱恨分明,一点不肯虚与委蛇。”
“回皇后,臣在顾家虚以委蛇了整整五年。不想再那样了。”
何皇后道:“叫你来是有一件事,皇上都说你是见事很明的人,本宫此时关心则乱,想听听你的主意。”
顾琰迟疑道:“是有关十六公主?”
皇后颔首,“是。十六她今年满十二了,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这一次皇上万寿,南越王将会亲自来拜寿。原本他可以不来的,所以本宫疑心他有别的企图。”
十二了,其实也可以开始说亲事了。毕竟算上双方,相看三书六礼行下来,如果是公主又要格外的隆重,那正式大婚也要在两年以后了。
“娘娘担心南越王求娶公主?”
何皇后颔首。
顾琰狐疑道:“南越的国立强到一定要嫁真正的公主么?”电视里和亲不都是弄个宗室之女封作公主代嫁么?更有甚者,像贾探春这样的公侯府邸的庶女也可以被南安太妃认为女儿代郡主出嫁。她记得电视里好像就只有汉武帝的亲姐姐南宫公主被逼嫁到匈奴过。可那是因为匈奴强盛,汉朝不得已而为之。如今南越的国势有那么强么?哦,对了还有康熙帝的蓝齐儿格格,是为了让葛尔丹晚几年作乱。难道南越也要跟天朝开战?
何皇后皱皱眉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本宫也是个未雨绸缪的意思。为了十六,多操些心只要能让她过得安乐本宫在所不惜。方才听国公夫人对本宫说起梁国公得到的消息,南越王来求娶公主的意图怕是很强烈。”
“那皇后打算怎么办?”顾琰听明白了,哪怕是杞人忧天,皇后也会忧一下。更何况真的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为母之心啊,如果她娘还在,一定也会为她现在的处境愁白了头发。
何皇后犯愁道:“本宫之前想给十六和她表哥定下亲事,可惜皇上不置可否。如今南越王真的可能来求娶公主,本宫想不惜代价也要促成此事。”
顾琰皱眉,“娘娘难道要自污公主的名声不成?”只有让那对小儿女有点小把柄,才能这么快的促成此事。
何皇后看她马上就反应过来了,便问道:“你觉得如何?”
“此事原没有我说话的余地。可是似乎还是不妥,这样一来公主即使可以避开和亲一事,因为她的身份地位想必也没多少人敢拿她婚前之事饶舌。可是等到南越王提出求娶,明眼人一看就可以知道娘娘的意图。那娘娘可就要一辈子背上一些不好的名声,以后打理六宫怕是不能服众。在皇上那里也会有不好的备案。”
“本宫这辈子就只有十六一点骨血,为了她,本宫自身是不怕的。”她又没有儿子,也不怕因此皇帝就不然她的儿子即位。他也不可能为了一桩可能有的罪过废后。反正日后不管哪个皇子当皇帝,她当母后皇太后都是只有安富尊荣什么都不管不问才能过得好的。
“娘娘三思,事情似乎并没有到那个地步。十六公主毕竟是嫡出的公主,宗室里还有其他年龄更适合的郡主。”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192 皇后
顾琰腹诽,这里就她和何太监两个人。另有其人,这不是明摆着骂她是贼么。方才德妃进来,她和何太监不得不出门跪迎。
一双嵌着明珠的鞋子停在顾琰身前,然后她听到两声冷笑,“顾家又送了一个才女入宫来啊,这回是图什么呢?”
德妃终究不敢当着皇后的人的面说顾家又要出个顾大姑,那岂不是说皇后想揽权么。可她这么说,也是咬死了顾琰千方百计进宫,是有所图谋。先是打造出一个才女名声,再来就是在边城大出风头。看起来就是处心积虑的进宫来。这宫里,最容不下的就是处心积虑了。
顾琰道:“回德妃娘娘的话,臣是被皇上下旨召进宫的。”
“哼!起来,前方带路!”
“是。”
顾琰领着德妃在藏书楼里转了一圈,然后就听她身旁的女官大惊小怪的说:“娘娘,皇上赏您的凤头进钗不见了?方才进楼的时候还在头上的。”
皇帝赏赐的东西不见了,如果皇帝要较真,这也是一桩大不敬之罪。
德妃当即便发作起来,“找!既然方才还在,那一定是在这藏书楼里。”凤头钗落地自该有些声响,也该有人能看见。德妃据此就说是被人故意的偷了去,怀疑对象就是顾琰和何太监了。
何太监惊骇莫名,看了顾琰一眼没出声。自从这个小姑娘到了藏书楼,发生太多匪夷所思的事了。
顾琰喊冤:“娘娘,臣与何公公一直跟随左右,哪里有作案的机会?”
“那谁知道,你出师名门,谁晓得有没有什么别人不知道的手段?”德妃沉着脸道。
顾琰气结,她师傅是国师,又不是妙手空空。看来明晖混得不是很好嘛,人家德妃根本不怕得罪他。前任国师多么风光啊,皇子都得忌惮三分。真是,他要挽回影响也不能走上另一个极端完全的不揽权啊。那这些权贵谁把他真当回事啊。人家只以为他在皇帝身边跟个清客相公差不多。当然,也只有德妃这样糊涂的人才会这么认为。贵妃就绝不会做如是想。
德妃便要搜身,王嬷嬷打着圆场道:“娘娘丢了皇上赏赐的凤钗自然是着急,但也可能是方才掉在藏书楼的某处,奴婢们都没有注意到。不如就先在藏书楼里四处找一找。找不到了再说搜身的事。”
德妃看她一眼,王嬷嬷低眉顺眼的躬身看着,德妃咬咬牙,“也好!”
于是顾琰二人便被带了出去,按跪在地。德妃身边的人四处开始寻找起来。期间,德妃非得说顾琰对她态度不恭,让宫人张嘴二十。
宫里嬷嬷手上都是有真本事的,这要是下死劲儿打下去,顾琰这张花容月貌没有个十天半月的休想消肿。如果在指缝间再夹上什么东西,说不得就彻底被毁容。
顾琰两手握成拳,此时有四只手按在她身上,让她不但不能起身,就连抬头都艰难。但是真要打起来,她的双拳绝对抵得过这四手。这个哑巴亏她绝对不吃,虽然不是靠脸吃饭的,但谁想毁容啊。她挣扎着大喊道:“德妃娘娘,无凭无据,你就要掌皇后身边女官的嘴,你这是打谁?又是打给谁看?”
这些年来,何皇后一直息事宁人,对宫里的嫔妃都很客气。说实在的,德妃心头是不服她的。一个没有儿子的皇后,靠的不过是家世和会讨皇帝欢心。不过也不能容顾琰这么挑拨离间的大喊大叫,“把她的嘴给我堵起来!”
两名宫女走了过去,王嬷嬷闪身挡在顾琰身前,“德妃娘娘,顾女官有一点说得很好,还是等一切有了凭据再惩处不迟。如果顾女官真的偷了您的凤头钗,皇后娘娘是不会护短的。”
德妃想了想,那凤头钗已经放到顾琰身上了。等一下当众搜出来,以皇后历来的处事原则的确是会绑了人任自己处置。如果此时动手,再让顾琰这些话传到皇后耳朵里,她再和善怕是也会在心头记一笔。再怎么说她也是皇后,又素来得皇帝信赖。也罢,就等搜出凭据再说。
就在这当口,得到消息的何皇后来了。她朝这边看过来,“这位顾女官,进宫的时日虽短,但绝不是眼皮子浅的人。你的七凤钗她偷了去有什么用,又不能戴。”宫里的首饰是有规格的,譬如皇后头上的就是九凤钗,贵妃的是八凤,其余三妃为七凤。如果戴错了,譬如说德妃戴了八凤甚至九凤的金钗,那也是不小的罪过。顾琰一个女官,是没有资格戴一后四妃才能佩戴的凤钗的。
这回德妃却不肯放人了,“娘娘难道忘了十五年前的事?”
十五年前何皇后整顿后宫,查出一件宫中太监偷窃的大案。不是个别人,而是太监宫女群体作案。将宫中的金银饰物从御苑河流出,由宫外接应之人变现,然后分赃。那个时候,废后被废了两年,新后刚刚入宫不久。正是宫中最混乱的时候。何皇后就是靠这件事立的威。
至于怎么破获的案子,说来好笑,是何皇后的宫女想通过红叶传情的方式和宫外的情郎联系,无意中发现的。这才破了宫中财物无故丢失,查无所踪的案子。那时候何皇后初进宫,毫无外援,宫中嫔妃都等着看她的笑话。如今听德妃提起此事,何皇后便也不好以此为顾琰开脱,只开口道:“事情还没有定论,她就还是本宫宫中的女官。放人!”
德妃这才不甘不愿的道:“是。”
顾琰也被松开来,她站了起来,稍微整理了一下仪容仪表。方才被德妃身边的宫人又是抓扯又是按跪,实在让她有些狼狈。就是这个时候,顾琰摸到了已经到她身上有一会儿的金凤钗。心头暗暗一惊,怎么到她身上的?她居然一点没有察觉。看来德妃身边才是有妙手空空啊。她赶紧按住,省得掉了出来。眼珠子转了几转,现在要怎么办?马上就要搜她的身了啊。方才那些按她跪下的宫女太监里有高人啊!
这时候皇后身边的太监将凤椅抬了进来,恭请皇后落座。何皇后施施然的坐下了。只有一把椅子,是之前在正殿皇后坐的那一把,宫人们并没有顺道把德妃坐过的椅子也抬来。她就只能在皇后跟前立规矩了。德妃脸色立时就胀红了。这些年皇后椅子与人为善,这让她这个老资格的一品德妃便有些膨胀起来。如今当着这么多人让她如普通人家的妾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